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程俊英所著的《诗经译注》对每一首诗做了题解、注释与译文,是重要的《诗经》版本,流传甚广。本文以男女情感为线索,结合《诗经译注》的题解与注释,按照恋爱、婚嫁、婚姻的阶段分析了《诗经》中所体现的情感生活经历,感受《诗经》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 键 词】《诗经译注》;情感;婚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兰台读书会。
《诗经》讲了什么?这个问题透着一丝古怪,一部诗集的内容怎可用三言两语简单概括?但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如此,反而勾勒出了一幅从西周到春秋的巨型画卷。两千多年过去了,即使社会面貌难以还原,然而情感这种东西,好似跨越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即使境遇再不相同,那份喜怒哀乐我们都能感同身受。
论起情感来,亲情、爱情与友情缺一不可,然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爱情。这或许是由于亲情总带着一份责任感,友情常常稳固而长久,这样一来,爱情的分分合合显得曲折离奇了许多。女子向来是爱情中的高手,她们的情感充沛而细腻,更重要的是,当时女子的生活重心往往围绕着爱情与婚姻,这已然构成了她们大半个精神世界。相比之下,《诗经》中的男子对爱情的态度则自信果断许多,在热恋之后,婚姻对于男子而言更多的是一份牵挂与责任。
可這爱情总是难以完美。爱慕或有不得,相恋会有分手,嫁娶不得自由,婚姻又难以长久。“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此时是如此真实,一个人付出的情感越多,到头来越受伤害,只得把这心中剪不断的情谊化作灰烬,空余一片惆怅。
一
我们从不会对《诗经》中的爱恋之情感到陌生。《秦风·蒹葭》的一份相思让多少人为之苦涩。那女子似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一朵荷,亭亭玉立在那水中央。男子的这份相思传颂千年,不知是点破了多少少年的心中事。《陈风·东门之池》中的男子爱慕着东门城池的织布姑娘,想与她唱支歌、诉衷肠。他常常站在城墙上,遥遥望着织布坊,却能一眼认出自己心爱的姑娘。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是他的最佳写照了。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子的追求显得理所应当了些。若把这追求者换为女子,这份感情就更显热烈而大胆了。
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总是难能可贵的。《邶风·简兮》中的女子爱上了舞师,只是因为一场美轮美奂的舞蹈。有时候感情就是如此直接、深刻而毫无道理可言,一个眼神的交换便成就了一双人。两人间的爱恋常伴随着倾慕,那也算得上是心动的开始。舞蹈之中流露的品性、面庞身躯下刚毅的人格,无须言语,就牵动着女子的心。纯粹的情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珍贵,你是何人,家住何处,在那动心的瞬间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爱慕你的人满心满眼只有你一人,其他的再也容不下了。很难说感情应不应该看重物质条件,只是多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着年轻的自己,无论是谁怕也很难轻易放弃“一见君子误终生”的情谊。
两人若能心意相通,还有机会走到一处,然而若是不能了解对方的心思,这感情就成了心头拔不出的刺。《王风·大车》中的女子可算是吃尽了这种苦头。女子深深地爱慕着男子,却不知爱人的想法如何。在街边一次又一次看着爱人坐车离开,而不敢上前询问,实在可怜。程俊英先生解读道:“她很想和情人同居,但不知情人心里究竟如何,所以不敢私奔。”若是按照这种理解,这女子就更为大胆了。处于爱恋中的人常常为小事而争吵,女子若稍微敏感些便容易被气得跺脚甚至默默流泪。女子的眼中饱含泪水,爱人的车一转过街角,大颗的泪珠便顺颊流下,止也止不住。那车上的人啊,就不能停下来看看可爱的她吗?
