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随着这一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切认识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复杂的、全面的工程,只有找准病灶,分类施治,长期坚持,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进档升级、彻底扭转颓势。近年来,肇东市委按照省委、绥化市委的统一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全面排查、分类施治、整体提升,使全市2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在转化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针对班子“软”的基层党组织,实施“能人强乡兴村”战略,着力解决有人管事问题
针对农村人才数量紧缺、服务能力较弱,致富带头人群体规模不大、后继乏人等问题,市委深入实施“能人强乡兴村”战略,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干部人才支撑。一是制定标准“寻”能人。将党性强、作风好、有本领、讲奉献放在首位,通过广泛挖掘、沟通联络、政策扶持、关怀激励等措施,培育招商引项型、经济引带型、专业合作型、反哺故土型、科技指导型“五型”能人群体,引导激励域内外各类能人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挖掘各类能人10 880名,其中域外能人5539名,能够发挥作用的能人2586名。二是示范引领“用”能人。结合全市“粮、乳、肉、菜”四大主导产业,在每个乡镇培育2个以上产业党建示范村,每个村培养1~2个产业党建示范屯和10名以上党员示范户,通过考察了解、谈心谈话、重点推荐、大胆起用等措施,使全市能人型党组织书记达到60%以上,“两委”班子中能人达到50%以上。昌五镇党委鼓励引导本地成功企业家、福成集团董事长王福成通过换届高票当选金安村党总支书记后,带领村民规模种植白菜4000亩,使金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白菜”专业村。截至目前,全市各类能人牵头发展特色产业联合体66个,培育党建示范园区23个,修建村屯道路143公里,带动本地劳动力外出就业创业5498人,维修改善村级活动场所8个。三是辨证施治“派”能人。采取因村派人和因人治村的原则,大力推行能人进班子,选派市直包扶部门“一把手”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村“两委”成员理清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事业建设思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目前,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中“两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型书记达到28名,占总数的84%,选派第一书记覆盖率达100%。
二、针对发展“慢” 的基层党组织,实施“双富”工程,着力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针对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服务功能普遍弱化等问题,市委实施以富集体、富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双富工程”,提高了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一是探索创新载体路径,在搭建发展村集体经济平台上下功夫。积极推广“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村庄公司化”“精准扶贫党建工程”等工作模式,加快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步伐。黎明镇民主村党总支将本村南苇塘湿地资源打捆招商,引进哈尔滨旅游度假公司,投资2.9亿元建设千鹤岛湿地公园,村集体每年通过收取服务费增收30万元。二是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契机,在开发利用新增地源上下功夫。市委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成果,对家庭承包地和其他资源承包地确权后的新增地源进行登记造册、分类管理,由村集体集中管理、开发利用,努力打造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完成土地确权381万亩,占应测面积的95.6%;新增地源40多万亩,平均每个村新增地源2100多亩;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三是强化“三资”管理促增收,在促进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上下功夫。市委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经营和资源发包程序,完善村级财务审批、财务预决算、资源资产处置等制度,加大资金代管、资产监管、资源协管力度。昌五镇二街村党总支对原有的铁匠炉、木工厂等12间临街集体房产,一年一竞价,一年一发包,决不为一时利益长期发包或变卖。2016年,二街村集体收入88万元,村集体资产总值达2500多万元。
三、针对场所缺失的基层党组织,突出“建管用”关键环节,着力解决有阵地议事问题
针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不达标问题,市委采取市财政支持一块、乡村自筹一块的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有场所议事、有阵地服务群众。一是加快“建”的步伐。市财政拿出240万元专项资金,市委组织部划拨30万元专项经费,通过“联包驻”活动筹集建设资金400多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维修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8个。五站镇高堡村在市乡村三级共同努力下,新建了建筑面积达56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篮球场、娱乐室、体育建设器材一应俱全,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位一体”功能。二是强化“管”的力度。市委制定出台了《肇东市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和财产登记工作意见》,形成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财政、审计、经管等部门共管,乡镇党委督办检查,村(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工作模式,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活动场所常年有人管、活动设施一件不流失。三是突出“用”的效应。加大对活动场所使用情况的检查,充分发挥其议事决策中心作用、联系服务群众和信息交流中心作用、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中心作用和文体娱乐活动中心作用。2016年,全市基层党组织在开展远程教育、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推广“支部+电商”等工作时,共利用活动场所开展各类活动268次,利用率与往年相比有较大提高。
四、针对管理“乱” 的基层党组织,加大整章建制力度,着力解决按章理事问题
针对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造成的管理“乱”的问题,市委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对村党组织书记严格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约束不力、用权失范。一是实行目标考核机制。市委制定实施了“一把手”责任制、领导干部包联蹲点制、两级书记定期汇报制等3项制度,落实书记管党职责,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目标管理体系,由组织部门进行定期考核。二是实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党组织生活、党员(居民)议事、经济责任审计等7大類工作制度,建立村级组织权力清单,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工作。在每个村组建立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离任村干部、普通群众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发包等村级事务全程监督,让群众当“裁判”,确保村党组织书记行使权力不越位、不出格。三是实行追责问责机制。先后制定督导检查、情况通报、约谈问责等3项制度,及时通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对工作开展不利、缓慢滞后的问题下发通报单、整改催办单,由市委组织部直接约谈基层党委书记,问题特别严重的进行组织调整。目前,共约谈党委书记4名、村党组织书记6名。
