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阅读不能轻易在文字表面滑过,仅仅“了解内容”的阅读是最浅层的,其收效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家长最好不要满足于孩子阅读后能讲故事给您听,会复述。小时这么做值得鼓励,到了高年级还停留在这个层面就要提出新要求了,但凡能看懂汉字,都应该达到这样的水平。有三个办法能让阅读“上位”。
一是对比读。读的时候多对比,越读越有味。例如读《水浒传》,不要只顾着读故事,可以尝试做同类对比。可以将梁山好汉中同样以杀戮闻名的做横向对比: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比较读出四人的特点。李逵是逢人就杀,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杀时只有一条原则──挡我者死!鲁智深是为“义”而杀,率性而为,真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时还能顾忌“打击效果”──震慑对方即可,点到为止。武松杀人虽师出有名但又带有些作秀的色彩,杀时摆场,杀后留名,杀的过程像一出戏。林冲则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一个“逼”字,被逼无奈时放才出手,出手往往又留有一手,实在没有活路了才下手,而且大多是“按套路出牌”,不蛮干,杀得好看又不血腥。这么一比较,人物的性格特点就一清二楚,人物的命运以及发展脉络就清晰可见且有真实质感了。
二是联系读。所谓联系,源于季羡林的三贯通思想。季老曾提出做学问的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阅读时如能主动将阅读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联系,就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意味。百家讲坛的名嘴鲍鹏山先生读水浒时就很善于联系。例如中西联系。他读林冲的悲情人生时,发现林冲在发配之前和老丈人张教头与娘子道别,却意外地写下休书,好像要将娘子推向高衙内的怀抱。鲍先生联系了西方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效应,认为这是高衙内以及高衙内所代表的巨大的势力对一直妄图委曲求全的林冲那不堪一击的心里产生的典型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听众从鲍先生的联系中感受到了趣味,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于是就留有深刻的印象。这是单纯阅读所不能及的。还有一种雅俗联系,鲍先生品林冲时也留下经典案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桥段,入选中学语文教材。鲍先生在这个部分就狠下功夫做联系读。他将林冲守护草料场时的雪景讲解得淋漓尽致,居然还联系起了张学友的《吻别》中的“我的世界开始下雪”一句,说:歌词作者一定是读过水浒的,否则不会有此意境深远的词句。高雅文字和通俗歌曲的联姻让人浮想联翩,产生一种难以言表却能意会的感受,全场皆笑叹鲍先生品味之独到妙趣。
如今也有不少人在读《水浒》时,对潘金莲这个人物做了古今联系。他们认为倘若在今天,潘小姐可能是某种光荣形象的代表,虽然她有诸多不符合古代对妇女的审美评价标准,但是历经时代变迁或者是时光倒退,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是可以“与时俱进”颠覆性变化的。这也是古今联系的又一生动案例。更有趣的是赵玉平博士将《西游记》中四个取经人形象和当今的管理学进行了超时空的联系。唐僧就是团队的领导人,坐镇中军,不怒自威;八戒是俗人,俗不可耐但趣味生动,行路,创业,过程中绝不能缺少;沙和尚是凡人,默默无闻,活脱脱一个老黄牛的形象,多他不多,少他不得;悟空则是能人,事情要做,过错要当,功劳减半……怎么样很有意思吧。您一定要说还有白龙马,那简单,马嘛,不是人!团队中一定有这样的“不是人”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像人的人更像人。
三是精细读。读书如果能细致些,自然是好事。这也是常识。可是怎么做到让孩子细致呢?可以借鉴语文教师备课时的方法,抓住“文字”“文句”“文学”来细读。首先要关注“文字”,哪些文字显得耀眼,特殊,美感十足,哪些文字是生僻,古怪,让人费解,这些都是关注“焦点”。一般情况下,能發表的作品,作家在创作时,文字都是极其考究的,那些跳入你眼的“特种部队”,不是作家的刻意而为就是作家语言风格,言语表达习惯的体现,必须予以关注。怎么关注?或是查工具书弄懂,或是上下文关联看懂,或是直接询问和家长一齐懂。“文句”就是提请大家关注特殊语句:散文化或是诗意泛滥的美句,使用特殊表达方式的语句,不按常理出牌的古怪句。但凡句子比较另类突出的,都可以作为看点,反复读,看个究竟。“文学”则指的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写还可以怎么写,这么写写出了什么……从“写”的角度去思考,追本溯源地思考,转换角色以作者的身份去思考,还原事物本来面目,对比原样和文字表达去思考,你就会发现作者的创作秘妙,就能将阅读和写作就合二为一了!