女儿家心里的弯弯绕绕在爱恋之中总是显得可爱。她们有时大胆勇敢,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摆在心上人面前;有时又矜持羞涩,希望心上人能懂得自己的心意,省去自己略显莽撞的行为。《郑风·山有扶苏》中的女子因找不到如意郎君而心中不平,《桧风·羔裘》中的女子则优柔寡断不敢与情人私奔。小鹿乱撞的心跳让少女呼吸不畅,即便她们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也不会招人厌烦,正是这求而不得的烦恼更显少女情怀。
失恋的心情必然不好受,但每个人对这段感情的态度却有所不同。《郑风·狡童》中的女子因为失恋而废寝忘食,可谓是心如刀割。《郑风·褰裳》中的女子则是爽朗干脆,并不会因情人变心而郁郁寡欢。一个垂首拭泪,想起昔日的美好便寝食难安,却仍然放不下对爱人的念想;一个泼辣心宽,迅速走出这段令人神伤的感情,追求一段新感情。她们的形象是那么的真实,就如同朋友一般,让我们想为她递一张纸巾,给她一个拥抱,让她不必独自一人面对这段辛苦的日子。
二
处于爱恋中的男女多是随着自己的心意的,可恋上只需一瞬,婚嫁却远不只心意相通那么简单。由于跨越五百多年,《诗经》中的婚嫁观念变化多样,有时推崇自由婚恋,有时又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卫风·木瓜》为代表的定情诗的出现多是在民风更为开放的状态下,男女以信物定情,也算是婚嫁的第一步。
《鄘风·柏舟》是女子反抗父母之命、追求婚姻自由的代表;而在《蝃蝀》中,女子追求自由婚姻的做法却又备受嘲讽。然而有趣之处在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婚姻理念,在《诗经》中同时存在,无论当时婚姻是否自由,在言论上倒是相当包容。人们常说婚姻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当爱人与家族之间产生矛盾,无论心中的天平向谁倾斜,都会留下伤痛与遗憾。
婚嫁有时更能体现女子的地位。《小雅·斯干》中可以看出,自打出生起女子能够得到的物质保障就相当少,父母只求她安稳度日。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异常明显的环境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少得可怜,争取自由婚恋的声音也就更是弥足珍贵了。《召南·行露》中女子严词拒绝了向她逼婚的男子,虽并不清楚是否是父母安排的婚事,然而这男子已有妻室却欺瞒于她,即便要对簿公堂她也毫不示弱。若是以欺骗与逼迫作为婚姻的起点,两个人又如何能期盼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呢?
但是从大体情况上看来,无论父母是否重男轻女,即便是出于女儿不为家中添麻烦的想法,父母也多希望能够寻得一门好亲事。但若是女儿不领情,这婚事不成,两家的颜面也过不去。《郑风·丰》描写了一位后悔未成亲的女子,当男子已经上门迎娶,女子却未嫁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即便是女子后悔,怕是也难重修旧好了。情感需要时机,一旦错过了,两个人就如同交叉的直线一般越走越远了。 在婚嫁之时,人们会给予新人美满的祝愿。《周南·螽斯》祝福新人多子多福,《周南·桃夭》祝贺新娘出嫁,《周南·樛木》则是对新郎的祝福。若还能有配乐,在今天的婚礼中讲这些诗作为祝福歌曲也一点也不会显得突兀。婚姻不易,或许爱人们在最为艰辛之时想起这一份祝福,指不定还能携手继续走下去。
当大家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之时,既喜又忧才最能表达娘家人最真切的情感。《燕燕》中女子远嫁,父母希望女儿能嫁得好郎君,然而路途遥远,难以再见,又担心她受委屈,遇人不淑。这份担忧从来不显多余,即便父母千挑万选了一个好人家,但过日子的还是自己的女儿。亲人的感伤在这张灯结彩的喜庆日子里更为浓厚。
