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安排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着打杂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被迫像蘑菇一样,呆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甚至时常还会面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对于这种状态,职场上有形象的概括:“蘑菇定律”。“蘑菇”长大之前,都要经历不公平待遇和不被重视的痛苦。
你是否曾受“蘑菇定律”困扰?你是否无数次地想过,究竟要怎样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让人发现你的价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几位职场新人的做法,也许你能从她们的身上,得到有益的启发。
做“松茸”,不做“草菇”
强尼(销售)
考进这家著名酿酒企业时,名校毕业且实习成绩优秀的我,被分进了全公司最好的部门——大客户市场部,同学们都很羡慕我,亲戚们也都为我骄傲。
可是,两年之后,公司转变战略,决定拓宽市场,抓大不放小,要把货铺进所有大大小小的超市、杂货店、烟酒店乃至小饭馆,为此特意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名字听着就丧气——小客户部。大家都是做惯了大生意的,谁愿意干那种一次只能推销出几瓶酒的小事情?
不出意料,没人自愿去新部门里当所谓的“开国元老”,最后,老板只好拉壮丁,把各个部门最年轻和最没有背景的人凑合在一起,勉强拉出一支“蘑菇”队,我也因为仅有2年资历不幸入选。虽然老板美其名曰“把最有潜力的人放在最能锻炼人的岗位!”但年轻气盛的我,哪里听得进去这种安慰,表面上还是一样干活,心里却很沮丧,几乎每天回到家里都要跟老婆发半天牢骚。
时间长了,老婆再也不想做我的恶劣情绪回收站,板起面孔狠狠把我教训了一顿,骂得我惭愧又自责:“是啊,作为一个男人,怎能整天怨天尤人,把事业无成的责任都推给别人呢?即使不能脱离“蘑菇”一家门,我也要做身价堪比黄金的“松茸”老大哥,而不能沦落成一斤只卖几元钱的“草菇”弟弟!”
说雄起就雄起。首先,我给自己找了若干条阿Q式的鼓励:
第一,时间自由。小商店多如牛毛,整天扫街也扫不完,如果家里有什么急事,随便编个拜访客户的理由就能开溜,迟到早退也不再成为问题;相反,大客户就那么几个,扳起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如果天天拜访,岂不成了骚扰?况且,领导对大客户的信息了如指掌,一个电话拨过去,就能知道真假,下属的行程尽在掌握,岂容浑水摸鱼?
第二,压力小。谁都知道在小店里销售我们这种高档酒难度极大,所以,没有硬性指标,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整天盯着报表发愁;
第三,过去的生意都是酒桌上谈出来的,钱赚了不少,身体却每况愈下,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很少。现在就不同了:不可能花大价钱请小老板喝酒,加班应酬几乎为零,每天回家喝汤,一家子其乐融融,少挣点钱也值了。
心态!心态很重要!调适好心情,干起活来劲头倍增,我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开始享受起当下的工作,想了不少办法,努力把过程做到最好。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遇而安。很快,一些人跳了槽,一些人想办法去了其他部门,我们部门的“老人”只剩下寥寥几个,而我,依然还在。因为,我找到了新部门越来越多的优点,也由衷喜欢新环境,我开始相信,年轻人多到艰苦的地方锻炼,的确是有好处的。“蘑菇”岗位,有时也不算太坏!
踏踏实实干好杂活
金桂(企划科长)
我刚到公司时,被安排在宣传科当实习生,一位科长,两位师姐,谁都比我牛,我成了一个打杂的。
每天早晨,我第一个进办公室,擦桌子扫地打开水。今天写黑板报,明天换橱窗,还得和办公室的员工一起买东西,当然主要是当搬运工。就连街道上借人搞普选,也让我去充数。可论待遇却数我最低,发东西都和别人不是一个级别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我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
有一次,我喝多了,和人力资源部的大姐倒苦水,这位大姐劝我说:“你别小瞧打杂,那是给你自己铺道呢,哪个杂活也不白干。”
正巧,没过一个月,公司产品要参加一个展览,总公司负责牵头,分公司各自出设计小样。老总把任务交给了我们科,两位师姐发牢骚说:“咱们单位真够抠门的,花钱找广告公司设计多好。”科长没辙,就让我试试。我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下来,因为我太需要机会了。
搜集了很多资料,又到街上找灵感,从商场的橱窗,看到街头的广告,夜里加班搞出小样,到总公司审稿,主管处长只看了一眼就“枪毙”了;我又请邻居——一个专业美工帮忙修改。再审稿的时候,处长说:“大有进步,不过色彩不明快。”一连改了七稿,到第八稿总算成功了,我们的展板大获好评。从此,我也结束了“蘑菇”生涯。
后来,我当上宣传策划科副科长,领导让我筹办全国年会,作为东道主,需要接待四面八方的来客,还不能赔钱。我绞尽脑汁算计,策划方案一次通过,会议很圆满,还赚了点钱。此时我才明白,自己这身八面玲珑应付杂事的“功夫”,有些就是当初“打杂”练出来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当“蘑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领导和同事们观察你的过程:做人踏实不踏实,工作认真不认真,适合往哪方面发展,都有眼睛盯着呢。给初入职场的朋友提个醒:甭指望刚从大学毕业,人家就拿你当神仙供着。踏踏实实把杂活干好了,等于多一个观察职场的视角,多一份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心身边“毒蘑菇”
丸子(公关)
从重点小学读到重点大学,如愿以偿进了世界知名的公关公司。进入职场才渐渐知道,面试时候再怎么意气风发,也抵挡不住江湖的险恶啊!
