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柏拉图“艺术即模仿”理论对当今时代人们深刻认识多媒体艺术的交互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多媒体艺术交互性实质还是一种模仿性,具有图像至上,使体验者获得的快感大于美感,缺乏艺术创造力种种弊端,需要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柏拉图;艺术即模仿;审视;多媒体交互性
引言
柏拉图所谓“艺术是对模仿物的模仿”理论,是基于他对理式的理论的。《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提出有两个层次比艺术创作的产物(包括画和诗)更真实,一个是理式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也就是说,比起艺术品来讲,理式本身和现实世界的存在要显得更为真实。
多媒体艺术的最大特性就是交互性。人们通常看的电视、电影、录像、VCD、DVD 光盘都是多种媒体的组合——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可是观众无法参与进去,只能根据编剧和导演编制完成的节目去听去看。而多媒体艺术则不同,它可以让个人参与进来,你可以按照个人的意识去操控整个过程,可以打乱顺序任意地选择,这种操作就叫做交互。
一、艺术交互性的本质是一种模仿性
其实,对艺术来说,柏拉图的界定是比较模糊的。柏拉图贬低艺术模仿自然就像生活中的照镜子,他说,“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的旋转,你就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东西。”他认为文艺模仿只是对客观事物外貌的一次又一次的复现,是不能模仿到事物的“实体”。柏拉图理式论”的出发点是唯心的,但他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模仿说,揭示了文艺反映生活这一真理。柏拉图要求艺术不但要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还要表现事物内在的共性,为“典型论”的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如果审视当今时代的艺术,可以看出交互性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模仿性艺术[1],交互性艺术使人们参与审美体验与生活体验之间的界点为0,诸如:3D电影,立体绘画等等,都是具体设计,尽可能的模仿真实,如果以柏拉图理论来分析,交互性艺术就是模仿艺术中的模仿艺术,纯粹是对现实生活赤裸裸的拷贝,格调的高低取决于体验着的素质。
二、多媒体艺术交互性的弊端
多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呈现出:强烈的参与感,强力的虚拟性,种类丰富,如运用计算机、数码照相、数码摄像、扫描仪扫描等技术手段创作的数字图像、影像;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平面和立体动画,如:Adobe Photoshop、Corel Draw、AdobeIllustrator、FlashMX等;网络实时广播、数字互动电视、互动电影等等。由多媒体艺术交互性的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其呈现的弊端。
(1)图像至上
如今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令人惊喜的是多媒体艺术的出现,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诗的人们每天都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艺术的交互性仅仅是对图像的模仿,逃脱不了这种图像崇拜。
在《理想国》中,E r os 的目标是最高的理念世界,是上天的美,而艺术摹仿的则是有限世界的美。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有限世界的美,认为有限世界的美可以激起灵魂对上天之美的回忆,但灵魂决不能停留于有限的美,否则灵魂中的欲望就会获得激情的帮助,阻碍理智向上攀升。[1]当我们握着鼠标,点击移动光标看到复制出的图像时,我们已经感受不到神秘和历史的场力,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讲到:机械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艺术的样式,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事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唯一性和距离感。没有了场力,就没有了上升到理性的机会。
(2)体验者获得的快感大于美感
柏拉图认为,模仿性的诗人滋长的是灵魂中最卑劣粗俗的成份,即欲望。按照柏拉图的说法,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智、激情和欲望,其中理智最为高贵,激情是中性的,而欲望则是卑劣粗俗的。只有当灵魂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即理智统领着另外两个部分时,灵魂才能保持向上的冲动。而模仿性的诗人为了在剧场赢得观众的喝彩,却一味地去迎合观众的欲望,从而使灵魂失去向上的冲动。[3]
