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战疫前经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武汉,北京广播电视台有四智记者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北京,同样有着一群坚守岗位的新闻人,他们逆向而行,深入防控一钱采访,把政府的声音、疫情的动态、防控的措施、物资的保障等一系列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韵責任与担当。他们就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间节目中心的记者们。【巾帼篇】最可爱的妈妈记者 舍小家为大家
  樊煜、武奕、胡知奂、陈思如都是妈妈记者,在疫情面前,母亲的身份被排在了新闻人之后,她们毅然把孩子托付给家人,冲上了抗疫报道的战场。
  樊昱:
  腊月廿八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
  樊煜是新闻中心要闻采访部时政科科长,时政报道任务重、要求高、抢发紧,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从市委市政府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之日起,樊煜带领时政科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从1月22日开始,我们就连续报道北京市领导检查疫隋防控工作的情况,通过新闻把市领导抗击疫情督战落实的真实工作状态及时传递给全市人民。这段时间,我去了北京市疾控中心探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多次去商超检查生活物资供应,还去了地铁站、北京西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报道那里的防疫消毒情况,并走访海淀、朝阳、西城的社区,记录社区防控工作,一天要跑四五个地方。随着疫情的发展,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不断召开,每一次会议我们都要报道,争取第一时间制作播出,把会议精神通过电视屏幕传递给广大市民。”
  为了做到“第一时间”,加班加点是常事,“1月27日晚7点,首支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市领导前往机场送行。我们在现场拍摄完,马上回台里制作,第一时间在滚动新闻里播出。新闻中心副主任、要闻采访部主任徐京玲一直在单位值班,我们一起工作到凌晨2点,终于将这条重要新闻制作完成,赶在1月28日的《北京您早》及时播出。”
  本来计划春节去云南旅游的樊煜,退掉了机票,像她一样放弃假期的同事还有很多,“我们时政科全体放弃休假,24小时待命,有任务随时出发。有时候人手实在不够,我就在工作群里向其他时政记者求助,大家纷纷私信我,都表示没有问题。”
  樊煜的朋友圈里有一条信息,配着一张一次性医用口罩里垫着纱布的图片。“将干净的医用纱布或者干纸巾垫在口罩里面,每两小时拿出来更换或者清洗,既可以缓解口罩里面因呼吸不畅引发的潮气,也可以节约口罩资源,反复利用。记得每天都要给外面的口罩酒精消毒!”新闻中心给一线记者都配发了口罩,但面对有限的资源,大家自觉地想尽办法省着用,通过垫纱布这招,樊煜一个口罩能戴三天。
  樊煜的爱人在央视工作,和她一样天天在外采访,家里只有上初二的孩子。每天早出晚归的樊煜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心里想的是怎样全力以赴做好报道,让社会这个大家庭平安稳定。“百姓能够通过我们的现场报道,看到市委市领导的实干,看到防疫措施的严密,看到基层工作者的付出,让大家安心、暖心、有信心,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武奕:大年初三探访发热门诊
  武奕负责国新办、工信部、外交部新闻发布的采访,很多关于疫情的重要新闻,都是她在现场发回的报道。“1月22日,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我去了现场。之后,国新办、工信部的发布会我都在,老百姓关注的点在这些发布会上都有权威解读。其中有一场国新办的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谈到备受关注的核酸检测试剂,到2月1日,日产量已经达到了77.3万人份,相当于疑似患者的40倍。这个数字公布出来以后,大家心里就会很踏实。”
  除了几大部委的发布会和相关新闻,武奕在春节期间还探访了垂杨柳医院,这是北京市101家发热门诊之一。“当时发热门诊刚公布,很多人不知道里面到底什么样,去看病安不安全。我们就想把发热门诊的真实情况告诉观众,打消大家的顾虑。我是大年初三去的,戴着普通医用口罩和医院给的一次性帽子,就进去拍了。”武奕的话语很轻松,其实就在她去采访前那里已经出现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我是党员,肯定要冲在一线。而且那么多医生都在坚守岗位,有他们在,没什么好怕的。” 这些天,武奕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采访,同时也被一个个普通人感动着,“我在社区医院看到很多外地来京人员在做消毒工作,春节期间他们一直没有离开北京。我问一位阿姨有没有想过回家,她说没有,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北京,她想为这座城市出点力。还有一次去海淀的社区采访,社区工作者全员放弃休假,坚守社区。他们有一部专用手机,谁值班谁拿着,保证24小时开机,从武汉回来的居家隔离者一旦有需求,马上就可以打电话找到他们。”