刚进公司,老板递给我一个文件夹,说是几个客户的资料,让我熟悉一下,以后就由我来follow,还语重心长地叮嘱了一番。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这几个公司实在是小客户中的小客户,别人跟的客户要举办活动,公司很多“重要人物”会积极出主意,策划会开了一个又一个。我这几个呢,别说老板不重视,就连客户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初进公司,客户又没有什么分量,再加上大公司人人都心高气傲,所以,我在办公室几乎就没有什么声音。人是需要舞台的,没有舞台,你我再怎么努力也没可能引起别人重视啊。我很着急。
过了一阵,有一个学姐时常主动过来跟我说话,叫我一起吃饭什么的,渐渐地,她会让我帮她处理一些联络方面的杂事。起初我挺热心的,毕竟有点“受宠若惊”,后来我发现有点奇怪:她叫我联络的,大多是些难缠的“牛皮糖”,耗时耗力,有一两次甚至差点影响了我自己的工作。有别的部门同事提醒我,说那个学姐人缘很差,喜欢利用别人,叫我小心。这时候我才长了一个心眼,暗自观察,发现的确如此,公司里同事下班聚餐K歌,几乎没有人叫她。
现在我渐渐在公司站稳了脚跟。这其中不乏幸运因素——我负责的一个公司被新公司收购,新公司公关经理非常有思路,我和她一起合作,操持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宣传活动,有些在业内还引起了不小反响。
直到现在,还有同事跟我说,当初看见我跟那个学姐走得那么近,以为我和她是“一路人”,确实影响了大家对我的第一印象。幸好路遥知马力,我这颗小蘑菇才得以重见天日。小蘑菇长大不容易,一定要相信,要让自己的“营养价值”得到认可,只有靠自己,而不是借助别人的力量。
野百合也有春天
瑞娥(编辑)
“有个叫齐瓦勃的人以前是个建筑工,但是他一直胸怀大志,喜欢看书。某次上班时间他看书看得入迷,结果被老板发现了。于是老板和他交谈……后来这个人成为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裁。”
这是一篇励志职场美文里写的。老实说对于这则故事的真实性,我一直有怀疑,因为这种文章构思思路是典型中国式的,很像国人热衷于编写的“先进人物事迹”。这样的故事听听可以,但不能当真。不信你试试上班时间看书,老板不炒你鱿鱼才怪。
职场新人在次要部门锻炼,从底层一步步做起是正常的。但假如三五年过去了,依然如此,那说明你可能不适合该公司,或者该公司忽视了你的才华。当然,你可以期待某个特殊情况出现,然后你在别人都束手无策时“横空出世”,丑小鸭变天鹅。然而这种情节,大多只会出现在影视剧或者杂志上,在实践中肯定只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上如果你长期不受重用,本人又有远大理想,跳槽走人最为务实。
也有人留恋现在的单位,看重其稳定或者高福利,那么面对冷遇,你也可以另辟蹊径。我一位教师朋友,由于不善于搞关系,在学校一直教差生班副科。他喜欢写作,在这种清闲无压力的状态下,几年间写出数百万字作品,如今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在学校也渐渐让人刮目相看了。另一位朋友是公务员,人到中年依然在资料室混闲职,人家都正处了,他还是小兵一个。不过他心态好,闲时研究电器、电脑,水平一流,业余时间不少建筑单位请他帮忙设计监理电路,收入颇丰,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
野百合也有春天,关键在于心态。不抛弃、不放弃,你的才能总会找到一种方式显山露水。
你是否曾受“蘑菇定律”困扰?你是否无数次地想过,究竟要怎样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让人发现你的价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几位职场新人的做法,也许你能从她们的身上,得到有益的启发。
做“松茸”,不做“草菇”
强尼(销售)
考进这家著名酿酒企业时,名校毕业且实习成绩优秀的我,被分进了全公司最好的部门——大客户市场部,同学们都很羡慕我,亲戚们也都为我骄傲。
可是,两年之后,公司转变战略,决定拓宽市场,抓大不放小,要把货铺进所有大大小小的超市、杂货店、烟酒店乃至小饭馆,为此特意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名字听着就丧气——小客户部。大家都是做惯了大生意的,谁愿意干那种一次只能推销出几瓶酒的小事情?
