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静之
编剧、作家,涉足影视剧、话剧、京剧等多种艺术形态剧本创作,电影剧本代表作有《千里走单骑》《一代宗师》《归来》等。最新作品《大唐玄奘》将于2016年4月29日上映。
《综艺报》:在你笔下,玄奘几乎是一位圣人。你是怎么理解这位宗教领域的伟大人物的?你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邹静之:我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三藏法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宗教英雄”。玄奘的一生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解读起了特别大的作用。他去那烂陀寺取经之前才20多岁,成就非常高,在国内已经是“三藏法师”了,完全可以讲经授法,但是他居然还要远去天竺取经。
《西游记》中说“九九八十一难”,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玄奘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诱惑,信仰始终坚定不移。我认为玄奘就是一位大英雄。我想借玄奘传递给观众一种精神,让观众领略玄奘的人格魅力,得到精神的滋养。
《综艺报》:你觉得玄奘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邹静之:第一就是庄严、端正,因为他是宗教英雄。第二就是不彰显,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都低调收敛,果断而有力。这一点真不是凡夫俗子能够达到的。再有一个就是超然,那种超然是我心目中的从容和镇定。我是通过西行途中的几场辩论,最后到那烂陀寺选“大乘辩手”的几个情节一步步加深巩固他这个特质的。
玄奘出去的时候是一个人,游历回来时跟着一支车队,运回大量经文。他过通天河,马上就要回到大唐,结果船翻了,那些经文又丢失,只得再回去,再搜集来,再补齐。这个人的坚韧非常人能及。人类的进步是靠这些值得全人类为之骄傲的伟大人物支撑的。
《综艺报》:第一烽燧,玄奘与王祥的段落格外引人关注,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邹静之:我想写一个普通人,他对人生的解读与佛学相通。玄奘去了第一烽燧,戏中所有台词都有讥讽或者双关。两人见面“相照”,玄奘告诉他有“三种水”,他只喝哪种水的时候,王祥就认清这个人是有底线的,非常尊重他。
两人谈怎么解脱烦恼。王祥说:“我在这里生活了7年,觉得特别痛苦。”玄奘告诉他,“你觉得这里是一个监狱,但是我走了300多里路没有水喝,走到这儿就觉得是一个温暖的安乐窝。”这里写的其实是佛教的“无常”。
《综艺报》:为什么把戒贤法师(玄奘在天竺时的佛学老师)这样一位佛学大师塑造成具有世俗性和喜剧性的形象?
邹静之:因为这个戏太正,需要加一点喜剧元素。据史诗记载,戒贤法师也的确就是这样,他活到100岁,有点像老顽童。传说里他等了玄奘三年。北京人练武有一句话叫“徒弟找师傅三年,师傅等徒弟三年”,这个说法很可能就是来自戒贤法师等玄奘的典故。
《综艺报》:你对剧本中的次要人物是如何设置的?
邹静之:为人物写戏这件事,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塑造一个人物得“动着”塑造。另外,还得通过这些人物来塑造主要人物,但是又不能失了次要人物的神韵,比如王祥、李昌。王祥刚才说过了。李昌,是那么爱干净、爱修饰的人,他感动于玄奘的坚韧,当着玄奘的面把捉拿他的通牒撕了,说就当我没见过你,但是你得马上离开瓜州。两锭银子拿出来,磕头。玄奘一下明白了,风雨连夜出瓜州。这都是人物。所以,次要人物也不能干瘪,李昌不干瘪,王祥、戒贤法师也不干瘪。
《综艺报》:剧本只写到玄奘回大唐就戛然而止,似乎留了另外的叙事空间?
邹静之:原本我这个剧本写的就是上部,有写下部的打算。我跟王家卫有意相约,因为王家卫觉得这次时间实在仓促,即使以他最快的速度赶,还是来不及,所以目前只写到前19年。不过后面玄奘归国译经的19年我可能还会写,因为特别有意思。
《综艺报》:王家卫导演是本片的艺术顾问,他在这部影片中与你有着怎样的互动?
邹静之:他在前期推荐了我一本特别重要的书,影片中关于龙树法师(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的很多东西都是从那本书里得到的。他非常喜欢这个剧本,跟我有过几次深入交流。
《综艺报》:玄奘是唐朝人,影片的时代背景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你是通过怎样的笔触带出唐朝的时代感的?
邹静之:我家里有挺多杂书,各朝各代、各种婚丧嫁娶礼仪什么的都有。既然要写东西,就要多看。写这个戏,我看的主要是唐朝风俗史、官制等等,以及和佛教有关的东西。
电影的时代感方面,我特别喜欢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不断试图还原唐代的感觉。它不是以情节取胜的,而是以情状取胜。
我们在写《一代宗师》的时候,觉得电影最大的“外衣”就是当时的语言,所以刻意想写出那种我们想象中的民国语言,《大唐玄奘》也一样。唐代所有的礼仪,包括走路的姿势都跟现在不一样。我写到玄奘求布施,别人施粥给他,他喝粥的时候一定是拿袖子挡着脸,那种感觉一看就是古风。
《综艺报》:你写这部戏的时候,心里有理想的观众形象吗?
