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姑苏旗袍美人”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是上世纪上海月份牌上的复古美人,是《良友》杂志上万人追捧的封面人物,是湮灭在时光中的大家闺秀,但无论是怎样的想象,都仿佛和当代生活场景有“次元壁”。不过见到周立言后,你会立即推翻这个想法。这个从小学琴、研究昆曲的女子,是苏州城里行走的古典风景。她把对古典美学的热爱,对雅致生活的坚定,融入到一针一线中,让旗袍这个复古衣着,成为当代职业女性的日常衣物。但周立言的“野心”,并不是做好一件衣服那么简单,以她擅长的旗袍设计和传统诗词、雅乐为载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从方方面面影响更多的人,才是她的志向。周立言用细腻与温柔的生活态度,滴水穿石的堅毅心智,一点一点接近她心里那个“姹紫嫣红开遍”的梦想。
书香门第的古典女子
周立言生长在一个教师世家,家族三代出过十几位教师,父母也都从事教育行业,外公还曾是一家小学的创始人。周立言小时候的娱乐项目,就是去河边摘芦苇编东西、扎风筝、认植物、背诗词。当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没有本子,父亲就把挂历纸裁成一小块一小块,抄上诗词,每天陪她背一段。小时候未必懂得每句诗的意义,比如《春江花月夜》,一年级的周立言,在父亲的陪伴下,每天都会背诵几句,而自己真正理解“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已是多年后了。经历了成长,看到相似场景和身边的人,一些记忆中的诗句就会自动跳出来。
在东方卫视《诗书中华》栏目中,周立言和妹妹俞文洁,穿着一身充满江南风韵的旗袍亮相,用庞大的诗词知识储备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很多人问周立言,你怎么能背那么多诗词?周立言觉得这是“童子功”,她说:“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真气一样,刚开始不知道这个真气有什么用,但忽然有一天就能融会贯通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生拉硬拽着去上兴趣班,周立言学习古筝是自己的选择,因为爱诗词,所以希望自己能更贴合古人的生活方式。虽然学琴很辛苦,但确实让她感到宁静和快乐。有才艺的小女孩免不了要盛装参加各种演出,周立言第一次和旗袍相遇就爱上了它。她特别喜欢民国时期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家闺秀,旗袍仿佛是她和她们的精神纽带。18岁成人礼的时候,母亲送给她的礼物就是一件鹅黄色有小梅花的旗袍,她珍爱地为它命名 “衣上落梅”。
一针一线,从盘扣入行
昆曲及中国古典戏曲专业硕士毕业后,遵循祖辈的路,周立言进入苏州评弹学校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工作安逸且顺遂,但她始终觉得心里有一个梦还没实现,这是有关服装、音乐、文学和古典美学的梦,她急需一个把这些元素链接起来的载体,于是旗袍成了她梦想的出口。周立言喜欢旗袍,她学生时代就成立了社团“姑苏旗袍美人会”,大家穿着旗袍唱昆曲,一片风流雅韵。周立言还在网上写过有关旗袍文化的专栏,从她喜欢的民国传奇女子入手,拜访名师、查询资料,慢慢地对旗袍的历史、形制、工艺等如数家珍。
周立言正式成为一名手艺人,是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每个周末,她都会从苏州坐车去上海,跟着上海的老裁缝学习盘扣制作。盘扣作为旗袍上的重要部件,代表着制作者的高级审美。中国君子文化讲究“通身无硬物”,所有服饰部件都要求是软的,包括扣子也是布做的。盘扣制作并不简单,需要把布条用铜丝拗成想要的形状,再进行熨烫,得到理想的软硬度和细致度。做一枚小小的扣子,周立言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是一种手工艺的极致体验,也让她对旗袍制作的理解更深刻。
古代女性爱美,一年四季头戴不同花卉,所以就有了簪花文化。这种文化也延续到服饰上,比如花卉刺绣,或者把喜欢的纹饰花朵做成盘扣。传统的盘扣样式有琵琶扣、葫芦扣、凤凰扣等等,年轻人觉得略显土气,周立言就花心思把现代的设计思维融入传统手艺,把盘扣做成书法字体、江南的小桥流水、花卉蝴蝶,甚至是圣诞老人,让人赞叹原来传统手艺还能这样发散。
诗词mix织品美学
周立言虽然不是设计专业出身,但是对旗袍的文化、理论、实践有很深厚的积累,尤其是她在文学、艺术上的审美,让她的设计理念大放光彩。周立言认为,一件衣服中如果没有设计灵魂或者穿着者的气韵,只会是“普通的好看”,而无法成为给人留下记忆点的艺术品,所以她最熟悉也最擅长的诗词文化,成了她设计衣服的灵感来源。
