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一个民生产业 ,不能成为投资的领域,更不是投机的场所。如果把民生最根本的问题作为一种投机,这非常有害于民生。”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投资潮的到来?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它应该规避旧城市化中的哪些问题?推动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在6月6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作开题演讲时表示,新型城镇化如果再推动扩大投资、扩大房地产化,将可能使国民经济崩溃。
贺铿认为,新型城镇化应避免走城市化的老路,不搞造城运动,不再建城市圈和城市带。加快城市化的发展,重在“新型”二字。其核心问题是,发展非农产业,用产业带动就业,以此发展城市化。
他特别提出,要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规避旧城市化中农民的“失地”和二元化问题。其次,城市化的重心必须向下,发展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一味由政府包办。
不能用房地产推动GDP
针对日前有学者提出的“未来十年要拉动40万亿的投资计划”一说,贺铿表示出强烈的隐忧。他认为,应当意识到当前经济下行、金融风险凸显,是由以往过多的投资形成的。
贺铿回顾了近20年来各国的金融危机,认为没有一次金融危机不是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因此,贺铿称,如果城市化再来一个过多的投资,一定会出现大问题。“新型城镇化再搞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用房地产来推动GDP增长,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使国民经济崩溃。”
那么,新型城镇化是怎样的?还要不要发展房地产?对此问题,贺铿表示,城市化会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使房地产泡沫化。“房地产业是一个民生产业 ,不能成为投资的领域,更不是投机的场所。吃和住是民生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把民生最根本的问题作为一种投机,这非常有害于民生。”贺铿说。
“旧的城市化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走这个老路。”贺铿认为,大城市化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首先应该规避的。“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不断扩大,这样的城市化是非常可怕的。”
贺铿以北京为例指出,作为特大城市,北京500多万辆汽车排放尾气,是其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他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大搞城市圈、城市带规划,明确表示反对。
核心是发展产业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以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向前推进,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去年的53%。那么,我国的城镇化率是不是太快呢?对此,贺铿认为,我国的实际城镇化率并不高。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有2亿6300万的居民是城市流动人口,他们不能算作真正的城市人口,因此按照真实的城镇化标准,我国城镇化率不到35%。
因此,对要放慢城市化的观点,贺铿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85%。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比较共识的是韩国、中国的台湾省,他们的城市化率都是80%,农村人口占比不到15%。”
“所以,加快城市化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最大潜力。”贺铿说。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率?其动力是什么?贺铿认为,真正的城镇化,首先要打破户籍限制,其核心应该是发展非农产业。
“旧的城市化是二元化,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市民和没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不是真正的城市化。所谓搬到这里就是城市居民,而没有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是伪城市化。” 贺铿说,必须要用产业发展城市化,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里找到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如果没有配套产业,没有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城市人口没有工作或者说没有充分的就业,尽管在城里住了半年算城市人口,那也不是真正的城市人口。”
不仅如此,贺铿还强调,要让转移进来的城市人口享有同等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才能做到城市化质量的真正提高。
重心下行
怎样实现城镇化,其重心应该放在哪?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针对目前的情况,贺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城市化必须重心向下,发展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湖北恩施考察时讲道,要让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把城市化发展到家门口,所以重心一定要向下。所谓的‘向下’,就是把重点放在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
重心下行之后,是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失地”,以及土地流转不畅等问题,贺铿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现行的土地制度既制约农业现代化,又制约真正的城镇化。
“农民对土地没有处分权,也就是说土地不是他的,住的房子也不是他的(小产权房)。农民的房子不能卖给城里人和村外的人,只能卖给本村,岂有此理?真正的‘无产阶级’是农民。”贺铿说,土地制度不改革,不让农民有处分权,就实行不了城市化。
此外,贺铿特别指出,城市化要与农业现代化同时推进,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真正的城市化也不可能很快完成。他认为,要解决吃饭问题,靠小农业是不大可能的,除了土地保障,更要相信科技。
而提到农业现代化,如何推进是一个根本问题。“现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市场被外国占据,我们可以接过来,农业科技要迅速发展起来。”贺铿对《民生周刊》记者说,只有农业现代化了,吃饭的问题才能够解决;只有农业现代化了,剩余的劳动力才可以转移出来。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要同时推进。
