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分析法在高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

来源 :汉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rer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汉语词源的本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汉语词源研究的成果与汉语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结合起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2500个六级常用汉语词语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具体实例阐释词源分析法在高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必要性、具体应用范围以及对词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X类指+怎么了(啦)”是由表示类指意义的X做主语/话题、“怎么了(啦)”做谓语/述题的句子,处在前有引发句后、有释义句的语境中.“X类指+怎么了(啦)”是反问句、元语否定句.“X类指+怎么了(啦)”通过否定X类指所指一类人或事物的属性C1对语境中某一主体的适用性,否定引发句对语境中某一主体作出的评价或提出的行为建议;释义句通过激活与C1相对或相反的C2表达与引发句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和主张.与其他元语否定相比,“X类指+怎么了(啦)”存在一些特殊性.
“叫”是安徽蒙城方言中非常重要的高频多功能词,负载多种语法意义和功能.本文考察“叫”的多功能用法,分析其语义来源、演变路径及机制,探讨其兼作处置标记和被动标记的动因.“叫”在蒙城方言中有行为动词、使役动词、处置介词、被动介词、置换假设标记等用法,其语义演变路径包括:叫喊>使令;使令>置换假设;使令>容让>非自愿容让>被动;使令>致使>处置.从使令到被动经历了“非自愿容让”这一中间阶段,由使令至处置经历了“致使”这一中介环节.在一些方言中,被动标记和处置标记具有同一性,本文基于被动式和处置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
体认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认性,认为人们在对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体)和认知加工(认)的基础上形成了语言.由于现实世界存在大量的对称(含平行)现象,人类据此形成了“对称性思维方式”,从而使得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对称现象,可使结构平衡、语义增强,产生音形义用的美感.汉语采用方块字,一字一音,还有平仄、音调、押韵等,书写整齐,极易在语言各层面上形成“对称”.学界常将其视为修辞现象,近来有人提出这也是一种语法手段,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体认机制,可视为汉语中除词序和虚词之外的第三大语法手段,还能统一解释汉语怪句,使语法理论
客边话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四川移民带入的西南官话和当地老户话(中原官话秦陇片)混合后的口音,主要分布在富县葫芦河川.老户话主要分布在塬上.受老户话和周边中原官话秦陇片影响,客边话所含源出地西南官话的层次逐步减少和消失,被老户话特征所覆盖.本文描写正在进行中的客边话语音的演变,离析其语音层次,总结这一个案所反映的方言接触演变规律.
推测情态是认识情态的一个子类,是说话人对话语真实性的坚信程度.现代汉语“说不定”是个具有认识情态功能的情态副词,在话语中主要用来表达对事件可能性的估计和推测,强调可能性很大,是推测情态的典型成员,其情态语义功能决定了其对词类、句式的选择.“说不定”情态功能的浮现机制在于话语预期和主观化的双重作用.“说不定”情态语义功能的解析对认识和构建汉语推测情态有重要价值.
“哪儿(哪儿啊、哪里、哪有)”可以出现在不同序列类型中回应语的位置.不同序列环境,“哪有”显化言者认识地位和立场的强度不同,具有高度的位置敏感.从话语修复角度看,“哪儿”否定程度等级为:合理性否定>完全否定>降级否定.通过对“哪儿”的分析,我们对传统语法中的“位置”与“分布”进行了重新认识.
文章基于认知图景理论,以徒手制作义动词为例展示了微观语义角色在句式描写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同时从跨语言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两个角度对相关问题予以说明.
“边V1边V2”四字格是在“一边VP1,一边VP2”等源格式的基础上逐步压缩而成的,机制为“保留主要成分、精减次要成分”.“边V1边V2”四字格的形成并未导致源格式的消亡,而是与其继续并存于现代汉语之中.“语言经济原则”是促发“一边VP1,一边VP2”及其相关格式走向压缩的源动力,而格式本身的结构、语义和韵律等因素则为压缩得以顺利实现准备了条件.“边V1边V2”四字格的形成是结构压缩的结果,而结构的压缩也导致了章法向句法(词法)以及小句向句法(词法)成分的降级.
基于事件认知视角汉语连动式有两种基本事件类型:顺序复合型连动式是对可分离的动作序列事件的一种顺序化认知加工,具有时序性、松散性、对称性、有界性等特征;整体复合型连动式强调对事件内部不同侧面进行整体的认知加工,表现出非对称性和紧凑性.连动式表达的事件类型之间没有绝对界线,而是一个由典型成员到边缘成员的连续统.在两种认知视角模式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顺序兼整体复合型连动式同时具有顺序性和整体性双重事件属性.
现代汉语中有一组表比较或比喻的结构“介词+X+有(得)(一)拼/比”.该结构是由行为转指结果促使其发展为平比结构,比较范围和对象的扩展则使其由表示比较转而表示比喻.“介词十X+有(得)(一)拼/比”与“介词+X+一样”语义相同、形式相近,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其由行为转指结果的迂曲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