邹静之:我写戏,心里永远都有观众。例如,我写《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时候,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我脑子里的观众是一家人。就《大唐玄奘》的观众来说,我早跟导演说过,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信佛,或者对佛学有兴趣,只要这些人走进电影院,我就特别特别满意了。现在观众的知识文化水准都不低,你看他们在微信上编的某某本纪、或者“汉乐府”之类写得多好,都是年轻的90后写的,他们应该能接受这部电影。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有的东西他看不懂,也不愿意懂,他就说你太装,这一点我不是特别认同。我不能因为顾忌可能有人看不懂,就只顾着怎么把故事讲得好看了。有这个需求,你去看《西游记》就得了。所以这部戏是写给有缘人的。
《综艺报》:据说剧本从最开始创作到最后成稿花了5年时间,改了10多次,为什么有这么多次的修改?
邹静之:这个剧本可能是我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但不是文字最多的。一个编剧改剧本是必然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别人提出的建议只要好的我就会接受。所以后来加了那个红漆盒里的蚕的细节,跟丝绸之路有一点关系。玄奘当时大致也是沿着丝绸之路走到高昌以后再拐到龟兹的,加进去不伤害这个剧本,又有意思。
《综艺报》:拍这个戏要跨越好几个地域,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可能会对拍摄带来的困难?
邹静之:拍电影是什么?越困难的地方就越出华彩。拍电影不就是为了求新鲜感吗?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就因为这个故事我没见过,这个阵容我没有欣赏过。川菜好吃天天吃,突然有一天吃鲁菜,发现也挺好吃。人都会喜欢陌生而美好的东西。
《综艺报》:这个剧本秉承了你一贯的写作风格,有很多精彩台词,比如“净街收尸”“梦是酒,生活是酒糟”,让人印象深刻。
邹静之:语言其实就是“指月亮的手”,你是要通过语言看到月亮,而不是只去关注这只手臂,你不能在这儿纠结。为什么中国古人说,好的诗歌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它所有的意义都是语言之外的。所谓“尽在不言中”,“不言”的那一部分才是最伟大的、最有价值的,而不是这条手臂有多精彩。
编剧、作家,涉足影视剧、话剧、京剧等多种艺术形态剧本创作,电影剧本代表作有《千里走单骑》《一代宗师》《归来》等。最新作品《大唐玄奘》将于2016年4月29日上映。
《综艺报》:在你笔下,玄奘几乎是一位圣人。你是怎么理解这位宗教领域的伟大人物的?你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邹静之:我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三藏法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宗教英雄”。玄奘的一生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解读起了特别大的作用。他去那烂陀寺取经之前才20多岁,成就非常高,在国内已经是“三藏法师”了,完全可以讲经授法,但是他居然还要远去天竺取经。
《西游记》中说“九九八十一难”,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玄奘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诱惑,信仰始终坚定不移。我认为玄奘就是一位大英雄。我想借玄奘传递给观众一种精神,让观众领略玄奘的人格魅力,得到精神的滋养。
《综艺报》:你觉得玄奘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邹静之:第一就是庄严、端正,因为他是宗教英雄。第二就是不彰显,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都低调收敛,果断而有力。这一点真不是凡夫俗子能够达到的。再有一个就是超然,那种超然是我心目中的从容和镇定。我是通过西行途中的几场辩论,最后到那烂陀寺选“大乘辩手”的几个情节一步步加深巩固他这个特质的。
玄奘出去的时候是一个人,游历回来时跟着一支车队,运回大量经文。他过通天河,马上就要回到大唐,结果船翻了,那些经文又丢失,只得再回去,再搜集来,再补齐。这个人的坚韧非常人能及。人类的进步是靠这些值得全人类为之骄傲的伟大人物支撑的。
《综艺报》:第一烽燧,玄奘与王祥的段落格外引人关注,这个情节的用意何在?
邹静之:我想写一个普通人,他对人生的解读与佛学相通。玄奘去了第一烽燧,戏中所有台词都有讥讽或者双关。两人见面“相照”,玄奘告诉他有“三种水”,他只喝哪种水的时候,王祥就认清这个人是有底线的,非常尊重他。
两人谈怎么解脱烦恼。王祥说:“我在这里生活了7年,觉得特别痛苦。”玄奘告诉他,“你觉得这里是一个监狱,但是我走了300多里路没有水喝,走到这儿就觉得是一个温暖的安乐窝。”这里写的其实是佛教的“无常”。
《综艺报》:为什么把戒贤法师(玄奘在天竺时的佛学老师)这样一位佛学大师塑造成具有世俗性和喜剧性的形象?