  生活中的武奕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5岁,小儿子刚1岁多。她的爱人是新闻中心的摄像,这些天都在外面拍摄抗击疫情的专题片,家里只有一位老人在带孩子。对于自己的付出,武奕觉得不算什么,“要闻部的徐主任和科长、主编们一直在台里值班,一天都没有休息,比我们更辛苦。摄像也非常辛苦,一条天安门地区做好卫生防疫的新闻,播出来只有1分钟,但是摄像韩鹏健拎着大机器跟着防疫消毒人员在天安门广场跟拍了将近2个小时。”更让武奕敬佩的是此时身在武汉的新闻中心要闻部摄像王晓龙,“1月26日,晓龙跟我一起去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拍摄。1月27日我去发热门诊采访,没看到报名去武汉的通知。等我看到的时候,晓龙已经报名并被批准了。希望他在武汉一切安好,等着他平安归来!”胡知奂:病了喝碗热汤面接着干
  2月1日,《都市晚高峰》播发了一条新闻—《确诊和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全额报销疫情期间减少长期用药市民往返开药频次》,如此及时的信息发布,给不少人吃了定心丸。采写这条新闻的记者,正是胡知奂。“当时我在台里值班,中午12点半得到消息,马上和摄像赶往市医保局,因为下午3点有重要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采访完我马上赶回台里写稿,先在《北京新闻》播发了一条短消息,接着又在《都市晚高峰》发了一条内容更丰富的长消息。这条新闻我们反应非常陕,是第一时间发布的媒体,对稳定民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胡知奂以前是财经频道《首都经济报道》之《首经帮帮忙》版块的出镜记者,2018年12月调入新闻中心,去年春节一天都没有休息,今年春节又是一个战斗的假期。“大年初一我去了东花市北里西区社区,报道东城区的社区防控工作,这是各区社区防控第一条播发的新闻。大年初三我去新世界超市、社區蔬菜直营店报道物资供应隋况,通过采访告诉市民大白菜货源充足,让大家放心。新闻播出第二天,菜店就上了新菜,工作人员告诉我,大白菜很便宜。”就这样,胡知奂每天东奔西走,直到2月3日,终于扛不住病倒了。“那天一大早,我去新发地采访商户捐赠蔬菜、首车30吨发往湖北黄冈的新闻,之后又跑到韶九社区拍摄社区菜站上菜。因为北京刚下过雪,气温比较低,我就着凉了,眼看体温到了37℃,领导让我赶紧回家休息。到家使劲儿喝热水,又吃了一碗热汤面,睡了一觉烧退了,第二天继续出去工作。”
  爽朗的北京姑娘胡知奂,满心想的都是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病倒影响工作,给予她力量的是记者的使命与责任,还有素不相识陌生人的关心。“2月4日我去采访的时候,一位阿姨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胡知奂,我当时特别惊讶,说我穿着大衣、戴着口罩,您是怎么认出来的。她说我认识你的眼睛,听你说话的声音就觉得像。她的话让我感到特别温暖,所有的工作和努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胡知奂有一个遗憾——因为名额有限,她报名到武汉采访并没有被批准。紧接着她又报名去重症监护室和隔离区采访,还在等候通知。而她的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女儿10岁,小儿子才3岁。“我报名没跟家人说,不想让他们担心。如果让我去,我会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再告诉他们。现在都说言传身教,我想让我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妈妈是新闻记者,她在做自己该做的事。”陈思如:背着吸奶器去采访
  在接受采访的妈妈记者里,陈思如的孩子是最小的,只有七个多月。刚刚休完产假复工不久的她,还在哺乳期。但是面对疫情突发、不少家在外地的记者不能及时返京的情况,陈思如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疫情防控报道的紧张工作中,从除夕开始一天都没有休息。
  “除夕下午我去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参加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大年初一我去潞河医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通州妇幼保健院,采访医护人员的防控工作;大年初二我去白庙收费站,拍摄对返京车辆的严格检查……”就这样,陈思如每天早上7点半从家里出发,最晚23点才回家,最多的时候一天播发四五条新闻。
