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力犹如隐形的翅膀,丰富而积极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让他们在人生的第一阶段就拥有与天性相符的精神世界,为以后的人生路搭建乐观而阔达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孩提时代内心的丰盈与柔韧、思维与视野的拓展,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关键词:想象力;隐形翅膀;体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简而言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是利用孩子乐于探索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给予他们足够勇气的同时指出行之有效的途径,从而逐步引导、规范而并非限制、禁锢他们“幼稚的”感知与认知能力,进而帮助他们通过独立思维建立起人生第一阶段的“梦想体系”。完善而有效的“梦想体系”来之不易,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亲近外界、发现自我,培养孩子的认知与感知能力
如何建立“梦想体系”,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培养想象力。首要指出的是,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它和“空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想象,是建立在外部世界和内部自我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一旦脱离实际,漫无边际又不切实际的想象就会成为一种白日梦式的“空想”,这无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进步,甚至会造成他们性格与心理上的障碍与扭曲,从而让行为与生活或者现实发生脱节。因此,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首先应该引导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纽带,与此同时辅助他们与内部自我建立沟通的渠道,由此逐步培养他们对外界的认知能力和对自我的感知能力。
感知与认知能力是想象力的基石,丰富而积极的想象力是完善而有效的“梦想体系”的强大支撑。感知与认知能力的获取与提高,在于让孩子亲近外部世界的同时发现内部自我。只有当孩子对外界产生了足够的认知,起初空泛的想象才会变得有根有据,想象才能成为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动力,梦想体系由此获得萌芽的土壤。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启发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个真实案例,家长在周末出游的实际教育过程中,看到了一座高山,要求孩子形容山的高,于是启发式发问:“你看,那山多高啊,到底有多高?它高到了什么程度?”而孩子經过内心思量所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那山很高,高得几乎可以摸到太阳了!”事后这位家长找到我,说:“你说多夸张?山高的能摸到太阳,这怎么可能啊!”作为教师,在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与想象开解家长的同时,我欣然意识到学生已经对他的所见所闻有了真情实感。当梦想照进现实的刹那,他小小的胸怀中不仅有了高山的形象,还有了一幅“旭日东升”的直观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象化蓝图指日可待。
从表象到具象,锻炼孩子的抽象能力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当孩子对外界与自身有了初浅的认知与感知后,引导与规范他们的想象力,使这种力量发展成为一种分析、思考与判断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是“梦想体系”建立的关键节点。这种思维能力,就是抽象能力。
确切地说,想象是一种自由的、发散式的思维工具,而抽象则是建立在想象基础之上的有意识、有价值的主观行为。在二元结构的世界里,通过事物的表象揭示其本质,进而再造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新形象,这一具象过程的依托正是抽象能力。当然,对孩子来说我们不能过分要求他们彻底领悟并且完全具备这一能力,但在课堂和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断培养他们的认知与感知能力,与此同时督促他们身体力行,以此不断更新他们的视野,不断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和天真的个性,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动用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由表及里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和思想的圣殿。
比如在教授孩子认识花草树木的同时,要让他们能够抽象出一个灿烂而又完整的春天;而在描绘春天的同时,又让他们依据亲身体会具象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一年四时不同的景象。他们幼稚甚至可笑的作品,是他们思维与抽象能力日益完善的见证。其实,教育的目的并非在于培养一个个面目相同、行为相仿的群体,而在于培养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教育也并非简单地传道授业解惑,而贵在传授学生生活本领,令其掌握生存之道。当孩子对课本和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具备了深入浅出的抽象能力,他们才能够对生活里的人情事物心存感知,才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萌生最初的“梦想之芽”,他们的人生由此变得异彩纷呈与众不同。
启蒙与自我启蒙,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想象,几乎是一种无所不能的思维活动,想象力其实质是主观上借助思维活动以认识、区分并把握未知世界的能力。丰富而积极的想象力、规范而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不但能够弥补个人视野的局限,还能够促进个人身心的全面进步。思维活动和其他任何人类活动一样,日久天长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与习惯。驾驭想象力,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然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经受科学的、艰苦的培养与训练。
就教育教学与孩子全面发展而言,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培养孩子想象力层面,能够加速他们“梦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并且促进这一体系的日臻完善,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就要求师长和孩子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这一互动过程必定是长期的、持续的、相互的,而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渠道,是在教育尤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过程中时刻在意师长的“启蒙”与孩子的“自我启蒙”。
在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中,“启蒙”并非单纯的传授知识,更广义的内容在于传授如何获取知识的途径与工具,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他们逐渐适应“启蒙”环境并对身边的事物拥有一定的认识积累后,想象的空间就会扩大,启蒙所带来的“思维惯性”将促使他们有意无意地追问“为什么”——“自我启蒙”由此在好奇的天性和探秘的本能所形成的世界里生根发芽。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的“自我启蒙”并非朝夕之功,它形成的基础是相当程度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启蒙环境”,是离不开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抽象能力的;而锻炼思维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等。无论采取何种激发手段,“启蒙”与“自我启蒙”仅仅是辅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主动思维习惯的工具与途径,其存在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某一特定方向或层面形成“惯常想象”,换言之,这将促使孩子想象力的持久与“梦想体系”的建立,进而积极地影响他们的身心成长和人生规划。
总而言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所支撑起的“梦想体系”比知识体系更重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切合实际的“梦想体系”所承载的强大精神力量,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命运的走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愈发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丰富又积极的想象力在人生的第一阶段,正是孩子大部分能力的集中體现,它好比隐形的翅膀,托举起的将是孩子们的灿烂人生。
