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腿和脚是两个常用词语。腿是人体或动物的下肢,用于支撑身体和行走;脚是腿末端接触地面的部分,即脚掌。但在古代汉语和一些现代方言中,脚的含义却有不同。
一脚四足的木牛
假如你是三国迷,一定听说过“木牛流马”的故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来运粮,但并没提到“木牛流马”的样子。南朝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过注解,他是这么描述的:“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
从描述看,木牛是个肚子方形的东西,有一脚四足。这里的“脚”显然与今天的含义不同,否则后面的“四足”就不好理解了。脚在这里用古义,指腿。木牛一脚四足,即一腿四足。有学者认为这种木牛类似今天的独轮车。
《说文解字》说:“脚,胫也。”胫是小腿,指腿部从膝盖到脚跟的部分,所以古人说的“脚”往往也指小腿。
孙膑为啥叫“孙膑”
用“脚”指腿,尤其小腿,不是南朝裴松之的创造,上至先秦,下至如今,都有这种用法。
战国时期有个军事家孙膑,他的本名叫什么,史书并无记载。他与庞涓本是同窗,因遭受庞涓嫉妒迫害,被施以膑刑,挖去了膝盖骨,后人才因此称他“孙膑”。
孙膑后来去了齐国,做了齐威王的军师。他屡次挫败庞涓,最后在马陵大破魏军。庞涓也因此自杀。《韩非子》《史记》都记载“孙子膑脚”,这里的脚应该也是指小腿,因为遭受膑刑,小腿就残废了,所以才称“膑脚”。
从先秦到汉魏南北朝时期,脚一直都是指小腿或整条腿,也可以指腿上某个部位。到了唐代以后,脚逐渐专指脚掌,和腿义有了区别。今天在江浙、四川、福建、广东等方言中“脚”都还可以指腿,如说“兔子前脚短,后脚长”“脚伸直”,有些日常词汇里的脚也指腿,如“跛(bǒ)脚”,指的就是腿或脚有毛病。
与脚类似的词,还有足。足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小腿连带脚掌的下肢。金文和小篆演变成了“ ”,大概是简化的缘故,把小腿骨简化成了像“口”的文字构件,下面的“止”本来像人脚的形状,后来引申指脚趾。后世从“止”的字,也多和脚有关。
“企”字非常古老,甲骨文写作“ ”,就像一个人踮起脚跟在张望,由此引申出盼望、渴望的意思,所以有“企望”“企图”“企盼”“企慕”这些词。
“止”加个土旁,就是基址的址。因为人脚在身体最下方,所以从土可以指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的意思。现今用“地址”这个词表示固定处所,就是逐步引申来的。
止还有止步、界限的意思,《礼记·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止”是儒家思想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要适可而止,给自己划定界限,每个人如果都能自我约束,社会就会变得和谐有序。
暴露心态的“趾”
“止”加个足旁,就是脚趾的趾。与趾有关的词语很丰富,有的来历悠久,比如“趾高气扬”,源出春秋故事。
春秋時楚国是南方的大国,经常与周边小国发生战争。公元前701年,楚国的莫敖(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司马,是掌握兵权的高官)屈瑕带兵在蒲骚(今湖北孝感应城市)打败了郧国的军队,隔了一年,屈瑕又率兵去讨伐罗国,大臣斗伯比去送行。
因为蒲骚之战的胜利,屈瑕骄傲自满,走路都把脚抬得很高,对敌人失于防范。斗伯比回来时对车夫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果不其然,屈瑕在罗国中了埋伏,被敌人包围,遭遇惨败,自尽身亡。后人用“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旋踵”和“不旋踵”
脚上除了脚趾,还有脚后跟,古人也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指代它,叫作“踵(zhǒnɡ)”。形容人多,可以用“比肩接踵”“摩肩接踵”,即肩并着肩,脚挨着脚。形容渴望之情,可以用“延颈企踵”“延颈举踵”,延颈就是伸长脖子。形容时间过得快,可以用“旋踵”或“不旋踵”,“旋踵”是说调转脚后跟的时间,即一转身的功夫;“不旋踵”是说连转身都来不及,更加短促,由此可以衍生出“机不旋踵”“败不旋踵”“祸不旋踵”等等。加不加“不”,意思都相同,这是汉语里有趣的现象,如果外国人学到这里,一定会很迷惑吧。
