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T_S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武则天烫伤了舌头的面,是山西面,因为武则天是山西天水人。那是她14岁的时候,被选为才人,要进入唐宫,要和她的情人常剑峰离别。山西以刀削面著名,她和常剑峰自然去到时常光顾的面店话别。也许是离别令她神不守舍吧,滚热的面竟然烫伤了她的舌头。常剑峰一见,便把热面端走,并且说如果面是凉的就好了。
  武则天一听,大感兴趣,于是二人便和店老板合力制作了一碗又酸又甜,既麻且辣的凉面出来,武则天吃后高兴得拥抱着常剑峰,大叫:“太好了!太好了!”店老板一看,便说不如把面叫作夫妻凉面吧。
  武则天入宫之后,常剑峰也到了长安,在路口开了一家名叫夫妻凉面的店铺。可惜武则天只有在被打入法门寺作尼姑时,才能偷偷去一次,再次品尝共同制作过的夫妻凉面。但是那次吃了之后,从此二人便不能再见面了。后来武则天登上了女王的宝座,生日那天一定命御厨做一碗夫妻凉面给她吃,直到逝世为止。
  这故事不知有几分真假,唯一可以肯定为真的,是唐朝流行吃凉面。
  面条的起源
  根据《中国面点史》的说法:“汤饼在隋唐五代时期也出现不少新品种,著名的有被叫作‘长命面’的‘生日饼’(不知是否和武则天有关)、宫廷食品‘鸭花花汤饼’、‘槐叶冷淘’……诗圣杜甫曾作过一首《槐叶冷淘》诗:‘青青高槐叶,采缀付中厨。新面来近市……经齿冷于雪……’由于诗句精炼,老杜极力赞美的‘槐叶冷淘’究竟如何制做?今人仍看不明白。但参阅一下宋人王禹俑的《甘菊冷淘》诗,也就容易理解了……从诗中可以看出,‘甘菊冷淘’是取用甘菊汁和面粉,切成细丝,煮熟,再投入‘寒泉盘’中过水而成。以此类推,‘槐叶冷淘’当然是用槐叶汁和面粉制作的过水凉面。”
  根据《考吃》的说法,“实际面条之起源,大约早于魏。东汉刘熙《释名》‘饼’中已提及‘蒸饼’、‘汤饼’……‘索饼’等饼类,按刘熙‘随形而命之’的说法,‘索饼’有可能是在‘汤饼’基础上发展成早期的面条,那么,东漢时已有之。”
  到了魏晋南北朝,这样的面叫做“傅饪”。《中国面点史》说:“古人有这么一种看法,最初没有刀机时,做‘饪’须将面团托在手上,由另一只手撕成片入沸水锅煮。后来有了刀机,做‘饪’毋须托在手上撕,故名‘不托’,又由于‘不托’是食品,字的偏旁宜从食,故又名‘博饪’。”
  到了唐代,傅饪之外,又有了凉吃的冷淘。宋代时,面条的名字便正式使用了。而且宋代还把面的煮法发扬光大,根据《事林广记》、《剑南诗钞》、《东京梦华录》等书的记载,当时的面便有软羊面、插肉面、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笋辣面等等品种,又据《事林广记》的记载:“生虾随多寡,研取自然清汁,和面,依常法切,煮令熟透,以面色青红为度。别用鸡白肉砥烂,和元虾脑煎汁合和,浇供之,味绝甘美。”用虾肉虾汁来和面,再浇以鸡肉泥和虾脑汁,这面能不鲜美?只是现在没有人这样做而已。
  港式面条与北方面条的分别
  这类鲜美的面点,在香港是吃不到的。香港人吃的,是用“濑”的方式来泡熟的蛋面,以云吞配之最驰名。云吞面最好吃的,一般人都认为是“麦妥记”、“正记”和“何洪记”。其实中环“镛记”的云吞面一样好吃,特别是“太子捞面”,据说是当年的甘健成还为镛记的“太子爷”时,因为放学时已过了吃饭时间,店里便为他准备一碗银丝面,浇上烧鹅体内的汁液捞来吃,既爽且滑又有鹅汁香味,这便是港式面条。
  要吃从东汉传下来的“汤饼”、“傅饪”等北方的面条,在香港极之不易。因为就算有卖这类面条的,都缺乏这类面条的特色:要有韧劲。台北有一家“宁记麻辣火锅”店,从前卖牛肉面时,三个人去吃,第一个吃到一半,第二碗才上,第一个吃完了,第三碗才上。这也许说得有点夸张,但老板下面是一碗一碗下的,为的就是让面条能保有嚼劲。
  想吃有嚼劲的弹牙白面条,除了到内地和台湾,香港是找不到的。
  (选自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人间食神》)
其他文献
“文章合为时而著”。己亥岁末,庚子初始,中华民族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总体战、阻击战。为了发挥闪小说的独特作用,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凝聚精神动力,2020年3月1日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索亿斯(厦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闪小说委员会,联袂举办2020年“赤帜阳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此次活动,得到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菲律宾华
