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验证集聚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教育人力资本收益度量人力资本效率,按照人口集聚、人才集聚将城市划分为低度集聚、中度集聚、高度集聚三档六类,兼顾人才质量以大学数量与质量为参照,进一步按人才集聚将城市划分为低水平人才集聚、中水平人才集聚、高水平人才集聚三档六类,在人口流动背景下运用多种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不同类型城市人力资本效率.研究结论:(1)人口集聚、人才集聚均能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效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效率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而有所提升.(2)相比人口中度集聚城市,人口低度集聚城市依然拥有不低的人力资
【机 构】
: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长春13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验证集聚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教育人力资本收益度量人力资本效率,按照人口集聚、人才集聚将城市划分为低度集聚、中度集聚、高度集聚三档六类,兼顾人才质量以大学数量与质量为参照,进一步按人才集聚将城市划分为低水平人才集聚、中水平人才集聚、高水平人才集聚三档六类,在人口流动背景下运用多种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不同类型城市人力资本效率.研究结论:(1)人口集聚、人才集聚均能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效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效率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而有所提升.(2)相比人口中度集聚城市,人口低度集聚城市依然拥有不低的人力资本效率,可能是长期人口自由流动导致城市间人力资本效率差异的收敛.(3)人才集聚最有利于人力资本效率的发挥,综合考虑人才数量与质量,即在人才高度集聚城市中优先选择高水平人才集聚城市,结合测算结果归纳出三个梯队.
其他文献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银行估测2020年全球经济实际缩减4.3%,几乎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三倍.回顾二战以来发生的历次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风险,不难发现:风险的产生与彼时的全球经济治理密切相关.一方面,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安排具有内生性和滞后性,无从有效解决国际经济问题,也无法实时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另一方面,风险倒逼的催化效应时常发生,风险的产生也在助推着全球经济治理的发展变迁.本文将全球经济治理三个阶段,围绕轴心货币、失允标准、共识危机三个因素,分析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困境,从内在要求、现实选择、必然
基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丰富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18年中国31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量化,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①31省区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经济增长质量三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三系统综合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系统综合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低
改善城乡收入二元化格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推动我国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均衡发展、充分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创业分为创新型创业和一般性创业,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年至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 表明,一般性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均能显著改善城乡收入格局,说明创业型经济发展具有包容性、普惠性特征,能够改善城乡二元收入格局;在作用机制上,两类创业活动在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还会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来做大蛋糕,以及推动城市化
本文分析得出产业链、创新链在某一时点上可产生横向协同效应和纵向协同效应,最终形成宏观的双螺旋融合闭环.在双链协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度指标体系,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SF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9年的双链协同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EGLS和GMM两种模型分析双链协同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全国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度波动上升并存在“由东向中部延伸”的趋势,双链协同度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