邹静之:因为这个戏太正,需要加一点喜剧元素。据史诗记载,戒贤法师也的确就是这样,他活到100岁,有点像老顽童。传说里他等了玄奘三年。北京人练武有一句话叫“徒弟找师傅三年,师傅等徒弟三年”,这个说法很可能就是来自戒贤法师等玄奘的典故。
《综艺报》:你对剧本中的次要人物是如何设置的?
邹静之:为人物写戏这件事,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塑造一个人物得“动着”塑造。另外,还得通过这些人物来塑造主要人物,但是又不能失了次要人物的神韵,比如王祥、李昌。王祥刚才说过了。李昌,是那么爱干净、爱修饰的人,他感动于玄奘的坚韧,当着玄奘的面把捉拿他的通牒撕了,说就当我没见过你,但是你得马上离开瓜州。两锭银子拿出来,磕头。玄奘一下明白了,风雨连夜出瓜州。这都是人物。所以,次要人物也不能干瘪,李昌不干瘪,王祥、戒贤法师也不干瘪。
《综艺报》:剧本只写到玄奘回大唐就戛然而止,似乎留了另外的叙事空间?
邹静之:原本我这个剧本写的就是上部,有写下部的打算。我跟王家卫有意相约,因为王家卫觉得这次时间实在仓促,即使以他最快的速度赶,还是来不及,所以目前只写到前19年。不过后面玄奘归国译经的19年我可能还会写,因为特别有意思。
《综艺报》:王家卫导演是本片的艺术顾问,他在这部影片中与你有着怎样的互动?
邹静之:他在前期推荐了我一本特别重要的书,影片中关于龙树法师(著名的大乘佛教论师)的很多东西都是从那本书里得到的。他非常喜欢这个剧本,跟我有过几次深入交流。
《综艺报》:玄奘是唐朝人,影片的时代背景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你是通过怎样的笔触带出唐朝的时代感的?
邹静之:我家里有挺多杂书,各朝各代、各种婚丧嫁娶礼仪什么的都有。既然要写东西,就要多看。写这个戏,我看的主要是唐朝风俗史、官制等等,以及和佛教有关的东西。
电影的时代感方面,我特别喜欢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不断试图还原唐代的感觉。它不是以情节取胜的,而是以情状取胜。
我们在写《一代宗师》的时候,觉得电影最大的“外衣”就是当时的语言,所以刻意想写出那种我们想象中的民国语言,《大唐玄奘》也一样。唐代所有的礼仪,包括走路的姿势都跟现在不一样。我写到玄奘求布施,别人施粥给他,他喝粥的时候一定是拿袖子挡着脸,那种感觉一看就是古风。
《综艺报》:你写这部戏的时候,心里有理想的观众形象吗?
邹静之:我写戏,心里永远都有观众。例如,我写《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时候,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我脑子里的观众是一家人。就《大唐玄奘》的观众来说,我早跟导演说过,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信佛,或者对佛学有兴趣,只要这些人走进电影院,我就特别特别满意了。现在观众的知识文化水准都不低,你看他们在微信上编的某某本纪、或者“汉乐府”之类写得多好,都是年轻的90后写的,他们应该能接受这部电影。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习惯就是:有的东西他看不懂,也不愿意懂,他就说你太装,这一点我不是特别认同。我不能因为顾忌可能有人看不懂,就只顾着怎么把故事讲得好看了。有这个需求,你去看《西游记》就得了。所以这部戏是写给有缘人的。
《综艺报》:据说剧本从最开始创作到最后成稿花了5年时间,改了10多次,为什么有这么多次的修改?
邹静之:这个剧本可能是我写作时间最长的一个,但不是文字最多的。一个编剧改剧本是必然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别人提出的建议只要好的我就会接受。所以后来加了那个红漆盒里的蚕的细节,跟丝绸之路有一点关系。玄奘当时大致也是沿着丝绸之路走到高昌以后再拐到龟兹的,加进去不伤害这个剧本,又有意思。
《综艺报》:拍这个戏要跨越好几个地域,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可能会对拍摄带来的困难?
邹静之:拍电影是什么?越困难的地方就越出华彩。拍电影不就是为了求新鲜感吗?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就因为这个故事我没见过,这个阵容我没有欣赏过。川菜好吃天天吃,突然有一天吃鲁菜,发现也挺好吃。人都会喜欢陌生而美好的东西。
《综艺报》:这个剧本秉承了你一贯的写作风格,有很多精彩台词,比如“净街收尸”“梦是酒,生活是酒糟”,让人印象深刻。
邹静之:语言其实就是“指月亮的手”,你是要通过语言看到月亮,而不是只去关注这只手臂,你不能在这儿纠结。为什么中国古人说,好的诗歌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它所有的意义都是语言之外的。所谓“尽在不言中”,“不言”的那一部分才是最伟大的、最有价值的,而不是这条手臂有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