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時,德育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产生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新一代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不高、重视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这一思想早就提出,但在实际中,教育者们却很少有人做到。主要体现在两点:
在思想上,认为德育可有可无。认为评价学生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智育成绩的好坏,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落实德育。学校没有统一的德育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制定的一些德育计划和目标不能付诸实践;专门的德育老师不够。
(二)内容简单陈旧
思想品德课本的内容比较陈旧,往往与生活实际脱节。一些学生真正关心的和新出现的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在课本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课堂上只是以教师的空洞说教为主,使学生从学校学到的东西难以适应现实社会。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的德育活动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只是组织了一些活动,至于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却轻描淡写,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真正有效的德育活动是少之又少。
(三)方法单一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小学的德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通过上思想品德课,或者在学生犯错误后进行批评的事后行为等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缺少实践教育。
(四)外部环境冲击大
1、来自家庭的影响
一是问题家庭。家庭破裂或家庭言行不检,使孩子得不到亲人给予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到坏人和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甚至走向邪道。
二是部分家庭溺爱子女。这使孩子从小养成任性、自私自利、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
三是留守孩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双方父母代管或托亲朋照看,得不到父母的管教,会造成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学习落后以及道德危机等。
2、来自社会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品质。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利益,通过不法的商业活动,利用孩子来赚钱。一些不法商贩开设不规范的网吧,吸引小学生上网成瘾。另外在一些小卖部还设有游戏机,吸引孩子玩游戏,误导孩子消费,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质。
二、产生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各级政府重视不够
第一,部分政府和领导还存在错误的育人观念。一些地区政府、学校领导都还存在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德育的发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对农村小学的德育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许多乡政府资金缺乏,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没有财力保障,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和挑战。新的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不健全的教育制度的障碍
第一,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至今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失学儿童,更不要提德育教育了。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够,我国在基础教育上的公共教育经费远远少于发达归家。
第二,不完善的农村小学人事制度。主要有:城镇学校教师超编、贫困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严重不足;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学校里还存在许多闲散人员;农村教师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少,素质整体较低。
三、解决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小学德育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趋势是向前发展的,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风气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思想还广泛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还需要更充分的认识。
(二)丰富和发展小学德育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1)充实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注意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讨论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添加新内容,去除旧内容;小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要加强养成教育,形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高年级则要即三到六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2)要利用其他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科教学不仅含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只要仔细体会教材的思想性,充分挖掘其所包含的隐性德育因素,就能在给学生"授业"的过程中无形地给学生"传道"。如在语文课上,课文《火烧云》歌颂了祖国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美术课上通过学习各种优美的书法、绘画、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等。
(三)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
1、课堂上要强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是基本的途径,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要加强合作,教师之间要相互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方法上的心得体会。老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互动,在互动中促进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2、要创新实践锻炼法
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渗透德育。比如通过每周的升旗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评"三好学生"以及"班级之星"等活动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道德品质等。
二是利用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在农村人们比较重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通过对与节日相关的传说、神话故事、习俗、食物等的讲解和挖掘,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还可以利用其他国际性的节日来进行德育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帮家长做事让学生懂得尊老和孝顺等。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学校还要争取全社会的帮助。通过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开展专题讲座等途径向全社会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德育的相关政策,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创作更多的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视作品。立法、执法等各相关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对校园周围环境的管理,严惩一些不规范的网吧、电子游戏场所等。
参考文献:
[1]巫建忠.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略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2]王志钢.浅谈新课程下的德育工作[J].黑河教育,2010,(1).
[3]孙延坤.如何将德育融合到班级工作中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作者简介:郭璐璐(1989.10-),女,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级学科教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不高、重视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这一思想早就提出,但在实际中,教育者们却很少有人做到。主要体现在两点:
在思想上,认为德育可有可无。认为评价学生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智育成绩的好坏,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落实德育。学校没有统一的德育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制定的一些德育计划和目标不能付诸实践;专门的德育老师不够。
(二)内容简单陈旧
思想品德课本的内容比较陈旧,往往与生活实际脱节。一些学生真正关心的和新出现的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在课本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课堂上只是以教师的空洞说教为主,使学生从学校学到的东西难以适应现实社会。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的德育活动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只是组织了一些活动,至于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却轻描淡写,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真正有效的德育活动是少之又少。
(三)方法单一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小学的德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通过上思想品德课,或者在学生犯错误后进行批评的事后行为等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缺少实践教育。
(四)外部环境冲击大
1、来自家庭的影响
一是问题家庭。家庭破裂或家庭言行不检,使孩子得不到亲人给予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到坏人和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甚至走向邪道。
二是部分家庭溺爱子女。这使孩子从小养成任性、自私自利、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
三是留守孩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双方父母代管或托亲朋照看,得不到父母的管教,会造成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学习落后以及道德危机等。
2、来自社会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品质。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利益,通过不法的商业活动,利用孩子来赚钱。一些不法商贩开设不规范的网吧,吸引小学生上网成瘾。另外在一些小卖部还设有游戏机,吸引孩子玩游戏,误导孩子消费,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质。
二、产生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各级政府重视不够
第一,部分政府和领导还存在错误的育人观念。一些地区政府、学校领导都还存在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德育的发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对农村小学的德育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许多乡政府资金缺乏,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没有财力保障,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和挑战。新的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不健全的教育制度的障碍
第一,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至今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失学儿童,更不要提德育教育了。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够,我国在基础教育上的公共教育经费远远少于发达归家。
第二,不完善的农村小学人事制度。主要有:城镇学校教师超编、贫困农村地区合格师资严重不足;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学校里还存在许多闲散人员;农村教师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少,素质整体较低。
三、解决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小学德育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趋势是向前发展的,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风气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思想还广泛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还需要更充分的认识。
(二)丰富和发展小学德育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1)充实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注意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讨论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添加新内容,去除旧内容;小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要加强养成教育,形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高年级则要即三到六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2)要利用其他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各科教学不仅含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只要仔细体会教材的思想性,充分挖掘其所包含的隐性德育因素,就能在给学生"授业"的过程中无形地给学生"传道"。如在语文课上,课文《火烧云》歌颂了祖国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美术课上通过学习各种优美的书法、绘画、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等。
(三)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
1、课堂上要强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是基本的途径,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要加强合作,教师之间要相互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方法上的心得体会。老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互动,在互动中促进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2、要创新实践锻炼法
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渗透德育。比如通过每周的升旗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评"三好学生"以及"班级之星"等活动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道德品质等。
二是利用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在农村人们比较重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通过对与节日相关的传说、神话故事、习俗、食物等的讲解和挖掘,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还可以利用其他国际性的节日来进行德育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帮家长做事让学生懂得尊老和孝顺等。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学校还要争取全社会的帮助。通过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开展专题讲座等途径向全社会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德育的相关政策,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创作更多的有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视作品。立法、执法等各相关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对校园周围环境的管理,严惩一些不规范的网吧、电子游戏场所等。
参考文献:
[1]巫建忠.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略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2]王志钢.浅谈新课程下的德育工作[J].黑河教育,2010,(1).
[3]孙延坤.如何将德育融合到班级工作中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作者简介:郭璐璐(1989.10-),女,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2级学科教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