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大理行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lery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古城
  
   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对大理的描写,大理便成了笔者向往的地方。如今来到大理古城,刚下车就看到南城门头“大理”两个遒劲有力的黑色大字。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许多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大理古城的街道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一新。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
   养花种树,已成为大理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傲雪开放,各种红花绿树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
   漫步在大理的大街上,总有一首非常古老的乐曲伴你,那就是用葫芦丝吹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听别人说到了云南,没到大理,那就不算真正去过云南,到了大理,没去观苍山,游洱海,也不算去过大理。
   大理坝子,西倚苍山,东傍洱海,舒展地坐落在莽莽的云贵高原里,像一个婉然的奇迹,虽然经历过南昭国的盛衰,却一点不觉沧桑。据说大理最有名的景致叫做“风花雪月”。风是“下关风”,下关有天生桥,传说观音在那里打翻了风瓶,所以风大,其实比起北方的朔风,下关风是大大逊色的,但在气候温和的大理尤其是冬天,下关风颇有冷硬的气质;花是“上关花”,传说上关曾盛产奇异的龙女花,到了后来所谓的“花”也指上关的女孩子,因为上关、周城现在仍是非常本真的白族居住地,当地人善于制作有名的扎染工艺品,而这一带白族女孩的衣饰也尤为绚丽,宛若鲜花;雪是“苍山雪”,说的是冬天降雪,很少会下到坝子里去,而苍山顶上却会积存皑皑白雪,任天气晴好,山顶的银白也不见消融;月是“洱海月”,黄昏时分,金黄的圆月映照在粼粼的洱海上,岸边的渔家小船轻轻荡漾,温馨无限。一直以来,大理人提到“风花雪月”的典故时,都有一种由热爱而生的微微自豪。
  
  大理洱海
  
   洱海虽然是一个高原湖泊,但由南向北一眼望去,却怎么也望不到边。我们一行人登上了游览洱海的轮船——“苍山”号。不一会儿轮船就启动了,就在这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让人感到烟雨蒙蒙,影影绰绰,亦真亦幻。庆幸的是,很快又雨过天晴。
   站在甲板上,眺望着洱海的美景,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绿,苍山顶上不时云雾缠绕,虽然模糊不清,可我还是能感觉得到苍山那高傲的气势,而且它的气势一点也不会因为云雾的缠绕而减少!洱海有着苍山为伴,一点也不会寂寞!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匠心独运,营造出这么绝美的风景。在船上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两条鱼在湖面上跳跃。那湖面上荡漾着许多波纹,让人感到吹着海风,看着风景是那么惬意!
   船行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前方出现一个小岛,船上的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南诏风情岛,原名叫玉玑岛,船还没靠岸,便看到一个女神的铸铜雕塑,她正站在浅浅的海边,享受着海浪的按摩,阳光的妩媚。一下船,迎面而来的就是沙壹母的雕像。沙壹,哀牢山下渔女。传说她触沉木(龙的化身)感孕,生下十个儿子,分别成为云南各族的先祖,于是,沙壹也就成为彝、白等族人崇敬的始祖母。岛的四周大都是悬崖,悬崖缝隙中长出一丛丛绿油油的仙人掌,显示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悬崖下有很多溶洞,最大的一个叫蝙蝠洞,面积有60多平方米。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岛的中心,这里建有“福星广场”,在广场中央有一个高达18.56米的观音塑像,观音塑像的两边是两堵长21米,高5米的浮雕墙,正面再现的是大理神话中“观音十八化”的传说,背面则是“观音授记细奴罗立国图”。
   正当人们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时,苍山号的汽笛响了,那催促游人们返船的信号,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诏风情岛,人虽然上了船,心却还在岛上,船开动了,那女神、那沙壹母、那观音、那迷人的南诏风情渐渐地在我视野里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品三道茶
  
