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夏津民歌泛指流行于山东省夏津县的民间歌曲,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夏津县文化馆1981年整理成册的《夏津民歌集》为论述的中心,分别就夏津民歌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夏津民歌,使其发挥出更大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夏津民歌;地方文化;四季花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36-02
夏津民歌是当地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作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歌曲。它深深扎根于夏津这片土地,其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朗朗上口并且结构规整。每一首民歌都犹如一幅有声的乡间水墨画,透露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形象地展现了民歌产生的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
一、夏津民歌的发展脉络
(一)明清时期——夏津民歌最初的声音。夏津民歌的历史悠久,几百年来,它以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夏津这片沃土,始终伴随着夏津人民的生活、斗争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夏津民歌已经成为我县民间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据《夏津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的民歌有《锦川晚眺》頌、《清凉古寺》之光、《歌唱小白杨》等。因此可以确定,夏津民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到了清朝有《要陪送》等,通过歌词即可辨别:“大清一统震江红,道光皇爷把基登,正月十四龙归海,十七王把基登,起年号名咸丰……”由此可见夏津民歌在清代的局部面貌。
(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的基础音调。传统民歌主要是指清中晚期到民国时期的民歌,其中情歌所占比重较大,有《盼五更》 《怨佳人》 《小兰花》 《张家二姑娘》等;再就是劳动号子类,特点是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形式为一人领众人合。流传较广的有《打夯歌》《蛤蟆吵湾》等。与河运相关的《开舟号》《行船号子》《纤拉号子》等多流行于夏津西部运河沿岸一带的村庄。
(三)革命历史民歌——夏津民歌发展的高潮。革命历史类的民歌是指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广为传唱的有《万众一心打鬼子》《骂蒋匪》《劝郎抗战》《打死杨老英》《模范司令员》《妇女翻身歌》《妇女识字》 《老百姓闹翻身》 《小奴五更骂蒋匪》《心里恨》等。1981年版的《夏津民歌集》中共收录了140首民间歌曲、号子和曲牌,其中新民歌和革命历史歌曲就有33首之多。
(四)新民歌——继往开来谱新篇。夏津的新民歌兴起于50年代,是在挖掘整理原有传统旧民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参与者有徐书森、宋云庆等人。部分歌曲是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填上新词而成的,如《四季花开》是以《尼姑思凡》的开始乐句、《平调》《锯缸》中的一句加以紧缩整理改编而来的;《暖小猪》这首歌颂公社饲养员的歌曲是根据当时流行于城南栾庄一带有世俗趣味的《村西小苗》一曲加以改编重新填词而成的;以戏剧《拾玉镯》的舞台形象改编而成的《王大娘喂鸡》,曲调风趣幽默,成为了新民歌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生产生活的积极性迅速高涨起来。但是在社会上对于婚事的操办,新旧思想并存,于是中央适时提出了“婚事新办”,去掉以往陋习。宋云庆创作的《四季花开》唱出了两个年轻人从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透露着甜蜜和幸福。新的婚姻观念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首歌曲引用了迎春、白莲、秋菊、蜡梅等分别代表四个季节的典型花卉作为引兴,歌词既是一个故事又有抒情色彩,流利上口,易学易唱。这首歌曲适时反映出了建国初期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把歌颂人民高尚的思想境界作为歌曲的灵魂,将移风易俗的主题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婚事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结合《尼姑思凡》 《平调》 《锯缸》传统曲调,这首欢快的歌曲很快就流传开了。
(五)改革开放后——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任何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这个时代都会受到挑战,夏津民歌也不例外。如今的生活节奏正在逐渐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再加上外来艺术形式的不断涌入,科技进步正在刺激着人们的视听。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审美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就会面临新的挑战。过去的艺术形式产生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发展到现在,有些地方难免会与当代的现实环境不相适应。新民歌曲调轻快、跳跃、情绪饱满向上,音乐语言简练,曲调集中统一又富于变化。直到现在,很多民间艺人和音乐爱好者都尝试将夏津民歌进行改编,在旋律、配器、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夏津生态旅游业的兴起,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开发,夏津民歌更是作为一项展示当地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出现在各地游客面前,让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赞不绝口。
二、夏津民歌的文化特征
