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铅锌矿床的形成规律,和相应的找矿方法和途径,对铅锌矿进行分析,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铅锌;成矿规律;找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铅锌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的铅锌开采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为了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需要增大品种的投入力度,增加开采产量和质量,开拓更广阔的铅锌市场。
一、铅锌矿床的形成规律研究
(一)地理环境成矿规律
不同的铅锌矿床的分布位置不同。碳酸盐岩型矿床多位于地台地区,并主要生成在狭窄的沉积盆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部和西部地区;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多产于褶皱地带中,且具有规模大、成带成群的特点;砂砾岩型铅矿床则主要限于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三角洲相与河流相地层或者石膏与天青石夹层中等。
(二)地质构造成矿规律
(1)矿床存在的地质条件分析
当前我国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矿田主要分布于区域性断裂地带,或者由断裂引起的拗陷、断陷盆地地带。比如祁连山海相火山岩带处出现大型铜铅锌矿床,主要受断裂的控制形成。由褶皱引起的铅锌矿床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阔,据相关资料显示,存在与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单斜构造中的矿床比重各总褶皱矿床的70%、14%、13%。
(2)不同岩层的成矿规律分析
对于产生于沉积岩层中的铅锌矿床,应有依据当地地层的生成年代,进行逐层对比分析,研究容矿岩层或者含矿层位的岩相、岩性、沉积建造和沉积环境等,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分别与矿体形成原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对于岩浆侵入性质的矿床,应研究岩石的类型、岩相和其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对岩体的规模、形态、侵入时代、产状变化特点和矿休的破坏程度进行勘探;对于火山活动形成的矿床,应对火山岩系的层序、时代、岩性和喷发历史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矿床与火山体系之间的关系;对于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应着重对变质岩的性质、相带、分布情况,以及变质作用的强度、影响因素、对矿床成因的影响;对残、坡发育的铅矿区,应研究砂铅矿、原生矿、氧化带受风化作用的影响程度,及风化作用形成的有关因素、风化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风化作用对矿采工作的影响。
(3)矿物分布规律
单一锌或者单一铅的矿床较少,多数是综合元素矿床,特别在(超)大型矿床中,元素的复合型特征较为明显。例如位于甘肃省的西成超矿田为大型的铅锌银金混合型矿,矿物构成复杂,矿物多达40多种。综合性的矿床能够反映出铅锌的生成环境,从矿床元素的种类可以看出矿田是多种长时间作用的产物,形成条件和过程复杂。
(4)铅锌矿床中水层的空间形成规律
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是两种主要的地质类型,前者主要是指以含水层存在于裂隙中的矿床,后者则是指含水层存在于岩溶中的矿床。充水矿床的勘查工作需要根据地侵蚀基准面与矿体的关系,地下水补给状况,破碎带与主含水层的富水情况,地表水体与矿床的影响关系,各水层间的水力作用联系等。勘查岩溶充水的铅锌矿床需要遵循以下规律。
二、铅锌矿床找矿分析
(一)铅锌矿的勘查程序
铅锌矿找矿主要遵循以下程序:研究矿区的地质构造规律,分析矿场周围边坡的稳定性,矿体顶及其顶板的牢固程度,矿体底板围岩的破碎带、中断层和节理裂隙等分布情况;研究岩溶的发育程度、形态类型和分布规律,了解溶洞充填物及其充填情况;评价和预测矿床后期开采时,开凿排水通道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范围及程度;勘查第四系松散层的厚度、分布情况、岩性;调查老窿充填情况、分布范围、积水情况;测定各类岩石和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计算抗剪、抗压、硬度、湿度、块度、、安息角等有关参数;制定安全预警方案,包括测定矿区的氡气、铀、游离二氧化硅等氣体的含量,收集矿床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和地热的异常记录资料等,采取安全防御措施,做好安全生产预防工作。
(二)矿床勘探工程实施方案
(1)分析勘探影响因素
开展矿藏开采工作前,需要确定矿床的勘探难易程度和影响因素。随着勘探工作的逐步深化,应根据不同的勘探类型进行相关的试验,比照验证结果,逐步调整和修改勘查方案。
