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浅谈近几年运用电教媒体的点滴体会:
  一、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激发起来。又如教学《黄果树听瀑》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势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状态。
  二、电教媒体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如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等方面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景。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教学《迷人的青海湖》,屏幕上的日月山、倒淌河、阡陌纵横、烟波浩渺的湖面、伸手可摸的蔚蓝天空、一望无际的油茶花……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青海湖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
  四、电教媒体可为思维创新带来无限遐想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充分领会诗词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李清照的《如梦令》,第一、二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我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格调明朗、节奏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显现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有的说:词人与朋友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饮酒一边聊天。第三、四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画面,理解词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描述画面。有的学生回答:词人与朋友因尽兴而晚回,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中把船划到了荷花深处。教学最后两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又播放“一滩鸥鹭”图,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词人与朋友争着把船往回划,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在沙滩休憩的鸥鹭,许多鸥鹭纷纷冲上天幕,划破了夜的上空,场面壮观惊醒了喝醉的词人。通过想象,词情画意了然于胸。
  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是否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通过实施无公害大蒜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项目,将优质抗病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标准化栽培等优质高效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形成河南省无公害大蒜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语文
韭菜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蔬菜,在我国北方有比较大的种植面积.由于利益的趋势,一些菜农在生产中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使用不规范,导致韭菜中农药残留过高,品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进教育领域。“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是教育所必须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一堂数学网络教学课的教学过程,论述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是人为地设置各种障碍、困难和负荷,并通过克服它们来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一种特殊方法和手段。通过体育教师耐心和正确的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一定负荷的体育教学要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由于体育教材内容多,各项技术难易程度不同,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教师通常注重对学生身体方面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胆怯、不敢练习等心理障碍,特别是对身体
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能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维护积石山县生态安全等具有重
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其经济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也都比较高,加大葡萄种植也比较好地符合了我国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的需求.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生
1选地整地芸豆和其它豆类一样不宜连作重茬,连作或重茬都会造成减产。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的平川或平岗地,PH值6.3~7.9为宜。前茬以小麦、马铃薯、亚麻等为宜,忌重茬迎茬,
2015年3月19日,诺普信参股农金圈,正式涉足农村互联网金融,助推三农大发展.深圳农金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设立的,以“普惠金融,助力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