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诗歌创作特色和审美追求。其诗歌语言不求工而自工,富有张力而似神来之笔,意境似美而伤又荡气回肠,意象层出不穷而腾起跌宕。诗作对“火”的意象的捕捉妙不可言。可以说“火”在其诗歌里,远远超越了作为诗歌意象的文学意义层面,成为其诗歌的精神内核。对其诗歌进行剖析,可以结合彝民族历史文化背景,阐释阿库乌雾诗歌中“火”的文化内涵,进而阐明其诗歌的精神品格和诗人
的生命姿态。
关键词:阿库乌雾;“火”意象;精神品格;生命姿态
阿库乌雾,当代著名彝族诗人,汉名罗庆春,1964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兼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自2003年起,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1994年出版彝族母语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诗集《冬天的河流》及第一部现代散文诗集《虎迹》,开创了彝族现代母语文学之先河。1995年出版汉语诗集《走出巫界》,2004年至2008年又先后出版了《阿库乌雾诗歌选》《神巫的祝咒》《混血时代》《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等四部现代汉语诗集和散文诗集。
阿库乌雾是一位在彝语、汉语间穿梭自如的诗歌精灵。阿库乌雾说,“我使用流利的汉语和诱人的汉字在爱护你和诅咒你的过程中背叛你”,但是其实,“我只是想以背叛的方式更深地返回你的世界,真实地汲取你的能量,自觉地分担你的职责,勇敢地开创你的未来。”(《背叛母语》)“背叛”与坚守,都是为了更清醒的爱护,更彻骨的情牵。
阿库乌雾是一位博学精专的学者;是一位在消逝中坚守母语星空的文化战士;是一位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文化旅者;是一位以火的热情、火的形式歌唱民族灵魂的招魂者;是一位以世界为火塘再次点燃彝族母语火种的文化圣火传递者。
作为阿库乌雾族群背景的彝民族是一个热情似火的民族,关于火的起源、火与人类、火与文明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阐释。彝经《火的起源》记载:“远古的时候,大地之上空,降下奇特物,降下繁衍雷,降到恩结杰勒地,变成火燃烧,九年燃到亮,九月燃到黑,……日燃烟浓浓,夜燃光亮亮;连天而燃烧,连地而燃烧。……为人类繁衍而燃烧,为人类利益而燃烧。”
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说:“天上打起雷,有一样红彤彤的东西,人们没见过……姑娘和小伙子们,在旁边的树丛里,折了小树枝,拿来撬老树,撬着撬着嘛,撬出火来了。”
彝谚道:“火是眼弟兄,火燃眼即明。”上述火的起源,彝人确信无疑。火是天赐的灵物,火是生存的前提,火是光明的使者,文明始于光明。
彝族人自古以“火”的形式在神州华夏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创造了灿烂的火文化,从生命的诞生到老去,彝人都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彝族人的古代先民“氐羌人”就已经和火有着纠缠不清的情感了,“氐羌人”甚至把以火来送葬看作是最理想的葬礼。在古代战争中将士即使被俘虏,不担心受皮肉之苦及牵连到自己的家族,最担心的是自己被杀后不能火葬。汉代《吕氏春秋》曰:“氐羌之名,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1]又如宋代《太平御览》中的“羌人死,燔而扬其灰”[2],“建宁郡葬夷,置之积薪之上,以火燔之,烟气正上,则大杀牛羊,共相劳贺作乐。若遇风,烟气旁邪,尔乃悲哭也”[3],可见古代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敬,绝不仅仅停留于火本身的属性,而是更多地赋予火精神内涵,否则也不会有“烟气正上,则大杀牛羊,共相劳贺作乐。若遇风,烟气旁邪,尔乃悲哭也”的场景。在唐代《蛮书·蛮夷风俗》中记有“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两耳。”[4]众所周知,蒙舍乃是唐代六诏中的蒙舍诏,后来统一六诏而建立南诏国(由彝族先民为主体而建立),而唐代的乌蛮直接成为今日彝人的主体先民,这已在民族史学界成了不争的事实。可以窥见在唐代,彝族先民不管是君王、贵族还是平民都须火葬,而且还有死后三日的时间限制。再如元代《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罗罗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明代《云南图经志书》:“罗罗夷,死无棺,其贵者用虎豹皮,贱者用牛羊皮裹其尸……会亲友,杀牲祭享,弃其骨而不收。酋长及富者,则令婢看守,长者二三月,幼者月余而止。藏其骨,非亲人莫知其处。其罗罗散居各处者,其俗亦同,非特此州然也。”可见自古以来彝人的先民,从古氐羌人到建宁夷,从乌蛮到罗罗,再从罗罗到当今的彝人,对火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火充满了深深的崇拜,把火葬作为最高的葬礼,把肉體火化看作是通往祖界的桥梁,把火看作是净化灵魂的浴场。