三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人人都盼望的,《郑风·女曰鸡鸣》便是美满家庭生活的直接反映。夫妻二人的对话将质朴而幸福的家庭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齐风·鸡鸣》是夫妻在晨间的对话,妻子催丈夫早起去上朝,而丈夫赖床不起。在恋爱的热情之后,是平淡的家庭生活。夫妻二人把心安定下来,其实就算得上一份幸福了。 男子劳作,女子持家,二人分工协作,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才能过得圆满顺遂。夫妻二人接受这一份平淡而安宁的生活,才能够充满动力为家打拼。即使离家万里,夫妻二人也时时有所牵绊、挂念。家庭承载着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从结婚成家的那一刻起,家庭所带来的责任与义务都需要夫妻双方一同承担。
丈夫对妻子的关心是让妻子获得安全感的源头。《郑风·出其东门》中男子对妻表忠诚。婚姻的维系不能总是一头热,要想婚姻长久,须得两人一同努力。妻子对丈夫的要求看似很多,然而说到底也不过是希望能够获得丈夫的一份关心与爱护,能够白头偕老。那一份自制与忠诚,是丈夫应该为家庭履行的诺言。除了用誓言表忠诚,丈夫对妻子的紧张也将他对婚姻的重视表现得一览无余。《齐风·东方未明》中的丈夫忙于公事而不得休息,却还是要为家中筑上篱笆,临别时瞪眼警告妻子。《陈风·防有鹊巢》中同有此意,丈夫担忧着有人离间自己与爱人的感情。这些丈夫虽然显得有些“小气”,但婚姻之中如若丝毫没有这份安危之心,想必丈夫对这家庭也并不太过在意。
四
而家庭中大大小小的矛盾,是绕不开的话题。由于服役与战事,丈夫久不归家,只剩妻子一人持家。远行的丈夫抑制不住对家的思念,《豳风·东山》中的征人在归途中想念家中的妻儿,然而近乡情更怯,离家太久后回家反而生出了一丝担忧。丈夫或许是怕妻子埋怨,心中的亏欠积累太多,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家人。妻子若是思念着久不归家的丈夫,长此以往,便会生出愤怒与猜忌。《君子于役》中,妻子明知丈夫外出服役,但无法联络,只剩自己一人在家苦等,便怀疑丈夫将自己遗忘。当今的社会在科技的帮助之下,即使长久分别,也尚能联络以表思念。那时的妻子,只能在操持家事之余,走出家门,望向路口,期盼下一秒丈夫就会向自己走来。心中的希望与热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消磨殆尽,此中辛苦可向谁人道,谁人又可知?
漫长的等待消磨了生活的热情,也带走了人生的宝贵岁月,可即便千百个不愿,妻子也只好将等待视作唯一的方法。《郑风·风雨》中的妻子终于等到了丈夫归家,即使风雨交加,妻子的心中也甚是安宁平和。丈夫是家中顶天立地的人,夫妻二人只要在一处,便可以一同解决困难,面对生活的种种坎坷。丈夫能顺利归来,妻子心中那份喜悦藏也藏不住,所有的等待都有了价值。然而如果等来了噩耗,妻子的心痛又如何安放呢?西周至春秋战乱频繁,在战争面前生命变得非常渺小。《诗经》中妻子悼念丈夫的诗歌,其哀之深,让人悲切。《桧风·素冠》之中,丈夫离世,活着的那人总是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与思念,即便是共死,也好过留妻子一人。
另一种明显的家庭矛盾,来自丈夫另娶,女子被抛弃。《江有汜》中,妻子只能用长江也有支流的理由来安慰自己接受丈夫另娶的现实。而在《邶风·谷风》以及《小雅·谷风》中,夫妻都曾共患难,却无法同安乐。《氓》中的女子虽然被丈夫遗弃,然而却对过去的婚姻生活毫无留恋,这与其他心存念想的弃妇诗有很大的区别。丈夫的背叛往往让家庭深受打击,有的妻子会挽回婚姻,有的妻子則洒脱地放弃这一段婚姻。但如若娘家不可依靠,妻子离开丈夫后该何去何从呢?对于当时的女子而言,在残缺的婚姻与独立生活之间做选择实属不易。
五
男男女女的故事有那么多,真正能过得称心如意的人能有几个呢?两千年过去了,那时的恩爱情仇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为灰烬了。我们读《诗经》,实则是在读自己。我们能够体会《诗经》中的情感,大多是因为在自己身上找着了遗落的影子。我们呼吸之间的那份情谊,只有当下的你我才能够明了,且千万莫让那相思随风化去,到头来只剩下自己一声叹息。从声嘶力竭的爱恨,到平淡似水的微笑,没有人能够绕过这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只愿今天我们的那颗玲珑心,都能得人欣赏,珍藏爱惜,免遭侵扰。