关键词:想象力;隐形翅膀;体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简而言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是利用孩子乐于探索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给予他们足够勇气的同时指出行之有效的途径,从而逐步引导、规范而并非限制、禁锢他们“幼稚的”感知与认知能力,进而帮助他们通过独立思维建立起人生第一阶段的“梦想体系”。完善而有效的“梦想体系”来之不易,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亲近外界、发现自我,培养孩子的认知与感知能力
如何建立“梦想体系”,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培养想象力。首要指出的是,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它和“空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想象,是建立在外部世界和内部自我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一旦脱离实际,漫无边际又不切实际的想象就会成为一种白日梦式的“空想”,这无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进步,甚至会造成他们性格与心理上的障碍与扭曲,从而让行为与生活或者现实发生脱节。因此,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首先应该引导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纽带,与此同时辅助他们与内部自我建立沟通的渠道,由此逐步培养他们对外界的认知能力和对自我的感知能力。
感知与认知能力是想象力的基石,丰富而积极的想象力是完善而有效的“梦想体系”的强大支撑。感知与认知能力的获取与提高,在于让孩子亲近外部世界的同时发现内部自我。只有当孩子对外界产生了足够的认知,起初空泛的想象才会变得有根有据,想象才能成为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动力,梦想体系由此获得萌芽的土壤。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启发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个真实案例,家长在周末出游的实际教育过程中,看到了一座高山,要求孩子形容山的高,于是启发式发问:“你看,那山多高啊,到底有多高?它高到了什么程度?”而孩子經过内心思量所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那山很高,高得几乎可以摸到太阳了!”事后这位家长找到我,说:“你说多夸张?山高的能摸到太阳,这怎么可能啊!”作为教师,在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与想象开解家长的同时,我欣然意识到学生已经对他的所见所闻有了真情实感。当梦想照进现实的刹那,他小小的胸怀中不仅有了高山的形象,还有了一幅“旭日东升”的直观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象化蓝图指日可待。
从表象到具象,锻炼孩子的抽象能力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当孩子对外界与自身有了初浅的认知与感知后,引导与规范他们的想象力,使这种力量发展成为一种分析、思考与判断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是“梦想体系”建立的关键节点。这种思维能力,就是抽象能力。
确切地说,想象是一种自由的、发散式的思维工具,而抽象则是建立在想象基础之上的有意识、有价值的主观行为。在二元结构的世界里,通过事物的表象揭示其本质,进而再造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新形象,这一具象过程的依托正是抽象能力。当然,对孩子来说我们不能过分要求他们彻底领悟并且完全具备这一能力,但在课堂和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断培养他们的认知与感知能力,与此同时督促他们身体力行,以此不断更新他们的视野,不断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和天真的个性,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动用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由表及里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和思想的圣殿。
比如在教授孩子认识花草树木的同时,要让他们能够抽象出一个灿烂而又完整的春天;而在描绘春天的同时,又让他们依据亲身体会具象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一年四时不同的景象。他们幼稚甚至可笑的作品,是他们思维与抽象能力日益完善的见证。其实,教育的目的并非在于培养一个个面目相同、行为相仿的群体,而在于培养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教育也并非简单地传道授业解惑,而贵在传授学生生活本领,令其掌握生存之道。当孩子对课本和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具备了深入浅出的抽象能力,他们才能够对生活里的人情事物心存感知,才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萌生最初的“梦想之芽”,他们的人生由此变得异彩纷呈与众不同。
启蒙与自我启蒙,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想象,几乎是一种无所不能的思维活动,想象力其实质是主观上借助思维活动以认识、区分并把握未知世界的能力。丰富而积极的想象力、规范而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不但能够弥补个人视野的局限,还能够促进个人身心的全面进步。思维活动和其他任何人类活动一样,日久天长会形成固定的模式与习惯。驾驭想象力,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然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经受科学的、艰苦的培养与训练。
就教育教学与孩子全面发展而言,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培养孩子想象力层面,能够加速他们“梦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并且促进这一体系的日臻完善,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就要求师长和孩子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这一互动过程必定是长期的、持续的、相互的,而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渠道,是在教育尤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过程中时刻在意师长的“启蒙”与孩子的“自我启蒙”。
在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中,“启蒙”并非单纯的传授知识,更广义的内容在于传授如何获取知识的途径与工具,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他们逐渐适应“启蒙”环境并对身边的事物拥有一定的认识积累后,想象的空间就会扩大,启蒙所带来的“思维惯性”将促使他们有意无意地追问“为什么”——“自我启蒙”由此在好奇的天性和探秘的本能所形成的世界里生根发芽。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的“自我启蒙”并非朝夕之功,它形成的基础是相当程度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启蒙环境”,是离不开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抽象能力的;而锻炼思维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等。无论采取何种激发手段,“启蒙”与“自我启蒙”仅仅是辅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主动思维习惯的工具与途径,其存在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某一特定方向或层面形成“惯常想象”,换言之,这将促使孩子想象力的持久与“梦想体系”的建立,进而积极地影响他们的身心成长和人生规划。
总而言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所支撑起的“梦想体系”比知识体系更重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切合实际的“梦想体系”所承载的强大精神力量,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命运的走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愈发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丰富又积极的想象力在人生的第一阶段,正是孩子大部分能力的集中體现,它好比隐形的翅膀,托举起的将是孩子们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