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发展认识和思维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学习一篇课文,从开始到结束,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注意掌握这个过程,并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认识能力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时,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认识为特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呢?
  
  一、把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语言文字掌握得好,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深刻,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就更真切,并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时,注意一定要以文章的词和句为依据,并把词和句放到语言境中去加以体会。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从头读到尾,脑子里就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学生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理解,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理解后,再回到整体上来理解。后一个整体理解比起前一个整体理解,认识提高了、加深了,因为它经历了概括提高的过程,获得的认识也就更完整、更深刻。
  教给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学习步骤,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逐步深入的学习方法,而且能使学生初步懂得:认识事物既要看整体,又要看部分,还要看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样就能逐步为提高认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抓住雷雨的主要景色,從整体上观察图画。有了总的印象后,再指导学生对照,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观察,逐段学习,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每学完一部分,帮助学生概括一下,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一步,同时又与下一部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最后从整体上来一个回合,使学生从雷雨的出现、发展、变化进程中概括出雷雨的特点,初步了解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二、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把作者、教师、学生三条思路揉合在一起,像一把钥匙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觉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结合进来,统筹安排在课堂提问之中,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前进,促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水平。教师的提问要抓住重点,尽量做到少而精,要有启发性,问题的语言要浅显、明白、儿童化。比如《种鱼》这一课,是由三幅图组成的看图学文。通过小猫种鱼这一有趣的故事,学生能懂得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
  首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农民把玉米种在哪儿?(2)到了秋天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是会有收获的。然后设计了三个问题:(1)农民把花生种在哪儿?(2)玉米和花生为什么在种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样?通过上述问题,把玉米和花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植物,把它们种在地里,是会有收获的。接着设计了三个问题:(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了?(2)小猫能收复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才能收到很多鱼呢?通过这几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规律: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种在地里;鱼是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最后问:“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这一问,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
  向前发展。
  
  三、注意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
  
  儿童学习一篇课文,从开始到结束,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注意掌握这个过程,并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以《一粒种子》为例,我着重抓了三点:(1)抓事物之间的联系;种子发芽跟温度、水分、土质的联系;春天与万物生长的联系。(2)抓事物的发展变化;种子发芽出土经历了四个阶段,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这四个阶段的变化。(3)抓词汇、句、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抓住重点段落,从词、句到段落之间的联系,从中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挺一挺”。每次挺一挺都说明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成长,反映了种子发芽的主要变化过程。我就抓住这四个“挺一挺”,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叫“挺一挺”?种子为什么要“挺一挺”?种子每次挺一挺,自己有什么变化?大地上又有什么变化?从中提示了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跟季节气候的关系。当学生对种子发芽的经过有了具体印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现象加以综合概括,抽象提高,让学生说说: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学生经过思考、消化,懂得了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泥土松软是促使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他们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初步了解一点植物常识,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认识能力。
  《大海的歌》这篇课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海港繁荣的景象和大海美丽的景色,歌颂欣欣向荣的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读文,跟随作者步入画境,同时抓住描述海港景色的关键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情跟随作者的感情在激荡,耳边仿佛鸣奏着大海澎湃的涛声,听到了大海在欢快地歌唱;大海在欢呼在跳跃,在歌唱,歌唱伟大的祖国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繁荣昌盛。这是一曲赞美伟大祖国的颂歌,是一曲振兴中华,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凯歌。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步步加深,师生都沉浸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海洋之中。
  综合以上的观点,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教师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衍生品作为推进了金融全球化和世界大生产的润滑剂,促进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繁荣。它一方面可以规避风险,一方面也可以使风险集中,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呢?现实经验告诉我们: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教材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
学位
由于管理咨询服务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点,使得客户只能根据其声誉来选择咨询公司,因此管理咨询公司如何通过某种有效途径来提升自身声誉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国税局数据质量改进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从南宁市国家税务局的立场出发,对该项目在深入调研、需求分析和软件开发、指标分解和数据修改、修改反馈以及质量考
当前,在中国政府强力推动宽带强国战略和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公众宽带业务的竞争日益胶着。一方面电信运营商投入巨资开展光纤接入网改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猛,手机移动学习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将手机移动学习与思政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