  在这些采访中,陈思如印象最深的是对医院的探访,“我在潞河医院发热门诊采访一位医生,隔着人群看着他在那儿忙忙碌碌。等他终于能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跟我说了几甸,因为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他,他的眼睛红红的,全是血丝。在友谊医院通州院区采访院长的时候,他接到一个电话,跟我说对不起,采访必须结束,因为他要到机场为医院去武汉的医生送行。在通州妇幼保健院,他们用5天时间搭建起临时病房,以防收治到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分娩时来不及转诊。这些医护人员真的是非常辛苦。”让陈思如感动的还有社区里的普通老百姓,“一位70多岁的大爷主动到社区报名当志愿者,我采访时他说大家都平安就是他最大的心愿。还有一个12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买口罩捐给社区。虽然因为疫情,很多人都待在家里,但是隔离病毒并不隔离爱,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更近了。”
  在陈思如的包里,装着一个吸奶器,每天出去采访她都要背着,抽空吸出奶水,给孩子储存口粮。对于她的工作,家人有些担心,但仍然坚定地支持着,“我去潞河医院采访的头一天晚上,我爸跟我说:思如,你今晚别喂奶了,喝2两烧酒,一是杀杀菌,二是壮壮胆。”老爸递上的一杯酒让陈思如的心里暖暖的,而通州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则给了她一个简单实用有防护建议。“我是长头发,孩子小,很容易抓到我的头发,医生建议我戴一顶帽子,让头发上少一些附着物。所以这些天我一直戴着帽子,算是我为孩子多做的一层防护。”
  最低调的新闻战士 直面疫情毫不畏惧
  贾湧强、田刚、李琪、楚健,四位70后都是“用行动说话”的实干派,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面对疫情毫不畏惧。贾湧强:两次与治愈出院患者面对面
  贾湧强是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采访部文卫科的一名记者,从1998年开始跑医疗卫生口的他,是这次新闻中心抗疫报道的主力,尤其是市级定点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他更是去了一次又一次。自从当上文卫记者,贾湧强几乎没有休过周六日,一年里唯有春节是他能回老家西安探望父母的日子。面对突发的疫情,已经回家的他毅然提前结束假期,于大年初一从西安返回北京。
  1月30日,首位确诊感染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治愈出院,得知消息的贾湧强马上赶到地坛医院。“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对这类患者的出院流程、出院通道都比较熟悉,和摄像提前到达合适的位置,在王主任出来后,迅速问出三个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主管医生和院长的采访,整个报道非常充分,在当天的《北京新闻》和第二天的《北京您早》连播了两条。2月4日,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一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康复出院,我又对她进行了采访,怀孕8个月的她状态非常好。”
  除了跑医院做采访,贾湧强还和身处武汉的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教授多次连线,“约定好的连线时间经常会变,因为他有可能穿着隔离服在病房里,最长的一次连线等了3个小时。”同时,针对北京疾控发布的20个疫情防控指引,贾湧强一直在做专家解读的短视频,“最近一个星期每天做3条,把专家的话转化为普通观众看得懂用得了的实际措施。一条解读只有一分多钟,我们需要提前跟专家沟通,然后去疾控中心拍摄,虽然费功夫,但是对老百姓来说非常实用。”
  作为资深记者,贾湧强经受过“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考验。因此,面对新冠肺炎,他的内心特别淡定。“我唯——次感到害怕是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进重症监护室、进隔离区采访,有一天突然发烧了,家里连一根体温计都没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是太累了。这次新冠肺炎,我并不觉得紧张,周围的同事朋友经常咨询我,我不断地跟大家说戴口罩、勤洗手、不抠眼鼻,做到这三点,最基本的防护就够了,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去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玉树地震前线,连续9年跟随北京医疗队去藏区义诊,贾湧强对新闻记者这份职业无比热爱。“201 0年左右,我在武警总医院拍摄器官志愿捐献的新闻,11岁的女孩突发重病脑死亡,父母把她的肝脏、两个肾脏和两个角膜都捐献了,救了5个人。当时给我的触动非常大。这样的例子在我20多年的采访生涯中经常遇到,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就在接受采访前,贾湧强刚刚跟身患肺癌晚期的母亲通了电话,“我爸80岁了,他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我,有些担心,就让我妈问我,能不能跟单位请个假,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让我妈转告他,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田刚:组织五人团队与赴鄂记者融合联动