《诗经》是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有着诗中的经历,才能将《诗经》谱曲配词流传至今。今天的我们不过管中窥豹,离《诗经》中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感不知还有多远的距离。即便遗失了的乐调,仅剩的“歌词”也依然让我们从这语言的韵律之中感受《诗经》的美好。
【关 键 词】《诗经译注》;情感;婚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兰台读书会。
《诗经》讲了什么?这个问题透着一丝古怪,一部诗集的内容怎可用三言两语简单概括?但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如此,反而勾勒出了一幅从西周到春秋的巨型画卷。两千多年过去了,即使社会面貌难以还原,然而情感这种东西,好似跨越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即使境遇再不相同,那份喜怒哀乐我们都能感同身受。
论起情感来,亲情、爱情与友情缺一不可,然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爱情。这或许是由于亲情总带着一份责任感,友情常常稳固而长久,这样一来,爱情的分分合合显得曲折离奇了许多。女子向来是爱情中的高手,她们的情感充沛而细腻,更重要的是,当时女子的生活重心往往围绕着爱情与婚姻,这已然构成了她们大半个精神世界。相比之下,《诗经》中的男子对爱情的态度则自信果断许多,在热恋之后,婚姻对于男子而言更多的是一份牵挂与责任。
可這爱情总是难以完美。爱慕或有不得,相恋会有分手,嫁娶不得自由,婚姻又难以长久。“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此时是如此真实,一个人付出的情感越多,到头来越受伤害,只得把这心中剪不断的情谊化作灰烬,空余一片惆怅。
一
我们从不会对《诗经》中的爱恋之情感到陌生。《秦风·蒹葭》的一份相思让多少人为之苦涩。那女子似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一朵荷,亭亭玉立在那水中央。男子的这份相思传颂千年,不知是点破了多少少年的心中事。《陈风·东门之池》中的男子爱慕着东门城池的织布姑娘,想与她唱支歌、诉衷肠。他常常站在城墙上,遥遥望着织布坊,却能一眼认出自己心爱的姑娘。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是他的最佳写照了。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子的追求显得理所应当了些。若把这追求者换为女子,这份感情就更显热烈而大胆了。
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总是难能可贵的。《邶风·简兮》中的女子爱上了舞师,只是因为一场美轮美奂的舞蹈。有时候感情就是如此直接、深刻而毫无道理可言,一个眼神的交换便成就了一双人。两人间的爱恋常伴随着倾慕,那也算得上是心动的开始。舞蹈之中流露的品性、面庞身躯下刚毅的人格,无须言语,就牵动着女子的心。纯粹的情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珍贵,你是何人,家住何处,在那动心的瞬间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爱慕你的人满心满眼只有你一人,其他的再也容不下了。很难说感情应不应该看重物质条件,只是多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着年轻的自己,无论是谁怕也很难轻易放弃“一见君子误终生”的情谊。
两人若能心意相通,还有机会走到一处,然而若是不能了解对方的心思,这感情就成了心头拔不出的刺。《王风·大车》中的女子可算是吃尽了这种苦头。女子深深地爱慕着男子,却不知爱人的想法如何。在街边一次又一次看着爱人坐车离开,而不敢上前询问,实在可怜。程俊英先生解读道:“她很想和情人同居,但不知情人心里究竟如何,所以不敢私奔。”若是按照这种理解,这女子就更为大胆了。处于爱恋中的人常常为小事而争吵,女子若稍微敏感些便容易被气得跺脚甚至默默流泪。女子的眼中饱含泪水,爱人的车一转过街角,大颗的泪珠便顺颊流下,止也止不住。那车上的人啊,就不能停下来看看可爱的她吗?