   回到船上,我们又品尝到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边品茶边看白族的歌舞表演。
   三道茶,顾名思义就是品茶分为三道,即“一苦二甜三回味”。它是白族人待客的重要礼仪。每当有远方的朋友或尊贵的客人来到家中,好客的白族主人都要以三道茶相待。那年我出差到昆明,有幸在云南民族村白族三道茶馆品味了这独具特色的三道茶。
   我们一行人在轮船的表演厅坐定,白族姑娘待水烧开时,便取出一个特制的小砂罐放在火盆上加热,把一小撮精选的茶叶放于其中,在火上不停地抖动,使茶叶均匀受热,阵阵茶香便扑鼻而来。待到茶叶烤好,即往砂罐中冲开水,接着把茶汁均匀备好的茶盅内,再倒入适量开水,就献上来了。我轻啜一口,果有一丝苦涩的味道,这就是三道茶中的第一道茶——苦茶。苦味茶虽苦但不烈,清心爽胃。过了一会儿,第二道茶——甜茶已由白族姑娘恭恭敬敬地送到了我们手中。甜味茶虽甘而不腻,馨香可口。我们一边品茶,一边从白族姑娘那里打听到,甜茶是在苦茶中加入红糖、蜂蜜、核桃末、松子仁,再将白族风味食品“乳扇”在火上烤至黄而不焦,捣碎后加入茶中。甜茶喝起来又香又甜,品味丰富,令人清香满口。
   三道茶中,以最后一道茶——回味茶最具特色。回味茶苦甜、麻辣,诸味俱全,停杯半晌,犹有余味绵绵之感。它的配料十分丰富,计有姜、花椒、桂皮、芝麻、花生末、核桃末、松子仁等十余种,喝起来既麻又辣,但香气扑鼻,使人欲罢不能。在白族话里,“辣”和“亲”、“麻”和“富”都是同义字,“麻麻辣辣”有“亲亲热热、富裕幸福”的意思。品茶如品人生,这是白族三道茶创造的独特境界。
   有诗赞曰:“饮是文明的一种方式/盅里自有百味纷呈/一苦二甜三回味/苦涩是一种氛围/甜即近乎完美/苦尽甘来色浓味醇”。好一个“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
  
  大理三塔
  
   远远望去,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三塔的主塔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基座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云南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仰望三塔,我们不难发现,千寻塔每级四面都有拱形龛,也就是常说的供奉神佛的小阁子。相对的两龛内供有佛像,另外两龛则作为窗洞直通塔心。而南北小塔,每级的八方都有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各层塔身都有浮雕作为装饰。崇圣寺三塔的级数都为偶数,而其他地方佛塔的级数一般都是奇数。
   据导游介绍,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多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却裂而未“折”,可十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1925年的大地震,城乡民房倒塌达99%,可千寻塔只震落了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雄奇的崇圣寺三塔还在20世纪80年代衍生出一个三塔倒影公园。公园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许的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丰姿而得名。园内建筑有体现白族民居的楹联照壁,有题诗刻赋的大理石碑亭,有影摇水中的漾波亭。园内种植有各种茶花、缅桂、杜鹃等众多异草奇花。我们置身三塔倒影公园,凝神水中三塔,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以至于久久不忍离去。
  
