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者说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海外质疑中国经济走势的言论再起,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卷土重来
  
  2010年初,当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发出“中国走向硬着陆”的言论时,他的声音几乎被淹没在一片看好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当中。
  在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后,中国经济过热成为数家金融机构分析师的共识。
  伴随中国调控房地产措施的出台,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亦卷土重来。有“末日博士”之称的投资者麦嘉华(Marc Faber)预言:“中国经济将在接下来的9~12个月内出现硬着陆。”而查诺斯更是早在2009年底就开始探讨如何从“中国的崩溃”中渔利了。
  
  泡沫从房地产市场开始破灭
  在查诺斯看来,中国大量投机资本涌入房地产板块导致的问题,是“迪拜问题的1000倍,甚至更糟”。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则在今年2月预测,中国泡沫将从房地产市场开始破灭。
  针对楼市的狂热局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措施。对于措施能否奏效,曾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教授认为,中国房产泡沫和资产泡沫的根源症结,在于过剩的流动性、飞涨的信贷数额和过低的金融成本。因此,“打击房产投机的手段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政府或许可以把投机热潮从房产市场赶出去,但无法消灭它。它只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预计,通胀将成为今年下半年中国最大的担忧,因为“中国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上涨,从工资到粮食和蔬菜价格。”加拿大皇家银行(RBC)驻香港策略师布赖恩•杰克逊(Brian Jackson)认为,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信贷是经济过热最突出的领域。
  
  信贷过剩导致国内消费不足
  “信贷吹起的中国泡沫将在十年内造成一场区域性衰退。”罗格夫认为,中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增加了其泡沫风险。
  2010年3月,花旗银行曾警告说,4万亿刺激政策催生的地方融资平台不良贷款规模,可能会在2011年膨胀到2.4万亿元。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的首席分析师彼得•蔡汉(Peter Zeihan)分析说,“经济衰退时期,中国增发了两倍的贷款以维持经济活动,全年新增贷款对GDP增长贡献三分之一。这种规模的贷款产生大量坏账”。
  有观点指出,中国十年前出现的巨额不良信贷并未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本轮信贷也能够如此。但迈克尔•佩蒂斯驳斥道:“中国为其银行危机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虽然并非以银行系统崩溃的形式出现。”
  他认为,中国央行较低的借款利率减缓了不良信贷的堆积速率。同时,央行扩大了借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从而增加银行收益,使得中国的家庭被迫为坏账买单,消费增长被严重抑制。中国内需的不足一度为旺盛的外部需求所掩盖,但金融危机后外需迅速减少,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就凸显出来。
  佩蒂斯认为,如果再次出现不良信贷和政府债务高峰,巨额的不良信贷会进一步抑制消费增长,终究“带来持续多年的、低于正常水平的增长,如同近20年来的日本一样”。
  