比如看到牛希濟在《生查子》里写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周立言就想,让一个人心心念念很多年、看到芳草就能想起的姑娘,她穿的绿色裙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于是她试图去复原面料,想象那姑娘如果穿越到现代,会穿着怎样的衣衫。用服装把诗词的意蕴表达出来,当看到这件衣服时,眼前就会浮现出诗词里那个温婉的姑娘。
周立言坚持着自己的设计理念。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内,“竹·尚”主题旗袍秀拉开帷幕,周立言设计的20件“姹紫嫣红”系列苏绣旗袍惊艳了众人。这一系列的灵感来自于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一句唱词“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以中式为神,西式为骨,把礼服剪裁大胆融于这一批作品之中,最终大获成功,让诗词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迷人光彩。
将旗袍变成“实穿的艺术品”
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是周立言的缪斯,那些得体的、优雅的、闺秀气质的女性,淡淡一个转身回眸就让人迷恋,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灵动,也是独属于东方女性的秀外慧中、含而不露。
在周立言看来,旗袍从诞生之初起,就带着女性独立的色彩,带着“西风东渐”的时尚色彩,它从来都不是一个复古的、格式化的衣服。从周立言收藏的几十件古董旗袍来看,民国女子的时尚感一点都不输于今人,收腰、泡泡袖、鱼尾裙、皮草拼贴……
周立言说:“当代意义上的旗袍的诞生与独立知识女性有关,所以旗袍也完全可以成为当代职业女性重要场合的衣服。”她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旗袍在当代生活中被职业女性所接受,变成一件日常服饰。旗袍往长了做像礼服,往短了做就像日常连衣裙,可塑性很强。“重要场合穿旗袍不仅不突兀,还能让人感受到你对这个活动的重视和对对方的尊重。职场女性需要一件‘战袍’,代表自己不说话时的语言。”周立言说。
新时代的手艺人
民国闺秀张充和先生是周立言的精神偶像,她的故事被无数公号写成爆款,她受过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是真正内外兼修的大才女。她在国外半个多世纪,坚持传授书法和昆曲,是第一批完整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人之一。她特别爱穿旗袍,90多岁回苏州的时候,就穿着一袭得体的酒红色旗袍,举止优雅、仪态万方。周立言很憧憬张充和先生的这种优雅状态,从张充和的身上,她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周立言研究昆曲出身,见多了博物馆里的非遗项目,她认为,一项技艺如果不能在生活中体现和运用,消失是必然的。
如今的手艺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师傅,他们的手艺很高超,是一项技艺干几十年的熟手;一种是她这样的年轻人,对手艺十分感兴趣,也想扎扎实实地把技艺传承下去。周立言觉得这两者并不是割裂的,作为新时代的手艺人,必须做出改变,如果产品不能让年轻人喜欢和埋单,只是靠政府扶持,传承是很难长久的。只有一件事物有自运营的能力,被更多人供养,才能良性地走下去。 “我不是传统意义上每天踩缝纫机的老师傅,但我依然是新时代的手艺人。”周立言说。
“一项技艺,必须与时尚、现当代的审美结合,用多种方式呈现,才能自然地传承下去。”这是周立言对旗袍文化传承的理解。她在做的事情早已经超过了“制衣”的范畴,她以服装为载体,把中国文化用一种很有趣很多元的形式传播下去。比如组织古典小乐团去爱丁堡音乐节演出,用古琴琵琶演奏评弹和昆曲;和博物馆跨界合作,把青铜器纹饰做成盘扣、做成衣服的花纹,让大家可以把历史里的文物穿在身上。“虽然做不到张充和先生那样,但想要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最终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确实是我做这件事的初心。”周立言心中的古典美学在现实里一点点呈现,从姹紫嫣红开遍的姑苏城出发,去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