影响矿床勘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矿体延展规模大小,即矿体延展面积、走向长度、倾斜深度、走向长度等,其中,矿体延展规模可以划分为特大(走向大于1200m,延展大于0.8km2)、大(走向800—1200m,延展0.4—0.80.8km2)、中(走向150—800m,延展0.02—0.4km2)、小(走向小于150m,延展小于0.02km2)四个等级;矿体形态构成,即矿体形状、变化系数、厚度变化幅度、分枝复合程度、产状变化程度、岩体破坏矿体程度等;组份均匀性,即矿体的品位变化系数、矿化连续性、矿石分布稳定情况等。
(2)计算矿床勘查相关参数
第一,矿床的勘探深度通常为300—400m。若勘探深度超过500m,则应对勘查矿体的含量和稀缺程度进行分析,预估开采工程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若矿区埋藏较深、规模较大,则可根据国家开采规定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商讨,然后决定是否开掘隐伏矿床。大型矿床B+C级总储量占B+C+D级总储量的比例应高于70%,并且首期开采矿区的B级储量应占5—10%或者C级储量占60—70%。第二,开展伴生组份综合评价。铅锌矿石中其他元素种类较多,应分析不同类型元素在矿床中含量、分配率、分布情况。第三,确定矿床地质图比例尺,根据勘查经验,其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1∶2000,根据矿床的基本地质条件合理填制矿床地质图,如果浮土覆盖较大,应以控制地质界线,同时使用构造钻和地层钻,认真完成填图观察点。第三,测定物性参数,根据地球条件和矿区地质环境,根据勘查要求,选用合理方法,做好物化探设计工作。物探过程中要除着寻找隐伏矿体、研究原生晕,评价物化探异常。第四,坑探设计。按照轻、重坑探工程的进行勘查,当浮土厚度小于3米时,槽探以揭露为主,浮土较厚时,则用浅钻或者浅井代替,新岩掘深为0.3~0.5米;重型坑探通常布设穿脉、竖井、天井、平巷、沿脉、斜井等。对每个坑探都应进行地质编录。第五,钻探工程需按照《岩心钻探规程》规定,计算矿、岩心采取率。矿体连续5米的平均矿、岩心采取率采取率小于75%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第六,测定钻孔弯曲度。矿体>30m,在出矿点和见矿点处各增测一次,矿体<30m,在见矿点增测一次。第七,取样化验。样体长度一般为1—2米。比如,刻槽法取样的槽断面通常为10×3cm。然后采用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化学全分析、物相分析、精矿分析等方法进行取样检测。第八,划分矿床储量等级,即A、B、C、D四级。
参考文献
[1]孙琦森,张世涛,冯明刚.云南省保山市核桃坪铅锌矿区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6):3804-3812.
[2]陆建辉.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J].矿产与地质,2014,(04):487-491.
[3]韩加鹏.云南省镇雄县海子银厂湾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J].云南科技管理,2012,(03):60-62.
【关键词】铅锌;成矿规律;找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铅锌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的铅锌开采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为了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需要增大品种的投入力度,增加开采产量和质量,开拓更广阔的铅锌市场。
一、铅锌矿床的形成规律研究
(一)地理环境成矿规律
不同的铅锌矿床的分布位置不同。碳酸盐岩型矿床多位于地台地区,并主要生成在狭窄的沉积盆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部和西部地区;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多产于褶皱地带中,且具有规模大、成带成群的特点;砂砾岩型铅矿床则主要限于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三角洲相与河流相地层或者石膏与天青石夹层中等。
(二)地质构造成矿规律
(1)矿床存在的地质条件分析
当前我国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矿田主要分布于区域性断裂地带,或者由断裂引起的拗陷、断陷盆地地带。比如祁连山海相火山岩带处出现大型铜铅锌矿床,主要受断裂的控制形成。由褶皱引起的铅锌矿床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阔,据相关资料显示,存在与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单斜构造中的矿床比重各总褶皱矿床的70%、14%、13%。
(2)不同岩层的成矿规律分析
对于产生于沉积岩层中的铅锌矿床,应有依据当地地层的生成年代,进行逐层对比分析,研究容矿岩层或者含矿层位的岩相、岩性、沉积建造和沉积环境等,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分别与矿体形成原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对于岩浆侵入性质的矿床,应研究岩石的类型、岩相和其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对岩体的规模、形态、侵入时代、产状变化特点和矿休的破坏程度进行勘探;对于火山活动形成的矿床,应对火山岩系的层序、时代、岩性和喷发历史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矿床与火山体系之间的关系;对于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应着重对变质岩的性质、相带、分布情况,以及变质作用的强度、影响因素、对矿床成因的影响;对残、坡发育的铅矿区,应研究砂铅矿、原生矿、氧化带受风化作用的影响程度,及风化作用形成的有关因素、风化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风化作用对矿采工作的影响。
