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黄河兰州以上水文情势变化及生态径流分析

来源 :陕西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渤海的重要生态廊道.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黄河水资源量减少,生态用水面临较大压力.为了探究黄河上游水水文变异条件下的生态径流特征,基于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1956年~2020年和兰州水文站1967年~2020年的实测逐日径流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对流量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利用水文分析技术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与变化范围法RVA(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定量描述单个水文指标受影响后的变异程度,综合水文变异总体评价指标D0,从河流径流月度变化,河流水文指标,生态影响流量指标等方面对黄河上游水文形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唐乃亥和兰州两个水文站日径流量年际分配不均波动性较强,分别于1989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但整体趋势变化不显著;2)唐乃亥和兰州两个水文站整体水文改变均属于低度改变,均有流量极值事件减少,变化范围缩减的趋势,年内各流量事件与均值偏离减少,分配趋于集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水生生物的健康发展;3)相比于唐乃亥站,经龙羊峡调蓄作用,兰州站极端低流量事件减少明显,能满足目前兰州断面生态基流指标,仍需结合生态调度与水资源配置,完善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维护黄河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现代化灌区是一个宏观、系统的课题,就桃曲坡水库灌区现状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先全面提升灌区工程标准,再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管理灌区,最终实现智慧管理的设想、策略和建议措施,以达到水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现代化灌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借鉴.
期刊
本文分析了陕西秦岭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现状,以及秦岭水生态治理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规划引领、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生态治理保护和修复、加强组织领导等对策措施,为做好秦岭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旱地改水田作为土地整治的一个方向,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必由之路.为探明旱改水土地的适宜性,以江西省乐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取水量、水源条件、灌排条件、土壤改良措施、地形条件、工程经济条件和公众参与性等要素作为评价因子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衡量将现有耕地整治为高标准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适宜性,以提高乐安县商品粮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目标.评价结论可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提供判定提供依据,对其他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后期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非水利建设项目在水资源论证阶段开展节水评价是响应新时代治水方针,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倒逼企业生产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水资源对热电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愈来愈显著,深入分析电厂的用水环节,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节水措施完善用水方案是热电企业节水降耗的重要手段.以费县上源热电企业改造项目为例,通过企业用水过程和水量平衡分析评价其节水水平,评判其取用水量的合理性,为热电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案例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