  蝴蝶泉边
  
   “蝴蝶泉边找金花,金花是阿妹……”每当唱起这支歌,就想起电影《五朵金花》中的蝴蝶泉。这不,游览了大理三塔,我们又来到苍山云弄峰麓的神摩山下,一睹了蝴蝶泉的迷人风采。
   进了蝴蝶泉的大门,经过一条青翠竹林大道,过了古朴的石坊后,迎面只见挺立着一块高约三米的大理石碑,正面右侧刻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沿着林荫小道前进四十米,在一片参天古木下,四周用大理石栏杆围着的一方清泉,这就是蝴蝶泉。
   蝴蝶泉面积有二十多平方米,水深约四米,泉水如喷珠吐玉,清澈明净,终年不涸。扔一枚硬币于泉中,但见硬币缓缓旋落,美妙极了。泉边有一株古老的合欢树,枝叶茂密,覆盖水面。遗憾的是,此时没有蝴蝶,见不到清代诗人沙琛笔下“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恬”的奇特美景。
   顺原路返回,光顾先前没来得及理会的市场,准备采购点东西,以作纪念。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以大理石制品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蜡染、扎染服装最多。笔者挑选了一阵,为妻儿各买了一件蜡染衣服,为自己也买了一对大理石健身球。见摊主是一身着艳丽白族服装的白族姑娘,便想起游洱海时导游小姐说的“白族人管漂亮的姑娘叫金花”的话。笔者就向她招呼:“金花……”导游果然没有骗人,那姑娘听笔者叫她“金花”,很是高兴,忙问何事。笔者便向她打听“蝴蝶泉”和“蝴蝶会”的由来。“金花”也不推辞,递过一条凳子让笔者坐下,然后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
   每年农历四月开花季节,彩蝶汇聚枝头,首尾相含,一串串悬吊在这片林中的泉水之上,极为美丽、壮观。每逢此时,白族青年男女聚会泉边,一边观赏蝴蝶,一边欢乐对歌,成为白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人们便将此泉命名为““蝴蝶泉”,四月十五日,则称为“蝴蝶会”。在蝴蝶会期间,当地人成群结队前往观赏,尤其是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那种浪漫气氛的熏陶下,感情会更加深厚,尚未情定终身的男女也往往一见钟情。
   关于“蝴蝶泉”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古时候,苍山上有条巨蟒,会变人形,专门欺侮妇女。有一天,巨蟒将附近周城村的两个姑娘掠入洞中,猎人杜朝选见义勇为,杀死巨蟒,救出姑娘。两位姑娘为报答救命之恩,要与杜朝选结为夫妻。谁知遭到杜朝选婉言谢绝而去,两位姑娘当即纵身跳入泉中。后来,杜朝选知道了,悔恨万分,也跟着跳入泉中。三人化为彩蝶,由泉中飞出,栖息在泉边的合欢树上。每年四月,蝴蝶纷纷前来凭吊,就形成蝴蝶聚会的自然景观。
   白族三青年男女化蝶的故事,与汉民族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相依,死后化蝶相随的爱情故事是何其相似!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各民族本是同根生,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啊!
   笔者虽来得不是时候,未能一睹蝴蝶会的盛况,但对蝴蝶泉这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定要记住带回四川泸州,讲给亲朋好友们听,让他们有机会来到大理苍山脚下,看这美丽而迷人蝴蝶泉。
  
