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东部水热体系热储温度Mg2+校正及其热害机理

来源 :地质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作为铁路穿越青藏高原中东部水热活动区的重要工程形式,探讨其遭受水热灾害的影响因素在隧道热害研究方面是有必要的.隧道热害预测手段是综合性的,其中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因易实施、性价比高而被广泛应用.热储温度是水热系统研究的重要参数,热储温度的推算因体系的复杂性很难全面考虑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而发生偏差.热储温度的Mg2+校正受热水作用的岩石类型、运移速率和热储构造条件的影响,因此采用Mg2+校正可以辅助分析多类型水热循环机制,据此可对隧道穿越水热体系遭遇的热害特征进行辨识.利用温标平衡理论,构建富Mg体系平衡判定的Na-K-Ca三角图,基于水热体系作用地质背景进行平衡点梳理,探讨青藏高原中东部典型水热体系中Mg2+校正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多类型水热循环条件、水岩作用、传热传质机制进行分析、比较,辅助对工程中地热带来的高岩温、热水涌突、围岩裂化等危害的分析.此方法是水文地球化学对工程热害预测的方法性讨论,也能为青藏高原中东部及未来在该区域实施交通干线的热害防控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NOD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在肝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注射的NOD2基因敲除小鼠为Nod2△hep模型组,DEN注射的B6/JNju-Nod2em1Cflox/Gpt(Nod2f/f)小鼠为Nod2f f模型组,未注射DEN的NOD2基因敲除小鼠为Nod2△hep组,未注射DEN的Nod2f/f小鼠为Nod2f/f组.使用
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 MMDS)是一类与线粒体铁硫簇合成相关核基因( nDNA)突变引发的线粒体疾病.MMDS可造成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从而损害多种代谢途径.近年来已有MMDS患者累及心脏的报道,但具体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同时缺乏相关的动物模型工具.
天摩沟是西藏东南部典型的泥石流沟,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8年暴发泥石流灾害,对当地居民和川藏公路造成多次危害.通过多期次遥感解译、现场调查、现场观测等手段确定历次泥石流事件前后物源分布和类型,运用GIS统计和剖面测绘,对比不同时期该泥石流沟物源面积平面和剖面上的变化,研究该沟物源的动态演变.天摩沟泥石流物源类型主要为冰碛型物源、崩滑型物源和侵蚀型物源.平面上,冰碛型物源面积最大,崩滑型物源最集中,侵蚀型物源延伸距离最远.剖面上,主沟道13°~23°物源变化最活跃,其中17°~23°为泥石流侵
碱性岩通常形成于岩石圈拉张环境,其源于深部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是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在地壳中的记录,也是探究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动力学过程及物理化学环境的良好对象.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峨山县甸中地区新发现一个正长岩岩体,岩性为碱闪霓石正长岩.系统的研究表明,碱闪霓石正长岩富硅(SiO2=67.40% ~67.79%)、富碱(Na2 O+K2 O=12.50%~12.73%)、贫镁(MgO=0.10%~0.28%),K2 O/Na2 O=0.75~0.80,属一套钠质碱性岩系列(大西洋型).岩石富集K、Rb等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不同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小胶质细胞激活、炎症因子表达及神经行为学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黑质两点立体定位注射术结合阿扑吗啡腹腔注射法分别构建6-羟基多巴胺(6-OHDA)、脂多糖(LPS)模型大鼠.实验大鼠被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地黄颗粒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7 g/(kg·d)的复方地黄颗粒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以等量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只2 mL),每日1次,连续6周.分别在造模成功后(简称0周)及灌胃干预第2、4、6周观察、记录阿扑吗啡诱导的自发旋转行为.ELI
目的 近期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与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疾病有关,相关机制研究多以啮齿类动物为模型,而在更适合研究人类疾病的猪模型上却鲜有报道.方法 为了探究小型猪T2DM模型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本研究以广西巴马小型猪为动物模型,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诱导T2DM,建模成功后采集T2DM发病组(T2DM组)和普通饮食饲喂的对照组(CN组)个体的新鲜粪便样品,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肠道微生物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结果 结果发现,T2DM组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发生了明显下降;
地球内外动力耦合叠加人类工程活动下的大型滑坡灾害是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针对在澜沧江流域察雅县城南侧斜坡新发现的9处大型—特大型滑坡,采取野外调查、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分析了滑坡的特征、成因和现状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察雅县城滑坡具有规模大、切割深、地形阻止系数大等特征,滑坡堆积体现状具有多期蠕滑变形,表现为牵引式滑移的变形破坏特点,再次活动主要与降雨、河流侵蚀、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②综合滑坡的发育特征、运动特征、物质结构与组成、断层与历史地震4个方面,初步判断察雅县城滑坡的诱发因素为
为研究江西省赣州市主要耕作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含量及人体健康风险,系统采集了赣州市主要耕作区水稻及根系土样品954组,分析了水稻籽实和根系土中Cd、Cr、Hg和Pb的含量及根系土pH值,利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表明:随着土壤pH值升高,水稻籽实中各重金属元素超标率逐渐降低,其中Cd是土壤和水稻中最主要的污染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Cd的迁移能力和土壤pH值是决定水稻籽实重金属是否超标的主要因素.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总非致癌风险指数HI<
目的 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和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比研究临床症状、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和结肠菌群构成.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和TNBS组.造模期7 d.每日监测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和粪便隐血,造模结束时取结肠做组织病理诊断,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结肠内容物的菌群组成.结果 临床显示,DSS组从第3天开始排软便,第5天粪便隐血阳性,体重下降;TNBS组第2天体重下降,造模前4 d排软便和稀便,且粪便隐血阳性.剖检显示,两
目的 蓝藻水华引起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是世界性关注话题之一,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强特异性肝毒性,但其引起肝损伤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细胞分子层面探讨MC-LR造成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小鼠原代肝细胞,加入梯度剂量的MC-LR(2.5~10 nmol/L)作用48 h,以未加毒素处理组为对照,检测MC-LR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包括ATP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DNA损伤(包括彗星试验和8-OHdG水平检测),并分析p53抑制剂pft-α作用下线粒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