其实彝人对火的崇拜,不仅仅表现于死亡时火葬的习俗。彝人生来必须见火,用火来见证生命的诞生,用火来洗礼生命的过程。至今你还可以看到中国大西南彝人的世界里,每一个初生的婴儿接受槽洗后,母亲抱他(她)在温暖的火塘边,让火见证他(她)的诞生;每一个初成的少女换下童裙后,用火烧红坚石洒水其上,沁沐蒸汽而除秽。即使是炎炎夏日,你也会看到坐在火塘边,对着这烈焰炙火的彝人那充满幸福安详的笑容。火甚至早已成为族群公祭的对象,每年农历6月24日是彝民族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可以说一个彝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都以火为伴,火见证了他的一生,贯穿彝人的历史。
所以说,自从彝族人诞生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岁月中,火已经成为彝族人心中深深的种族记忆,挥之不去、扑之不灭!火已经成为彝人最绚烂的生命意象,充满着彝人的每一个细胞。“火”早已意象内化成了彝民族的精神性格,“火”一样的热情浪漫,猛烈而短促。彝人认为人活在世上的生命意义在于“给土地纹身”,就是追求生命本身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是种族的人,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都积淀着种族的心理经验。这种世代相传的心理经验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全种族的,是一种“种族记忆”神话、图腾崇拜、怪诞的梦境等所包含的“原始意象”,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形式。如果从实践的观点理解,或许可以认为它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在集体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内化”而形成的心理潜能。[5]
正如荣格所说,彝人对“火”的种族心理经验,通过千年万年的内化与相传,形成彝民族的种族记忆和集体无意识,“火”已经成为阿库乌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意象,而且对“火”意象的捕捉似神来之笔,浑然天成。并且从诗歌的意境看,阿库乌雾试图不断地复原彝民族生活图景。如在《火种》这首诗中:
你们的婴儿诞生前
险些将木屋毁之一炬
你们六月的绿茵深处
有战争无尽的遗火
你们巫师的咒辞里
有极深奥的火焰跳动
你们十月收割地里的火穗
生长在殇子的母亲高傲的胸脯
你们老人远遁的火把
承担了对历史最新的叙述
诗人首先从一个彝人生命的诞生开始捕捉“火”的意象,如诗句“你们的婴儿诞生前/险些将木屋毁之一炬”,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彝人婴儿诞生后,母亲在木屋内、在火塘边用火见证新生命诞生及洗礼新生婴儿。火势的旺盛,屋里屋外杀猪宰羊,喜气洋洋、热火朝天的情景以及婴儿旺盛的生命力和成功诞生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成为“火”的综合意象。因此才有火的炙热、如火势般旺盛的婴儿的生命力、主人的洋洋喜气等险些将小小的“木屋毁之一炬”的隐喻。通过“婴儿”“诞生”“木屋”“一炬”等记忆碎片,回溯彝人特有的诞生仪式,并以此为载体捕捉彝人婴儿出生时 “火”的意象。
又如“你们老人远遁的火把”,从老人去世火葬时的火联想到老人的灵魂即将回归祖界,在归祖的路上阴森恐怖,故而火把跃然于诗性思维之中,由此呈现出诗人捕捉到的彝人火葬时“火”的意象。这样的“火”意象,来源于自古以来彝人无数次火葬的同类经验。再如,“你们六月的绿茵深处/有战争无尽的遗火”一句,“六月”“绿茵”“战争”“遗火”构筑了古代彝人在炎炎夏日作战的场景。彝谚曰:“夏日逝母者最悲,隆冬屋焚者最哀”,彝人认为夏日出征,由于青黄不接、粮食短缺,能给敌人最大的打击。因此彝人的战争往往选在六月的夏日,所以在这里“火”“六月”“战争”“绿茵”等物象交织在一起,构成彝人战争的“火”意象。
