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期间,国民党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重庆的进步人士也感到了围绕在四周的阴暗的气氛。
胡风那时在复旦大学教书,住在学校附近一个叫做东洋镇的地方。我去看他时,总看见有特务在附近梭巡,有时还在市集上跟踪出来买菜的梅志和叶绍钧夫人。有一次我听到两个似乎是在交接班的特务,指点着她们的背影在介绍情况,接班的特务还走到叶绍钧夫人身旁去问她鱼多少钱一斤。还有一个穿绸衫,含着烟嘴的特务一再盘问我是不是复旦大学的,我否认了。
《新华日报》发表皖南事变消息的同时,刊登了周恩来同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的题词。我看了报后匆匆赶到胡风家里,见面就问他看到报纸没有,他说看了。沉默了一会儿,他告诉我,复旦大学的学生中间这几天特务活动得很凶。党的地下工作者通知大家说,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加强活动,配合皖南事变造成白色恐怖的气氛。他烦恼地抽着烟,在屋里徘徊着。沉默了很久后他坐下来说:时局的变化使他很难在这里呆下去,但他却很希望能留下,因为他舍不得放弃《七月》。但看来,《七月》是难于再办下去了。
我知道,胡风是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放在办《七月》上了。他们夫妇为发稿、校对、交涉书店甚至给国民党的审查官送礼而到处奔波,事务繁忙,负荷沉重,但每一期刊物的出版却使他感到极大的愉快,有着辛劳得到报偿的慰藉。他几次问我周围有些什么人,在复旦大学认得哪些学生,他们对刊物的反应怎样?当听说反响很好时,他便沉静地沉思着,有时笑一笑,有时也叹口气。现在时局紧张了,但他仍眷恋着他的刊物,很想能在重庆继续发行下去。他说,他倒要试试看……。接下来他又告诉我,复旦大学的一些进步学生,其中有几个大约是地下党员,有时还和他有着联系,有时也来他家里坐上一阵,谈论文学和时局,所以他的处境可能会有些麻烦。而更麻烦的是他的《七月》杂志陆续在好几期中发表了寄自延安或由党转来的作品。
我注意到他对《七月》的深刻的眷恋之情,和因《七月》而来的沉重的负荷,但他甘愿承担这负荷。他说,刊物刚刚几期,发表延安的作品也有重要的意义。但特务已来过几次了,一次只在屋子里转了一圈;一次是要查看抽屉里和桌子上的物件,还从书架上抽出《七月》翻看一番,望着杂志上面发表的来自延安的作品,特务们发出了狞笑。近些日子,特务们更嚣张了。再来的时候,就直接问他是如何认得延安这些人的。他回答说他在上海时认识了女作家丁玲,而她现在正在延安。特务们虽没有再追问,但临走时又冲着他发出了一声狞笑。
说起办刊物,他曾说过,抗战武汉大时代是他的新阶段,在那里,他开始了除写诗文和做文学批评工作以外的编刊物工作。他想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刊物组织文学力量,来发扬鲁迅的传统。编刊物成了他醉心的事业,他选择了这一“炼狱”,时刻希望民主环境好一些,能到达“净土”。虽然这是一种空想,但他承担了这个任务,和恶劣的环境拚斗着。从武汉到重庆的时候,为了他箱子里的书和在武汉时出版的《七月》杂志,他在重庆码头上被特务扣留检查盘问了两个钟点。他还曾在城里的书店里遭到特务的检查,特务指着他编的《七月》问,为什么有这些“共区”的文学作品能在他的刊物里发表。
他提到在编刊物的过程中,受到进步学生、其中有地下党员的信任和照顾。他们常告诉他特务活动的情况,并分析民主运动的形势。一些爱好文艺、爱读《七月》的青年更是积极地支持他,建议他把编辑的范围再放宽些,更多地发表延安的作品,这些都使他非常感动。他对我说,特务是很猖狂的,但他也有奋斗的决心,必要时也有坐牢的准备。怎样奋斗呢?就是“坚持我的刊物,办下去!”他说:“我一个人——胡风,或者连她——梅志,一家人,教书、编刊物,看他特务能怎样!”
