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本课教学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在品味“余村故事”“浙江故事”和“我的故事”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并在新时代自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培育政治认同素养。
2.面对余村“矿之殇”“民之忧”的价值冲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性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明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条根本标准,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3.面对发展困境,借助“模拟村民大会”和“村情民意恳谈会”,学生共享决策,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大美中国·美丽余村》视频。
师:青山环绕,翠竹成林,你现在看到的是浙江安吉余村。这个小山村,蓝天白云,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百姓生活怡然自乐,可谓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这个小山村,是绿色经济的“金名片”,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今天的课就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孕育地——余村的故事说起。(配视频解说)
如果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价值判断的话,那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
(二)主体展开
1.余村故事
师(过渡):十多年前的余村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空中飞沙走石,粉尘漫天,河里泥浆遍布,鱼虾绝迹。究竟是何缘故呢?
(1)出示材料:矿之殇
从1974年开始,为了致富,80%的余村村民做起了“靠山吃山”的文章,大肆采石开矿,自办水泥厂,村集体的年收入高达300多万元,余村也一度成了安吉的“首富村”,石矿成了全村人的“命根子”。到了2003年,村里环境污染严重,矿山伤亡事故频发,加之当时大幅提高环保标准并加收重税,村民们就“要不要关停矿山”的问题产生了争执。
(2)模拟村民大会
师:接下来我们召开模拟村民大会。
(PPT呈现要求)
◆角色模拟,全班分成矿主、矿工、农民、村干部四组。
◆每位代表发言时,须亮明身份、表明立场,并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阐明理由。
生1:我是矿工。我认为不要关,我们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关了矿,就没了收入,就没办法消费,国家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生2:我是矿工。我认为要关,拿钱换命不值得。
生3:我是矿主。我认为不要关,我想当老板,而且我还可以造福村民。
生4:我是矿主。我认为要关,出了伤亡事故,责任重大不好扛。
生5:我是农民。我认为要关,开矿污染太大,农作物减产不少。
生6:我是村干部。我认为要关,矿山迟早要挖完,不能只算眼前经济账,还要算长远的生态账、综合账。
师:面对同一问题,为什么不同群体及同一群体内部会存在分歧?
生:由于社会地位、需要、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师:面对两种声音,到底该听谁的?能不能由某些人说了算?
生: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学生举手)
师: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即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教师板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师:人民赞成,是否意味着采纳了每个人的意见?
生:不是,只要大多数人赞成就可以了。
师:人民的主体很广泛,既可以是农民、矿工,也可以是矿主、村干部,他们的具体利益有差异。那该怎么办?
教师板书:主体差异性
生: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师:对,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少数人是不是就不管不顾了呢?
教师板书: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师:还是要换位思考,尊重和兼顾他人正当的选择。
师(过渡):在余村做出关矿的抉择之后,新的问题和烦恼又来了。
(3)出示材料:民之忧
从2003年开始,余村用两年时间陆续关停了村里的矿山,矿山关停后,村集体经济一下子从300多万元跌到了二十几万元,平摊到个人,从2900元/人降为193元/人。失去了村集体收入,原来免费使用的自来水、闭路电视等福利补贴全都取消了。这样一来,是不破坏环境了,可是经济收入也没有了,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这些难题摆在了余村人的面前。
(4)模拟村情民意恳谈会
师:我们召开一个村情民意恳谈会,为余村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
(PPT呈现要求)
◆全班分为四大组,其中三组负责设计方案,一组负责点评方案,每组发言不超过2分钟。
◆设计组发言时,须从设计依据、方案内容和预期效果等方面阐述;评价组发言时,须从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等角度进行全面评价。
设计组1:搞旅游开发,把旧的矿山做成矿山遗址公园,建造博物馆,搞丛林探险,开发民宿等。
设计组2:青山是余村最大的资源,发展绿色农业,如竹子产业、丝绸产业、果蔬产业、茶产业等。
设计组3:发展电子商务业,如开淘宝店、做微商,卖竹制品、丝织品以及茶叶、笋干等特产。
点评组:三组发言都非常好,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行的规划,有的还利用了地理学科知识。这些设想都立足本村实际,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但要注意先发展一些基础产业,然后再考虑如何壮大的问题,不能一哄而上。 师:刚才各小组都作了精彩发言,不论是哪一种方案,都是从余村的客观实际出发,寻找农村发展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规划未来的依据,最终使余村实现了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完美蜕变。因此,要想将未来的规划变成美好的现实,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板书: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师:余村实现“华丽转身”不容易,谁来说说余村现在和过去的发展之路分别处于坐标系的哪个象限。(PPT呈现坐标系)
生:现在是第一象限,过去是第二象限。
师:对的,我们现在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之路,正经济和正生态的绿色发展之路。正经济负生态的杀鸡取卵式的“不归路”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道路。其实,最早还有一条农业文明时代的发展道路。放眼人类历史,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又谈何容易。
师:不同时代余村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为什么?