  责任编辑 王丽敏
其他文献
一、母亲的庄稼    走回温润的乡土。  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是和母亲谈论农事、议论庄稼。  母亲时常指着她的玉米和稻子说,  儿啊,记住他们的模样,  是他们祖先的祖先,养活过我们的生命。  他们和他们的子孙,  还将养育我们和我们的后代。    我用恭谦的姿态亲近庄稼,  表示对庄稼的膜拜。    看着温良的母亲。  看着灿烂的庄稼。  母亲和她的庄稼一样朴素、一样谦逊。  是母亲和她的庄稼
期刊
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第三节气,在3月5日或6日,表示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虽是乍暖还寒的日子  盼望已久的春雷  总在惊蛰时节 轰隆隆地  穿过那道若隐若现的彩虹  从心底迅速掠过  清脆 润耳 沁人心脾  带着几分俏皮  带着几分神秘和惊喜    就在这轰鸣声中  冬日的冻土开始苏醒  虫儿 草儿 种子  那些蛰伏了一个冬季的小小生命  全都悄悄醒来  装点我们的世界  唱着生命的赞歌 
期刊
她是一名京剧演员。  她已经四十几岁了,比不上剧团里二十多岁的挑梁的台柱子,扮相不如,声腔也是。往往给角儿们配戏配个丫头什么的,好像每一出戏里都有她的身影,不过,戏份不重。平时,不用她的时候,给角儿们上上妆,戴冠穿帔。  进团时也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啊!在团里干了有二十年了,新来的角儿们都尊重她,叫她“李姐”,她总应承着,唯唯诺诺的,只要人叫自己,自己还有用,这是她的哲学,毕竟,还有不如自己的那些拉大
期刊
华顶朝阳    阖境镇山意从容,每占朝暾第一重。  根连云岭祖山脉,难怪气如虹。  双峰依稀慈母乳,哺育赤子爱无穷。  自古亲恩当同理,望子盼成龙。    玉龙晴雪    冲霄雪峰骇天宸,盘古开蒙列画屏。  怨昔凛气碍稼穑,祸福实难评。  仗得科技改时令,避害趋利岁丰盈。  惟愿玉龙千秋舞,壮我白乡魂。    湖面渔灯    昔闻剑湖有奇观,渔灯灿如星丽天。  罾起网落俚歌合,赛似■波仙。  感慨
期刊
对话     生命:有了我,婴儿啼哭,星空诞生   死神:我吞食万物,一切消逝,谁能留下   宗教:天国、轮回与灵魂   灵魂:人类、你怀疑自己,相信我吗     艺术:相信我,海饮酒,日饮梦,野兽颤抖,人   不朽   自然:美比爱美的人多,把美分一点给丑   镜子:不懂美的人,怎么审丑   婚姻:把爱的性欲和性欲的爱合法化     魔鬼:天堂在掌心,地狱就在手背上  
期刊
雪后天晴的迷惘   不知是  感伤的失落  或是  失落的感伤    阳光慢慢渗透云层  让我想起  一朵睡莲静静地开放  这时候  不需要任何语言或喝彩  静静地  听  它穿透云霭的声音  是遥远冰层的断裂  清脆的让人心痛——    好吧!  告别这份感伤  好吧!  迎接即来的幸福  好吧!  让我笑看这风起云涌!    我想 我应该  翻一本好书  沏一壶清茶  享受这宁静的  雪后天晴
期刊
棠梨花是忧伤的,起码,在我的眼中。  棠梨是一种野生植物,枝干繁茂、多刺、花白,果实形似海棠。在云南多山的环境中,在亚热带的气候条件下,适应海拔为一千五百米至二千五百米。并且,此物的耐干旱耐贫瘠能力极强,因此,随处可见它一丛丛一簇簇地生长着。然而,它对人类的价值,似乎只有两点,一是待花蕾似绽未绽之时,采集加工成美味菜肴,或者,把它混合进糯米粉里,加点腊肉片,煎成粑粑。为此,在南诏故地巍山的土地上,
期刊
直到遇见你  我才发现了所有的美丽  所有的期盼  都成了绽放的心情  苦苦的等待  原来只为能与你相遇    洱海的波光是眸子里的温情  苍山高大的杉树上写着你的睿智和勇气  这是一片多情的土地  更有你与我一同耕耘    所有的欢欣  是因为友谊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你是翱翔在天际间的雄鹰  给我们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    新的征程是等待起航的船  等着你一同齐心协力    依依不舍是我真挚
期刊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次读舒婷的《致橡树》,都会为木棉花丰盈、刚健、执着而独立的形象所感动。青春年少时,只把它读成朦胧的情诗。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从诗中读出了坦诚、执着、理解、信任和忠贞不移。 
期刊
鸡足山的神韵一直在我心中久久驻留,没有任何排解的念头。直到有一天,狂风席卷我的头发,雨雪淋湿我的衣裳,我为自己竟能无所畏惧地攀登鸡足山而感到骄傲。默然站立在金顶寺的楞严塔下,我仰起头来,但见高耸入云的白塔在乱云飞渡、风雪咆哮中傲然挺立。灰黑色的天幕云卷云飞,狂风怒卷雪花飞舞如惊涛拍岸,尖利的风声鸣叫在金顶寺的每一个角落。一览众山小的金顶寺已被深深的积雪所改变,稀少的冒雪而来的游人在狂风飞雪中显得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