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流滴灌灌水器消能机理PIV试验研究

来源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灌灌水器流道内部水流运动特性与其水力性能密切相关.该文以双向流滴灌灌水器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分别在30 kPa和130 kPa进口压力条件下,观测灌水器流道内部水流运动特征,获取水流流速和湍流强度等水流运动的分布特性,据此分析了流道的消能机理.结果表明:流道内正向和反向水流形成了双S型主流流动及漩涡流动,水流流动呈现为紊流状态;灌水器进口压力的增加并未显著改变流道水流运动特征及漩涡的分布位置;在流道分流处、转角处及混掺处水流流速变化较为剧烈,为流道主要消能位置;随着进口压力升高,正向和反向水流在混掺前与混掺后的流速差均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流道对冲、混掺消能效果;反向水流在混掺前与混掺后的流速差均高于正向水流,且随着压力升高,两者的差距显著增加,说明反向水流在混掺消能过程中的作用大于正向水流;流道湍流强度大部分在0.1-0.4之间,紊流程度较高,有利于在流道中消除多余能量,以确保灌水器出流量稳定.研究结果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双向流滴灌灌水器在不同进口压力下的消能机理,可与宏观试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为进一步优化流道结构及提高双向流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为解决波浪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在用于实际波列时的本征值计算问题,该文以NLS方程的逆散射变换为基础,对NLS方程本征值问题进行推导,给出了单值矩阵的数值计算方法.以此为
该文基于全尺度的大型水槽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海堤内坡护面条件下的稳定溢流量和波浪溢流量特征,并针对每一种护面给出了计算方法,讨论了不同海堤内坡护面条件下波浪溢流量
该文以城市下垫面空间差异性分区为重点,重新构建天津城市暴雨内涝模型,以城市地表与明渠河道水流运动为主要模拟对象,基本控制方程以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为骨架,将河
我国海流能资源储量丰富,其中低流速海况的能量有极大的开发价值.Magnus圆柱叶轮可以产生较大的转动力矩且充分利用来流能量,以在低流速海流条件下发电,该文对Magnus圆柱叶轮
该文针对水洞拐角流场分布不均产生的分离和对流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水洞第四拐角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导流片数量、分布方式和厚度对拐角出口的流场均匀
该文应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和有限元法(FEM)的耦合算法对矩形贮箱内液体大幅晃动冲击顶盖问题模拟研究.箱内流体域采用SPH粒子离散,贮箱固壁边界采用FEM离散,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