“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特性也都是建立在历史、社会、方言、地域文化、地理文化等的基础之上的。夏津位于鲁西北,京杭运河东岸,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北邻武城,南靠临清。夏津民歌建立在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地域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因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方言文化。夏津话是山东话的一个分支,虽然属于北方话,但是在发音上有自己特点,与北部方言中的北京话和东北话的差别明显。山东省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自鲁西到胶南逐渐过渡。夏津方言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夏津方言的这些特征不论是在平常的说话还是在民歌的演唱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夏津话属于北方话群,华北次方言山东话群,以县城话为典型,整体差异不大,只有在后屯村(现属于苏留庄镇)以北稍与平原县的方言较为接近,在县城以西15公里处的白马湖镇九营村、杜堤等十几个村的口音接近于临清方言。由于方言在整体上比较统一,所以在民歌的韵味上也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民歌中虚词的运用古来有之,它可以起到加强情感、表示呼唤、突出主题、体现民歌特色、协调音调、强化主题形象的作用。虚词在民歌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以为民歌增色。夏津民歌经常在句尾出现2到4小节的虚词,包括语气词、叹词、拟声词,如《三劝姐妹》中的“一得儿呀得儿歪”,使情绪的抒发得以缓和;《老百姓翻身》中的“呐嗨咿呦嗨”,则表现出夏津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不再受奴役压迫,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如果用具体的歌词来表达,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这时虚词的运用会给听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语气词经常出现在民歌的结尾或者结尾的前半句,用以加强语气,使情绪的抒发更具“乡音俗韵”的特点。
(二)地理文化。夏津地处鲁西北黄泛区冲积平原,有14条河流纵横交错于境内,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别适合棉花、粮食和果树的生长。由于夏津的地理环境优越使得其开发较早,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手工業为辅的生产模式。尤其是棉花的种植,对夏津的影响非常深远,因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而有了“银夏津”的美誉。夏津人与棉花的感情特别深厚,当地人都将棉花亲切地称为“娘花”,由此可见一斑。《棉乡小唱》《纺车谣》《对花》等曲目的产生就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紧密相关。
《织手巾》就是在人们织手巾(毛巾)的过程中产生的歌曲:“一条条手巾织的新,上织着那个明月吔……”值得一提的是,夏津的老年男性头上大多都戴着一条白底蓝色条纹的毛巾,这也是夏津的一种特色。
(三)社会文化。“夏津”意为“华夏会盟之要津”,春秋时期为齐、晋会盟之地,古称“鄃”,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据老县志记载,夏津人“素有燕赵之风”“民性勇直”,因此形成了耿直、豪放的夏津民俗文化特色。夏津民歌的风格特点就与夏津人的性格紧密相关:歌词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旋律风趣幽默、朴实自然、委婉抒情,和语言行腔相吻合;节奏明快流畅。
《王大娘喂鸡》的旋律就非常生活化、风趣幽默:旋律的纯5度上行和下行后紧接着大2度的级进、同音反复的运用使得曲调非常风趣,体现了夏津人幽默、耿直的性格。
《卖扁食》中唱道:“初哎一来哎一二十来,手提着篮子卖扁食来,哎哎呦进了那个东哎城哎门来哎。”这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城区的生活场景;《卖肉料》是卖调料的商贩唱出的叫卖的小曲,曲调幽默同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夏津人向来就有乐观主义的精神,即使处境艰辛也不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如《讨饭》:“手中拿着瓢,婴儿怀中抱,俺娘俩流浪就把饭来要……打垮了鬼子兵,翻身保太平。”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新盛店镇因地势较低,由于降雨量大,一时间农田被大水淹没,统治者的压迫、日本鬼子的侵略,天灾人祸同时降临,当地的部分人民面临生存的困境,只能辗转附近的村落以乞讨为生。
夏津民歌中关于妇女的曲目有很多,这与封建的社会背景和人的思想息息相关。《童养媳》真实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对女性的严重束缚,甚至很残忍:“清晨起,打柴回,婆母娘又叫俺去把磨推。三顿稀米汤不让俺吃饱,婆母娘你把那良心亏。”《尼姑思凡》是描写尼姑生活的一首歌曲:“一更里小尼姑闷闷坐在一个庙堂,想起来算卦的先生算在了奴家的小心眼上……剃了头发不像女孩样,正青春配不上叫俺当了女和尚,算卦的瞎子丧尽了天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表现相关事件的曲目有《妇女解放》《中国的妇女翻了身》《给我们来撑腰》《妇女解放歌》等。这些歌曲反映出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夏津民歌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夏津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对夏津民歌在发展历史和文化特征方面进行了梳理,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夏津县志编纂委员会.夏津县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499.
[2]李静.德州民歌风格考[J].艺术研究,2011,(02):60.
[3]段文,冯曙辉.德州民歌的地域特色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7,(08):100.