  打压投机的两难选择
  对于如何终结当前的投机热潮,迈克尔•佩蒂斯提出了两种途径——提高利率和降低流动性。但他同时认为,这两种选择都颇为棘手。
  他分析,若升高利率到足以抑制投机的程度,一方面会令贷款者无法承受,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高度依赖投资的中国经济的增速。同时,大幅提高利率之后,中国将很难真正实现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不升值,又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外贸摩擦,甚至带来贸易战的风险,而中国无法承受这样的后果。
  佩蒂斯同时认为,只要中国坚持控制汇率,贸易顺差就会不断带来更多外汇储备,从而使央行很难有效控制国内货币供给。而另一种武器——借贷限额,也会影响依赖投资的中国经济。
  迈克尔•佩蒂斯认为,当政府调控带来的市场恐慌逐渐消散时,市场也许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随后会再次爬高。但他担心,尽管人们目前关注抑制经济过热,但也许很快就会转而担心经济低迷,而那又将引起新一轮的、终将导致过热的举措。
其他文献
美国政治精英的成长路径(一)    根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民调,英国石油公司(BP)在公众中的正面形象比率只有11%,远低于因为质量问题而鼻青脸肿的丰田汽车公司(31%)。而金融泡沫的首要罪魁华尔街投行高盛公司的正面形象率只有4%,似乎成了过街老鼠。  这种形势下,在美国中期选举加州的初选中,有两员女将脱颖而出,成为共和党“商而优则仕”道路的新星。    “商而优则仕”的政坛新星  这便是共和党籍
期刊
近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与新浪网教育频道共同发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其中说,与2009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来说有所缓解,大学生就业心态趋于平和,“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怎么解释零月薪呢?据新京报最近报道,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先生说,接受零月薪比例大幅增加,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从过去一味追求高工资,到如今注重经验积累和长远发展,
期刊
全球的汽车厂商正蜂拥挤入中国市场,来自印度的塔塔也不例外。  作为塔塔汽车旗下的豪华车品牌,路虎2010年一季度在华销量近5300辆,同比增长约192%;捷豹一季度则创下了销量同比增长70%的纪录。捷豹和路虎在中国销量的疯狂增长,使塔塔产生了进入中国造车的欲望,并将其首个海外分厂锁定中国。    CKD方式进中国  塔塔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彼得福斯特(Carl Peter Forster)5月2
期刊
继2010年1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以下简称“电视网”)中文台正式上星播出后,英语台(即CNC World News环球新闻频道)也于7月1日正式在“亚太6号”上星开播。  经过两个月的试播,英语台已形成稳定的生产流程,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世界新闻》、《中国报道》、《经济新闻》、《国际观察》、《纪实》等14档节目。除天气资讯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公司制作外,其余电视新闻全部由新
期刊
经济学者的专业,就是教学和研究,而不是经世济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业,有其他的人戮力从事。根据专业分工,经济学者只要把经济学弄得有声有色、能不断添增经济学的资产就好了    “客观、正确、有趣”(objective, accurate, and interesting),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蒂格勒的用语。他认为,好的经济学作品应该符合这三个条件。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经济学者探讨社会现象
期刊
动议多年的中缅油气管道6月初正式开工建设。中石油集团作为控股方,将全面负责管道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扩建和维护。  中缅管道被看作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关键一环,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油气战略大通道。加上中哈、中亚管道,中俄管道,中石油在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方向的油气通道构建大致成型。  2009年,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产量已经超越7000万吨大关,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外原油进口量的1/3强,“海外帝国”
期刊
日前有报道说,清华与北大两所名牌大学,今年竟悄没声地将进行了10年的艇赛取消了。  接着又听到赞扬声,说这是一个“刮骨疗毒”的决定。被赞扬的,自然是事件背后的两校决策者,他们面对已演变成荒唐与豪奢的所谓“竞赛”,痛下杀手时的“明智”与“绝决”。  这说法一出现,我突然一愣,竟多少有些想不通了。  当初“设立”时,模仿西方名校的对抗模式,对各自名份的提升与宣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如今悄然“取消”,按
期刊
当全球经济被新恐慌情绪笼罩时,需要克服危机反应式的思维定势,冷静理性地分析研究,切忌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最近,全球经济被浓重的疑虑与恐慌情绪所笼罩。从年初退出战略的预期、美国等发达国家无就业复苏、冰岛火山喷发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负面因素接踵而至,世界经济二次探底论再度发酵。  中国经济继去年增长8.7%后继续保持高增幅,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幅反弹,国内物价上涨加快
期刊
一位叫马丁雅克的英国学者,把他的一本写中国的书命名为《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会统治世界吗?  毛泽东早就说过“中国不称霸”。现在的中央领导也一再指出,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我们现在不称霸,即使以后我们强大了,甚至超过了美国,也不会称霸世界。平等友好地对待一切国家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外交政策不变的基调。我们不想统治世界,所以也没有统治世界的时候。  用这样的题目来命名一本书,说得好听点是马屁
期刊
有些汽车企业在异地上马产业园,本身并没有实际冲动,根源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补贴的方式,  可能诱发企业为满足政府形象工程,前去“圈地”做别的事情    《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10期刊发的封面报道《汽车圈地热》,引发了汽车业界内外的强烈反响,更引起了相关主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理事长张小虞对《财经国家周刊》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