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主阵地,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学与创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取必备的化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抓实化学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亲自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有一些肤浅的认识,现简单总结概括如下:
一、通过合理分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一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通过合理分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达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中,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分析,形式实验方案,在探究活动中,分工明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便于总结概括实验结论,形成实验报告。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氧气的制取装置,得出制取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进行合理分组,让各组自行设计组装一套装置,并推荐一名同学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教师做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问题,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协调发展。所以,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而是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到实验改进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产生氧气”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能观察到小木条复燃,而学生在实践操作时往往看不到小木条复燃,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想。同学们猜想出如下原因: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太稀? 氧气中有大量水蒸气? 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分别浓度为 10%、15%、20% 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另一组仍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但加长导管,让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两个原因都有。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方案进行合理改进。方案一:使用 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尽量减少水分蒸发,加热温度不要太高,有大量气泡冒出时,立刻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方案二:把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两种方案的实验现象都非常明显,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充分利用学生分组实验,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演示实验,更应该突出学生的分组实验。从苏教版化学学科教材编写的特点看,教材中设计大量的必做实验并通过分组实验完成,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分组实验活动,将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装置等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学会气体的检验。以此为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并提出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及探索“怎么做”等问题,让抽象的化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四、将课内实验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演示实验与几堂分组实验课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通过设计课外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设计一个个家庭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做铁钉生锈的实验时,在课堂上显然不现实,这时可以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家里做,并将每天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又如,学习如何除掉长期使用的烧水壶和热水瓶胆内沉积的水垢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亲自操作,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并验证实验的效果。
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不仅要突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开展化学教学,进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取必备的化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作为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抓实化学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亲自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有一些肤浅的认识,现简单总结概括如下:
一、通过合理分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一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通过合理分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达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中,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分析,形式实验方案,在探究活动中,分工明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便于总结概括实验结论,形成实验报告。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氧气的制取装置,得出制取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进行合理分组,让各组自行设计组装一套装置,并推荐一名同学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教师做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问题,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协调发展。所以,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而是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到实验改进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产生氧气”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能观察到小木条复燃,而学生在实践操作时往往看不到小木条复燃,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想。同学们猜想出如下原因: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太稀? 氧气中有大量水蒸气? 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分别浓度为 10%、15%、20% 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另一组仍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但加长导管,让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两个原因都有。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方案进行合理改进。方案一:使用 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尽量减少水分蒸发,加热温度不要太高,有大量气泡冒出时,立刻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方案二:把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两种方案的实验现象都非常明显,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充分利用学生分组实验,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演示实验,更应该突出学生的分组实验。从苏教版化学学科教材编写的特点看,教材中设计大量的必做实验并通过分组实验完成,在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分组实验活动,将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装置等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学会气体的检验。以此为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并提出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及探索“怎么做”等问题,让抽象的化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四、将课内实验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演示实验与几堂分组实验课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通过设计课外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设计一个个家庭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做铁钉生锈的实验时,在课堂上显然不现实,这时可以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家里做,并将每天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又如,学习如何除掉长期使用的烧水壶和热水瓶胆内沉积的水垢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亲自操作,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并验证实验的效果。
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不仅要突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开展化学教学,进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