作者简介:
张广晓,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作曲。
【关键词】 夏津民歌;地方文化;四季花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36-02
夏津民歌是当地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作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歌曲。它深深扎根于夏津这片土地,其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朗朗上口并且结构规整。每一首民歌都犹如一幅有声的乡间水墨画,透露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形象地展现了民歌产生的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
一、夏津民歌的发展脉络
(一)明清时期——夏津民歌最初的声音。夏津民歌的历史悠久,几百年来,它以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夏津这片沃土,始终伴随着夏津人民的生活、斗争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夏津民歌已经成为我县民间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据《夏津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的民歌有《锦川晚眺》頌、《清凉古寺》之光、《歌唱小白杨》等。因此可以确定,夏津民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到了清朝有《要陪送》等,通过歌词即可辨别:“大清一统震江红,道光皇爷把基登,正月十四龙归海,十七王把基登,起年号名咸丰……”由此可见夏津民歌在清代的局部面貌。
(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的基础音调。传统民歌主要是指清中晚期到民国时期的民歌,其中情歌所占比重较大,有《盼五更》 《怨佳人》 《小兰花》 《张家二姑娘》等;再就是劳动号子类,特点是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形式为一人领众人合。流传较广的有《打夯歌》《蛤蟆吵湾》等。与河运相关的《开舟号》《行船号子》《纤拉号子》等多流行于夏津西部运河沿岸一带的村庄。
(三)革命历史民歌——夏津民歌发展的高潮。革命历史类的民歌是指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广为传唱的有《万众一心打鬼子》《骂蒋匪》《劝郎抗战》《打死杨老英》《模范司令员》《妇女翻身歌》《妇女识字》 《老百姓闹翻身》 《小奴五更骂蒋匪》《心里恨》等。1981年版的《夏津民歌集》中共收录了140首民间歌曲、号子和曲牌,其中新民歌和革命历史歌曲就有33首之多。
(四)新民歌——继往开来谱新篇。夏津的新民歌兴起于50年代,是在挖掘整理原有传统旧民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参与者有徐书森、宋云庆等人。部分歌曲是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填上新词而成的,如《四季花开》是以《尼姑思凡》的开始乐句、《平调》《锯缸》中的一句加以紧缩整理改编而来的;《暖小猪》这首歌颂公社饲养员的歌曲是根据当时流行于城南栾庄一带有世俗趣味的《村西小苗》一曲加以改编重新填词而成的;以戏剧《拾玉镯》的舞台形象改编而成的《王大娘喂鸡》,曲调风趣幽默,成为了新民歌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生产生活的积极性迅速高涨起来。但是在社会上对于婚事的操办,新旧思想并存,于是中央适时提出了“婚事新办”,去掉以往陋习。宋云庆创作的《四季花开》唱出了两个年轻人从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透露着甜蜜和幸福。新的婚姻观念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首歌曲引用了迎春、白莲、秋菊、蜡梅等分别代表四个季节的典型花卉作为引兴,歌词既是一个故事又有抒情色彩,流利上口,易学易唱。这首歌曲适时反映出了建国初期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把歌颂人民高尚的思想境界作为歌曲的灵魂,将移风易俗的主题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婚事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结合《尼姑思凡》 《平调》 《锯缸》传统曲调,这首欢快的歌曲很快就流传开了。
(五)改革开放后——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任何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这个时代都会受到挑战,夏津民歌也不例外。如今的生活节奏正在逐渐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再加上外来艺术形式的不断涌入,科技进步正在刺激着人们的视听。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审美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就会面临新的挑战。过去的艺术形式产生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发展到现在,有些地方难免会与当代的现实环境不相适应。新民歌曲调轻快、跳跃、情绪饱满向上,音乐语言简练,曲调集中统一又富于变化。直到现在,很多民间艺人和音乐爱好者都尝试将夏津民歌进行改编,在旋律、配器、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夏津生态旅游业的兴起,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开发,夏津民歌更是作为一项展示当地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出现在各地游客面前,让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赞不绝口。
二、夏津民歌的文化特征
