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烧跟风入市
从去年年中开始,一夜间,饭桌上朋友们讨论的关键词居然都成了大盘、补仓、波动、基金,当然,还有上涨。“上涨”两个字充斥在任何一个传播媒介之中,那些和我一样从来不涉足金融知识的人居然也都去开了户。那时候我感觉自己被摒弃在话题之外,只能干坐着,实在很尴尬。一夜间,理财知识已经归入这个大时代的常识范围,让我觉得不进入证券市场交点学费简直是跟这个时代可耻的脱节。
于是我开始筹划踏足金融市场。既希望能在实践中学习,为将来更好的生活做打算,当然也热切盼望能赚钱。虽然父母一直都在买股票,但我之前从未关心过,只知道在此前两年的大熊市中,爸爸买的某科技股从20块跌到了4块钱。这让我感到股市风险实在太大,更何况自己连最基本的K线图都看不懂,直接炒股无疑太不负责任。权衡之下,我决定购买基金,成为“养基一族”。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面对众多的基金品种,我该选择哪一个?虽然之前查看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投资者教育类的文章都说,买金融产品前应该先对它有了解有研究有思考,才能购买。但是对于我这样之前一点基础都没有,每天还要工作的人来说,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从头学起?那些说明文件里的术语和数据在当时的我看来都跟天书一样,几百只基金除了名字不同,其他似乎没什么本质差别。去年9月初,我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信条,决定先买再说。于是我用5000元的本金以3.03元的价格买进混合型基金华夏红利当作实验。当时大盘在5300点左右。
市场速冻感受风险
当时感觉自己很幸运,买入没几天就见到收益了。当时,大盘很迅速地一路攀升,基金净值也蹦蹦跳跳往上涨。每天打开网银查看,虽然各有涨跌,但总体趋势一直令人满意,账户上很快有了盈利。但好景不长,10月一过,大盘突然以不可逆转的速度令人绝望地往下掉。
对于下跌,刚开始我并没有实际概念。虽然理论上我很清楚知道基金是绝对有可能亏钱的,但说实话,当时真觉得亏损不太可能。可当我发现,账户上的盈利不仅逐渐缩小,还出现了亏损时,才切实感受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压力。但是我当时还没想过赎回,在之前无限飘红的氛围中,人们似乎已经认为就算股票会亏,由专业团队管理的基金却似乎离亏钱很远。而且,我记得看的所有文章都说,基金适合长期持有,不应该太在意一时的涨跌。
于是,我这个被教育不要在意一时涨跌的新基民“有幸”经历了指数在半年内就被腰斩的恐怖行情,现在净值已经跌到了2.4元左右。虽然因为总成本才5000元,亏损的绝对数额并不多,但是打开网银账户,看着那高达20%的亏损率,我还是感到触目惊心。开始投资时本来还想买更多,现在真庆幸当初只投了点小钱。但那些几万十几万元买的基民真是可怜了。
我觉得,在最高位的时候跟风入市,当时就像高烧让人神智不清醒。现在震荡下跌,就像用半年的时间冷冻,反而让人头脑更清醒了。这大半年自己从一窍不通盲目入市,到被股指弄得惊心动魄,再到现在能理清思路,这种实战型的投资者教育真是让人有切肤之痛。
痛定思痛,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像我这样一入市就被深套住的基民该怎么办是最为关心的问题。之前的大半年中,因为有了切实投资,我开始关注各类财经信息。媒体天天在讨论,目前该赎回、补仓还是按兵不动?我看到的大多数观点认为,现在赎回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不能达到止损的目的。可是补仓的话,我又担心还没有真正探到底部,万一还继续跌下去,实在心痛。所以还是按兵不动吧,逼不得已的无为而治。在大盘摔至2800点的时候,我选择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