如此,诗人通过捕捉婴儿与火、母亲与火、巫师与火等人与火之间关系的体验,延伸到六月与火、十月与火,从时间与火的顿悟中,找到历史与火的诠释。诗人通过简短的诗句道出了“火”在彝人不同生命过程中的意象和文化内涵。从他的诗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火”作为诗歌意象,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火对于彝人来说已经深深地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从一个彝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到时空构筑下的彝人的社会关系,如婴儿、巫师、母亲、老人与火等,“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挥之不去、扑之不灭!正如诗中所说“祖先万万年寻觅的足迹开始凝固”。这就是彝人对“火”的深层心理经验、典型的理解方式,可见彝人已经把“火”融入到了自身的民族性格之中,秉承了“火”的精神。在《心理学与文学》一书中,荣格指出一个种族、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是诸如诗歌等艺术作品的生命源泉,通过根植于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自主情绪”,就像柏拉图所说的“神灵凭附”“迷狂”一样驱使诗人完成其作品,成为种族的“集体无意识代言人”。[6]在这个意义上,阿库乌雾是当代文化语境下,名副其实的彝民族集体无意识代言人,是真正的彝民族诗人。
阿库乌雾的诗歌,已经不再停留于单纯意义上的美学追求,而更多的是追求重塑真正的彝民族文化的精神质素与注重提炼民族精神性格。诗人试图在多元文化相互撞击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品格,以彝民族文化代言人的生命姿态,不惧灵肉伤痛,不断探求彝文化的突围方式,并且始终坚信“火不灭呵,人不灭”!
注释:
[1] 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书店1986年版。
[2][3] 李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版,第3523页、第2514页。
[4] 樊绰撰:《蛮书校注》,向达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6页。
[5] 参见刘亚虎《神话与诗的“演术”——南方民族叙述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6] 参见[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8頁。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的生命姿态。
关键词:阿库乌雾;“火”意象;精神品格;生命姿态
阿库乌雾,当代著名彝族诗人,汉名罗庆春,1964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兼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自2003年起,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1994年出版彝族母语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诗集《冬天的河流》及第一部现代散文诗集《虎迹》,开创了彝族现代母语文学之先河。1995年出版汉语诗集《走出巫界》,2004年至2008年又先后出版了《阿库乌雾诗歌选》《神巫的祝咒》《混血时代》《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等四部现代汉语诗集和散文诗集。
阿库乌雾是一位在彝语、汉语间穿梭自如的诗歌精灵。阿库乌雾说,“我使用流利的汉语和诱人的汉字在爱护你和诅咒你的过程中背叛你”,但是其实,“我只是想以背叛的方式更深地返回你的世界,真实地汲取你的能量,自觉地分担你的职责,勇敢地开创你的未来。”(《背叛母语》)“背叛”与坚守,都是为了更清醒的爱护,更彻骨的情牵。
阿库乌雾是一位博学精专的学者;是一位在消逝中坚守母语星空的文化战士;是一位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文化旅者;是一位以火的热情、火的形式歌唱民族灵魂的招魂者;是一位以世界为火塘再次点燃彝族母语火种的文化圣火传递者。
作为阿库乌雾族群背景的彝民族是一个热情似火的民族,关于火的起源、火与人类、火与文明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阐释。彝经《火的起源》记载:“远古的时候,大地之上空,降下奇特物,降下繁衍雷,降到恩结杰勒地,变成火燃烧,九年燃到亮,九月燃到黑,……日燃烟浓浓,夜燃光亮亮;连天而燃烧,连地而燃烧。……为人类繁衍而燃烧,为人类利益而燃烧。”