  新闻中心新媒体科科长田刚这些天一直带领十几人的BTV新闻新媒体团队,为每天多频次地推送战“疫”报道忙碌着。“我们的公号以前是一天推送三次,在这个特殊时期,专门申请了每天推送八次。”田刚和同事们通过北京新闻、BTV新闻公众号、BTV新闻微博等新媒体矩阵,每天及时发布动态新闻及相关防护知识。同时与武汉前方的记者融合联动,制作系列抗疫现场的短视频。截至2月10日,共发布图文、视频350多条,图文阅读量超过1 000万,视频播放量超过一亿。
  大年初一,BTV新闻新媒体发布了一张长图-《BTV台猫告诉您:今年春节10个正确的过年姿势》。这张长图是记者陈博在大年三十制作完成的,而他现在正在武汉抗疫前线。为了做好前方新闻,田刚安排了五人团队与陈博对接。“负责对武汉发回来的素材进行精细化梳理,对文字、图片和视频再加工,做图文、图集、短视频、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输出。陈博每次回传素材大多是下午和晚上,有时是早上六七点钟,五人团队要随时待命,无论前方还是后方都很辛苦。”
  除了陈博和五人团队,新媒体科所有编辑分工明确,“每天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国新办和北京市新闻办疫情发布会的新闻,有时发布会还没结束,他们已经编辑整理出一部分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两位轮值责编负责除武汉现场新闻之外的其他防疫报道的图文;一位同事负责每天6点推送的‘早起知天下’……大家备司其职,同心协力,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
  在众人共同努力下,BTV新闻新媒体的战“疫”报道发布快、频次多、影响大。其中,图文《北京什么时候开学?是否会全面限制交通?今日发布会信息量很大》阅读量超过70万。短视频《心疼!为了不脱防护服,北京医疗队43岁蔡大姐为同事示范穿纸尿裤!》全网播放量超过2000万。短视频《脱防护服有多难?27个步骤,12次消毒双手,全程超过半小时!》《我好多了!你去忙吧!这位老爷爷一句话,让护士不仅泪目》《那些在病区战斗的身影:“加油”被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等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
  现在,新媒体科还有一位90后记者身处湖北荆州的老家,“她每周五天制作图文新闻,在荆州的家里‘云办公’。我们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她早点平安归队。”李琪 楚健:用镜头记录真实的战“疫”
  李琪和楚健都是新闻中心的摄像,联系采访时,两人一推再推,连声说自己做的都是分内事,没哈好讲的。
  李琪所在的部门是要闻采访部时政科,自从进了北京电视台,他就没在家过过大年三十,今年春节也不例外,除夕那天他跟拍市领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整整忙了一天。后来又去地铁站、北京西站等地拍摄。“手机24小时开机,电話一来就出发。”有一天,他忙完工作已经是凌晨3点,干脆睡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这样的工作节奏李琪早已习惯,热爱这份工作的他一点也不觉得苦,“我来台20多年,到时政科也有10年了。摄像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工作的压力早已转化为动力。”
  楚健的抗疫报道也从大年三十开始,“除夕去了交管局,初二去了市卫健委。大年初八晚上11点,科长给我打电话,问我第二天有没有时间去西客站。因为当时网上流传着西客站人流密集的视频,我们要马上实地拍摄来辟谣,大年初九一大早,我就和记者去西客站拍摄旅客返京的新闻,及时把事实传递给公众,让谣言无处遁形。”
  2003年的抗击“非典”报道,楚健去过一线采访,有了那样的经历,面对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的心里很踏实,“相信国家,相信专家,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不久前赴武汉采访记者的报名,他因为看到消息晚了而错过,之后又要组织记者进驻定点医院报道,他马上报了名。“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得往前冲。我有一个哥们儿叫张鹏,是北京卫视《生命源》的摄像,进驻了地坛医院隔离区。立春那天,他发了一个朋友圈:晚饭一桶方便面,早上起来吃的灌饼,相当于今天咬春了。同是摄像,他比我更辛苦。”
  【后记】
  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宅在家,而这些新闻记者却每天往外跑。采访中,没有人提危险与辛苦,说的都是感动与收获。他们留给家人的是早出晚归的背影,带给百姓的是平安稳定的春风。在这场战“疫”中,他们同样是英雄!
