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于是,探索语文审美教学便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篇。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仅展示了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美好的艺术意境本身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为此,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又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试想,如果语文教学中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另一方面,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将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由于中学美育任务只能交给音乐和美术学科去完成,而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实难起到完成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语文作为中学主要课目,其学时一般占到全部学科总学时的30%左右,且内容又集中了深度和与广度的美。可见,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也应成为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语文教学审美化的途径
  
  对于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审美教育,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明确美学基本概念与范畴。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存在审美,这种美是“活”的,这个“活”即来自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又来自教师的创造性。为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放开自己的思想,善于去发现美。拓展审美教学领域和范围。当然生活中的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丑恶、荒诞,就没有善良、美丽,我们开展审美教学,就应帮助学生了解和审视生活的千姿百态。既要识别美,更要区分丑。另外,作为教师还要注意审美教育的形态特征。叶朗《现代美学体系》中提出了“体验性、娱乐效果,以及自发性和主动性”三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借鉴这个观点。为了体现体验性,我们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审美情景:为了体现娱乐效果我们要注意教学的民主和互动:为了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美学领域,这些审美教育形态理论也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美学形态特征要纳入教师教学的考虑范围。但是具体的特征要教师自己把握。再有,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一种艺术的人生,艺术的生活,它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要使人们以艺术化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人生,是一种人生教育,我们应站在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它。
  2.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要求按照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具体来说有几点:
  首先,运用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像,进而去探讨和体验美。比如,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别具韵味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散文名篇。在教学中。我们可先利用录音带范读,在优美的朗读中把学生引入文章中描写的艺术氛围中,然后放映有春天景色的录像及名诗名句。让学生去品味。然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诗句、名句,把个人对春色的体味在课堂上说出来让全班赏评。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在这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春之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
  其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实际生活中,美与丑总是形影相随。而引导学生识别美与丑,提高鉴赏能力则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当我们明白了建国初期,农村经济一穷二白,创业艰难的特定环境,我们对柳青笔下的梁生宝“五分钱买一碗汤面”、“车站过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就不会感到可笑,对梁生宝近似吝啬的举动就会肃然起敬,并能从中得到教育。反之像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醉心于过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作者对其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进行了巧妙的讽刺。如果我们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青年学生就容易对玛蒂尔德所向往的奢华生活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示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婉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总之,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教学中我们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像力,就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像。比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想像:公元207年,时值曹操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中国北方的统一局面已实现,南下统一的宏图已在描绘之中。诗人登上碣石,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浮想联翩。而此时此刻.最能表达诗人心潮澎湃、豪情横溢的诗句,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诗人是以大海自比胸怀,诗人的豪迈之气自景物描写之中隐隐透出,诗人的远大抱负也隐含其中。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想像,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诗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领略诗人当时的英雄气概。
  3.精选教材,使语文教学内容审美化。
  教学内容审美化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它是教学审美化的基础。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史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人格美、生活美、景物美、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等,特别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气象万千。这些佳作所蕴蓄的审美信息为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形成奠定了内容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像导游一样,既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美缜密之美,又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披文入情”,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词语在一定语境中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教材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比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我们可引导学生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与其同义词“望”进行比较品味:“见”是不经意而见,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而“望”则是有意而望;着一“见”字,境界全出;置一“望”字,则神气索然。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美的范畴, “华丽细腻”固然是优美的典范,而“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荒诞”其实也是一种审美。只有达到这样的深度和力度,才能真正收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总之,语文审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其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况且“教无定法”。故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多作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审美化的高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总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
期刊
我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体质和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女大学生普遍缺乏身体锻炼,习惯穿高跟鞋,这对下肢特别是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具体的症状表现为:跖趾关节变形,跖骨骨折及其它足病,这些病症会引起足部疼痛,严重时候会影响行走和活动,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步态的稳定情况以及步行质量都在明显减弱,因此运用生物力学手段对高校女大学生穿着不同鞋的行走能力做出定量的研究,确立评价高校女大学生
期刊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课堂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四、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生物 教学 渗透 健康 教育    十几年的生物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锻炼学生的探索精神。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
期刊
我从教二十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在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等方面,长期不断实践,在同仁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点成绩 ,下面我将多年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初中生学英语,既要有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又要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从起始年级就要养成良好的学语言习惯,才能使学生爱学英
期刊
近年来,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我们觉得仍然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
期刊
摘要:如何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走进班级管理中,是每个班主任都在考虑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笔者对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班级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管理。因此班主任必须让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创建健康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潜力、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服务。   关键词: 真诚 通情 尊重 赏识 期望    1、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
期刊
经常听到有人说:“字如其人”可我经常看见有的人一表人才,但是看到他写的字,真是不敢恭维。中国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把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作为我们师生的共同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生活就如一张白纸,如何上好一年级小学生的写字课,为他们书写水平的提高打下一个较为扎实深厚的基础,也就成为了每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课
期刊
从初一年级来看,由于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一部分学生在教学学习上很快出现两级分化。因此,解决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经分析,我认为初一部分学生过早出现两级分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小学生在记忆上以机械记忆为主,在思维上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师一般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方法,讲解多次,详尽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是儿童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语文 教学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是儿童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学习,主动地与老
期刊
【内容摘要】:提高公民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为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在高中地理新课标中规定地理分析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信息 区域特征 环境观 分析与整合 描述与阐释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均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地理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