以小学教材中难读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例。且看人物出场一段: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阅读时很容易发现这段话是连篇累牍的衣着描写。孩子乍一看是云山雾罩,太多的生僻词汇拗口难读。此时别无他法,慢下来,多读几遍。小学生的阅读敏感不高,但至少能发现其中有熟悉的如:“戴着”“绾着”“带着”“系着”“穿着”“外罩”“下着”,这些穿衣带帽时使用的动词不雷同不重复,这算是初步开始欣赏和学习了。再读几遍,那些华丽的衣着描写配合着自己的想象,大致能形成粗浅的形象,会给人留有一种初步的阅读感受:奢华。这就是在关注文句后的归纳、综合意识的产生。此时家长进一步指导:再一想,如此盛装出场,除了摆排场,讲气派外,目的何在?这是在引导儿童运用孙绍正教授的阅读还原法,见文字还原到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引导地问:在家中见亲戚会这样的打扮么?不会。那么请想一想: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大费笔墨地写?这就叫做“气势”,这气势是要压人的,不为别的,课题中就有提示──压住贾母喜欢的林妹妹。原来,这初见林黛玉是一出戏啊:嘘寒问暖是做给林妹妹看的,排场气势是让大家看的,讨巧卖乖是给贾母看的,盛气凌人才是读者应该看到的。这么读,就读出真滋味来了。否则,大多儿童读过这段和没读时是一样的,一问三不知。
一是对比读。读的时候多对比,越读越有味。例如读《水浒传》,不要只顾着读故事,可以尝试做同类对比。可以将梁山好汉中同样以杀戮闻名的做横向对比: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比较读出四人的特点。李逵是逢人就杀,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杀时只有一条原则──挡我者死!鲁智深是为“义”而杀,率性而为,真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时还能顾忌“打击效果”──震慑对方即可,点到为止。武松杀人虽师出有名但又带有些作秀的色彩,杀时摆场,杀后留名,杀的过程像一出戏。林冲则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一个“逼”字,被逼无奈时放才出手,出手往往又留有一手,实在没有活路了才下手,而且大多是“按套路出牌”,不蛮干,杀得好看又不血腥。这么一比较,人物的性格特点就一清二楚,人物的命运以及发展脉络就清晰可见且有真实质感了。
二是联系读。所谓联系,源于季羡林的三贯通思想。季老曾提出做学问的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阅读时如能主动将阅读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联系,就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意味。百家讲坛的名嘴鲍鹏山先生读水浒时就很善于联系。例如中西联系。他读林冲的悲情人生时,发现林冲在发配之前和老丈人张教头与娘子道别,却意外地写下休书,好像要将娘子推向高衙内的怀抱。鲍先生联系了西方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效应,认为这是高衙内以及高衙内所代表的巨大的势力对一直妄图委曲求全的林冲那不堪一击的心里产生的典型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听众从鲍先生的联系中感受到了趣味,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于是就留有深刻的印象。这是单纯阅读所不能及的。还有一种雅俗联系,鲍先生品林冲时也留下经典案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桥段,入选中学语文教材。鲍先生在这个部分就狠下功夫做联系读。他将林冲守护草料场时的雪景讲解得淋漓尽致,居然还联系起了张学友的《吻别》中的“我的世界开始下雪”一句,说:歌词作者一定是读过水浒的,否则不会有此意境深远的词句。高雅文字和通俗歌曲的联姻让人浮想联翩,产生一种难以言表却能意会的感受,全场皆笑叹鲍先生品味之独到妙趣。