(作者系中共肇东市委书记)
一、针对班子“软”的基层党组织,实施“能人强乡兴村”战略,着力解决有人管事问题
针对农村人才数量紧缺、服务能力较弱,致富带头人群体规模不大、后继乏人等问题,市委深入实施“能人强乡兴村”战略,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干部人才支撑。一是制定标准“寻”能人。将党性强、作风好、有本领、讲奉献放在首位,通过广泛挖掘、沟通联络、政策扶持、关怀激励等措施,培育招商引项型、经济引带型、专业合作型、反哺故土型、科技指导型“五型”能人群体,引导激励域内外各类能人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挖掘各类能人10 880名,其中域外能人5539名,能够发挥作用的能人2586名。二是示范引领“用”能人。结合全市“粮、乳、肉、菜”四大主导产业,在每个乡镇培育2个以上产业党建示范村,每个村培养1~2个产业党建示范屯和10名以上党员示范户,通过考察了解、谈心谈话、重点推荐、大胆起用等措施,使全市能人型党组织书记达到60%以上,“两委”班子中能人达到50%以上。昌五镇党委鼓励引导本地成功企业家、福成集团董事长王福成通过换届高票当选金安村党总支书记后,带领村民规模种植白菜4000亩,使金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白菜”专业村。截至目前,全市各类能人牵头发展特色产业联合体66个,培育党建示范园区23个,修建村屯道路143公里,带动本地劳动力外出就业创业5498人,维修改善村级活动场所8个。三是辨证施治“派”能人。采取因村派人和因人治村的原则,大力推行能人进班子,选派市直包扶部门“一把手”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村“两委”成员理清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事业建设思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目前,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中“两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型书记达到28名,占总数的84%,选派第一书记覆盖率达100%。
二、针对发展“慢” 的基层党组织,实施“双富”工程,着力解决有钱办事问题
针对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服务功能普遍弱化等问题,市委实施以富集体、富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双富工程”,提高了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一是探索创新载体路径,在搭建发展村集体经济平台上下功夫。积极推广“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村庄公司化”“精准扶贫党建工程”等工作模式,加快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步伐。黎明镇民主村党总支将本村南苇塘湿地资源打捆招商,引进哈尔滨旅游度假公司,投资2.9亿元建设千鹤岛湿地公园,村集体每年通过收取服务费增收30万元。二是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契机,在开发利用新增地源上下功夫。市委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成果,对家庭承包地和其他资源承包地确权后的新增地源进行登记造册、分类管理,由村集体集中管理、开发利用,努力打造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完成土地确权381万亩,占应测面积的95.6%;新增地源40多万亩,平均每个村新增地源2100多亩;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三是强化“三资”管理促增收,在促进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上下功夫。市委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经营和资源发包程序,完善村级财务审批、财务预决算、资源资产处置等制度,加大资金代管、资产监管、资源协管力度。昌五镇二街村党总支对原有的铁匠炉、木工厂等12间临街集体房产,一年一竞价,一年一发包,决不为一时利益长期发包或变卖。2016年,二街村集体收入88万元,村集体资产总值达2500多万元。
三、针对场所缺失的基层党组织,突出“建管用”关键环节,着力解决有阵地议事问题
针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不达标问题,市委采取市财政支持一块、乡村自筹一块的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有场所议事、有阵地服务群众。一是加快“建”的步伐。市财政拿出240万元专项资金,市委组织部划拨30万元专项经费,通过“联包驻”活动筹集建设资金400多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维修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8个。五站镇高堡村在市乡村三级共同努力下,新建了建筑面积达56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篮球场、娱乐室、体育建设器材一应俱全,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六位一体”功能。二是强化“管”的力度。市委制定出台了《肇东市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和财产登记工作意见》,形成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财政、审计、经管等部门共管,乡镇党委督办检查,村(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工作模式,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活动场所常年有人管、活动设施一件不流失。三是突出“用”的效应。加大对活动场所使用情况的检查,充分发挥其议事决策中心作用、联系服务群众和信息交流中心作用、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中心作用和文体娱乐活动中心作用。2016年,全市基层党组织在开展远程教育、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推广“支部+电商”等工作时,共利用活动场所开展各类活动268次,利用率与往年相比有较大提高。
四、针对管理“乱” 的基层党组织,加大整章建制力度,着力解决按章理事问题
针对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造成的管理“乱”的问题,市委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对村党组织书记严格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约束不力、用权失范。一是实行目标考核机制。市委制定实施了“一把手”责任制、领导干部包联蹲点制、两级书记定期汇报制等3项制度,落实书记管党职责,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目标管理体系,由组织部门进行定期考核。二是实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党组织生活、党员(居民)议事、经济责任审计等7大類工作制度,建立村级组织权力清单,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工作。在每个村组建立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离任村干部、普通群众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发包等村级事务全程监督,让群众当“裁判”,确保村党组织书记行使权力不越位、不出格。三是实行追责问责机制。先后制定督导检查、情况通报、约谈问责等3项制度,及时通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对工作开展不利、缓慢滞后的问题下发通报单、整改催办单,由市委组织部直接约谈基层党委书记,问题特别严重的进行组织调整。目前,共约谈党委书记4名、村党组织书记6名。
(作者系中共肇东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