想要在短时间内——比如三五天,抑或三五个月——真正领略到步云的美的内涵,是很困难的。这块北回归荒漠上绿色翡翠的美,不仅是随着行程的深入而为你徐徐展开的一幅山水画卷,更是一种触动灵魂的心灵旅程。  步云的山水不是名山大川,而是养在深闺的邻家碧玉。世人多喜欢名山大川,可是游览名山大川容易迷失在朝拜者纷杂的脚步中;而走进步云的山水,则看到自然的亲切可人,看清自己从容的脚步。  我的家乡就在步云梨岭。对脚
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也许会有不少朋友认为梦想该是无价,但最近我确实看到有一对父子,烧钱实现梦想。  我是一个上班族,天天回写字楼(注:办公室),每朝走一样的路,几乎连碰见的路人也一样。大抵不同的,只有四时气候。记得某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早上,离开屋苑大闸,忽尔看到对面马路多了一家新食店“蚬劲村”,古怪到不得了的名字。我边走边说,跟大围的“显径村”应该没有关系吧?  心中疑团未解,过了几天,特意走到
探婆婆  每一年,我都会去印尼。  不,不是去阳光海滩的峇里,也不是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婆罗浮屠,我只是待在雅加达市郊的一间小平房,我婆婆的家。  自小便仰慕婆婆的胆识和智慧,她七十多年前从福州飘洋过海去印尼,办旅馆、做酱油、建工厂、开农场……人生每一页,都沾上了旧时代的传奇。虽然我在香港她在印尼,很久才见一次,但很喜欢跟她谈话,她总能让我有新看法。  婆婆也是巧手厨子,如同一众华侨,在异地落力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016年10月30日,我趁南下高雄演讲学思达之便,特地到余老师家中探访。当时余老师和余师母刚从医院返家休养,气色很好,心情亦佳,我们一起在客厅聊了一个半小时。  余师母说近几个月,先是她身体微恙,遍查不出原因,住进加护病房,女儿怕余老师担心,瞒着余老师;后来余老师独自外出公园散步,返回大楼门口时忽往后跌了一跤,后脑勺着地,外伤出血,幸好有人发现,紧急送医治疗,也住进加护病
【作者简介】  胡菊人,原名胡秉文,1933年生于广东顺德,香港著名报人、专栏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曾执掌《明报月刊》十余年。小说的“小说”  《明報》副刊改版,以新面目登场,罗老总问我,是否愿意写写武侠小说。一年多前我初来温(温哥华),他就邀我开专栏,我有点踌躇,说不知写什么好,不如写金庸,他欣然说好。后来有了专栏,我没有写,因为书籍箱子未开。如今改版他又重提,我不能不答应,毕竟这是我首先提出的。但
我有两个红包  一直留到元宵节前  才找到那双手  住客过年发红包  总漏掉收垃圾的人  因为这种厌恶性工作  要刻意躲开人群  今晚我一直在家门守候  終于等到她在走廊出现  我递给她两个红包  她谦卑地说不用了  我说你辛苦了  我要感谢你  她见无法拒绝  就脱下黑色的胶手套  用雪白的手接过红包  此刻我终于见到  那双世上最干净的手
琴江河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刻想起你  两岸的生活依旧美好  水延续着一种缓慢  经过那些丢失已久的事物  此刻,它们从每一个角落溯流而上  琴江河。我的记忆之河  我习惯了在偶然的场合  带着祖先从中原辗转流传的  客家口音  不经意地说出你的名字  不经意擦亮一把尘封多年的琴  琴声贴水,铺满整道河水  在十月流淌过我的脚踝  随八月的汛期  漫过村庄的屋顶  更遥远的三月  祖辈们五更动身下南
延续  这辆男式摩托车  曾经驮粮,赶集  举着喇叭  对路边的熟人  和小松鼠,致以问候  我的父亲死了  车把,开始生锈  蜘蛛网,也爬上轮毂  最后的轰鸣和问候  随着松鼠,消失在村中的  小路  如今,我又骑了上去  我们相拥的身体  让村庄,又有了父亲  驾车的姿势  老屋志  屋顶的瓦缝,长出了青草  那是,从父亲的骨骼中  长出来的  治好了,他的咳嗽和坏脾气  灶膛里的柴火,熄灭多
其矫的诗丰盈、热烈、俊美、华贵。按照刘登翰先生的说法,兼有“惠特曼式的壮阔与海涅式的柔美”。如果套用古典詩话,我以为,则兼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慷慨豪放与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曲深永。前者如写于1953年的《大海》,写于1956年的《海峡长堤》,写于1961年的《九鲤湖瀑布》;后者则自涛声回响直至回廊九曲,比比皆是。然则,其矫虽以《肉搏》一诗饮誉诗坛,其诗风深受惠特曼影响,如天风海涛激昂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