不出意料,没人自愿去新部门里当所谓的“开国元老”,最后,老板只好拉壮丁,把各个部门最年轻和最没有背景的人凑合在一起,勉强拉出一支“蘑菇”队,我也因为仅有2年资历不幸入选。虽然老板美其名曰“把最有潜力的人放在最能锻炼人的岗位!”但年轻气盛的我,哪里听得进去这种安慰,表面上还是一样干活,心里却很沮丧,几乎每天回到家里都要跟老婆发半天牢骚。
时间长了,老婆再也不想做我的恶劣情绪回收站,板起面孔狠狠把我教训了一顿,骂得我惭愧又自责:“是啊,作为一个男人,怎能整天怨天尤人,把事业无成的责任都推给别人呢?即使不能脱离“蘑菇”一家门,我也要做身价堪比黄金的“松茸”老大哥,而不能沦落成一斤只卖几元钱的“草菇”弟弟!”
说雄起就雄起。首先,我给自己找了若干条阿Q式的鼓励:
第一,时间自由。小商店多如牛毛,整天扫街也扫不完,如果家里有什么急事,随便编个拜访客户的理由就能开溜,迟到早退也不再成为问题;相反,大客户就那么几个,扳起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如果天天拜访,岂不成了骚扰?况且,领导对大客户的信息了如指掌,一个电话拨过去,就能知道真假,下属的行程尽在掌握,岂容浑水摸鱼?
第二,压力小。谁都知道在小店里销售我们这种高档酒难度极大,所以,没有硬性指标,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整天盯着报表发愁;
第三,过去的生意都是酒桌上谈出来的,钱赚了不少,身体却每况愈下,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很少。现在就不同了:不可能花大价钱请小老板喝酒,加班应酬几乎为零,每天回家喝汤,一家子其乐融融,少挣点钱也值了。
心态!心态很重要!调适好心情,干起活来劲头倍增,我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开始享受起当下的工作,想了不少办法,努力把过程做到最好。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遇而安。很快,一些人跳了槽,一些人想办法去了其他部门,我们部门的“老人”只剩下寥寥几个,而我,依然还在。因为,我找到了新部门越来越多的优点,也由衷喜欢新环境,我开始相信,年轻人多到艰苦的地方锻炼,的确是有好处的。“蘑菇”岗位,有时也不算太坏!
踏踏实实干好杂活
金桂(企划科长)
我刚到公司时,被安排在宣传科当实习生,一位科长,两位师姐,谁都比我牛,我成了一个打杂的。
每天早晨,我第一个进办公室,擦桌子扫地打开水。今天写黑板报,明天换橱窗,还得和办公室的员工一起买东西,当然主要是当搬运工。就连街道上借人搞普选,也让我去充数。可论待遇却数我最低,发东西都和别人不是一个级别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我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
有一次,我喝多了,和人力资源部的大姐倒苦水,这位大姐劝我说:“你别小瞧打杂,那是给你自己铺道呢,哪个杂活也不白干。”
正巧,没过一个月,公司产品要参加一个展览,总公司负责牵头,分公司各自出设计小样。老总把任务交给了我们科,两位师姐发牢骚说:“咱们单位真够抠门的,花钱找广告公司设计多好。”科长没辙,就让我试试。我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下来,因为我太需要机会了。
搜集了很多资料,又到街上找灵感,从商场的橱窗,看到街头的广告,夜里加班搞出小样,到总公司审稿,主管处长只看了一眼就“枪毙”了;我又请邻居——一个专业美工帮忙修改。再审稿的时候,处长说:“大有进步,不过色彩不明快。”一连改了七稿,到第八稿总算成功了,我们的展板大获好评。从此,我也结束了“蘑菇”生涯。
后来,我当上宣传策划科副科长,领导让我筹办全国年会,作为东道主,需要接待四面八方的来客,还不能赔钱。我绞尽脑汁算计,策划方案一次通过,会议很圆满,还赚了点钱。此时我才明白,自己这身八面玲珑应付杂事的“功夫”,有些就是当初“打杂”练出来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当“蘑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领导和同事们观察你的过程:做人踏实不踏实,工作认真不认真,适合往哪方面发展,都有眼睛盯着呢。给初入职场的朋友提个醒:甭指望刚从大学毕业,人家就拿你当神仙供着。踏踏实实把杂活干好了,等于多一个观察职场的视角,多一份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心身边“毒蘑菇”
丸子(公关)
从重点小学读到重点大学,如愿以偿进了世界知名的公关公司。进入职场才渐渐知道,面试时候再怎么意气风发,也抵挡不住江湖的险恶啊!