女儿家心里的弯弯绕绕在爱恋之中总是显得可爱。她们有时大胆勇敢,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摆在心上人面前;有时又矜持羞涩,希望心上人能懂得自己的心意,省去自己略显莽撞的行为。《郑风·山有扶苏》中的女子因找不到如意郎君而心中不平,《桧风·羔裘》中的女子则优柔寡断不敢与情人私奔。小鹿乱撞的心跳让少女呼吸不畅,即便她们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也不会招人厌烦,正是这求而不得的烦恼更显少女情怀。
失恋的心情必然不好受,但每个人对这段感情的态度却有所不同。《郑风·狡童》中的女子因为失恋而废寝忘食,可谓是心如刀割。《郑风·褰裳》中的女子则是爽朗干脆,并不会因情人变心而郁郁寡欢。一个垂首拭泪,想起昔日的美好便寝食难安,却仍然放不下对爱人的念想;一个泼辣心宽,迅速走出这段令人神伤的感情,追求一段新感情。她们的形象是那么的真实,就如同朋友一般,让我们想为她递一张纸巾,给她一个拥抱,让她不必独自一人面对这段辛苦的日子。
二
处于爱恋中的男女多是随着自己的心意的,可恋上只需一瞬,婚嫁却远不只心意相通那么简单。由于跨越五百多年,《诗经》中的婚嫁观念变化多样,有时推崇自由婚恋,有时又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卫风·木瓜》为代表的定情诗的出现多是在民风更为开放的状态下,男女以信物定情,也算是婚嫁的第一步。
《鄘风·柏舟》是女子反抗父母之命、追求婚姻自由的代表;而在《蝃蝀》中,女子追求自由婚姻的做法却又备受嘲讽。然而有趣之处在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婚姻理念,在《诗经》中同时存在,无论当时婚姻是否自由,在言论上倒是相当包容。人们常说婚姻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当爱人与家族之间产生矛盾,无论心中的天平向谁倾斜,都会留下伤痛与遗憾。
婚嫁有时更能体现女子的地位。《小雅·斯干》中可以看出,自打出生起女子能够得到的物质保障就相当少,父母只求她安稳度日。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异常明显的环境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少得可怜,争取自由婚恋的声音也就更是弥足珍贵了。《召南·行露》中女子严词拒绝了向她逼婚的男子,虽并不清楚是否是父母安排的婚事,然而这男子已有妻室却欺瞒于她,即便要对簿公堂她也毫不示弱。若是以欺骗与逼迫作为婚姻的起点,两个人又如何能期盼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呢?
但是从大体情况上看来,无论父母是否重男轻女,即便是出于女儿不为家中添麻烦的想法,父母也多希望能够寻得一门好亲事。但若是女儿不领情,这婚事不成,两家的颜面也过不去。《郑风·丰》描写了一位后悔未成亲的女子,当男子已经上门迎娶,女子却未嫁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即便是女子后悔,怕是也难重修旧好了。情感需要时机,一旦错过了,两个人就如同交叉的直线一般越走越远了。 在婚嫁之时,人们会给予新人美满的祝愿。《周南·螽斯》祝福新人多子多福,《周南·桃夭》祝贺新娘出嫁,《周南·樛木》则是对新郎的祝福。若还能有配乐,在今天的婚礼中讲这些诗作为祝福歌曲也一点也不会显得突兀。婚姻不易,或许爱人们在最为艰辛之时想起这一份祝福,指不定还能携手继续走下去。
当大家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之时,既喜又忧才最能表达娘家人最真切的情感。《燕燕》中女子远嫁,父母希望女儿能嫁得好郎君,然而路途遥远,难以再见,又担心她受委屈,遇人不淑。这份担忧从来不显多余,即便父母千挑万选了一个好人家,但过日子的还是自己的女儿。亲人的感伤在这张灯结彩的喜庆日子里更为浓厚。
三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人人都盼望的,《郑风·女曰鸡鸣》便是美满家庭生活的直接反映。夫妻二人的对话将质朴而幸福的家庭生活描述得淋漓尽致。《齐风·鸡鸣》是夫妻在晨间的对话,妻子催丈夫早起去上朝,而丈夫赖床不起。在恋爱的热情之后,是平淡的家庭生活。夫妻二人把心安定下来,其实就算得上一份幸福了。 男子劳作,女子持家,二人分工协作,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才能过得圆满顺遂。夫妻二人接受这一份平淡而安宁的生活,才能够充满动力为家打拼。即使离家万里,夫妻二人也时时有所牵绊、挂念。家庭承载着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从结婚成家的那一刻起,家庭所带来的责任与义务都需要夫妻双方一同承担。