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说:“天上打起雷,有一样红彤彤的东西,人们没见过……姑娘和小伙子们,在旁边的树丛里,折了小树枝,拿来撬老树,撬着撬着嘛,撬出火来了。”
彝谚道:“火是眼弟兄,火燃眼即明。”上述火的起源,彝人确信无疑。火是天赐的灵物,火是生存的前提,火是光明的使者,文明始于光明。
彝族人自古以“火”的形式在神州华夏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创造了灿烂的火文化,从生命的诞生到老去,彝人都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彝族人的古代先民“氐羌人”就已经和火有着纠缠不清的情感了,“氐羌人”甚至把以火来送葬看作是最理想的葬礼。在古代战争中将士即使被俘虏,不担心受皮肉之苦及牵连到自己的家族,最担心的是自己被杀后不能火葬。汉代《吕氏春秋》曰:“氐羌之名,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1]又如宋代《太平御览》中的“羌人死,燔而扬其灰”[2],“建宁郡葬夷,置之积薪之上,以火燔之,烟气正上,则大杀牛羊,共相劳贺作乐。若遇风,烟气旁邪,尔乃悲哭也”[3],可见古代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敬,绝不仅仅停留于火本身的属性,而是更多地赋予火精神内涵,否则也不会有“烟气正上,则大杀牛羊,共相劳贺作乐。若遇风,烟气旁邪,尔乃悲哭也”的场景。在唐代《蛮书·蛮夷风俗》中记有“蒙舍及诸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两耳。”[4]众所周知,蒙舍乃是唐代六诏中的蒙舍诏,后来统一六诏而建立南诏国(由彝族先民为主体而建立),而唐代的乌蛮直接成为今日彝人的主体先民,这已在民族史学界成了不争的事实。可以窥见在唐代,彝族先民不管是君王、贵族还是平民都须火葬,而且还有死后三日的时间限制。再如元代《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罗罗即乌蛮也。……酋长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明代《云南图经志书》:“罗罗夷,死无棺,其贵者用虎豹皮,贱者用牛羊皮裹其尸……会亲友,杀牲祭享,弃其骨而不收。酋长及富者,则令婢看守,长者二三月,幼者月余而止。藏其骨,非亲人莫知其处。其罗罗散居各处者,其俗亦同,非特此州然也。”可见自古以来彝人的先民,从古氐羌人到建宁夷,从乌蛮到罗罗,再从罗罗到当今的彝人,对火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火充满了深深的崇拜,把火葬作为最高的葬礼,把肉體火化看作是通往祖界的桥梁,把火看作是净化灵魂的浴场。
其实彝人对火的崇拜,不仅仅表现于死亡时火葬的习俗。彝人生来必须见火,用火来见证生命的诞生,用火来洗礼生命的过程。至今你还可以看到中国大西南彝人的世界里,每一个初生的婴儿接受槽洗后,母亲抱他(她)在温暖的火塘边,让火见证他(她)的诞生;每一个初成的少女换下童裙后,用火烧红坚石洒水其上,沁沐蒸汽而除秽。即使是炎炎夏日,你也会看到坐在火塘边,对着这烈焰炙火的彝人那充满幸福安详的笑容。火甚至早已成为族群公祭的对象,每年农历6月24日是彝民族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可以说一个彝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都以火为伴,火见证了他的一生,贯穿彝人的历史。
所以说,自从彝族人诞生就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岁月中,火已经成为彝族人心中深深的种族记忆,挥之不去、扑之不灭!火已经成为彝人最绚烂的生命意象,充满着彝人的每一个细胞。“火”早已意象内化成了彝民族的精神性格,“火”一样的热情浪漫,猛烈而短促。彝人认为人活在世上的生命意义在于“给土地纹身”,就是追求生命本身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是种族的人,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都积淀着种族的心理经验。这种世代相传的心理经验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全种族的,是一种“种族记忆”神话、图腾崇拜、怪诞的梦境等所包含的“原始意象”,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形式。如果从实践的观点理解,或许可以认为它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在集体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内化”而形成的心理潜能。[5]