贺铿最后强调,城市化一定要统筹规划,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地由政府包办、造城。要改变过去经营城市的理念,完善城市功能。只有这样的新型城镇化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否则就会成为动摇国民经济的不利因素。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投资潮的到来?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它应该规避旧城市化中的哪些问题?推动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在6月6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作开题演讲时表示,新型城镇化如果再推动扩大投资、扩大房地产化,将可能使国民经济崩溃。
贺铿认为,新型城镇化应避免走城市化的老路,不搞造城运动,不再建城市圈和城市带。加快城市化的发展,重在“新型”二字。其核心问题是,发展非农产业,用产业带动就业,以此发展城市化。
他特别提出,要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规避旧城市化中农民的“失地”和二元化问题。其次,城市化的重心必须向下,发展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一味由政府包办。
不能用房地产推动GDP
针对日前有学者提出的“未来十年要拉动40万亿的投资计划”一说,贺铿表示出强烈的隐忧。他认为,应当意识到当前经济下行、金融风险凸显,是由以往过多的投资形成的。
贺铿回顾了近20年来各国的金融危机,认为没有一次金融危机不是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引起的。因此,贺铿称,如果城市化再来一个过多的投资,一定会出现大问题。“新型城镇化再搞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用房地产来推动GDP增长,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使国民经济崩溃。”
那么,新型城镇化是怎样的?还要不要发展房地产?对此问题,贺铿表示,城市化会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使房地产泡沫化。“房地产业是一个民生产业 ,不能成为投资的领域,更不是投机的场所。吃和住是民生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把民生最根本的问题作为一种投机,这非常有害于民生。”贺铿说。
“旧的城市化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走这个老路。”贺铿认为,大城市化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首先应该规避的。“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不断扩大,这样的城市化是非常可怕的。”
贺铿以北京为例指出,作为特大城市,北京500多万辆汽车排放尾气,是其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他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大搞城市圈、城市带规划,明确表示反对。
核心是发展产业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以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向前推进,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去年的53%。那么,我国的城镇化率是不是太快呢?对此,贺铿认为,我国的实际城镇化率并不高。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有2亿6300万的居民是城市流动人口,他们不能算作真正的城市人口,因此按照真实的城镇化标准,我国城镇化率不到35%。
因此,对要放慢城市化的观点,贺铿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85%。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比较共识的是韩国、中国的台湾省,他们的城市化率都是80%,农村人口占比不到15%。”
“所以,加快城市化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最大潜力。”贺铿说。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率?其动力是什么?贺铿认为,真正的城镇化,首先要打破户籍限制,其核心应该是发展非农产业。
“旧的城市化是二元化,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市民和没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不是真正的城市化。所谓搬到这里就是城市居民,而没有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是伪城市化。” 贺铿说,必须要用产业发展城市化,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里找到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如果没有配套产业,没有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城市人口没有工作或者说没有充分的就业,尽管在城里住了半年算城市人口,那也不是真正的城市人口。”
不仅如此,贺铿还强调,要让转移进来的城市人口享有同等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才能做到城市化质量的真正提高。
重心下行
怎样实现城镇化,其重心应该放在哪?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针对目前的情况,贺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城市化必须重心向下,发展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湖北恩施考察时讲道,要让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把城市化发展到家门口,所以重心一定要向下。所谓的‘向下’,就是把重点放在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
重心下行之后,是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失地”,以及土地流转不畅等问题,贺铿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现行的土地制度既制约农业现代化,又制约真正的城镇化。
“农民对土地没有处分权,也就是说土地不是他的,住的房子也不是他的(小产权房)。农民的房子不能卖给城里人和村外的人,只能卖给本村,岂有此理?真正的‘无产阶级’是农民。”贺铿说,土地制度不改革,不让农民有处分权,就实行不了城市化。
此外,贺铿特别指出,城市化要与农业现代化同时推进,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真正的城市化也不可能很快完成。他认为,要解决吃饭问题,靠小农业是不大可能的,除了土地保障,更要相信科技。
而提到农业现代化,如何推进是一个根本问题。“现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市场被外国占据,我们可以接过来,农业科技要迅速发展起来。”贺铿对《民生周刊》记者说,只有农业现代化了,吃饭的问题才能够解决;只有农业现代化了,剩余的劳动力才可以转移出来。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要同时推进。
贺铿最后强调,城市化一定要统筹规划,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地由政府包办、造城。要改变过去经营城市的理念,完善城市功能。只有这样的新型城镇化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否则就会成为动摇国民经济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