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是政府政策、美联储利率政策、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引发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而引起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次贷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冲击在所难免,但同时也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启示:第一,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二,政府对危机提供救援要慎之又慎。
[关键词]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次贷危机,简言之就是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从2006年年底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下跌,通过次贷借款来购房的人们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这些次贷借款人拖欠还贷和丧失房产抵押品赎回权的比例急剧上升,导致100多家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关门或申请破产。这一形势在证券市场引发价格崩溃,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这就是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
一、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
1、政府政策鼓励点燃低收入人士的购房欲火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便开始积极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希望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政府还同时鼓励美国人购买房屋,政府为推动国民购买房屋的意欲,容许较年轻的国民以自愿的性质建立个人户口,这类户口给予开户人较少的税务负担,从而增加他们购买房屋的能力。按美国现时的政策,低收入人士能购买房屋的主要原因,在于得到政府的资助、低利息借贷或政府免其缴交某一类费用,因此这一类低收入人士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上升,但政府政策造就了这类人士“上车”的机会,点燃了他们购房的欲火。
2、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激发各银行放贷热情
美联储为消除经济衰退,在2001年将短期利率从大约6.5%下调到1958年来的最低点1%,并将这个低利率保持长达一年之久。从2001年9月到2005年5月,美国短期利率一直处于3%以下。这一政策大大鼓舞了各银行,它们纷纷放宽购房贷款标准,推动了大批消费者购买房产,导致不动产价格攀升,继而吹起房地产市场泡沫。
3、投机者的大量加入加剧泡沫增长
当银行贷款过度宽松时,便会吸引大批投机者加入借贷的行列,进行房地产作炒买炒卖的投机活动。伴随房地产价值不断上升的同时,借贷额也随之不断上升,借贷活动相应增加而自动形成一个回路,个中原因是在资产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其抵押值亦同一时间上升,从而减低借贷的成本。此种情况下,导致会有一大部分的借贷是以投机为目的,因此,房地产市场纵使不受房地产内在值的影响,亦会被投机者期望的升值率所带动。当投机者对房地产的价格的影响远大于基本元素时,泡沫的增长亦会随之加剧。据美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接近23%的出售楼宇是纯粹再投资用途,另外有13%的销售房屋是买家第二所或以上的物业。
4、金融创新——資产证券化致使信贷过度扩张
放贷银行为追逐高利率,纷纷放宽购房贷款标准,吸引大批消费者购买房产。放贷银行为转嫁风险,又找到了投资银行。投行将这些贷款按照质量的高低分成不同等级的CDO(债务抵押凭证的缩写),信用评级机构忽视了利率走高、房地产市场趋冷等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对部分次级债券的质量评估过于乐观,使贷款银行,投行轻易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也就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证券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住房抵押贷款,无论他们的信用品质如何。而这些证券,在卖出后,持有者可再到银行做抵押品,如此反复,就像滚雪球一样,区区1万多亿美元的次级债,便被极力膨胀到数10万亿美元。
5、美联储连续升息是房产泡沫爆破的导火索
从2004年6月开始一直到2006年6月,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冷却经济,共提息17次,利率水平从1%上升到5.25%。由于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导致贷款利率提高,致使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下降,造成美国很多地区的房价回落。利率上升和资产价值缩水,使得很多屋主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履行还贷义务,首先被拖欠的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而放贷机构却没有弥补损失的途径,次贷危机就这样发生了。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1.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据法新社报道,2007年大约有220万美国人由于无力偿还贷款,面临房屋遭收回的危险。《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书的作者、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瓦西利斯·福斯卡斯博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预计未来两年内,美国将有至少100万个家庭因丧失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他们的家。美国许多地方房价可能下跌四分之一或者更多。房屋净值贷款是美国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工资收入的重要补充,他们用这些贷款支付子女的学费、医疗帐单等等。对成百上千万人来说,这个额外收入来源不复存在了。”
还有其他众多金融机构因亏损大幅增加受到重创。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次贷危机已造成全球金融机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0日文章指出,美国和欧洲迄今承认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但因次级债危机消失的财富约为4000亿至5000亿美元。在花旗、美林等金融机构公布巨亏季报后,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而引起全球股市剧烈震荡。美国银行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次贷危机使全球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损失7.7万亿美元。
出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去年9月直至今年元月30日,接连五次降息,使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2.25个百分点。为了防止美国经济因为次贷危机陷入更大的衰退,美国政府于今年一月提出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这项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的法案在提交参众两院讨论后,由美国总统布什于2月13日在白宫正式签署。
2、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在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中受到影响是在所难免。归纳起来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三大银行都投资了次级贷款债券,而且中行是美国次贷证券在亚洲的最大持有者,前不久,中行宣布持有次级贷款债券约为79.47亿美元。假如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三大银行的投资遭受重创不是没有可能;其次,是对中国外贸出口的打击。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对外贸易中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占据了一半以上。美国经济衰退,必然导致美国国内消费需求进入低谷,进而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也必然大大减少,最终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再次,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面临部分损失。中国目前拥有约1.4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大约70%是美元财产。次贷危机引发美联储多次降息,美元疲软态势加剧,08年美元继续下跌趋势难改,我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自然会随之相应缩水;最后,中国的汇率制度会受到挑战。美国次贷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和美元下滑、以及美联储利率的调整,必然都会对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和汇率的调整都有相当大的影响,甚至造成直接的冲击。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如下启示:第一,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第二,政府对危机提供救援要慎之又慎。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会不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 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第二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
