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哈耶克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所不在的大政府用它的强有力“规划”抑制、破坏乃至摧毁一个“自生自发秩序”是极为容易的,但它却不可能制造出一个这样开放的秩序来。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长寿——就像另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一样,更是因为他所预言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之破产在他晚年得以全面应验;此外,他还亲眼看到自己穷毕生之力反对的苏联极权主义制度的终结。
  在当代中国思想界,很少有西方学者拥有哈耶克这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不久前刚刚走过一段计划经济惨痛历史的缘故,我们比他的那些西方读者更有切身体会。记得在他去世后差不多整整十年时间里,主流学术界差不多是言必称哈耶克及其《通往奴役之路》。
  凯恩斯主义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止痛剂
  在理论实践中,他是最坚定的古典自由主义者,他根据思想传承将自己称为“老辉格党人”。20世纪20年代,西方遭遇史无前例的大萧条。几乎与此同时,新兴的苏维埃计划经济体制却展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替代物,被认为“资本主义大救星”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并成为英国工党推行的福利社会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官方哲学。在那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哈耶克几乎是单枪匹马而又百折不挠地挑战这股强大的思潮。30年代他与凯恩斯主义者之间爆发的那场“社会主义大论战”,是以凯恩斯一方的大获全胜而告终的。
  但哈耶克并没有对自己坚信的自由市场经济产生丝毫动摇,此后,他一直寻找各种机会与“社会主义者”展开论战。直到70年代,强调政府干预经济和国家包办的福利制度所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中最典型的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滞胀”——日益触目惊心地在整个西方发达社会蔓延开来,人们才终于重新发现哈耶克。1974年和1976年,他与弗里德曼两位死硬的自由主义分子相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还要加上著名的“供应学派”)也成为当时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联手开创的日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0余年的所谓“新自由主义革命”的圣经。至此,我们似乎可以盖棺定论,是哈耶克笑到了最后。
  包括1992年和2006年相继谢世的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在内,谁都不曾料到,“撒切尔一里根革命”造就的30年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岁月”在一场从华尔街出发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瞬间被冲刷得支离破碎。3年多来,我们看到,从金融机构到政府主权债务再到实体经济,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新兴经济体……持续的危机一浪紧接一浪。于是,许多人再度担心起资本主义的未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新的大萧条,它明白无误地印证了“新自由主义”的彻底破产。在中国,这种论调又被有意无意地与所谓“中国模式”纠缠在一起,从而使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相。
  我在这里不想费力辨析“新自由主义”这个自诞生之时起就一直模糊不清的带有明显贬义的概念,虽然这项工作实际上非常有必要。我更想提出一个疑问:本轮金融危机真的宣判了自由市场的死刑和资本主义的终结吗?我想我们至少可以这么说:自由市场经济也许的确不是最好的,它存在许多“失灵”,但人类迄今尚未找到能够取代它的更好的经济制度,其中包括皇帝新衣般的“中国模式”。
  自从天才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了一套据说是“成功拯救了危机中的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学说以后,凯恩斯主义就一直是世界上所有政府难以拒绝的巨大诱惑。尤其是每当危机降临,它总是很容易成为政府驾轻就熟的不二法门。除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表面上看似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外,我个人觉得,这里面更为深层和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这种以财政扩张——必然意味着不是大肆举债就是干脆直接印钞票——为核心的政策导向有助于让政府获得更多和更广泛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合法借口,从而为政府的自我膨胀和自我强化提供理论依据。而上述这些,是政府作为一个“理性人”的天然倾向。
  但凯恩斯主义的现实效能从未得到过证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无论是经济实践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都已证明,就算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效果,它对经济运行造成的长期损害也很可能远远大于短期收益(假设存在短期收益的话)。说得更极端一点,凯恩斯主义就像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止痛剂,充其量只能收到暂时缓解危机症状的表面功效。而我们都很清楚,止痛剂大多有很强的副作用,而且用多了效果会迅速衰减。更大的危害还在于,止痛剂是很容易上瘾的。因此,最近30年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即便不能说对凯恩斯主义做了一次彻底清算,也已基本上扬弃了它。
