细胞凋亡及Bax、Bcl2 mRNA表达在高砷煤烘玉米粉致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是目前世界上仅存在于我国贵州、陕西两省的一种地方性砷中毒病型,患者除具有典型皮肤病理改变外,尚涉及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卫生问题[1-2].由于砷对机体的作用非常复杂,所以砷的毒作用机制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仍然是当前砷中毒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多年来在对贵州省燃煤型砷中毒的追踪调研中发现,燃煤型砷中毒会导致严重的肝损害,肝硬化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燃煤型砷中毒肝损害机制是研究重点,并希望通过机制研究找到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基于人群研究取材困难、混杂因素多的局限性,笔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模拟病区患者砷暴露形式,采用病区高砷煤烘玉米粉制备的饲料喂养动物,建立大鼠砷中毒模型,侧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燃煤砷暴露致大鼠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深化燃煤型砷中毒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