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许多人都偏爱吃桃、杏之类果肉柔软的多汁水果,但是,它们的种仁却是有毒的,不能吃。假如不小心食用了它们,轻则呼吸困难、瞳孔变大,重则有可能昏厥、抽搐,甚至导致死亡。 这是因为桃、杏的果仁中含有一种叫做苦杏仁苷的物质,它属于氯苷类的化合物。苦杏仁苷和其他苷类物质一样,可以在酸水中加热水解。此外,如果它遇到一些特殊的酶类物质,如苦杏仁苷酶等,则在常温下遇水就会迅速分解。更巧的是,这些特殊的酶恰恰就和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都偏爱吃桃、杏之类果肉柔软的多汁水果,但是,它们的种仁却是有毒的,不能吃。假如不小心食用了它们,轻则呼吸困难、瞳孔变大,重则有可能昏厥、抽搐,甚至导致死亡。
这是因为桃、杏的果仁中含有一种叫做苦杏仁苷的物质,它属于氯苷类的化合物。苦杏仁苷和其他苷类物质一样,可以在酸水中加热水解。此外,如果它遇到一些特殊的酶类物质,如苦杏仁苷酶等,则在常温下遇水就会迅速分解。更巧的是,这些特殊的酶恰恰就和苦杏仁苷同时存在于这些种仁之中。不过,当种仁完整时,它们在细胞中“互不干涉”。若一旦把种仁咬碎吃到胃中,这时,酶再加上酸性的胃液,就会使苦杏仁苷迅速水解而产生氢氰酸。氢氰酸这种化合物含有剧毒,它就是使人中毒的罪魁祸首。
桃仁、杏仁都可以用于制药,杏仁止咳糖浆中就含有杏仁水。但它们在配方中的用量是有限制的,而且經过煎煮,往往已经杀死了其中所含的酶,部分苷也被破坏,它们的毒性已经大大降低。而且,经过煎煮后残存的少量氢氰酸还是杏仁止咳的有效成分。
其他文献
同学们,相信你们对“热”都很熟悉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夏天会感觉到热;在太阳光下、篝火边也能感觉到热。很多人会说:“热,不就代表了温度高嘛!”其实,关于“热”的知识有很多,科学家们一直在思考研究“热”到底是什么,并且先后提出了“热质说”和“热动说”,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普利斯特里和伦福德伯爵,当然还有他们各自的支持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之间展开的辩论。 普利斯特里:大家好!我是来自18世纪英国的一位
科学原理: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個物体对前一个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当我们松开手后,气球向后喷气,会对后方的空气产生一个力,空气也给气球一个反作用力,气球就是因为这个反作用力才能向前飞行。
星期天,妈妈准备做蛋糕給我吃。做蛋糕之前要把原材料准备好,妈妈就让我帮她去冰箱里拿了几个鸡蛋。她拿起鸡蛋在碗上轻轻一磕,蛋清和蛋黄就慢慢流进了碗里。我拿起做蛋糕的小册子问道:“妈妈,书上写着做蛋糕的时候要把蛋黄和蛋清分离,你是不是做错了?”妈妈说:“别急,你看我怎么把蛋黄和蛋清分离。” 只见妈妈拿出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然后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再把瓶口对着蛋黄,妈妈松手后,蛋黄一下就被吸入了瓶子中!
植物也会“犯困”,它们也要睡眠。 为了揭开这个谜底,科学家们进行了研究与实验。起初他们提出:有些植物的睡眠是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所致,但后来否定了这一说法,觉得植物的睡眠运动是植物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漿草、红三叶草等,就是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间关闭开始睡眠,当遭受到大风暴的侵袭时,叶子也会逐渐合拢,防止柔嫩的
有些鱼是有“胡子”的,准确地说叫“口须”。口须是鱼的外形特征之一,也是分类学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依据。有口须的鱼多为淡水鱼,且多生活于中下水层。目前已发现的鱼的口须,从1对至5对不等。常见者多为2对,如鲟鱼、鲤鱼和鲶鱼。 鱼的口须多在上颌、下颌和口角处,也有分别生于上颌和下颌者,如鲶鱼、泥鳅。口须最多的要数泥鳅了,它共有5对口须。一般来说,口须的长度与鱼的体重成正比。口须内部有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马铃薯也叫土豆,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它是一道最寻常不过的食材,但事实上,马铃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说到“改变世界的新大陆食材”,再也没有什么比马铃薯更具代表性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是大航海时代“物种大交换”中的一员。大约在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为了寻找印加帝国的黄金,来到了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虽然同样地处南美洲,但那里不像亚马孙河流域那样的热带雨林,空气湿润,
照相机是用来记录我们生活点滴的一种工具,它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些场面记录下来。相信很多同学都希望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照相机来记录童年的生活,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吧! 实验材料 面纸盒、剪刀、圆纸筒、描图纸、放大镜、笔、胶带。 实验步骤 1.把圆纸筒直立在面纸盒的底部,沿着圆纸筒边缘画个圆圈。 2.小心地剪出圆孔,并把圆纸筒插入圆孔中。 3.用胶带把描图纸贴在纸盒的开口上。 4.用胶带把
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们自我清除菌斑,预防牙周病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最主要手段。 是不是我们刷牙的时间越长、越用力,我们的牙齿就会越干净呢? 科研人员指出,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研究了许多不同的刷牙方法,结果发现最佳的刷牙方式是:刷牙两分钟,不要太用力,效果最好。如果刷得太用力,就会伤害牙齿的珐琅质和牙龈,而且还无法清除食物残渣或牙菌斑。
我们到医院打针时会发现,护士总是要先把针筒里的药水推掉一点,然后再注射。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这其实是为了保证治疗安全。当护士抽药水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抽入一点空气,所以在打针前,一定要把空气从针筒里全部排出,若不这样做,会把空气和药水一块儿打进身体里,对人体造成危害。 空气打进人的身体里,引起的后果与打入的量和打的地方有关系。注入空气的量愈多,影响也愈大,如果只有一点儿空气,那我们也许觉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