  当然,理论学术与现实政策永远不是一回事。为了应对排山倒海而来的金融危机,3年多来,各国政府几乎全部迅速重新拾起那套凯恩斯主义的药方。但事实再次证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最明显的例子),它即使没有把问题搞得更糟,起码也没有解决或减轻任何问题。而在中国,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就一直是凯恩斯主义最忠实的信徒。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后,我们更是创记录地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过去10多年里每年两位数以上的GDP增长率仿佛就是这种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屡试不爽的明证。
  “自生自发秩序”
  然而,真正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有深入观察和研究的人,无不清楚这种“成效”背后越来越难以承受的代价。而且,在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制度语境下,中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还带来了额外的后遗症,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行政垄断性的国有经济对民间经济活动空间的挤压和蚕食。因为中国不仅有比所有西方国家更加庞大和昂贵的公共部门,还有与之剪不断、理还乱的无所不在的国有企业——政府对经济的“输血”总是眷顾国有企业而几无可能惠及民营企业,如此循环往复,则前者愈大而后者愈小。依我之见,这就是改革开放后半段国家政治大局并未改变但经济上却出现明显的“国进民退”这种逆转现象的源头。
  相对于坚持捍卫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哈耶克更为深邃和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是他提出的“自生自发秩序”。哈耶克极具洞见地指出,世界上的存在物之中并非只有“自然的”和“人为的”,如古希腊哲学的二分法所指出的那样。事实上,它们的确是“人为的”,但却绝非人们“有意识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换、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自发演化扩展”的结果,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人类的语言——并不是什么人“发明”了语言,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形成并逐渐丰富了语言。
  在哈耶克看来,与“人类心智有意识设计的秩序”——“组织”(如公司、社团)相比,“社会”正是这种“自生自发秩序”,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合作体系,而组织则是一个基于某一特定目标的封闭的共同体;社会是一个自身无目的的交换与合作平台,而组织则犹如个人,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清晰目标。正因如此,组织是会失败的、并时时刻刻处在动态的优胜劣汰中,但社会却很少会“破产关张”——那就是某一个文明的整体毁灭了。因此,一家公司或工会未来应该发展成什么样,那是公司的董事会和工会的理事会可以描绘的;但一个地区(行业)的未来应该和将要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由千百万在该地区(行业)中生活、竞争着的个人和组织在自由探索中去发现和塑造。政府所应该做的,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改进和有效的操作,确保人们的自由交易和创新不受外在强制力随意干扰,保护人们能够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简言之,确保社会这个合作平台能够有效运转。
  在我们这个对“计划”、“规划”——现在最时髦的说法是“顶层设计”——历来情有独钟的拥有强大计划经济思维传统的社会里,无所不在的大政府用它的强有力“规划”抑制、破坏乃至摧毁一个“自生自发秩序”是极为容易的,但它却不可能制造出一个这样开放的秩序来,尽管它经常自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到。把一个地方当成一个公司来经营,这样的社会与我们宣称要追求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从根本上是背道而驰的。国
  (据《南方都市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连拱隧道作为穿越山体的一种设计方案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其施工方法日渐成熟。连拱隧道与传统的分离式隧道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工程
人总是愿意有些品位的。提高修养和品位,也是不少人读书的目的和动机之一。如果读来读去,品位没提高,反倒弄得俗气了,岂非南其辕而北其辙?这就要有所选择。要学会选书,必先多
期刊
编者按:  3月16日上午,“IBM论坛2012——科技创新成就智慧增长”在北京举行。IBM院士、IBM技术创新全球副总裁Bemard S.Meyerson博士发表了“创新成长与转型的动力”的主题演讲。  为什么要创新?为什么要这么关注创新?2007年,麦肯锡公司进行了一项全球调查,调查了大概1万名CEO,他们都把创新的能力作为其推动公司增长的最重要动力。2010年经济危机之后,当我们问同样问题的
期刊
一场以“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正如一股春天的暖流,淌过农村的广阔田野,把丰富的文化生活、科学的生产方式送到田间地头,把健康的生活观念、文明的行为
2003年,我国钢产量与上一年相比,以22.38%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钢铁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证实,2003年我国钢铁、电解铝、水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48岁时我进入更年期,同时左肩也开始疼痛。先是左肩及肩周疼痛,后来疼痛渐渐加重至左颈部,直到整个左上臂。长期以来,疼痛难忍, 整日坐卧不安,尤其夜间更
收入很重要,而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更重要。谈及优酷发展到今天的经历,古水锵认为,优酷的用户基础、内容和技术优势,都是其能够在同行中走在前列的保障,未来也会加大这方
期刊
当前,长三角正处在从资源/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区域转变的过程中.要顺利渡过这一刚刚开始的转型期,长三角地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处理好七大关系,推进七大转变.rn第
他把自己的钱都花在了义务赡养老人上,自己却一贫如洗;他照顾的老人享年全部超过80岁,其中6位活过了90岁;现在,他希望多卖些画,盖一所免费养老院,等他老得 He spent his 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