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师:有人认为,只有道路③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生:不同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师:这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把握社会历史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既要防止简单片面,又要与时俱进。
教师板书:社会历史性→防止简单片面
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2.浙江故事
师(过渡):余村是今日浙江的“金名片”,余村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浙江故事的缩影。
(1)展示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认识的转化图,并作简要分析。
师: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近年来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成为全面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中国鲜活样板区,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
(2)展示浙江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师: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实现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其背后凝聚着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演绎着催人奋进的“浙江故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最近党中央决定表彰100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其中浙江有7人上榜,挑选一个人说一说他为什么能上榜。(PPT呈现马云、李书福、鲍新民、鲁冠球、步鑫生、谢高华、南存辉等杰出贡献人物的图片和简介)
生1:马云——淘宝、支付宝等方便了我们千家万户的生活。
生2:李书福——吉利汽车,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实现了普通家庭的汽车梦。
生3:鲍新民——带领一个乡村走向全中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师: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都坚持了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条标准,即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
3.我的故事
师(过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讲述了余村故事,打开了浙江故事,作为时代新人的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故事呢?
师:“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时代,人人渴望拥有高质量的人生,人人都渴望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致敬新时代,奔向高质量人生”为主题,把握现在,规划未来,给自己写50字左右的寄语,然后进行交流。
生:新时代的我们,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努力拼搏,成为未来的领潮者。
……
(三)总结提升
师:无论是余村故事,还是浙江故事,或是我的故事,都有一个主题,叫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教师板书: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二、专家点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国芳)
鲁新民老师克服了借班上课(高一的学生上高二的内容)的困难,用新课标的要求上老教材的内容,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議题的设置、活动的设计、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议题:给教学一个原点。议题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议题里藏着教学的逻辑,它是一个逻辑的原点,一堂课的情境创设、活动设计,说到最后都是教学议题的逻辑展开。鲁老师这节课,围绕“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这一议题,讲述了三个故事:“余村故事”直接面对要不要关矿及关矿之后怎么办的选择;“浙江故事”则从“两山理论”和杰出人物两个角度,论证了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而 “我的故事”又提出了“我该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展望人生,整节课的推进展现了清晰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议题里还藏着教学的灵魂,它又是一个目标的原点,一节课所要培育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在议题的展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在品味三个故事的过程中,鲁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得到培育。议题,构建了教学的逻辑,使课堂有了骨架;同时也蕴含着教学的目标,让课堂有了灵魂。
二、活动:给学习一个平台。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要使活动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鲁老师设计了系列化的活动,其中最核心的是两个:一是针对“矿之殇”,组织模拟村民大会,探讨“要不要关停矿山”的问题;但关停矿山又带来了“民之忧”,于是又设计了模拟村情民意恳谈会这一活动,为余村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活动的设计,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的平台:学生通过前一个活动的探究,知道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通过后一个活动的探究,知道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活动设计,也给学生搭建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平台。鲁老师在组织学生设计余村发展规划时,将全班分为四大组,其中三组负责设计方案,一组负责点评方案,特别要求点评组制定评价标准,是一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很好地贯彻了教学评一致的新课标理念。
三、情境:给学生一个世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素养,更要让学生增长见识。鲁老师的课,通过三个故事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首先是“余村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两山理论”的发源地的现在,也知道了余村发展的曲折历程,从而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贵;接着由小到大讲述“浙江故事”,并向学生展示了七位入选100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的浙江人,引导学生剖析他们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层面的原因;最后由外而内,转向“我的故事”,以给自己写寄语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学,要尽可能跳出学科看学科。因为,学生的世界观,只能在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形成。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鲁老师的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有被“刹车”的味道,展开尚不够充分;又如为余村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的村情民意恳谈会这一活动设计,针对的是当时面临“矿之殇”的余村,而现实中的余村早已渡过了这一“阵痛期”,故从活动的实效性来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在品味“余村故事”“浙江故事”和“我的故事”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并在新时代自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培育政治认同素养。
2.面对余村“矿之殇”“民之忧”的价值冲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性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明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条根本标准,培育科学精神素养。
3.面对发展困境,借助“模拟村民大会”和“村情民意恳谈会”,学生共享决策,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大美中国·美丽余村》视频。
师:青山环绕,翠竹成林,你现在看到的是浙江安吉余村。这个小山村,蓝天白云,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百姓生活怡然自乐,可谓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这个小山村,是绿色经济的“金名片”,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今天的课就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孕育地——余村的故事说起。(配视频解说)
如果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价值判断的话,那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
(二)主体展开
1.余村故事
师(过渡):十多年前的余村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空中飞沙走石,粉尘漫天,河里泥浆遍布,鱼虾绝迹。究竟是何缘故呢?
