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氏起源
①为商汤王之后裔,以原姓和祖字结合为氏。据典籍《广韵》中的记载,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历经十四代,传到成汤,灭夏桀。成汤名履,字天乙,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其子孙中有一支为了纪念先祖子天乙的丰功伟绩,便将他的姓氏“子”和名字“乙”和在一起为新字“孔”,成为王族姓氏,称孔氏。
②为春秋时期宋国上卿孔父之后,以祖字为氏。根据唐朝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说,西周初期,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启逝世后其弟衍继位。其曾孙的玄孙正考父,是宋国上卿。其子名嘉。孔父嘉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孔氏。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此支姓后人。
③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现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为避难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孔氏。
④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著名的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在宦廷政变中为保卫姬孔悝而战死的,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为避难,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孔氏。
⑤据史籍《姓考》、《通志·氏族路》、《左传》等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夸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郑国孔氏。
⑥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旗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满族孔果洛氏、孔尼喇氏、阔代氏、库雅拉氏、温屯氏等,后多冠汉姓为孔氏。另外在蒙古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迁徙分布
孔姓最初的发源地之一应该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到孔父嘉的后代因为避祸逃奔到鲁国,并且在鲁国定居了下来,可以算是孔氏的第一次东迂了。这次东迁意义很大,以至后世鲁地竟成了孔氏繁衍的居住地。进入秦朝,孔姓在鲁地已成为一大望族,并不断向四周邻近省份迁徙繁衍。
两汉之际,孔姓族人除有部分居鲁地祀奉孔子香火外,还有部分入仕,成为当朝高官,地位显赫一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连年战乱,孔姓族人又一次大规模南徙,进入浙江、安徽等地。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土族壮大,孔姓繁盛,郡望与名人大量涌现,家族播迁也愈加广泛,逐渐分居于江苏、浙江、江西等江南各地。元、明两代,孔姓族人又广播于江夏(今属湖北省)、临川(今属江西省)、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池州(今属安徽省)等地,且陆续向四周徙居繁衍。
至明末清初之际,又入迁福建、广东、贵州、云南一带。清朝以后,孔姓子孙已遍布全国各地,还远播海外,使孔姓成为中国诸多家族中~个著名的大宗族。当今孔姓族人分布很广,山东、江苏、吉林多此姓,上述三省孔姓约占全国汉族孔姓人口的73%,而孔姓“圣地”山东独占60%。国外孔姓则以南韩居首。
郡望堂号
有“阕里堂”和“至圣堂”。这两个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阕里,是历史上的“大成至圣”。
孔姓名人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他晚年致力于教育,据传有弟子3000人。他曾删修《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直把他尊为圣人。
孔仅,西汉南阳人,大冶铁商出身,武帝时任大农丞,后任大司农。
孔融,汉末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孔稚圭,南朝文学家。
孔颖达,唐代经学家。
孔三传,北宋说唱艺人,曾经首创诸宫调。
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
①为商汤王之后裔,以原姓和祖字结合为氏。据典籍《广韵》中的记载,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历经十四代,传到成汤,灭夏桀。成汤名履,字天乙,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其子孙中有一支为了纪念先祖子天乙的丰功伟绩,便将他的姓氏“子”和名字“乙”和在一起为新字“孔”,成为王族姓氏,称孔氏。
②为春秋时期宋国上卿孔父之后,以祖字为氏。根据唐朝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说,西周初期,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启逝世后其弟衍继位。其曾孙的玄孙正考父,是宋国上卿。其子名嘉。孔父嘉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孔氏。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此支姓后人。
③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现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为避难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孔氏。
④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著名的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在宦廷政变中为保卫姬孔悝而战死的,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为避难,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孔氏。
⑤据史籍《姓考》、《通志·氏族路》、《左传》等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夸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郑国孔氏。
⑥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旗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满族孔果洛氏、孔尼喇氏、阔代氏、库雅拉氏、温屯氏等,后多冠汉姓为孔氏。另外在蒙古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迁徙分布
孔姓最初的发源地之一应该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到孔父嘉的后代因为避祸逃奔到鲁国,并且在鲁国定居了下来,可以算是孔氏的第一次东迂了。这次东迁意义很大,以至后世鲁地竟成了孔氏繁衍的居住地。进入秦朝,孔姓在鲁地已成为一大望族,并不断向四周邻近省份迁徙繁衍。
两汉之际,孔姓族人除有部分居鲁地祀奉孔子香火外,还有部分入仕,成为当朝高官,地位显赫一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连年战乱,孔姓族人又一次大规模南徙,进入浙江、安徽等地。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土族壮大,孔姓繁盛,郡望与名人大量涌现,家族播迁也愈加广泛,逐渐分居于江苏、浙江、江西等江南各地。元、明两代,孔姓族人又广播于江夏(今属湖北省)、临川(今属江西省)、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池州(今属安徽省)等地,且陆续向四周徙居繁衍。
至明末清初之际,又入迁福建、广东、贵州、云南一带。清朝以后,孔姓子孙已遍布全国各地,还远播海外,使孔姓成为中国诸多家族中~个著名的大宗族。当今孔姓族人分布很广,山东、江苏、吉林多此姓,上述三省孔姓约占全国汉族孔姓人口的73%,而孔姓“圣地”山东独占60%。国外孔姓则以南韩居首。
郡望堂号
有“阕里堂”和“至圣堂”。这两个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阕里,是历史上的“大成至圣”。
孔姓名人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他晚年致力于教育,据传有弟子3000人。他曾删修《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直把他尊为圣人。
孔仅,西汉南阳人,大冶铁商出身,武帝时任大农丞,后任大司农。
孔融,汉末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孔稚圭,南朝文学家。
孔颖达,唐代经学家。
孔三传,北宋说唱艺人,曾经首创诸宫调。
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