我劝他避一避。皖南事变的当天和以后的几天内,我都到他家里去劝他,他仍不想走。他说,他不过是共产党的外围,没有什么关系,不走似乎也可以,哪里能不冒一点风险呢?他还想试着再出两期刊物。他设想着新文学队伍强大起来的情景,这使他感到鼓舞。他甚至想,必要时可以把《七月》转入地下或半地下,突击性地印刷发行。他还计划发行一个《七月》的大众版。
周围的空气更严峻、更阴暗了,而耿直的胡风的形象也更鲜明了,他怒骂国民党:“袭击新四军,混帐、无耻!”
国民党的确无耻,在皖南事变以前,他们就在蓄意压制民主力量。我去胡风家,常经过复旦的操场和码头,曾看到过特务殴打学生。特务们还袭击过邹荻帆、姚奔、史春放等编的《诗垦地》。我赶去告诉胡风时,他说,学生们已通知他了,特务们也已经来过了。有一次他忍无可忍,当特务们又来寻事时,他摆出教授的架子,拍着桌子,连声怒骂“滚出去”,将他们轰了出去。
皖南事变后,特务们自然更是变本加厉,因为我常出入胡风家,又向复旦大学同学会编的《中国学生导报》投过稿,特务竟然还到我住的山里煤矿区的房间里,查我写作的原稿。
胡风的处境更坏了,他告诉我,特务的黑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尽管他再三想留下来继续为编刊物而奋斗,但他也了解,“不能个人拚命,逞个人的意气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做易卜生剧本里的人物也是不必要的,所以还是避一避。……”他又小声说:“还是要依靠群体、依靠党……”
通过党组织的帮助,他去了香港。
到香港后,他依然念念不忘刊物,他在给我的信中说,他很留恋旧时的“摊子”,编刊物时的奋斗。而香港的书店市侩气很浓,他找不到同意编刊物的书店,但他还是想搞起来,想在国内成立几个“通讯联络站”,收集和转寄新结识的朋友的稿子,或者找机会编“丛刊”。我觉得这些似乎都很难办到,但他顽强地坚持着这些想法。
与这同时,他又来信嘱我去聂绀弩夫人周颖那里,取他存留下来的一批稿子,他过去是想让周颖也参加编刊物或“丛刊”的。我到了北温泉周颖的住处,她说,稿子保存着,但是编刊物看来是没办法了。
胡风让我处理这包稿子,我便将一些诗稿转给了当时编《诗垦地》的邹荻帆,其余的一些退回了作者。
在这批稿子里,我看到有延安来的稿件,和鲁迅墨笔写的“七月社”的信封,它们使我激动,也使我想了很多。这些稿子展现了国统区阴暗、窒息、困顿的景象,也表现出了我那时称做“北方”、“远方”的延安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的奋斗。来自延安的稿件,有的工工整整、细心抄写过,有的在劣质的纸上写着很小的字,显然是为了节省纸张,也有的字迹匆忙而凌乱……。但这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的、是在边区的战斗间隙中写的,那里有与这里不同的旗帜,那里有中国的光明。
这包稿子给我以力量,我从它连想到国民党区域里特务横行的黑暗,也想到胡风对工作的热情,为《七月》的奋斗,他和梅志为刊物所付出的辛劳。时隔多年,我仍能回忆起胡风在复旦教书的情景,回忆起他为刊物的奋斗,回忆起他住处附近拥挤的市集、特务对他的搔扰和他与进步学生的往来,他坚持发表的延安文学作品,他被迫让《七月》停刊,远走香港,他想建立内地联络站的企图,他到香港后给我的表示要继续奋斗的信件……。
岁月易逝,胡风已去。我只能在这篇文章里,写出一点往事,作为对他的纪念。
一九八五、八、十四
