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地球化学新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形势、所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并据此对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趋势;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challenges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the preliminary discussed,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put forward further work the suggestion,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Development tendency; Working suggestion
  
  
  1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
  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在围岩中留下元素运移轨迹或在成矿以后,通过分散在四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植物及气体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这些元素变化轨迹或分散模式去追踪和发现新的矿床。近几年以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专家在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巨量金属聚集与大型矿集区定量识别与评价、难识别类型或难识别矿种勘查、地球化学块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推动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到新的一个理论阶段。
  2勘查地球化学发展形势
  近十多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勘查地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2)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3)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随着较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的方法技术尚存诸多问题,需要分类进行专门研究,以推进化探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例如,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4)资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知识及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化探的主要任务是找矿,这个观念和思路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开拓新领域的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化探的发展应走与地质、物探及相关环境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之路;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化探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突破点、结合点”,并在综合研究中站到解决问题的前沿。
  3勘查地球化学发展方向及建议
  3.1方法技术的改进是实施各种战略的保证
  (1)区域性地球化学资料的采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覆盖、浅覆盖和中覆盖地区的信息采集需要很好的解决。目前,我们已经研制了深穿透方法、活动态、地气法等方法,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研究。
  (2)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按照目前的规定及规范来执行,取得的成果有时与测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冲突,甚至严重冲突,这涉及到野外采样的方法技术问题。无论从矿产勘查考虑,还是从兼顾找矿、基础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考虑,都需要继续研究不同景观区(带)的介质的代表性,元素的迁移富集特点,影响勘查效果的干扰因素和干扰机制,进一步确定采样手段、介质和密度。目前,有专家提出,在我国西部地区工作,采取单一介质是有问题的,应该采用集成方法。如在一次调查中采几种介质,互相印证、互相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3)我国森林沼泽区的工作方法已做过6次研究,总的看来,理论研究程度较低,在如何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填图、找矿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行规范只是从地球化学角度制定的,没有考虑其他方法的综合应用,应该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路子。
  (4)对于一些特别的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应给予支持,以利其发展;对新方法的研制,在局部试验与面上推广之间,应该设立过渡性研究,以便进行验证和完善。
  (5)新方法的研制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在区域和局部工作中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如金属活动态、地气法、偏提取等,科研单位尚可使用,到了生产单位和生产实践中,问题就很多。总的看来,它们还处于研究阶段,未达到可以推广应用的程度。应该从理论和技术上,就深层次的问题探寻解决和完善途径,使这些方法技术得以完善。
  (6)相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对于解决地质问题、找矿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于不同景观区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都有很大意义。过去,不同部门的单位,针对不同的用途,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相态的分类和标准尚不一致,分析程序各有千秋,直接影响到成果的可对比性和可验证性。建议通过一些代表性单位的联合研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和分析程序,以利于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7)化探数据处理是勘查评价的重要环节。我国已有RASMA等技术,但近些年来对数据的综合处理技术研究得很少,且所使用的软件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8)应该着力改变过去主要凭经验作评价的状况,加强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考虑多重分形、模式识别等新技术,建立新的评价方法体系;应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地球化学填图系统,包括GPS平台、地形图、遥感图象、已有地球化学图、地质图等,构成一个兼有数据采集、储存和处理的自动化综合系统。
  3.2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发展方向及建议
  矿产勘查仍然是我国化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开展与区域化探扫面相衔接的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
  区域化探扫面统计资料显示,自“六五”以来,区域化探完成646万km2,1:5万化探完成121万km2,更大比例尺化探完成l1.8万km2,三者的比例是83:15.5:1.5;自调查局成立以后,区域化探完成53.6万km2,1:5万10万km2,更大比例尺0.7萬km2,三者的比例是83:16:1,两个时期的比例大体相同。从矿产勘查的角度说,1:20万以小比例尺工作是“战略布局”,l:5万工作是“短兵相接”,更大比例尺工作才是“刺刀见红”。这里存在着一个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的应用问题,十几年的经验表明,在1:20万的基础上开展1:5万工作,效果是相当突出的,因此1:5万~1:2.5万大比例尺化探异常优选和评价系统,是区域成果评价的继承和延续,应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3.2.2研制l: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
  与l:20万工作相比,l:5万评价有其特殊性。由于工作区缩小,干扰因素和景观特点变化,沿用内地的和区域上的工作方法可能会出现问题。东天山和冈底斯带的试点评价工作表明,在一个成矿带内,景观有差异,工作方法不一,所获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难以判定,给1:5万化探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与区域化探工作和更大比例尺化探工作相比,l:5万化探工作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应该有细致的方法技术研究。此外,l:20万化探测试了几十种元素,检查了几万个异常,但80%的精力放在了找金矿上,其余信息远远未能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对1:5万矿产快速评价技术还相当薄弱,在今后一段时间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2.31:5万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课题设置建议
