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链转移剂,以H2O2和E51为引发体系,基于不饱和酸(AA)与不饱和功能单体(自制)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小分子抗吸附型功能助剂。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相容性及混凝土实验,验证该功能助剂与减水剂复配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抗吸附性能。通过液相凝胶渗透色谱表征其相对分子量分布,结合吸附量测试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小分子助剂通过竞争吸附,抢占聚环氧乙烷侧链(PEO)在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链转移剂,以H2O2和E51为引发体系,基于不饱和酸(AA)与不饱和功能单体(自制)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小分子抗吸附型功能助剂。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胶砂相容性及混凝土实验,验证该功能助剂与减水剂复配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抗吸附性能。通过液相凝胶渗透色谱表征其相对分子量分布,结合吸附量测试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小分子助剂通过竞争吸附,抢占聚环氧乙烷侧链(PEO)在蒙脱土的吸附位点,增强了聚羧酸减水剂(PCE)分子对水泥浆体的有效吸附,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分散性。
其他文献
以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的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酸醚比、酯醚比、合成温度和加料方式对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0.29,折固掺量为0.2%时,3h内合成的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能保持稳定不变。混凝土实验结果表明,掺入减水剂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优良,在3h内具有良好的保坍效果
基于浆体动态屈服应力、静态屈服应力以及小振幅振荡模式下储能模量,研究了两类减水剂对低水胶比水泥浆体静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流动度相近的低水胶比水泥浆体,羧酸基减水剂掺量远低于膦酸基减水剂;掺膦酸基减水剂浆体的动态流动性损失较小,且静态屈服应力和储能模量增幅均低于掺羧酸基减水剂浆体。此外,低水胶比水泥浆体的静动态流变性能并非同步发展,这主要由于其内在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针对传统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对砂石集料要求较高、无法在一些特殊混凝土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实验首先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比进行优化,并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性能进行研究。减水剂最佳配比:引发剂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65℃,链转移剂的用量为0.4%,酸醚比为4∶1,减水剂pH值为6~7,功能单体为小于8%的苯乙烯和10%的甲基丙烯酸。当减水剂掺量为15
为了满足东北严寒区域混凝土结构物对耐久性的特殊要求,本文通过了解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掺入高性能减水剂与引气剂,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性能减水剂与引气剂的复合使用,能够使混凝土中产生大量的互不连通的独立小气泡,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性。
自主研发合成了一种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SRPCE),研究了掺SRPCE的胶砂和混凝土的性能,并通过表面张力分析,阐述了SRPCE影响混凝土收缩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RPCE可以有效地降低胶砂和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减水率和强度。
以高活性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n=400)-MAA)为共聚单体,丙烯酸羟丙酯(HA)和丙烯酸(AA)为辅助功能单体,采用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新型酯醚共聚减水剂(PCE-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CE-1分子中同时含有酯型与醚型支链,GPC测试表明,聚醚减水剂(PCE-3)分子量最大,酯型减水剂(PCE-2)分子量最小,而PCE-1分子量介于PCE
基于京津冀地区174个气象台站1981—2020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数据资料,统计计算了京津冀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相关指标(极端最高温TXx、高温日数Htd和闷热日数Swd),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近40年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两个典型年代Htd和Swd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近40年年极端最高温(TXx)、高温日数(Htd)和闷热日数(Swd)均呈上升
为提升无线电信号自动化监测能力,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通过无线电频谱图像识别干扰信号的方法,并设计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通用性。
"去尾法""进一法"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两种求近似值的方法,两种方法都是根据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不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而是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育,如何发展学生的思想、推理及应用意识,数学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人",把生活实际与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用数学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主要基于分析传统频谱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和判断具体的信号参数,从而提升无线电监测效率,促进无线电监测系统朝着自动化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