一脚四足的木牛
假如你是三国迷,一定听说过“木牛流马”的故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来运粮,但并没提到“木牛流马”的样子。南朝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过注解,他是这么描述的:“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
从描述看,木牛是个肚子方形的东西,有一脚四足。这里的“脚”显然与今天的含义不同,否则后面的“四足”就不好理解了。脚在这里用古义,指腿。木牛一脚四足,即一腿四足。有学者认为这种木牛类似今天的独轮车。
《说文解字》说:“脚,胫也。”胫是小腿,指腿部从膝盖到脚跟的部分,所以古人说的“脚”往往也指小腿。
孙膑为啥叫“孙膑”
用“脚”指腿,尤其小腿,不是南朝裴松之的创造,上至先秦,下至如今,都有这种用法。
战国时期有个军事家孙膑,他的本名叫什么,史书并无记载。他与庞涓本是同窗,因遭受庞涓嫉妒迫害,被施以膑刑,挖去了膝盖骨,后人才因此称他“孙膑”。
孙膑后来去了齐国,做了齐威王的军师。他屡次挫败庞涓,最后在马陵大破魏军。庞涓也因此自杀。《韩非子》《史记》都记载“孙子膑脚”,这里的脚应该也是指小腿,因为遭受膑刑,小腿就残废了,所以才称“膑脚”。
从先秦到汉魏南北朝时期,脚一直都是指小腿或整条腿,也可以指腿上某个部位。到了唐代以后,脚逐渐专指脚掌,和腿义有了区别。今天在江浙、四川、福建、广东等方言中“脚”都还可以指腿,如说“兔子前脚短,后脚长”“脚伸直”,有些日常词汇里的脚也指腿,如“跛(bǒ)脚”,指的就是腿或脚有毛病。
与脚类似的词,还有足。足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小腿连带脚掌的下肢。金文和小篆演变成了“ ”,大概是简化的缘故,把小腿骨简化成了像“口”的文字构件,下面的“止”本来像人脚的形状,后来引申指脚趾。后世从“止”的字,也多和脚有关。
“企”字非常古老,甲骨文写作“ ”,就像一个人踮起脚跟在张望,由此引申出盼望、渴望的意思,所以有“企望”“企图”“企盼”“企慕”这些词。
“止”加个土旁,就是基址的址。因为人脚在身体最下方,所以从土可以指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的意思。现今用“地址”这个词表示固定处所,就是逐步引申来的。
止还有止步、界限的意思,《礼记·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止”是儒家思想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要适可而止,给自己划定界限,每个人如果都能自我约束,社会就会变得和谐有序。
暴露心态的“趾”
“止”加个足旁,就是脚趾的趾。与趾有关的词语很丰富,有的来历悠久,比如“趾高气扬”,源出春秋故事。
春秋時楚国是南方的大国,经常与周边小国发生战争。公元前701年,楚国的莫敖(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司马,是掌握兵权的高官)屈瑕带兵在蒲骚(今湖北孝感应城市)打败了郧国的军队,隔了一年,屈瑕又率兵去讨伐罗国,大臣斗伯比去送行。
因为蒲骚之战的胜利,屈瑕骄傲自满,走路都把脚抬得很高,对敌人失于防范。斗伯比回来时对车夫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果不其然,屈瑕在罗国中了埋伏,被敌人包围,遭遇惨败,自尽身亡。后人用“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旋踵”和“不旋踵”
脚上除了脚趾,还有脚后跟,古人也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指代它,叫作“踵(zhǒnɡ)”。形容人多,可以用“比肩接踵”“摩肩接踵”,即肩并着肩,脚挨着脚。形容渴望之情,可以用“延颈企踵”“延颈举踵”,延颈就是伸长脖子。形容时间过得快,可以用“旋踵”或“不旋踵”,“旋踵”是说调转脚后跟的时间,即一转身的功夫;“不旋踵”是说连转身都来不及,更加短促,由此可以衍生出“机不旋踵”“败不旋踵”“祸不旋踵”等等。加不加“不”,意思都相同,这是汉语里有趣的现象,如果外国人学到这里,一定会很迷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