胡风那时在复旦大学教书,住在学校附近一个叫做东洋镇的地方。我去看他时,总看见有特务在附近梭巡,有时还在市集上跟踪出来买菜的梅志和叶绍钧夫人。有一次我听到两个似乎是在交接班的特务,指点着她们的背影在介绍情况,接班的特务还走到叶绍钧夫人身旁去问她鱼多少钱一斤。还有一个穿绸衫,含着烟嘴的特务一再盘问我是不是复旦大学的,我否认了。
《新华日报》发表皖南事变消息的同时,刊登了周恩来同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的题词。我看了报后匆匆赶到胡风家里,见面就问他看到报纸没有,他说看了。沉默了一会儿,他告诉我,复旦大学的学生中间这几天特务活动得很凶。党的地下工作者通知大家说,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加强活动,配合皖南事变造成白色恐怖的气氛。他烦恼地抽着烟,在屋里徘徊着。沉默了很久后他坐下来说:时局的变化使他很难在这里呆下去,但他却很希望能留下,因为他舍不得放弃《七月》。但看来,《七月》是难于再办下去了。
我知道,胡风是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放在办《七月》上了。他们夫妇为发稿、校对、交涉书店甚至给国民党的审查官送礼而到处奔波,事务繁忙,负荷沉重,但每一期刊物的出版却使他感到极大的愉快,有着辛劳得到报偿的慰藉。他几次问我周围有些什么人,在复旦大学认得哪些学生,他们对刊物的反应怎样?当听说反响很好时,他便沉静地沉思着,有时笑一笑,有时也叹口气。现在时局紧张了,但他仍眷恋着他的刊物,很想能在重庆继续发行下去。他说,他倒要试试看……。接下来他又告诉我,复旦大学的一些进步学生,其中有几个大约是地下党员,有时还和他有着联系,有时也来他家里坐上一阵,谈论文学和时局,所以他的处境可能会有些麻烦。而更麻烦的是他的《七月》杂志陆续在好几期中发表了寄自延安或由党转来的作品。
我注意到他对《七月》的深刻的眷恋之情,和因《七月》而来的沉重的负荷,但他甘愿承担这负荷。他说,刊物刚刚几期,发表延安的作品也有重要的意义。但特务已来过几次了,一次只在屋子里转了一圈;一次是要查看抽屉里和桌子上的物件,还从书架上抽出《七月》翻看一番,望着杂志上面发表的来自延安的作品,特务们发出了狞笑。近些日子,特务们更嚣张了。再来的时候,就直接问他是如何认得延安这些人的。他回答说他在上海时认识了女作家丁玲,而她现在正在延安。特务们虽没有再追问,但临走时又冲着他发出了一声狞笑。
说起办刊物,他曾说过,抗战武汉大时代是他的新阶段,在那里,他开始了除写诗文和做文学批评工作以外的编刊物工作。他想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刊物组织文学力量,来发扬鲁迅的传统。编刊物成了他醉心的事业,他选择了这一“炼狱”,时刻希望民主环境好一些,能到达“净土”。虽然这是一种空想,但他承担了这个任务,和恶劣的环境拚斗着。从武汉到重庆的时候,为了他箱子里的书和在武汉时出版的《七月》杂志,他在重庆码头上被特务扣留检查盘问了两个钟点。他还曾在城里的书店里遭到特务的检查,特务指着他编的《七月》问,为什么有这些“共区”的文学作品能在他的刊物里发表。
他提到在编刊物的过程中,受到进步学生、其中有地下党员的信任和照顾。他们常告诉他特务活动的情况,并分析民主运动的形势。一些爱好文艺、爱读《七月》的青年更是积极地支持他,建议他把编辑的范围再放宽些,更多地发表延安的作品,这些都使他非常感动。他对我说,特务是很猖狂的,但他也有奋斗的决心,必要时也有坐牢的准备。怎样奋斗呢?就是“坚持我的刊物,办下去!”他说:“我一个人——胡风,或者连她——梅志,一家人,教书、编刊物,看他特务能怎样!”
