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科达财务数据疑窦丛生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和科达精密清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科达”)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精密清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大客户中不乏一些大知名上市公司,如:京东方、蓝思科技、欧菲光、三一重工、格力电器等。近日,该公司发布了更新版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募集资金24159.89万元,用于扩大产能、扩建研发设计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对于该家公司,《红周刊》记者在阅读其招股书时发现,其报告期内不仅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连续“比翼”下降的情况,且所公布的相关财务数据还有造假的嫌疑。
  勾稽关系之疑
  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消耗、与库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当年的采购减去当年的消耗,即为当年新增库存,虽然在实际经营中,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但基本关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据该招股书介绍,和科达主要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机电、工控电器、五金配件、容器滤材等。在其介绍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时,给出了该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及采购结构的相关数据,其中2013年该公司原材料采购总额为14408.56万元。另外依据其存货结构情况来看,2013年原材料存货比2012年增加了约208万,也就是说,该公司2013年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金额在14200万元左右。
  依据该公司在介绍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时提供的数据,其2013年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高达17379.31万元。由于该直接材料成本反映的是当年已销售产品中原材料的消耗金额,而该金额超过了其原材料实际消耗金额近3200万元。这也就是说2013年的直接材料成本中,有近3200万元的直接材料成本是来自于2012年库存的结转。
  按照招股书提供的数据,2012年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68.59%,则3200万元的直接材料成本最多来自于4665.40万元的产成品。然而,依据该公司招股书所述,由于和科达采用按客户订单组织采购、生产的经营模式,其产品具有定制化、大型化的特点,生产周期较长,是通过零部件的形式运送到客户处,再由公司人员安装调试,调试合格后经客户验收。在客户验收之前,还会发生相关人工费、材料费。发送至客户处尚未经客户验收的产品没有生产完工,公司将其归类为在产品。因此该公司的存货中并没有产成品,而是以在产品为主。
  由于2013年的原材料金额相比2012年新增加了208万,因此上述3200万元的直接材料成本实际上来自于2012年库存中的在产品,正常情况下,在产品的价值低于产成品,这也就意味该公司2013年消耗上一年度的在产品不会超过4665.40万元,这也就是说,该公司2013年的在产品金额相比2012年最多减少4457.40万元。
  然而,依据招股书公布的其存货构成情况看,和科达2013年存货中在产品的金额比2012年减少了6403多万元,这比记者核算出的4457.40万元数据要高出1900多万,显然这并不符合逻辑。
  同样不符合逻辑的还有其2014年的数据。2014年该公司所有原材料的采购总额为17108.16万元,而该年度其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为14868.35万元,如果该公司当年所采购的原材料除了主营业务成本中的消耗外,再没有进行生产,那么其存货中原材料新增金额为2239.81万元,而如果该公司将其中一部分原材料用于生产,由于在产品价值高于原材料,则其存货增加金额应该超过原材料新增金额,即2014年存货新增金额应该超过2239.81万元,而实际上,该公司2014年存货相比2013年不但没有新增,还减少了100多万,这岂不是很奇怪?
  出现如此不符合逻辑的情况,到底是其采购数据有问题,还是材料消耗数据有水分,抑或是存货存在猫腻,具体的细节恐怕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了。
  营业收入之疑
  记者发现,虽然招股书数据显示和科达2013年营业收入相较2012年实现了增长,金额高达3.98亿元,大有一举突破4亿元之势,然而与之格格不入的却是反映现金流入情况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该金额2013年仅为3亿元,相比营业收入似乎要明显偏低,要知道,该金额中本身包含了增值税金额,而营业收入中却没有,如果营业收入算上17%的增值税部分,则其含税营业收入就会高达4.65亿元。
  当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还包含预收账款的变化情况,从相关数据来看,2013年预收账款相比2012年减少了7125.13万元,这就意味着,该公司2013年的营业收入中,有一部分在2012年已经提前预收了,而这一部分金额即相当于预收账款的减少金额。不过即使扣除这一部分,含税营业收入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仍然高出了9400多万元。
  当然,营业收入除了以现金方式流入企业,还会形成一定金额的债权,即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那么这高出的9400多万元会不会反映在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中呢?记者查看了和科达招股书中2012年至2013年期间相关数据,该公司该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增加了2874.26万元,应收票据减少了411.14万元,综合核算下来,这两项债权增加金额仅为2463.12万元,与核算出的9400多万元之间还相差6900多万元,那么这相差的部分收入又去了哪里呢?