“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叶郎先生也说过:“美感(审美体验)是与人的圣明和人生紧密相连的。互动性艺术在如今的快餐文化时代,艺术以变化快,新鲜,好玩,刺激为主,五花八门,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身体。交互性艺术的参与者在“动”中体验着快感。竞技贪欲侵蚀着大脑和心灵,无法达到审美的最佳状态。
(3)缺乏个性和创造力
柏拉图认为,模仿会造成灵魂的分裂。为了追求上天之美,灵魂应该像阿里斯托芬故事中被切开后的半人专注于自己的另一半那样心无旁鹜,而模仿则总是对其他事物、尤其是对其他人进行模仿,这就势必会造成灵魂的分裂。反映在艺术的交互性就是真实的自我和虚拟世界的自我,一个生活在现实中,另一个栖身于网络中,并且可以随时变换姓名、身份甚至性别。自我的两种存在,一方面带给我们自由和快乐的同时,另一方面,自我也因分离而面临着人性的分裂与异化的危险,并无时无刻在纠缠着。个体也因符号化而丧失了人的全部外貌特征,年龄、体貌、性别都全部消失,姓名更是个随意的代号或图片,没有指定性,剩下的唯有字符代表着个体的生命存在,我们的思想就像灵魂出窍一样,摆脱了来自个体的制约及社会的束缚,人的社会性特征已全部驱除,人的本性在网络的世界中得到赤裸呈现。
交互性艺术会使艺术缺乏个性,独立。交互性艺术重视和欣赏或体验者的互动,体验创作者在创作时除了考虑作品本身,更多的要照顾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艺术创作不是纯粹的,容易使艺术创作大众化,趋于流俗。
结语
如今,社会进入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彻底改变了图像的生产方式,也进而导致文化内在属性的改变。④这就意味着作为具有丰富情感并创造了璀璨文化财富的人被自己所创造的机器所放逐,思想和情感的满足沦落为感官和欲望的满足,并逐渐放弃了融汇在文字语言形象之中的理性和思考。从这个角度讲,通过柏拉图的“艺术即模仿”理论审视当今的艺术的交互性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冷静的看待当今艺术形式,反思艺术交互性存在的种种弊端,保持思想的清洁,让理性为艺术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汝豪,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J],淮北师范大学,2011(5)
[2]朱映雪,浅谈新媒体艺术中的交互性[J],工业设计,2012(2)
[3]徐軍义,论古希腊“模仿论”的价值[J],史教资料,2012(3)
[4]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柏拉图;艺术即模仿;审视;多媒体交互性
引言
柏拉图所谓“艺术是对模仿物的模仿”理论,是基于他对理式的理论的。《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提出有两个层次比艺术创作的产物(包括画和诗)更真实,一个是理式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也就是说,比起艺术品来讲,理式本身和现实世界的存在要显得更为真实。
多媒体艺术的最大特性就是交互性。人们通常看的电视、电影、录像、VCD、DVD 光盘都是多种媒体的组合——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可是观众无法参与进去,只能根据编剧和导演编制完成的节目去听去看。而多媒体艺术则不同,它可以让个人参与进来,你可以按照个人的意识去操控整个过程,可以打乱顺序任意地选择,这种操作就叫做交互。
一、艺术交互性的本质是一种模仿性
其实,对艺术来说,柏拉图的界定是比较模糊的。柏拉图贬低艺术模仿自然就像生活中的照镜子,他说,“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的旋转,你就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东西。”他认为文艺模仿只是对客观事物外貌的一次又一次的复现,是不能模仿到事物的“实体”。柏拉图理式论”的出发点是唯心的,但他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模仿说,揭示了文艺反映生活这一真理。柏拉图要求艺术不但要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还要表现事物内在的共性,为“典型论”的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如果审视当今时代的艺术,可以看出交互性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模仿性艺术[1],交互性艺术使人们参与审美体验与生活体验之间的界点为0,诸如:3D电影,立体绘画等等,都是具体设计,尽可能的模仿真实,如果以柏拉图理论来分析,交互性艺术就是模仿艺术中的模仿艺术,纯粹是对现实生活赤裸裸的拷贝,格调的高低取决于体验着的素质。
二、多媒体艺术交互性的弊端