(1)出示材料:矿之殇
从1974年开始,为了致富,80%的余村村民做起了“靠山吃山”的文章,大肆采石开矿,自办水泥厂,村集体的年收入高达300多万元,余村也一度成了安吉的“首富村”,石矿成了全村人的“命根子”。到了2003年,村里环境污染严重,矿山伤亡事故频发,加之当时大幅提高环保标准并加收重税,村民们就“要不要关停矿山”的问题产生了争执。
(2)模拟村民大会
师:接下来我们召开模拟村民大会。
(PPT呈现要求)
◆角色模拟,全班分成矿主、矿工、农民、村干部四组。
◆每位代表发言时,须亮明身份、表明立场,并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阐明理由。
生1:我是矿工。我认为不要关,我们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关了矿,就没了收入,就没办法消费,国家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生2:我是矿工。我认为要关,拿钱换命不值得。
生3:我是矿主。我认为不要关,我想当老板,而且我还可以造福村民。
生4:我是矿主。我认为要关,出了伤亡事故,责任重大不好扛。
生5:我是农民。我认为要关,开矿污染太大,农作物减产不少。
生6:我是村干部。我认为要关,矿山迟早要挖完,不能只算眼前经济账,还要算长远的生态账、综合账。
师:面对同一问题,为什么不同群体及同一群体内部会存在分歧?
生:由于社会地位、需要、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师:面对两种声音,到底该听谁的?能不能由某些人说了算?
生: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学生举手)
师: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即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教师板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师:人民赞成,是否意味着采纳了每个人的意见?
生:不是,只要大多数人赞成就可以了。
师:人民的主体很广泛,既可以是农民、矿工,也可以是矿主、村干部,他们的具体利益有差异。那该怎么办?
教师板书:主体差异性
生: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师:对,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少数人是不是就不管不顾了呢?
教师板书: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师:还是要换位思考,尊重和兼顾他人正当的选择。
师(过渡):在余村做出关矿的抉择之后,新的问题和烦恼又来了。
(3)出示材料:民之忧
从2003年开始,余村用两年时间陆续关停了村里的矿山,矿山关停后,村集体经济一下子从300多万元跌到了二十几万元,平摊到个人,从2900元/人降为193元/人。失去了村集体收入,原来免费使用的自来水、闭路电视等福利补贴全都取消了。这样一来,是不破坏环境了,可是经济收入也没有了,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这些难题摆在了余村人的面前。
(4)模拟村情民意恳谈会
师:我们召开一个村情民意恳谈会,为余村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
(PPT呈现要求)
◆全班分为四大组,其中三组负责设计方案,一组负责点评方案,每组发言不超过2分钟。
◆设计组发言时,须从设计依据、方案内容和预期效果等方面阐述;评价组发言时,须从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等角度进行全面评价。
设计组1:搞旅游开发,把旧的矿山做成矿山遗址公园,建造博物馆,搞丛林探险,开发民宿等。
设计组2:青山是余村最大的资源,发展绿色农业,如竹子产业、丝绸产业、果蔬产业、茶产业等。
设计组3:发展电子商务业,如开淘宝店、做微商,卖竹制品、丝织品以及茶叶、笋干等特产。
点评组:三组发言都非常好,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行的规划,有的还利用了地理学科知识。这些设想都立足本村实际,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但要注意先发展一些基础产业,然后再考虑如何壮大的问题,不能一哄而上。 师:刚才各小组都作了精彩发言,不论是哪一种方案,都是从余村的客观实际出发,寻找农村发展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规划未来的依据,最终使余村实现了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完美蜕变。因此,要想将未来的规划变成美好的现实,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板书: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师:余村实现“华丽转身”不容易,谁来说说余村现在和过去的发展之路分别处于坐标系的哪个象限。(PPT呈现坐标系)
生:现在是第一象限,过去是第二象限。
师:对的,我们现在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之路,正经济和正生态的绿色发展之路。正经济负生态的杀鸡取卵式的“不归路”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道路。其实,最早还有一条农业文明时代的发展道路。放眼人类历史,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又谈何容易。
师:不同时代余村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为什么?