(3)矿物分布规律
单一锌或者单一铅的矿床较少,多数是综合元素矿床,特别在(超)大型矿床中,元素的复合型特征较为明显。例如位于甘肃省的西成超矿田为大型的铅锌银金混合型矿,矿物构成复杂,矿物多达40多种。综合性的矿床能够反映出铅锌的生成环境,从矿床元素的种类可以看出矿田是多种长时间作用的产物,形成条件和过程复杂。
(4)铅锌矿床中水层的空间形成规律
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是两种主要的地质类型,前者主要是指以含水层存在于裂隙中的矿床,后者则是指含水层存在于岩溶中的矿床。充水矿床的勘查工作需要根据地侵蚀基准面与矿体的关系,地下水补给状况,破碎带与主含水层的富水情况,地表水体与矿床的影响关系,各水层间的水力作用联系等。勘查岩溶充水的铅锌矿床需要遵循以下规律。
二、铅锌矿床找矿分析
(一)铅锌矿的勘查程序
铅锌矿找矿主要遵循以下程序:研究矿区的地质构造规律,分析矿场周围边坡的稳定性,矿体顶及其顶板的牢固程度,矿体底板围岩的破碎带、中断层和节理裂隙等分布情况;研究岩溶的发育程度、形态类型和分布规律,了解溶洞充填物及其充填情况;评价和预测矿床后期开采时,开凿排水通道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范围及程度;勘查第四系松散层的厚度、分布情况、岩性;调查老窿充填情况、分布范围、积水情况;测定各类岩石和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计算抗剪、抗压、硬度、湿度、块度、、安息角等有关参数;制定安全预警方案,包括测定矿区的氡气、铀、游离二氧化硅等氣体的含量,收集矿床所在区域的地震资料和地热的异常记录资料等,采取安全防御措施,做好安全生产预防工作。
(二)矿床勘探工程实施方案
(1)分析勘探影响因素
开展矿藏开采工作前,需要确定矿床的勘探难易程度和影响因素。随着勘探工作的逐步深化,应根据不同的勘探类型进行相关的试验,比照验证结果,逐步调整和修改勘查方案。
影响矿床勘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矿体延展规模大小,即矿体延展面积、走向长度、倾斜深度、走向长度等,其中,矿体延展规模可以划分为特大(走向大于1200m,延展大于0.8km2)、大(走向800—1200m,延展0.4—0.80.8km2)、中(走向150—800m,延展0.02—0.4km2)、小(走向小于150m,延展小于0.02km2)四个等级;矿体形态构成,即矿体形状、变化系数、厚度变化幅度、分枝复合程度、产状变化程度、岩体破坏矿体程度等;组份均匀性,即矿体的品位变化系数、矿化连续性、矿石分布稳定情况等。
(2)计算矿床勘查相关参数
第一,矿床的勘探深度通常为300—400m。若勘探深度超过500m,则应对勘查矿体的含量和稀缺程度进行分析,预估开采工程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若矿区埋藏较深、规模较大,则可根据国家开采规定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商讨,然后决定是否开掘隐伏矿床。大型矿床B+C级总储量占B+C+D级总储量的比例应高于70%,并且首期开采矿区的B级储量应占5—10%或者C级储量占60—70%。第二,开展伴生组份综合评价。铅锌矿石中其他元素种类较多,应分析不同类型元素在矿床中含量、分配率、分布情况。第三,确定矿床地质图比例尺,根据勘查经验,其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0—1∶2000,根据矿床的基本地质条件合理填制矿床地质图,如果浮土覆盖较大,应以控制地质界线,同时使用构造钻和地层钻,认真完成填图观察点。第三,测定物性参数,根据地球条件和矿区地质环境,根据勘查要求,选用合理方法,做好物化探设计工作。物探过程中要除着寻找隐伏矿体、研究原生晕,评价物化探异常。第四,坑探设计。按照轻、重坑探工程的进行勘查,当浮土厚度小于3米时,槽探以揭露为主,浮土较厚时,则用浅钻或者浅井代替,新岩掘深为0.3~0.5米;重型坑探通常布设穿脉、竖井、天井、平巷、沿脉、斜井等。对每个坑探都应进行地质编录。第五,钻探工程需按照《岩心钻探规程》规定,计算矿、岩心采取率。矿体连续5米的平均矿、岩心采取率采取率小于75%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第六,测定钻孔弯曲度。矿体>30m,在出矿点和见矿点处各增测一次,矿体<30m,在见矿点增测一次。第七,取样化验。样体长度一般为1—2米。比如,刻槽法取样的槽断面通常为10×3cm。然后采用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化学全分析、物相分析、精矿分析等方法进行取样检测。第八,划分矿床储量等级,即A、B、C、D四级。
参考文献
[1]孙琦森,张世涛,冯明刚.云南省保山市核桃坪铅锌矿区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6):3804-3812.
[2]陆建辉.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J].矿产与地质,2014,(04):487-491.
[3]韩加鹏.云南省镇雄县海子银厂湾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J].云南科技管理,2012,(0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