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引导着千千万万学生为祖国建设挥洒青春。
  少年老成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他的祖父是绍兴读书人,绍兴师爷名声在外,淮安周家就是由绍兴迁徙而来的。
  周恩来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去世。因为他生前不事生产,到了周父这一辈,只能靠房产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在周恩来不满一周岁时,叔父病重,为了“冲喜消灾”,周恩来被过继给叔父。
  周恩来从4岁开始跟随叔母识字和背诵唐诗,5岁入私塾读书。6岁那年,周恩来一家搬到外祖父家居住,大家庭里难免有磕磕碰碰,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周恩来的生母凭借自己的精明能干,总能公道地解决纠纷。周恩来常跟随生母去排除纠纷,耳闻目睹了母亲的办事公道,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在私塾一边念书,一边大量地读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肆意徜徉。正当他孜孜不倦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料时,两个母亲相继去世。父亲和伯父长年在外谋生,一位叔父偏瘫,一位叔父早逝,身为长子长孙的周恩来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他用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养活自己和年幼的弟弟,他强装笑脸靠典当借债主持家事,养成了少年老成的稳重性格。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到东北求学,转入新建的奉天第六高等小学堂。这正是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那些新鲜有趣的课程,诸如国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和体操,真正激活了少年渴望窥探世界的心。这一年,日本军国主义吞并了中国的邻邦朝鲜。国内时局风云变幻,也处在破旧立新的关键时刻。周恩来在老师的影响下坚持读书看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
  由于伯父工作调动,周恩来于1913年随之迁往天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南开中学是一所仿照欧美方式开办的私立学校,由严修创办,张伯苓担任校长。周恩来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他为自己制订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因为“南开有集会结社自由”的便利条件,周恩来参加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他主编《敬业》会刊、《校风》周刊,发表小说和时事评论性文章。周恩来活跃在校园內外,他参加新剧团,扮演女角登台演出,参加学校演讲会、江浙同学会并分别当选为副会长和会长。1915年,周恩来参加了反袁运动,反对“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他组织同学演讲、募捐,在“当时南开全校学生有政治兴趣的也还不多”的情况下,青年周恩来已经显示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南开中学毕业后,周恩来认为自己应该继续深造,他筹划考官费留学生。在前往日本留学的时刻,他给同学赠言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周恩来看到日本灯红酒绿的城市风光,也更多地看到无业大军呆滞的目光。他渐渐否定了“强权”救国的想法。周恩来不喜欢条条框框的东西,枯燥的日语学习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周恩来在沮丧中猛然发现一直未受自己重视的《新青年》上竟然登载着一篇篇充满激情和正义的文章,它们犹如排山倒海般震荡着他,新思想、新文化令他豁然开朗。正当周恩来准备应考之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了。他在报纸上看到宣传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逐渐接触并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再也无心念书,决定回国。
  刚刚回国,中国爱国学生发起了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由北京迅速扩展至全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周恩来积极参加了天津学生组织的示威游行。为把运动引向深入,他搬进南开校园,和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同吃同住,团结一致,还以南开校友身份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建立起天津学联自己的舆论宣传阵地。周恩来在报上发表文章及时报导运动形势,富有感召力的文章深得学生喜爱,学联会长马峻称赞说:“你的社论真鼓舞人心,这比只站在人群前面大喊一阵有用得多。”
  党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
  为寻求救国真理,国内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周恩来像其他热血青年一样,再次踏出国门。这段时期,周恩来认真辨析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工团主义、行会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派思潮后,终于认定: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1921年,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光荣地加入了在巴黎的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八个发起组之一,周恩来成为党的创建人之一。随后,周恩来开始酝酿建立旅欧青年的共产主义组织。为了节省费用,团结进步青年,他经常奔波于德、法之间。周恩来以卓越的宣传才能担负起宣传工作。
  为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愿与“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旅欧组织。1923年,在中国国民党驻欧支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当选为执行部的总务科主任,代理部长职务,实际负责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欧洲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国内国共合作的先兆,周恩来从大局出发,服从组织安排,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战友,为中国革命准备了众多的领导干部。
  1924年,周恩来奉调回国,当时国民党已经改组。鉴于周恩来旅法期间的卓越表现,他被委任为黄埔军校教官,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到职后,首先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和建立日常的工作秩序,重新制定了政治教育计划并加授课程。他还注重建立和健全共产党与青年团组织,在军校内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发动党员、团员和进步青年开展工作。周恩来一手开创了中国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先河。
  1925年,周恩来作为政治部的领导人,参与率领革命军进行了两次东征。他规定了“不拉夫,不筹饷,不强占民房,不用军用券”等,东征军纪律严明,鸡犬不惊,保障了东征顺利进行。
