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种大型建筑的建设工作层出不穷。如大型水库、大型建筑、大型桥梁等,使大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程不断增加,建筑学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1在混泥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水化热的产生。关键在于材料
材料不同,其特点不同。比如,具有早强性能的水泥,它的水化热较高。收缩性也较大。在施工中,我们可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或卵石作为粗骨料。一般粒径在5~30mm之间,含泥量一般应≤1%,其具有良好的形状,质地坚硬,细长和片状颗粒不多于10%,不含风化颗粒。就细骨料而言,一般选用中砂,含泥量≤1%,色泽均匀、干净,细度模数方面,控制在2.7左右,砂率为30%~45%。UEA—M复合膨胀剂可作为膨胀剂来选用,能够起补偿收缩的作用。为了降低早期水化热以及增强后期强度,可选用颜色浅、细度小、质量稳定的优质I级粉煤灰以及木钙减水剂。为了延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减少早期水化热的集中产生,我们在搅拌的过程中,还应该添加些缓凝剂:还应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可以在13左右。目的是减少用水量,从而使水化热降低。产生水化热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水泥和水,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办法减少两种材料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的产生。
1.2采用较大粒径的粗细骨料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
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级配连续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同时亦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的水化热减少,最终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实践表明,采用较大粒徑的骨料配置同样强度的混凝土,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用量可减少40~50kg,用水量也会相应减少。
1.3混凝土配合比的调配
混凝土标号和抗渗等级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应提供有合格证书的复合高效防水剂、水泥、砂、石,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试配,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天气实际情况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和含水量,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设计要求。
1.4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泥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泥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1)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泥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浇捣混凝土时使用振动棒。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可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就可以防止混凝土泌水时在粗集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水分,形成空隙,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把握力增强。预防因塑性沉落的出现而产生的裂缝,使内部微裂情况的发生频率降低,保证混凝土更加密实,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二,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1)选择合适水泥。在选择水泥生产商的时候要选择规模比较大的,固定采购地点,可以保证水泥质量。
(2)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从而使混凝土的升温值降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水泥用量应保持在450千克每立方米。
(3)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入的复合液为水泥用量的4%,复合液同时包括了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所具有的功能,其中所含的糖和钙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可以减少20%左右的用水量,可将水灰比保持在0.55以下,将初凝时间延长到了5小时右。
(4)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10.4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3.0的中砂(通过0.315凹筛孔的砂不小于15%,砂率保持在40~45%)。砂、石含泥量保持在1%以内,并且里面不能混有有机质杂物。一律不得使用海砂。
三,产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1)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
(2)单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多,表现为坍落度越大,收缩就越大。
(3)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缩值。
(4)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膨胀剂掺量选择不当。
3.2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
(4)水泥品种原因。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
3.3温度裂缝
(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
(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当气温骤降时,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3)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3.4施工现场操作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3)对水化热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
(4)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
3.5收缩引起裂缝
收缩有很多种,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自身收缩、碳化收缩等等。这里主要介绍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
四,混凝土养护时闻
(1)混凝土刚刚浇板浇筑完成后的12个小时之内必须对其进行覆盖养护,可采用稻草、麻袋等覆盖,并要对其进行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对一般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后的养护时间为≥7小时,如果是添加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后的养护时间为≥14天。(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72小时之内,严禁对其进行踩踏、支模、加荷等破坏行为:当混凝土强度≤10米每帕时,严禁在浇板上吊运、压过重物体,堆放重物时要尽量的减轻对现浇混凝土板冲击影响。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推载的控制工作,荷载量不能超出相关文件的规定荷载量
结束语
社会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配合之比。努力完善浇注的技术,提高养护混凝土的方式方法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勘察,及时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在混凝土工程日益扩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混凝土的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使混凝土工程进一步完善,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技术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1在混泥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水化热的产生。关键在于材料
材料不同,其特点不同。比如,具有早强性能的水泥,它的水化热较高。收缩性也较大。在施工中,我们可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或卵石作为粗骨料。一般粒径在5~30mm之间,含泥量一般应≤1%,其具有良好的形状,质地坚硬,细长和片状颗粒不多于10%,不含风化颗粒。就细骨料而言,一般选用中砂,含泥量≤1%,色泽均匀、干净,细度模数方面,控制在2.7左右,砂率为30%~45%。UEA—M复合膨胀剂可作为膨胀剂来选用,能够起补偿收缩的作用。为了降低早期水化热以及增强后期强度,可选用颜色浅、细度小、质量稳定的优质I级粉煤灰以及木钙减水剂。为了延长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减少早期水化热的集中产生,我们在搅拌的过程中,还应该添加些缓凝剂:还应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一般可以在13左右。目的是减少用水量,从而使水化热降低。产生水化热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水泥和水,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办法减少两种材料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的产生。
1.2采用较大粒径的粗细骨料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
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级配连续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同时亦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的水化热减少,最终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实践表明,采用较大粒徑的骨料配置同样强度的混凝土,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用量可减少40~50kg,用水量也会相应减少。
1.3混凝土配合比的调配
混凝土标号和抗渗等级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应提供有合格证书的复合高效防水剂、水泥、砂、石,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试配,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天气实际情况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和含水量,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设计要求。
1.4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泥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泥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1)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泥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浇捣混凝土时使用振动棒。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可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就可以防止混凝土泌水时在粗集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水分,形成空隙,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把握力增强。预防因塑性沉落的出现而产生的裂缝,使内部微裂情况的发生频率降低,保证混凝土更加密实,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二,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1)选择合适水泥。在选择水泥生产商的时候要选择规模比较大的,固定采购地点,可以保证水泥质量。
(2)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从而使混凝土的升温值降低。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水泥用量应保持在450千克每立方米。
(3)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入的复合液为水泥用量的4%,复合液同时包括了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所具有的功能,其中所含的糖和钙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可以减少20%左右的用水量,可将水灰比保持在0.55以下,将初凝时间延长到了5小时右。
(4)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10.4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3.0的中砂(通过0.315凹筛孔的砂不小于15%,砂率保持在40~45%)。砂、石含泥量保持在1%以内,并且里面不能混有有机质杂物。一律不得使用海砂。
三,产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1)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
(2)单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多,表现为坍落度越大,收缩就越大。
(3)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缩值。
(4)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膨胀剂掺量选择不当。
3.2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
(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
(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
(4)水泥品种原因。
(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
3.3温度裂缝
(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
(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当气温骤降时,会大大增加内外层混凝土温差,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
(3)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中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3.4施工现场操作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3)对水化热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
(4)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
3.5收缩引起裂缝
收缩有很多种,包括干燥收缩、塑性收缩、自身收缩、碳化收缩等等。这里主要介绍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
四,混凝土养护时闻
(1)混凝土刚刚浇板浇筑完成后的12个小时之内必须对其进行覆盖养护,可采用稻草、麻袋等覆盖,并要对其进行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对一般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后的养护时间为≥7小时,如果是添加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在刚刚浇筑完后的养护时间为≥14天。(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72小时之内,严禁对其进行踩踏、支模、加荷等破坏行为:当混凝土强度≤10米每帕时,严禁在浇板上吊运、压过重物体,堆放重物时要尽量的减轻对现浇混凝土板冲击影响。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推载的控制工作,荷载量不能超出相关文件的规定荷载量
结束语
社会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配合之比。努力完善浇注的技术,提高养护混凝土的方式方法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勘察,及时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在混凝土工程日益扩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混凝土的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使混凝土工程进一步完善,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