丈夫对妻子的关心是让妻子获得安全感的源头。《郑风·出其东门》中男子对妻表忠诚。婚姻的维系不能总是一头热,要想婚姻长久,须得两人一同努力。妻子对丈夫的要求看似很多,然而说到底也不过是希望能够获得丈夫的一份关心与爱护,能够白头偕老。那一份自制与忠诚,是丈夫应该为家庭履行的诺言。除了用誓言表忠诚,丈夫对妻子的紧张也将他对婚姻的重视表现得一览无余。《齐风·东方未明》中的丈夫忙于公事而不得休息,却还是要为家中筑上篱笆,临别时瞪眼警告妻子。《陈风·防有鹊巢》中同有此意,丈夫担忧着有人离间自己与爱人的感情。这些丈夫虽然显得有些“小气”,但婚姻之中如若丝毫没有这份安危之心,想必丈夫对这家庭也并不太过在意。
四
而家庭中大大小小的矛盾,是绕不开的话题。由于服役与战事,丈夫久不归家,只剩妻子一人持家。远行的丈夫抑制不住对家的思念,《豳风·东山》中的征人在归途中想念家中的妻儿,然而近乡情更怯,离家太久后回家反而生出了一丝担忧。丈夫或许是怕妻子埋怨,心中的亏欠积累太多,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家人。妻子若是思念着久不归家的丈夫,长此以往,便会生出愤怒与猜忌。《君子于役》中,妻子明知丈夫外出服役,但无法联络,只剩自己一人在家苦等,便怀疑丈夫将自己遗忘。当今的社会在科技的帮助之下,即使长久分别,也尚能联络以表思念。那时的妻子,只能在操持家事之余,走出家门,望向路口,期盼下一秒丈夫就会向自己走来。心中的希望与热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消磨殆尽,此中辛苦可向谁人道,谁人又可知?
漫长的等待消磨了生活的热情,也带走了人生的宝贵岁月,可即便千百个不愿,妻子也只好将等待视作唯一的方法。《郑风·风雨》中的妻子终于等到了丈夫归家,即使风雨交加,妻子的心中也甚是安宁平和。丈夫是家中顶天立地的人,夫妻二人只要在一处,便可以一同解决困难,面对生活的种种坎坷。丈夫能顺利归来,妻子心中那份喜悦藏也藏不住,所有的等待都有了价值。然而如果等来了噩耗,妻子的心痛又如何安放呢?西周至春秋战乱频繁,在战争面前生命变得非常渺小。《诗经》中妻子悼念丈夫的诗歌,其哀之深,让人悲切。《桧风·素冠》之中,丈夫离世,活着的那人总是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与思念,即便是共死,也好过留妻子一人。
另一种明显的家庭矛盾,来自丈夫另娶,女子被抛弃。《江有汜》中,妻子只能用长江也有支流的理由来安慰自己接受丈夫另娶的现实。而在《邶风·谷风》以及《小雅·谷风》中,夫妻都曾共患难,却无法同安乐。《氓》中的女子虽然被丈夫遗弃,然而却对过去的婚姻生活毫无留恋,这与其他心存念想的弃妇诗有很大的区别。丈夫的背叛往往让家庭深受打击,有的妻子会挽回婚姻,有的妻子則洒脱地放弃这一段婚姻。但如若娘家不可依靠,妻子离开丈夫后该何去何从呢?对于当时的女子而言,在残缺的婚姻与独立生活之间做选择实属不易。
五
男男女女的故事有那么多,真正能过得称心如意的人能有几个呢?两千年过去了,那时的恩爱情仇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为灰烬了。我们读《诗经》,实则是在读自己。我们能够体会《诗经》中的情感,大多是因为在自己身上找着了遗落的影子。我们呼吸之间的那份情谊,只有当下的你我才能够明了,且千万莫让那相思随风化去,到头来只剩下自己一声叹息。从声嘶力竭的爱恨,到平淡似水的微笑,没有人能够绕过这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只愿今天我们的那颗玲珑心,都能得人欣赏,珍藏爱惜,免遭侵扰。
《诗经》是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有着诗中的经历,才能将《诗经》谱曲配词流传至今。今天的我们不过管中窥豹,离《诗经》中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感不知还有多远的距离。即便遗失了的乐调,仅剩的“歌词”也依然让我们从这语言的韵律之中感受《诗经》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