“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特性也都是建立在历史、社会、方言、地域文化、地理文化等的基础之上的。夏津位于鲁西北,京杭运河东岸,隶属山东省德州市,北邻武城,南靠临清。夏津民歌建立在地域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地域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因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方言文化。夏津话是山东话的一个分支,虽然属于北方话,但是在发音上有自己特点,与北部方言中的北京话和东北话的差别明显。山东省面积宽广、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自鲁西到胶南逐渐过渡。夏津方言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夏津方言的这些特征不论是在平常的说话还是在民歌的演唱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夏津话属于北方话群,华北次方言山东话群,以县城话为典型,整体差异不大,只有在后屯村(现属于苏留庄镇)以北稍与平原县的方言较为接近,在县城以西15公里处的白马湖镇九营村、杜堤等十几个村的口音接近于临清方言。由于方言在整体上比较统一,所以在民歌的韵味上也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民歌中虚词的运用古来有之,它可以起到加强情感、表示呼唤、突出主题、体现民歌特色、协调音调、强化主题形象的作用。虚词在民歌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可以为民歌增色。夏津民歌经常在句尾出现2到4小节的虚词,包括语气词、叹词、拟声词,如《三劝姐妹》中的“一得儿呀得儿歪”,使情绪的抒发得以缓和;《老百姓翻身》中的“呐嗨咿呦嗨”,则表现出夏津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不再受奴役压迫,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如果用具体的歌词来表达,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这时虚词的运用会给听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语气词经常出现在民歌的结尾或者结尾的前半句,用以加强语气,使情绪的抒发更具“乡音俗韵”的特点。
(二)地理文化。夏津地处鲁西北黄泛区冲积平原,有14条河流纵横交错于境内,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别适合棉花、粮食和果树的生长。由于夏津的地理环境优越使得其开发较早,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手工業为辅的生产模式。尤其是棉花的种植,对夏津的影响非常深远,因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而有了“银夏津”的美誉。夏津人与棉花的感情特别深厚,当地人都将棉花亲切地称为“娘花”,由此可见一斑。《棉乡小唱》《纺车谣》《对花》等曲目的产生就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紧密相关。
《织手巾》就是在人们织手巾(毛巾)的过程中产生的歌曲:“一条条手巾织的新,上织着那个明月吔……”值得一提的是,夏津的老年男性头上大多都戴着一条白底蓝色条纹的毛巾,这也是夏津的一种特色。
(三)社会文化。“夏津”意为“华夏会盟之要津”,春秋时期为齐、晋会盟之地,古称“鄃”,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据老县志记载,夏津人“素有燕赵之风”“民性勇直”,因此形成了耿直、豪放的夏津民俗文化特色。夏津民歌的风格特点就与夏津人的性格紧密相关:歌词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旋律风趣幽默、朴实自然、委婉抒情,和语言行腔相吻合;节奏明快流畅。
《王大娘喂鸡》的旋律就非常生活化、风趣幽默:旋律的纯5度上行和下行后紧接着大2度的级进、同音反复的运用使得曲调非常风趣,体现了夏津人幽默、耿直的性格。
《卖扁食》中唱道:“初哎一来哎一二十来,手提着篮子卖扁食来,哎哎呦进了那个东哎城哎门来哎。”这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城区的生活场景;《卖肉料》是卖调料的商贩唱出的叫卖的小曲,曲调幽默同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夏津人向来就有乐观主义的精神,即使处境艰辛也不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如《讨饭》:“手中拿着瓢,婴儿怀中抱,俺娘俩流浪就把饭来要……打垮了鬼子兵,翻身保太平。”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新盛店镇因地势较低,由于降雨量大,一时间农田被大水淹没,统治者的压迫、日本鬼子的侵略,天灾人祸同时降临,当地的部分人民面临生存的困境,只能辗转附近的村落以乞讨为生。
夏津民歌中关于妇女的曲目有很多,这与封建的社会背景和人的思想息息相关。《童养媳》真实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对女性的严重束缚,甚至很残忍:“清晨起,打柴回,婆母娘又叫俺去把磨推。三顿稀米汤不让俺吃饱,婆母娘你把那良心亏。”《尼姑思凡》是描写尼姑生活的一首歌曲:“一更里小尼姑闷闷坐在一个庙堂,想起来算卦的先生算在了奴家的小心眼上……剃了头发不像女孩样,正青春配不上叫俺当了女和尚,算卦的瞎子丧尽了天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表现相关事件的曲目有《妇女解放》《中国的妇女翻了身》《给我们来撑腰》《妇女解放歌》等。这些歌曲反映出妇女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夏津民歌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夏津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对夏津民歌在发展历史和文化特征方面进行了梳理,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夏津县志编纂委员会.夏津县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499.
[2]李静.德州民歌风格考[J].艺术研究,2011,(02):60.
[3]段文,冯曙辉.德州民歌的地域特色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7,(08):100.
作者简介:
张广晓,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