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教育变革,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是各国的教育改革的步伐各有差异。就我国而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教育届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建国后几十年的教育,一言概之,建国后的教育传承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教育法”的衣钵(“五环教育法”则是脱胎于赫氏的 “五段教授法”),几乎一成不变的模式与步骤让老师们烂熟于心,由此衍生的弊端也日益突显,学生沦为知识的容器,缺乏主动性与创造力。正是在这种理性的审视下,素质教育的口号应运而生,一场呼唤解放生命的教育改革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但这场教育改革只是更多地停留在课程论层面,并没有对当时课堂教学带来多大的变革,直至2002年自上而下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才直接把教改的目光瞄准了课堂,通过一系列的通识培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老师们早已耳熟能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渐渐为广大的老师们所认同;但毋庸讳言,时至今日,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尽管涌现了一批以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江苏的东庐中学、洋思中学等为代表的课堂教改有实质性进展与突破的学校,然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发展地区,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仍停留在赫氏倡导的第二次变革的层面。
几十年的教育改革,似乎让我们走入了一个教改的怪圈,笔者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自上而下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其实效与我们的想象与期待有那么大的差距,为什么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那么多的国培、省培、市培,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步履蹒跚,难以在一线学校区域整体推进,诚然这里有众多缘由,但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无疑是一线学校的管理者未能在理论与教改的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切实的引导教师从理论走向实践,引领老师,凝聚力量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改革。
笔者2008年调入开封县实验中学任校长,当时的实验中学,满堂灌的现象非常普遍,老师们试图通过加班加点提高质量,收效甚微。显然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偏离了教育的正常轨道。学习应该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再认识,对前人寻找出来的规律的再探索。学习不是课堂上老师唱独角戏——单向的知识呈现与灌输;也不是学生课堂上一味、热闹的展演——形式化的合作、探究 。没有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 (阅读和思考),没有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没有过程与方法的呈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为了改变课堂教学现状,切实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实中的全体领导和教师上下齐心,苦苦探寻,通过五年的努力和实践,逐步提炼出符合实中校情、学情的“六字”教学法,致使学校的课堂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改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与突破,中考成绩连年跃升,使得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超过区域内同类学校。
实中课堂教学结构:对话文本→生成问题(设置情境) →合作探讨 →寻找规律(提炼方法,解决问题) →练习巩固 →检测评价 →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师、生)。这一结构模式,强化问题教学,让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教学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拓展延伸而展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上述课堂教学结构是我校通过五年课堂教改提炼生成的相对统一的教学模式,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式,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学科和不同的课型;每个学科不同课型还有不同的变式,同时我们又引导每一位学科教师注重课堂环节、细节的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六字”教学法——学、议、讲、练、评、补,同样围绕问题展开,生疑 →质疑 →析疑→测疑→解疑→达成。具体解读如下:
学:学在教前,重在生疑。
学贵独立。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一定要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要求学生自学时做到自觉、主动、独立,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
学生自学时,老师必须提出明确的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
议:议在疑处,重在质疑。
议忌散乱。议要针对自学过程中提出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议可采用“248模式”的生生交流、讨论,亦可是组间的交流。对在交流和讨论中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交课代表或老师。(“248模式”即两人、四人、八人合作小组,学生合作商议的问题尽量在两人间解决,解决不了,扩大至四人、乃至八人)。
讲:讲在关键,重在析疑。
讲须精要。老师课堂上的讲解、点拨要做到“三不讲”、“三讲”。
“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探究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讲”即:讲在学生思考后;讲关键之处(学生不懂、易错之处);讲学生想之未想,见之未见。
需要强调的是课堂上的讲解、点拨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倡导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组内、组间乃至向全班同学讲解,学生讲解要努力做到:讲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重课前对话文本的实效;讲解题的思路、方法——重知识的梳理、归纳;讲奇思妙想——重发散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讲后必须给其他学生留有纠错、质疑和补充的时间。
练:练在当堂,重在测疑。
练必适量。适量、精当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提倡把大量的练习时间放在课堂,及时反馈。练习要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练习的量。练习题要精选、精编,有典型性、代表性,要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练习时务必做到限时限量。
评:评在过程,重在解疑。
评要随机。评价应是全方位的,既应包括对教学效果的检测,也应包括对过程的评价,还包括对老师教的和学生学的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障碍以及学生学、议、讲、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要做及时恰当的点评和纠正,而不是放任学生无序、低效、错误地学习。
补:补在缺处,重在达成。
补需灵活。补重在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分为补救和补充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不足之处的补缺和补救,二是对知识必要的补充、拓展与延伸,中考链接,学科有机渗透,联系实际均属于“补”的范畴,还包括备课时针对不同学情的多种预设和课后师生对课堂教学的共同反思。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教学过程呈现方式的“六字”教学法可以在一堂课内有机组合,又可以向课前、课后延伸,因为教学是一个螺旋上升、开放、动态生成的过程。
“六字”教学法的提炼充分吸纳了杜威“学生中心论”的思想,更是基于当下教育界对有效教学界定的认同。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而有效教学简而言之,就是着力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福建师大的余文森教授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也正是充分肯定了这种认识,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启发、点拨和同学合作、互助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习得技能,生发智慧。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效、高效。“六字”教学法就是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学、议、讲、练、评、补”有机组合,动态生成;既强调学生独立学习,独自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的重要性,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突出教师引领学生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的必要性,强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的主导地位,通过学与教双向合力,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为确保“六字”教学法的推行,经过反复学习、思考、沟通,我们统一了思想,提出了课堂教学坚持三个始终——始终把尊重个性、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始终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状态;坚守八让——新知让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提出,疑点让学生讨论,实验让学生完成,活动让学生组织,结论让学生得出,规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做到四个注重——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坚持两种做法——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集体备课、学案导引,使得“六字”教学法深入每一位实中人的心中。
“六字”教学法的提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是学校领导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历经几年艰难探索的结晶,她植根于实中教改的土壤,她让我们更加坚信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真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的关键。
当然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仅仅停留在一个模式的提炼与推行,它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教育改革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校长是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校长应是教育改革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否则校长对教育改革就没有话语权。校长不仅要在思想上引领,要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了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明了教改的意义和价值;还要审时度势提出学校教改当下的目标与任务;更要在行为上引领,走进课堂,亲临教育教学第一线,直面问题,化解困难,凝聚人心,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感召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也许唯有如此,学校的教育改革才有可能进行得彻底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