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其人性论假设对于中国本土化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融合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剖析先秦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可以发现古代儒学圣贤们对于人性的假设与现代社会科学的人性假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性假设 管理思想
人性,即人的本质。人性观作为对人管理的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它描述的是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人本质属性的一种最基本看法。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由此,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认知。显然,一个企业管理者如何看待他所面对的“人”这一管理对象,即他所持有的人性观是什么,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实施领导行为时,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各具特色领导方式与领导风格。因此,人们在管理中对人的认识也是伴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而不断增强其认识的科学性,尤其是,在管理面对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中,“人”这一要素越来越成为最为重要与最为关键要素的今天,对人性的进行深入的了解成为了基本且关键的问题。而人们对人性的探讨与理解有多个不同的研究范畴,如在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等范畴都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也正是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观,西方管理学者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式理论,经济学家们则基于此构建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在我国,对人性的认知与探索也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是政治家们都极为热衷于探讨的主题,这在中国古代众多典籍中就蕴含了众多的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与假设,主要有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恶、性本无善无恶等人性假设观点,下面本文将对古代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人性观进行阐述。
一、孔子的人性观
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春秋战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人性的假设可见于《论语·阳货》中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说根据孔子的观点,人的本性和天性是相近的,但后天所处环境和学习不同,所以就相差甚远了。具体来说人性究竟是与善更加相近还是与恶相近,孔子在这一方面没有进行进一步论述,他只提出了“性相近”的这样一个论断,不同的人会在人性上体现出善或恶的区别,而产生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的所学习的知识造成的,人性的差异通过这一作用下而相差越来越远。游唤民(2004)认为,针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论断,其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物种,在人性方面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二是人性相对稳定的特征,作为同一物种人性基本是相同的,但在同中还彰显差异,是为大同小异;三是“习相远”中强调“人性”后天的习得性差异,同时人性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可以由好转坏也可以由坏转好。
在管理中孔子强调的是对人性特征的适应,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地塑造人性,即对“习相远也”加以运用,主张人性是可以通过“习”来改变的,从这里可见,儒家人性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性可塑,这也就隐含了人性经过“习”后具有善恶进一步分化的可能,这也为后来者循着孔子人性理论进行探索,但又在有所不同的侧重点以及不同程度上的继承与拓展后,提出各具特色的人性理论观奠定了基础。
二、孟子的人性观
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中,对于本性的认识“性善论”占据首要地位,而孟子则是“性善论”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最早提到关于“性善论”观点是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其开篇即说:“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在与孟子的争辩中,孟子更是明确地提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是性善论的坚决拥护者,可以从孟子的言论中得出这个结论。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涵。
一是人性本善。孟子言论中的“情”和“才”等指的是人天生的素质,并不包括通过后天环境的作用或者通过学习所形成的社会属性等,由此可以发现他认为人的本性或天生素质是向善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道德属性。
二是人的道德属性主要表现为“仁、义、礼、智”四种,分别来自于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与是非之心”等“四心”,这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相反,没有了这“四心”,人简直就不是人了,对此,孟子也有专门的论述。
三是人的行为与其“善”的本性并不必然一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现实中都会表现出善的行为,即現实中总表现为,有些人为善,但总有一些人为恶。
四是求则行之,舍则失之。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对人的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还会受到更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生存环境、教育及其自身的努力等因素影响,取决于人们对其本心的探求与放弃,如果一个人积极努力坚守与充分发扬心性的本质,他就会表现为善,就会成为善人甚至是成为圣人,相反,如果一个人放松努力,不去探求和发扬心性的本质,他就更有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如外界物欲的诱惑,而乱了本性并更可能表现为恶,由此,应用礼仪教化来弘扬人的善性。显然,这也体现了儒家人性论的最大特点即“人性可塑”。
三、荀子的“性恶论”
儒家“性恶论”人性观的代表性人物是荀子,他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荀学派代表人物。荀子所界定的人性是指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天生的自然生命的本性,具体可包括人的自然欲求、心理欲求与感官认知能力等,即荀子所说的“性”其涵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荀子人性观中的“性”主要包含着人的自然欲求。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天然造就的;人的情感,是本性的实际内容;人的欲望,是情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荀子认为人总是会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由人的情感控制下的无法回避的东西;人有欲望并付诸行动去达到它,同时也是人智慧的体现。可见,对于具体的生命个体——一个人而言,“性”最基本的体现就是“情”和“欲”,即“情”是“性”的实际内容,而“欲”是情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它既包含了维持一个生命机体正常运行的生理需要,也包含了生命机体自然产生的心理需要,且这些需要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欲望。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性假设 管理思想