我劝他避一避。皖南事变的当天和以后的几天内,我都到他家里去劝他,他仍不想走。他说,他不过是共产党的外围,没有什么关系,不走似乎也可以,哪里能不冒一点风险呢?他还想试着再出两期刊物。他设想着新文学队伍强大起来的情景,这使他感到鼓舞。他甚至想,必要时可以把《七月》转入地下或半地下,突击性地印刷发行。他还计划发行一个《七月》的大众版。
周围的空气更严峻、更阴暗了,而耿直的胡风的形象也更鲜明了,他怒骂国民党:“袭击新四军,混帐、无耻!”
国民党的确无耻,在皖南事变以前,他们就在蓄意压制民主力量。我去胡风家,常经过复旦的操场和码头,曾看到过特务殴打学生。特务们还袭击过邹荻帆、姚奔、史春放等编的《诗垦地》。我赶去告诉胡风时,他说,学生们已通知他了,特务们也已经来过了。有一次他忍无可忍,当特务们又来寻事时,他摆出教授的架子,拍着桌子,连声怒骂“滚出去”,将他们轰了出去。
皖南事变后,特务们自然更是变本加厉,因为我常出入胡风家,又向复旦大学同学会编的《中国学生导报》投过稿,特务竟然还到我住的山里煤矿区的房间里,查我写作的原稿。
胡风的处境更坏了,他告诉我,特务的黑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尽管他再三想留下来继续为编刊物而奋斗,但他也了解,“不能个人拚命,逞个人的意气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做易卜生剧本里的人物也是不必要的,所以还是避一避。……”他又小声说:“还是要依靠群体、依靠党……”
通过党组织的帮助,他去了香港。
到香港后,他依然念念不忘刊物,他在给我的信中说,他很留恋旧时的“摊子”,编刊物时的奋斗。而香港的书店市侩气很浓,他找不到同意编刊物的书店,但他还是想搞起来,想在国内成立几个“通讯联络站”,收集和转寄新结识的朋友的稿子,或者找机会编“丛刊”。我觉得这些似乎都很难办到,但他顽强地坚持着这些想法。
与这同时,他又来信嘱我去聂绀弩夫人周颖那里,取他存留下来的一批稿子,他过去是想让周颖也参加编刊物或“丛刊”的。我到了北温泉周颖的住处,她说,稿子保存着,但是编刊物看来是没办法了。
胡风让我处理这包稿子,我便将一些诗稿转给了当时编《诗垦地》的邹荻帆,其余的一些退回了作者。
在这批稿子里,我看到有延安来的稿件,和鲁迅墨笔写的“七月社”的信封,它们使我激动,也使我想了很多。这些稿子展现了国统区阴暗、窒息、困顿的景象,也表现出了我那时称做“北方”、“远方”的延安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的奋斗。来自延安的稿件,有的工工整整、细心抄写过,有的在劣质的纸上写着很小的字,显然是为了节省纸张,也有的字迹匆忙而凌乱……。但这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的、是在边区的战斗间隙中写的,那里有与这里不同的旗帜,那里有中国的光明。
这包稿子给我以力量,我从它连想到国民党区域里特务横行的黑暗,也想到胡风对工作的热情,为《七月》的奋斗,他和梅志为刊物所付出的辛劳。时隔多年,我仍能回忆起胡风在复旦教书的情景,回忆起他为刊物的奋斗,回忆起他住处附近拥挤的市集、特务对他的搔扰和他与进步学生的往来,他坚持发表的延安文学作品,他被迫让《七月》停刊,远走香港,他想建立内地联络站的企图,他到香港后给我的表示要继续奋斗的信件……。
岁月易逝,胡风已去。我只能在这篇文章里,写出一点往事,作为对他的纪念。
一九八五、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