如今也有不少人在读《水浒》时,对潘金莲这个人物做了古今联系。他们认为倘若在今天,潘小姐可能是某种光荣形象的代表,虽然她有诸多不符合古代对妇女的审美评价标准,但是历经时代变迁或者是时光倒退,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是可以“与时俱进”颠覆性变化的。这也是古今联系的又一生动案例。更有趣的是赵玉平博士将《西游记》中四个取经人形象和当今的管理学进行了超时空的联系。唐僧就是团队的领导人,坐镇中军,不怒自威;八戒是俗人,俗不可耐但趣味生动,行路,创业,过程中绝不能缺少;沙和尚是凡人,默默无闻,活脱脱一个老黄牛的形象,多他不多,少他不得;悟空则是能人,事情要做,过错要当,功劳减半……怎么样很有意思吧。您一定要说还有白龙马,那简单,马嘛,不是人!团队中一定有这样的“不是人”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像人的人更像人。
三是精细读。读书如果能细致些,自然是好事。这也是常识。可是怎么做到让孩子细致呢?可以借鉴语文教师备课时的方法,抓住“文字”“文句”“文学”来细读。首先要关注“文字”,哪些文字显得耀眼,特殊,美感十足,哪些文字是生僻,古怪,让人费解,这些都是关注“焦点”。一般情况下,能發表的作品,作家在创作时,文字都是极其考究的,那些跳入你眼的“特种部队”,不是作家的刻意而为就是作家语言风格,言语表达习惯的体现,必须予以关注。怎么关注?或是查工具书弄懂,或是上下文关联看懂,或是直接询问和家长一齐懂。“文句”就是提请大家关注特殊语句:散文化或是诗意泛滥的美句,使用特殊表达方式的语句,不按常理出牌的古怪句。但凡句子比较另类突出的,都可以作为看点,反复读,看个究竟。“文学”则指的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写还可以怎么写,这么写写出了什么……从“写”的角度去思考,追本溯源地思考,转换角色以作者的身份去思考,还原事物本来面目,对比原样和文字表达去思考,你就会发现作者的创作秘妙,就能将阅读和写作就合二为一了!
以小学教材中难读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为例。且看人物出场一段: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阅读时很容易发现这段话是连篇累牍的衣着描写。孩子乍一看是云山雾罩,太多的生僻词汇拗口难读。此时别无他法,慢下来,多读几遍。小学生的阅读敏感不高,但至少能发现其中有熟悉的如:“戴着”“绾着”“带着”“系着”“穿着”“外罩”“下着”,这些穿衣带帽时使用的动词不雷同不重复,这算是初步开始欣赏和学习了。再读几遍,那些华丽的衣着描写配合着自己的想象,大致能形成粗浅的形象,会给人留有一种初步的阅读感受:奢华。这就是在关注文句后的归纳、综合意识的产生。此时家长进一步指导:再一想,如此盛装出场,除了摆排场,讲气派外,目的何在?这是在引导儿童运用孙绍正教授的阅读还原法,见文字还原到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引导地问:在家中见亲戚会这样的打扮么?不会。那么请想一想: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大费笔墨地写?这就叫做“气势”,这气势是要压人的,不为别的,课题中就有提示──压住贾母喜欢的林妹妹。原来,这初见林黛玉是一出戏啊:嘘寒问暖是做给林妹妹看的,排场气势是让大家看的,讨巧卖乖是给贾母看的,盛气凌人才是读者应该看到的。这么读,就读出真滋味来了。否则,大多儿童读过这段和没读时是一样的,一问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