其他文献
《警法时空》解读与新冠肺炎有关的法律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按照规定出门戴口置、少聚集、主动健康申报,一些从外地回来者也配合登记。但也有一些人隐瞒不报、拒不配合,甚至在隔离观察治疗期间还擅自接触人群,他们是否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将承担怎样的后果?《警法时空》邀请专业律师解读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热点法律问题。  有接触史、旅行史千万别隐瞒  ●案例:  现年69岁的侯某某
期刊
须发皆白的王德顺老人做客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我与奥运》节目,除了演员、模特的标签,这位84岁的老人还有一个与冰雪运动有关的角色-2022速滑俱乐部的会员。说起速滑,老人兴奋地说道:“速滑的乐趣,就是比谁的速度更快。”  速滑发烧友  尽管是俱乐部中年纪最大的会员,可是,一穿上冰鞋,王德顺老人依旧充满着年轻人的激情,并且乐此不疲。他说:“我的乐趣,就在于对速度的追求,如果自己的追求有一点进步
期刊
“各位党员,近期社区‘两委’成员整日在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很辛苦,咱党员可否组织起来,让他们轮班休息一下,这也是为了社区的长治久安。”发起倡议的人叫张玉贵,今年72岁,曾经是东小口镇森林大第家园社区的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一直热心参与“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时刻关注着社区动态,渴望能为大家做点什么。看到社区的“两委”成员、志愿者、保安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一线,张
期刊
我们的国家正在面临一场对抗疫情的战争。身在超过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既要保证生活的正常运行,又要隔绝疫情,谈何容易。在我们的社区中,有一些努力为我们搭建“防火墙”的人,他们就是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疫情中,心门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而作为普通的市民,如果仍然有就医需求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本期节目我们为大家请来了两位社区医生: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兼防保科
期刊
新年伊始,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捷报频传。1月4日,太太乐荣获“2019年嘉定区优秀企业综合实力奖金奖”,总裁张西强荣获“2019年度嘉定区十大杰出经营者奖”。1月13日,由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举办的“2019上海商业行业杰出人物”结果出炉,张西强凭借20余年商海磨砺和卓越成就,榜上有名。  张西强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务实的行业前瞻力,在其带领下,太太乐品牌的市场份额过去两年多持续快速增长。太太乐在精耕传
期刊
2月8日,本报从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了解到,北京市属医院正全力以赴应对疫情护佑患者健康,北京市国资委正温馨保障护航医者前行。其中,北京地坛医院和北京佑安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北京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为了让“抗疫战士们”无后顾之忧,战“疫”之初,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结合北京市定点收治医院医务人员轮休食宿交通需求,联系北京市国资委,希望提供后勤保障支持。  北京市國
期刊
今年的春节本应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喜庆日子,可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需要人们持续在家做好防控,不能远行,出门要戴口罩。每天“疫情实时追踪”中的数字,让很多人感到焦虑和恐惧,另外各种信息甚至谣言满天飞,更加剧了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如何疏导这种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本报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红星博士。他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从每天的新闻中看到确诊、疑似、隔离以及病死的
期刊
家住天通苑南街道天通东苑第四社区的居民南播华,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同时也是一位老党员。79岁的她,脚部患有残疾,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然而,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她向天通苑南街道天通东苑第四社区党支部上交了1000元的特殊党费。  1月31日,南播华使用微信转账,通过天通东苑第四社区党支部书记隋金凤上交了1 000元的特殊党费,她希望通过这些微薄的党费能给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和社区居
期刊
现代冬季两项,一项动静结合的运动。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种特点不同的相结合的竞赛项目结合在一起。  它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在挪威、荷兰和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一些约4000多年前的石制雕刻品中,就刻有两人足蹬雪板,手持棍棒在雪地里追捕动物的情景。中世纪开始逐渐纳入军事训练科目。真正创立这项运动的应该是一位热爱滑雪的挪威军队官员——奥斯卡-维戈兰。  1865年,他给他的军队
期刊
在面部五官中鼻子及其周围颜色的变化在中医“望闻问切”中备受关注。  大家平时在形容脸色时,会用到很多和颜色相关的形容词,比如说面若桃花、印堂发黑、面有菜色等。因此,一个人的脸色怎么样,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在面部五宫中,鼻子及其周围颜色的变化,在中医“望闻问切”中备受关注。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王鸿谟做客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为大家解读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