  对l:5万找矿,可以划分三类地区进行研究:
  (1)东部中低山丘陵区,工作虽相对容易,但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只依赖于经验模式,漏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2)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主要指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所发现的面积大、含量低的异常应很好评价;
  (3)西部高寒深切割地区,这里的l:5万异常评价方法还不很成熟。建议在三类地区各选3~5个省作试点,把l:20万评价得出的所有异常都做三级查证,做完以后再做1:5万工作,逐个进行评价。把1:5万工作阶段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提高l:20万资料的利用程度。
  3.2.4隐伏矿勘查找矿建议
  寻找隐伏矿是矿产勘查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识别大型和巨型矿的地球化学定量方法。就我国东部而言,虽然工作程度已较高,随着工作深入和观念更新,仍有可能找到新的隐伏矿床。在这方面,我们以往开发过不少技术,如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热释汞、卤素、相态分析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进行得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和持续的研究和应用,应该采取措施继续给予支持。有的专家提出,要加强方法技术的基础研究,如原生晕的理论成因模型,似乎没有认真研究过,没有它,评价工作总是定性的,永远不会是定量的,就不能像物探一样搞正反演。
  3.2.5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普查评价工作建议
  勘查地球化学的特点就是它借助于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肉眼无法识别的矿床类型或矿种,过去在发现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现在依然有些新的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矿床,有待于深人研究和找矿技术的突破。如砂岩型铀矿、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矿床、稀有分散元素矿床和油田中伴生金属矿床等。其中黑色岩系区的资源调查,除找铀、钼、钒、稀土外,寻找复合微肥也有很大的生态意义,它是防治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一种专用微肥。
  参考文献:
  [1]龚荣洲,等.《成矿元素富集机制的量子地球化学研究》[J].地学前缘,第7卷第1期,2000年3月.
  [2]王学求.《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挑战》[J].地学前缘,第10卷第.I期,2003年3月.
  [3]王学求.《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进展》[M].2006年1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城市给排水管道设计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排水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of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design a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应该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有效的管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完善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需要把握的原则,重点总结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对策,展望了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趋势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不同于低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振动源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所以必須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良好情况,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阐述了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节水措施  Abstract:The high-rise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增长,土木工程是为人类服务,他必然是每个历史时期技术、经济、艺术统一的见证。因此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土木工程首要任务是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在管理中,1、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2、要有一支具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专项质检班子,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设计、施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的形成和地下采空区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场地稳定性的评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来说明了采空区兴建建筑物应注意的问题,愿与同行共商。  关键词:地下采空区;地面建筑物;残余变形;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work experience, t
期刊
摘要:基坑支护是基坑开挖施工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在深基坑施工中作用更加显著。其设计一定要严谨、周密,一定要详细了解地质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因素,制定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
期刊
摘要:城镇建设作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之一,其属于市政工程,是当地的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施工的工程建筑,它不仅是建筑施工队展现实力的工程,更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代表,而且能够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成功建设城镇工程项目具有重大意义。文本对我国城镇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简单介绍,并列举了城镇建设招投标、城镇给水管网水质以及市政道路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镇建设;工程管理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桩基, 施工技术,沉桩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worked experience in building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ape
期刊
摘要:结合某工程实例,系统论述混凝土灌注桩底注浆目的、要求、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等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灌注桩;注浆;参数;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TU75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ombined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discusses the concrete piles system grouting
期刊
摘要:坡屋面框架结构是指坡度大于等于 10°且小于 75°的建筑屋面。 近年,坡屋面日渐增多,特别是别墅工程、住宅小区。文本结合实际的工程就坡屋面施工工艺进行叙述,以期能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坡屋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slope roofing frame structure is to point to mo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