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师:有人认为,只有道路③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生:不同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师:这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把握社会历史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既要防止简单片面,又要与时俱进。
教师板书:社会历史性→防止简单片面
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2.浙江故事
师(过渡):余村是今日浙江的“金名片”,余村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浙江故事的缩影。
(1)展示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认识的转化图,并作简要分析。
师: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近年来浙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成为全面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中国鲜活样板区,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
(2)展示浙江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师: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实现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其背后凝聚着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演绎着催人奋进的“浙江故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最近党中央决定表彰100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其中浙江有7人上榜,挑选一个人说一说他为什么能上榜。(PPT呈现马云、李书福、鲍新民、鲁冠球、步鑫生、谢高华、南存辉等杰出贡献人物的图片和简介)
生1:马云——淘宝、支付宝等方便了我们千家万户的生活。
生2:李书福——吉利汽车,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实现了普通家庭的汽车梦。
生3:鲍新民——带领一个乡村走向全中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师: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都坚持了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条标准,即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
3.我的故事
师(过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讲述了余村故事,打开了浙江故事,作为时代新人的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故事呢?
师:“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时代,人人渴望拥有高质量的人生,人人都渴望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致敬新时代,奔向高质量人生”为主题,把握现在,规划未来,给自己写50字左右的寄语,然后进行交流。
生:新时代的我们,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努力拼搏,成为未来的领潮者。
……
(三)总结提升
师:无论是余村故事,还是浙江故事,或是我的故事,都有一个主题,叫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教师板书: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二、专家点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国芳)
鲁新民老师克服了借班上课(高一的学生上高二的内容)的困难,用新课标的要求上老教材的内容,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議题的设置、活动的设计、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议题:给教学一个原点。议题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议题里藏着教学的逻辑,它是一个逻辑的原点,一堂课的情境创设、活动设计,说到最后都是教学议题的逻辑展开。鲁老师这节课,围绕“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这一议题,讲述了三个故事:“余村故事”直接面对要不要关矿及关矿之后怎么办的选择;“浙江故事”则从“两山理论”和杰出人物两个角度,论证了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而 “我的故事”又提出了“我该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展望人生,整节课的推进展现了清晰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议题里还藏着教学的灵魂,它又是一个目标的原点,一节课所要培育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在议题的展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在品味三个故事的过程中,鲁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得到培育。议题,构建了教学的逻辑,使课堂有了骨架;同时也蕴含着教学的目标,让课堂有了灵魂。
二、活动:给学习一个平台。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要使活动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鲁老师设计了系列化的活动,其中最核心的是两个:一是针对“矿之殇”,组织模拟村民大会,探讨“要不要关停矿山”的问题;但关停矿山又带来了“民之忧”,于是又设计了模拟村情民意恳谈会这一活动,为余村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活动的设计,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的平台:学生通过前一个活动的探究,知道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通过后一个活动的探究,知道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活动设计,也给学生搭建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平台。鲁老师在组织学生设计余村发展规划时,将全班分为四大组,其中三组负责设计方案,一组负责点评方案,特别要求点评组制定评价标准,是一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很好地贯彻了教学评一致的新课标理念。
三、情境:给学生一个世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素养,更要让学生增长见识。鲁老师的课,通过三个故事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首先是“余村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两山理论”的发源地的现在,也知道了余村发展的曲折历程,从而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贵;接着由小到大讲述“浙江故事”,并向学生展示了七位入选100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的浙江人,引导学生剖析他们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层面的原因;最后由外而内,转向“我的故事”,以给自己写寄语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学,要尽可能跳出学科看学科。因为,学生的世界观,只能在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形成。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鲁老师的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有被“刹车”的味道,展开尚不够充分;又如为余村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案的村情民意恳谈会这一活动设计,针对的是当时面临“矿之殇”的余村,而现实中的余村早已渡过了这一“阵痛期”,故从活动的实效性来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