作者简介:董艳萍(1965-)女,经济使、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信贷及经济管理
[关键词]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次贷危机,简言之就是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从2006年年底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下跌,通过次贷借款来购房的人们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这些次贷借款人拖欠还贷和丧失房产抵押品赎回权的比例急剧上升,导致100多家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关门或申请破产。这一形势在证券市场引发价格崩溃,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这就是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
一、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剖析
1、政府政策鼓励点燃低收入人士的购房欲火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便开始积极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希望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政府还同时鼓励美国人购买房屋,政府为推动国民购买房屋的意欲,容许较年轻的国民以自愿的性质建立个人户口,这类户口给予开户人较少的税务负担,从而增加他们购买房屋的能力。按美国现时的政策,低收入人士能购买房屋的主要原因,在于得到政府的资助、低利息借贷或政府免其缴交某一类费用,因此这一类低收入人士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上升,但政府政策造就了这类人士“上车”的机会,点燃了他们购房的欲火。
2、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激发各银行放贷热情
美联储为消除经济衰退,在2001年将短期利率从大约6.5%下调到1958年来的最低点1%,并将这个低利率保持长达一年之久。从2001年9月到2005年5月,美国短期利率一直处于3%以下。这一政策大大鼓舞了各银行,它们纷纷放宽购房贷款标准,推动了大批消费者购买房产,导致不动产价格攀升,继而吹起房地产市场泡沫。
3、投机者的大量加入加剧泡沫增长
当银行贷款过度宽松时,便会吸引大批投机者加入借贷的行列,进行房地产作炒买炒卖的投机活动。伴随房地产价值不断上升的同时,借贷额也随之不断上升,借贷活动相应增加而自动形成一个回路,个中原因是在资产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其抵押值亦同一时间上升,从而减低借贷的成本。此种情况下,导致会有一大部分的借贷是以投机为目的,因此,房地产市场纵使不受房地产内在值的影响,亦会被投机者期望的升值率所带动。当投机者对房地产的价格的影响远大于基本元素时,泡沫的增长亦会随之加剧。据美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接近23%的出售楼宇是纯粹再投资用途,另外有13%的销售房屋是买家第二所或以上的物业。
4、金融创新——資产证券化致使信贷过度扩张
放贷银行为追逐高利率,纷纷放宽购房贷款标准,吸引大批消费者购买房产。放贷银行为转嫁风险,又找到了投资银行。投行将这些贷款按照质量的高低分成不同等级的CDO(债务抵押凭证的缩写),信用评级机构忽视了利率走高、房地产市场趋冷等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对部分次级债券的质量评估过于乐观,使贷款银行,投行轻易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也就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证券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住房抵押贷款,无论他们的信用品质如何。而这些证券,在卖出后,持有者可再到银行做抵押品,如此反复,就像滚雪球一样,区区1万多亿美元的次级债,便被极力膨胀到数10万亿美元。
5、美联储连续升息是房产泡沫爆破的导火索
从2004年6月开始一直到2006年6月,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冷却经济,共提息17次,利率水平从1%上升到5.25%。由于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导致贷款利率提高,致使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下降,造成美国很多地区的房价回落。利率上升和资产价值缩水,使得很多屋主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履行还贷义务,首先被拖欠的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而放贷机构却没有弥补损失的途径,次贷危机就这样发生了。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1.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据法新社报道,2007年大约有220万美国人由于无力偿还贷款,面临房屋遭收回的危险。《新美帝国主义:布什的反恐战争和以血换石油》-书的作者、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瓦西利斯·福斯卡斯博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预计未来两年内,美国将有至少100万个家庭因丧失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他们的家。美国许多地方房价可能下跌四分之一或者更多。房屋净值贷款是美国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工资收入的重要补充,他们用这些贷款支付子女的学费、医疗帐单等等。对成百上千万人来说,这个额外收入来源不复存在了。”
还有其他众多金融机构因亏损大幅增加受到重创。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次贷危机已造成全球金融机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0日文章指出,美国和欧洲迄今承认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但因次级债危机消失的财富约为4000亿至5000亿美元。在花旗、美林等金融机构公布巨亏季报后,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而引起全球股市剧烈震荡。美国银行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次贷危机使全球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损失7.7万亿美元。
出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去年9月直至今年元月30日,接连五次降息,使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2.25个百分点。为了防止美国经济因为次贷危机陷入更大的衰退,美国政府于今年一月提出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这项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的法案在提交参众两院讨论后,由美国总统布什于2月13日在白宫正式签署。
2、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在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中受到影响是在所难免。归纳起来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三大银行都投资了次级贷款债券,而且中行是美国次贷证券在亚洲的最大持有者,前不久,中行宣布持有次级贷款债券约为79.47亿美元。假如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三大银行的投资遭受重创不是没有可能;其次,是对中国外贸出口的打击。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对外贸易中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占据了一半以上。美国经济衰退,必然导致美国国内消费需求进入低谷,进而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也必然大大减少,最终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再次,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面临部分损失。中国目前拥有约1.4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大约70%是美元财产。次贷危机引发美联储多次降息,美元疲软态势加剧,08年美元继续下跌趋势难改,我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自然会随之相应缩水;最后,中国的汇率制度会受到挑战。美国次贷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和美元下滑、以及美联储利率的调整,必然都会对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和汇率的调整都有相当大的影响,甚至造成直接的冲击。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如下启示:第一,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第二,政府对危机提供救援要慎之又慎。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会不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 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第二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
作者简介:董艳萍(1965-)女,经济使、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信贷及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