  由于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中表现出突出的政治工作才能和军事才能,中共中央调他到上海,进入中央工作。1927年3月,周恩来奉命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胜利后,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1927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代理中央常委职务,参加中央核心领导,周恩来由此成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来源:光明网)
其他文献
1月19日,贵州省公安厅举办离退休干部2018年春节团拜会。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郭瑞民,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贵州老年大学党委书记、老年大学校长王小乐等领导出席团拜会。30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来参加团拜会。  郭瑞民在团拜会上致辞,代表厅党委、全体民警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新春祝福。他说,过去一年,贵州省公安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十九大召开做出应有贡献,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
期刊
“我们有了今天的好日子,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离退局对我们的关心。”  1月2日至3日,贵定县委离退局班子成员及时率领全体干部职工分两个工作组,到挂帮村铁厂村王霸冲、岩头寨、新武寨等自然寨召开群众会,与群众话家长、共话发展,宣传党的好政策,让群众感党恩,记党情,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恩情,为全面建成小康共同努力。  通过召开群众会,引导群众们在新时代党的好政策下勤劳致富,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做造福后
期刊
1月11日,贵阳市召开老干部党校工作座谈会。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离退局局长姚红艳出席会议并讲话。  姚红艳在讲話中指出,成立贵阳市老干部党校,是贵阳市贯彻中办发〔2016〕3号文件和黔党办发〔2017〕30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干休所创新发展的途径和办法的实际举措,是贵阳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进入新时代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贵阳市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姚红艳强调,贵阳市老干
期刊
近年来,中共白云区委离退局党总支坚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积极传播好声音、主动增添正能量。该党总支2015年荣获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  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以“党建”带“关键”  中共白云区委离退局党总支是一个以离退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基层党组织,283名离退休干部中就有247名党员,占总人数的78%以上。无论是党建工
期刊
1月8日,遵义市委离退局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学习“两会”精神。会议学习了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在会上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及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会上,遵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長、离退局局长刘昌益强调,学习贯彻好“两会”精神,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以赴抓落实、同心同德聚合力。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期刊
在兴仁县城北街道办,随时随处都可看到一位爱管“闲事”的老头。虽然他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但是身上有一种“大爱”情怀,始终秉承“群众之事无小事”的理想信念,关心社会发展、心系群众疾苦,他就是兴仁县原粮站退休干部、现任城北街道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陈级阳。  “闲事”其实非小事  “喂喂!供电所吗?我们社区李老太爷的灯不亮了,他们就两老在家,麻烦你们派人来看一下……”  城北街道办所辖区域中很大一部分
期刊
毕节市按照省委老干部局提出的“311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探索出“离退休支部+大党建+主题教育+大扶贫模式”。黔西县林泉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与林泉镇海字村党支郭结对中,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基础,打造了为民服务的优质平台,凝聚了助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正能量。  离退休支部+村支部,夯实脱贫攻坚基层基础  2015年以前,海子村属于后进村,支部虚化、班子软化、村集体经济弱
期刊
1月1日,2018年惠水县“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第三十四届迎新长跑比赛活动在贵州科技学院(惠水县校区)举行。惠水县老年大学组织100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日上午8点30分,老年学员们在贵州科技学院(惠水县校区)田径场集合。本次比赛线路以贵州科技学院田径场为起跑点,途经飞马桥、濛江实验小学路口折返、返回贵州科技大学正门路口,全长3公里。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观看,并沿途为参赛者们加油打
期刊
人们常说,“年轻真好!”我們都热爱青春,这是人生中最具有激情的时期。但退休后的我们就与青春无缘了吗?就芳华不再了吗?当然不是!寿命可以有长短,青春却没有期限。十八岁也可以暮气沉沉,八十岁也可以朝气蓬勃。  所谓青春,就是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因为青春不在年华,而是心境。心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  做个简单的人,有想念的人就去见,有想做的事就去做,说走就走潇洒点,该笑
期刊
周恩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他没有亲生孩子,但周家是一个大家庭,像普通家庭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就业上学等问题。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家风,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时时在考虑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不但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亲友长辈,以减轻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还主动担负起教育引导周家年轻一代的责任,在大家庭内部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家风。  周恩来的10条家规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展板上,醒目地写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