刚进公司,老板递给我一个文件夹,说是几个客户的资料,让我熟悉一下,以后就由我来follow,还语重心长地叮嘱了一番。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这几个公司实在是小客户中的小客户,别人跟的客户要举办活动,公司很多“重要人物”会积极出主意,策划会开了一个又一个。我这几个呢,别说老板不重视,就连客户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初进公司,客户又没有什么分量,再加上大公司人人都心高气傲,所以,我在办公室几乎就没有什么声音。人是需要舞台的,没有舞台,你我再怎么努力也没可能引起别人重视啊。我很着急。
过了一阵,有一个学姐时常主动过来跟我说话,叫我一起吃饭什么的,渐渐地,她会让我帮她处理一些联络方面的杂事。起初我挺热心的,毕竟有点“受宠若惊”,后来我发现有点奇怪:她叫我联络的,大多是些难缠的“牛皮糖”,耗时耗力,有一两次甚至差点影响了我自己的工作。有别的部门同事提醒我,说那个学姐人缘很差,喜欢利用别人,叫我小心。这时候我才长了一个心眼,暗自观察,发现的确如此,公司里同事下班聚餐K歌,几乎没有人叫她。
现在我渐渐在公司站稳了脚跟。这其中不乏幸运因素——我负责的一个公司被新公司收购,新公司公关经理非常有思路,我和她一起合作,操持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宣传活动,有些在业内还引起了不小反响。
直到现在,还有同事跟我说,当初看见我跟那个学姐走得那么近,以为我和她是“一路人”,确实影响了大家对我的第一印象。幸好路遥知马力,我这颗小蘑菇才得以重见天日。小蘑菇长大不容易,一定要相信,要让自己的“营养价值”得到认可,只有靠自己,而不是借助别人的力量。
野百合也有春天
瑞娥(编辑)
“有个叫齐瓦勃的人以前是个建筑工,但是他一直胸怀大志,喜欢看书。某次上班时间他看书看得入迷,结果被老板发现了。于是老板和他交谈……后来这个人成为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裁。”
这是一篇励志职场美文里写的。老实说对于这则故事的真实性,我一直有怀疑,因为这种文章构思思路是典型中国式的,很像国人热衷于编写的“先进人物事迹”。这样的故事听听可以,但不能当真。不信你试试上班时间看书,老板不炒你鱿鱼才怪。
职场新人在次要部门锻炼,从底层一步步做起是正常的。但假如三五年过去了,依然如此,那说明你可能不适合该公司,或者该公司忽视了你的才华。当然,你可以期待某个特殊情况出现,然后你在别人都束手无策时“横空出世”,丑小鸭变天鹅。然而这种情节,大多只会出现在影视剧或者杂志上,在实践中肯定只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上如果你长期不受重用,本人又有远大理想,跳槽走人最为务实。
也有人留恋现在的单位,看重其稳定或者高福利,那么面对冷遇,你也可以另辟蹊径。我一位教师朋友,由于不善于搞关系,在学校一直教差生班副科。他喜欢写作,在这种清闲无压力的状态下,几年间写出数百万字作品,如今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在学校也渐渐让人刮目相看了。另一位朋友是公务员,人到中年依然在资料室混闲职,人家都正处了,他还是小兵一个。不过他心态好,闲时研究电器、电脑,水平一流,业余时间不少建筑单位请他帮忙设计监理电路,收入颇丰,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
野百合也有春天,关键在于心态。不抛弃、不放弃,你的才能总会找到一种方式显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