多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呈现出:强烈的参与感,强力的虚拟性,种类丰富,如运用计算机、数码照相、数码摄像、扫描仪扫描等技术手段创作的数字图像、影像;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平面和立体动画,如:Adobe Photoshop、Corel Draw、AdobeIllustrator、FlashMX等;网络实时广播、数字互动电视、互动电影等等。由多媒体艺术交互性的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其呈现的弊端。
(1)图像至上
如今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令人惊喜的是多媒体艺术的出现,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诗的人们每天都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艺术的交互性仅仅是对图像的模仿,逃脱不了这种图像崇拜。
在《理想国》中,E r os 的目标是最高的理念世界,是上天的美,而艺术摹仿的则是有限世界的美。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有限世界的美,认为有限世界的美可以激起灵魂对上天之美的回忆,但灵魂决不能停留于有限的美,否则灵魂中的欲望就会获得激情的帮助,阻碍理智向上攀升。[1]当我们握着鼠标,点击移动光标看到复制出的图像时,我们已经感受不到神秘和历史的场力,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讲到:机械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艺术的样式,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事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唯一性和距离感。没有了场力,就没有了上升到理性的机会。
(2)体验者获得的快感大于美感
柏拉图认为,模仿性的诗人滋长的是灵魂中最卑劣粗俗的成份,即欲望。按照柏拉图的说法,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智、激情和欲望,其中理智最为高贵,激情是中性的,而欲望则是卑劣粗俗的。只有当灵魂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即理智统领着另外两个部分时,灵魂才能保持向上的冲动。而模仿性的诗人为了在剧场赢得观众的喝彩,却一味地去迎合观众的欲望,从而使灵魂失去向上的冲动。[3]
“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叶郎先生也说过:“美感(审美体验)是与人的圣明和人生紧密相连的。互动性艺术在如今的快餐文化时代,艺术以变化快,新鲜,好玩,刺激为主,五花八门,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身体。交互性艺术的参与者在“动”中体验着快感。竞技贪欲侵蚀着大脑和心灵,无法达到审美的最佳状态。
(3)缺乏个性和创造力
柏拉图认为,模仿会造成灵魂的分裂。为了追求上天之美,灵魂应该像阿里斯托芬故事中被切开后的半人专注于自己的另一半那样心无旁鹜,而模仿则总是对其他事物、尤其是对其他人进行模仿,这就势必会造成灵魂的分裂。反映在艺术的交互性就是真实的自我和虚拟世界的自我,一个生活在现实中,另一个栖身于网络中,并且可以随时变换姓名、身份甚至性别。自我的两种存在,一方面带给我们自由和快乐的同时,另一方面,自我也因分离而面临着人性的分裂与异化的危险,并无时无刻在纠缠着。个体也因符号化而丧失了人的全部外貌特征,年龄、体貌、性别都全部消失,姓名更是个随意的代号或图片,没有指定性,剩下的唯有字符代表着个体的生命存在,我们的思想就像灵魂出窍一样,摆脱了来自个体的制约及社会的束缚,人的社会性特征已全部驱除,人的本性在网络的世界中得到赤裸呈现。
交互性艺术会使艺术缺乏个性,独立。交互性艺术重视和欣赏或体验者的互动,体验创作者在创作时除了考虑作品本身,更多的要照顾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艺术创作不是纯粹的,容易使艺术创作大众化,趋于流俗。
结语
如今,社会进入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彻底改变了图像的生产方式,也进而导致文化内在属性的改变。④这就意味着作为具有丰富情感并创造了璀璨文化财富的人被自己所创造的机器所放逐,思想和情感的满足沦落为感官和欲望的满足,并逐渐放弃了融汇在文字语言形象之中的理性和思考。从这个角度讲,通过柏拉图的“艺术即模仿”理论审视当今的艺术的交互性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冷静的看待当今艺术形式,反思艺术交互性存在的种种弊端,保持思想的清洁,让理性为艺术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汝豪,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J],淮北师范大学,2011(5)
[2]朱映雪,浅谈新媒体艺术中的交互性[J],工业设计,2012(2)
[3]徐軍义,论古希腊“模仿论”的价值[J],史教资料,2012(3)
[4]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