人性,即人的本质。人性观作为对人管理的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它描述的是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人本质属性的一种最基本看法。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由此,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认知。显然,一个企业管理者如何看待他所面对的“人”这一管理对象,即他所持有的人性观是什么,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实施领导行为时,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各具特色领导方式与领导风格。因此,人们在管理中对人的认识也是伴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而不断增强其认识的科学性,尤其是,在管理面对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中,“人”这一要素越来越成为最为重要与最为关键要素的今天,对人性的进行深入的了解成为了基本且关键的问题。而人们对人性的探讨与理解有多个不同的研究范畴,如在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等范畴都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也正是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观,西方管理学者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管理方式理论,经济学家们则基于此构建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在我国,对人性的认知与探索也一直是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是政治家们都极为热衷于探讨的主题,这在中国古代众多典籍中就蕴含了众多的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与假设,主要有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恶、性本无善无恶等人性假设观点,下面本文将对古代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人性观进行阐述。
一、孔子的人性观
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春秋战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人性的假设可见于《论语·阳货》中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说根据孔子的观点,人的本性和天性是相近的,但后天所处环境和学习不同,所以就相差甚远了。具体来说人性究竟是与善更加相近还是与恶相近,孔子在这一方面没有进行进一步论述,他只提出了“性相近”的这样一个论断,不同的人会在人性上体现出善或恶的区别,而产生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的所学习的知识造成的,人性的差异通过这一作用下而相差越来越远。游唤民(2004)认为,针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论断,其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物种,在人性方面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二是人性相对稳定的特征,作为同一物种人性基本是相同的,但在同中还彰显差异,是为大同小异;三是“习相远”中强调“人性”后天的习得性差异,同时人性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可以由好转坏也可以由坏转好。
在管理中孔子强调的是对人性特征的适应,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地塑造人性,即对“习相远也”加以运用,主张人性是可以通过“习”来改变的,从这里可见,儒家人性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性可塑,这也就隐含了人性经过“习”后具有善恶进一步分化的可能,这也为后来者循着孔子人性理论进行探索,但又在有所不同的侧重点以及不同程度上的继承与拓展后,提出各具特色的人性理论观奠定了基础。
二、孟子的人性观
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论中,对于本性的认识“性善论”占据首要地位,而孟子则是“性善论”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最早提到关于“性善论”观点是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其开篇即说:“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在与孟子的争辩中,孟子更是明确地提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是性善论的坚决拥护者,可以从孟子的言论中得出这个结论。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涵。
一是人性本善。孟子言论中的“情”和“才”等指的是人天生的素质,并不包括通过后天环境的作用或者通过学习所形成的社会属性等,由此可以发现他认为人的本性或天生素质是向善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道德属性。
二是人的道德属性主要表现为“仁、义、礼、智”四种,分别来自于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与是非之心”等“四心”,这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相反,没有了这“四心”,人简直就不是人了,对此,孟子也有专门的论述。
三是人的行为与其“善”的本性并不必然一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现实中都会表现出善的行为,即現实中总表现为,有些人为善,但总有一些人为恶。
四是求则行之,舍则失之。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对人的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还会受到更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生存环境、教育及其自身的努力等因素影响,取决于人们对其本心的探求与放弃,如果一个人积极努力坚守与充分发扬心性的本质,他就会表现为善,就会成为善人甚至是成为圣人,相反,如果一个人放松努力,不去探求和发扬心性的本质,他就更有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如外界物欲的诱惑,而乱了本性并更可能表现为恶,由此,应用礼仪教化来弘扬人的善性。显然,这也体现了儒家人性论的最大特点即“人性可塑”。
三、荀子的“性恶论”
儒家“性恶论”人性观的代表性人物是荀子,他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荀学派代表人物。荀子所界定的人性是指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天生的自然生命的本性,具体可包括人的自然欲求、心理欲求与感官认知能力等,即荀子所说的“性”其涵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荀子人性观中的“性”主要包含着人的自然欲求。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天然造就的;人的情感,是本性的实际内容;人的欲望,是情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荀子认为人总是会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由人的情感控制下的无法回避的东西;人有欲望并付诸行动去达到它,同时也是人智慧的体现。可见,对于具体的生命个体——一个人而言,“性”最基本的体现就是“情”和“欲”,即“情”是“性”的实际内容,而“欲”是情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它既包含了维持一个生命机体正常运行的生理需要,也包含了生命机体自然产生的心理需要,且这些需要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