正如荣格所说,彝人对“火”的种族心理经验,通过千年万年的内化与相传,形成彝民族的种族记忆和集体无意识,“火”已经成为阿库乌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意象,而且对“火”意象的捕捉似神来之笔,浑然天成。并且从诗歌的意境看,阿库乌雾试图不断地复原彝民族生活图景。如在《火种》这首诗中:
你们的婴儿诞生前
险些将木屋毁之一炬
你们六月的绿茵深处
有战争无尽的遗火
你们巫师的咒辞里
有极深奥的火焰跳动
你们十月收割地里的火穗
生长在殇子的母亲高傲的胸脯
你们老人远遁的火把
承担了对历史最新的叙述
诗人首先从一个彝人生命的诞生开始捕捉“火”的意象,如诗句“你们的婴儿诞生前/险些将木屋毁之一炬”,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彝人婴儿诞生后,母亲在木屋内、在火塘边用火见证新生命诞生及洗礼新生婴儿。火势的旺盛,屋里屋外杀猪宰羊,喜气洋洋、热火朝天的情景以及婴儿旺盛的生命力和成功诞生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成为“火”的综合意象。因此才有火的炙热、如火势般旺盛的婴儿的生命力、主人的洋洋喜气等险些将小小的“木屋毁之一炬”的隐喻。通过“婴儿”“诞生”“木屋”“一炬”等记忆碎片,回溯彝人特有的诞生仪式,并以此为载体捕捉彝人婴儿出生时 “火”的意象。
又如“你们老人远遁的火把”,从老人去世火葬时的火联想到老人的灵魂即将回归祖界,在归祖的路上阴森恐怖,故而火把跃然于诗性思维之中,由此呈现出诗人捕捉到的彝人火葬时“火”的意象。这样的“火”意象,来源于自古以来彝人无数次火葬的同类经验。再如,“你们六月的绿茵深处/有战争无尽的遗火”一句,“六月”“绿茵”“战争”“遗火”构筑了古代彝人在炎炎夏日作战的场景。彝谚曰:“夏日逝母者最悲,隆冬屋焚者最哀”,彝人认为夏日出征,由于青黄不接、粮食短缺,能给敌人最大的打击。因此彝人的战争往往选在六月的夏日,所以在这里“火”“六月”“战争”“绿茵”等物象交织在一起,构成彝人战争的“火”意象。
如此,诗人通过捕捉婴儿与火、母亲与火、巫师与火等人与火之间关系的体验,延伸到六月与火、十月与火,从时间与火的顿悟中,找到历史与火的诠释。诗人通过简短的诗句道出了“火”在彝人不同生命过程中的意象和文化内涵。从他的诗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火”作为诗歌意象,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火对于彝人来说已经深深地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从一个彝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到时空构筑下的彝人的社会关系,如婴儿、巫师、母亲、老人与火等,“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挥之不去、扑之不灭!正如诗中所说“祖先万万年寻觅的足迹开始凝固”。这就是彝人对“火”的深层心理经验、典型的理解方式,可见彝人已经把“火”融入到了自身的民族性格之中,秉承了“火”的精神。在《心理学与文学》一书中,荣格指出一个种族、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是诸如诗歌等艺术作品的生命源泉,通过根植于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自主情绪”,就像柏拉图所说的“神灵凭附”“迷狂”一样驱使诗人完成其作品,成为种族的“集体无意识代言人”。[6]在这个意义上,阿库乌雾是当代文化语境下,名副其实的彝民族集体无意识代言人,是真正的彝民族诗人。
阿库乌雾的诗歌,已经不再停留于单纯意义上的美学追求,而更多的是追求重塑真正的彝民族文化的精神质素与注重提炼民族精神性格。诗人试图在多元文化相互撞击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品格,以彝民族文化代言人的生命姿态,不惧灵肉伤痛,不断探求彝文化的突围方式,并且始终坚信“火不灭呵,人不灭”!
注释:
[1] 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书店1986年版。
[2][3] 李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版,第3523页、第2514页。
[4] 樊绰撰:《蛮书校注》,向达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6页。
[5] 参见刘亚虎《神话与诗的“演术”——南方民族叙述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6] 参见[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8頁。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