  同样奇怪的还有2014年,该年度依据和科达营业收入计得的含税营业收入高达4.21亿元,而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为2.95亿元,这一年度该公司预收账款的变化并不明显,新增金额不到30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核算下来,其含税营业收入高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1.26亿元之巨,而考虑到2014年形成的债权中,应收账款新增了5308.19万元、应收票据新增了119.43万元的因素。整体核算下来,大约有7100万元的营业收入既没有形成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债权,也没有以现金方式收回来。
  除上述两个报告期数据明显偏差外,即便是2015年前6月的数据也存在此问题,经记者核算,这半年中也有近3600万元的营业收入缺乏现金流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数据的支撑。在招股书所登的报告期内,每年公司都有巨额营业收入得不到相应数据的印证,这实在让人对该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生疑。
其他文献
本周两市B股继续走高,上证B指报收442点,一周上涨8.3%,深证B指报收1345点,一周上涨3.04%。  上证B指本周继续呈现五连阳上涨,周阳线实体增大,周涨幅超过8%,自9月份见底回升以来,这已是第三次周涨幅超过8%的情形。自6月份539点跌至8月份的272点,这一段下跌持续了13周,而从272点反弹至本周,时间持续了18周,18/13是1.384,这是一个黄金比率,在这个时间段反弹加速,反
期刊
链接:http://www.taoguba.com.cn/  Article/1382576/1  前几天,上市公司山水文化,资本牛人仰智慧就想溢价高达60%(当天的收盘价18.91元,拟收购价30元),以11.43亿元的高价收购第一和第二股东的股份,成为这个烂壳新的主人(这笔交易后来种种原因没成功),而这11.43亿元仅仅占山水文化18.82%的股权。仰智慧傻吗?他不知道注册制可能很快会实施了吗
期刊
本周A股市场出现震荡中寻找支撑的态势。其中,创业板指的走势在周初一度弱于主板市场,主要是因为二三线蓝筹股在险资举牌潮的驱动下反复震荡走高。但在周末,创业板指明显恢复了活力,渐有再次领涨的态势。  由此可见,虽然险资举牌潮驱动着二三线蓝筹股的估值坐标重塑,但是,由于二三线蓝筹股的成长活力大大降低,难以产生更为广阔的产业成长空间的预期,而且随着新经济的崛起,这些传统产业的活力正在降低,有点人老珠黄的感
期刊
本周,沪深两市小幅上行,沪指、深指分别上涨1.37%、1.17%。转债年末波澜不惊,呈现窄幅整理格局。从三大指数看,一涨两跌,基本持平于上周。上证转债微涨0.09%,中证转债微跌0.06%,深证转债周跌0.62%。个券方面,表现整体弱于正股,电气、格力转债周涨0.04%、0.19%,歌尔转债周跌0.62%,正股方面,仅上海电气跌1.85%、格力地产和歌尔声学则分别上涨2.25%、5.34%,远好于
期刊
随着保险公司举牌热潮的降温,无论是大盘指数运行趋势还是个股行情均有所回落。只是由于包括中小板指在内的A股资产荒的逻辑未有变化,所以,市场参与者的持股底气依然充沛,存量热钱寻找强势股的热情也未消减。因此,对中小板指的走势不宜过于悲观,仍然有新的投资机会。  就目前来看,产品价格出现上涨趋势的品种值得跟踪,主要是钛白粉、维生素B系列、生猪价格。这些产品价格上涨的共性就是供给端萎缩,但市场需求相对刚性,
期刊
在政策催化、险资举牌等利好下,房地产板块成为年底市场一道靓丽风景,从11月初至12月23日,房地产板块上涨23.99%,而同期,沪指涨幅只有7.5%。万科A、中洲控股和亚太实业等个股都创出历史新高。在政策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股仍有表现机会,机构建议重点关注未来的举牌标的,以及中小房企转型和主流房企升级的上市公司。  政策助推房地产行情回暖  由于政策密集催化,今年房地产销售数据全面好转,销售量
期刊
受五粮液大张旗鼓提出提价计划刺激,本周白酒板块出现异动,并间接带动整个食品饮料板块发力。在近两年经济转型持续发力下,食品饮料消费股的利润增速开始从底部走出,而板块的整体低估值优势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构青睐,从以险资为代表的机构近期频频举牌看,低估值消费龙头公司有望东山再起。  高端白酒提价预期强烈  在经历了3年深度调整后,五粮液首次大张旗鼓提出提价计划。在12月18日举行的中国白酒文化节暨第19届
期刊
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彩文具”)近期在证监会网站发布了最新版招股说明书,准备登陆A股市场。在最新提交方案中,该公司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5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约4.06亿元。  对于这家公司,笔者发现除此前媒体质疑的营收及存货问题外,其采购数据中还隐藏着问题,无论是勾稽关系,还是原材料采购价格,抑或是实际采购金额与采购现金的支出情况,都有一定疑点。  勾稽关系之疑  我们知
期刊
“在重大利空释放的背景下,市场表现仍强于预期,表明市场内在动力很强,春季行情有可能已提前启动。但也要小心行情会提前结束。”本期,上海鸿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逸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表示。张云逸管理的基金产品3年绝对平均收益达396.1%,6月市场剧震后,他又在10月高仓位入市。他管理的基金一直用哑铃型的投资策略,对于明年的机会,他看好大健康、TMT、大消费和新兴产业四大领域。  年初行情或提
期刊
金谷源12月1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2015年第108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并获得有条件通过。根据重组方案,金谷源拟通过出售资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方式置入藏格钾肥99.22%股权,交易完成后,藏格钾肥将实现借壳上市,藏格投资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然人肖永明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根据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