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服务业正在经历着与制造业相似的变化:由生产成本高的地方转移到成本低的地区,大量服务性、知识性的白领职位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成为继印度之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最佳地区。
目前,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同时,随着服务外包的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也在逐步增大。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IT、人力资源、金融、客户服务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态势尤其突出。
如火如荼的软件外包
所谓软件外包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IT公司将他们的一些非核心的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众所周知,软件开发成本中70%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有效地降低IT开发的成本。目前,软件外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软件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全球软件的销售额为6000亿美元,而其中软件外包的销售额即达到500~600亿美元。
软件外包的大幅度增长为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软件外包为中国软件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业务机会。还有先进的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的软件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发展软件外包产业。我国的软件产业将逐渐告别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时代,进入工程化、规模化的开发领域。
目前在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国外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如惠普、IBM、AT&T、MCSB)和国内新兴的专业外包服务商所组成的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就区域而言。软件外包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大连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为例,有40%的软件企业参与外包项目,软件行业60%~70%的营业额来自外包。在上海和北京,一个软件外包工程师的月薪达到7000~10000元人民币,而同样能力的软件工程师在武汉只需要3000~4000千元人民币。资本的特征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动,所以,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大量的东部软件公司準备迁移到中西部地区,目前首选的地区主要是武汉和西安。
分析预测,内需增长正在推动中国IT外包市场的发展。2006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市场,2015年则会跃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主要面向韩国和日本提供IT外包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而精通英语和IT技术的人才越来越多,这为扩大外包项目流入国内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一直高速增长,但截至目前,软件外包服务的用户群还相当狭小。就外包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方式而言,还主要局限于基础架构层面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桌面设备的支持与维护。据预测,随着发包商和服务商不断尝试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服务将由低端走向高端,产业利润也得到提升,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整体市场将呈现“发包市场结构集中化”、“区域市场结构分散化”的趋势。
“发包市场结构集中化”,即来自欧美和日本的业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将继续提高。计世资讯研究发现,随着欧美发包企业更多的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以及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欧美发包市场的比例将继续提高;另一方面,日本发包市场规模仍将稳步上升,其上升步伐和2005年一样,但继续低于欧美发包市场。
“区域市场结构分散化”,即外包业务将逐步向国内二线城市转移,区域市场结构逐步分散,以大连、北京、上海为中心的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区域市场的比例将下降。计世资讯研究发现,2004年。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区域市场合计的比例高达87.6%,2005年下降到75%左右。随着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剧,引起人力成本的提高。而外包产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力成本。为此,国内外包企业将尝试在华中、西部等区域的城市开设分公司。一方面,解决企业人才缺口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些二线城市。软件人才成本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要低40%左右,这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尚待开发的客服外包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客户就是财富,客户就是资产,客户就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企业在核心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客服管理日益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自身对服务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催化下,呼叫中心外包就产生了。
对于专注于核心业务的企业而言,呼叫外包无疑是具有许多好处的:节省大量的初期软件、硬件投资费用;外包型呼叫中心长期积累起来的管理优势,能为企业降低大量的日常管理费用,可充分发挥人员使用效率,节省人员成本;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呼叫服务。
呼叫外包在全球的发展是十分快速的。根据IDC等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有300万个呼叫中心坐席,其中有10%为外包,到2009年外包的比例将达到15%。此外,目前印度有15万人从事呼叫中心外包业务,到2009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2万人。菲律宾有15000人从事呼叫中心外包,到2009年将扩展到10万人。
事实上,在全球迅猛发展的背后,呼叫中心外包在中国却曾有一段发展停滞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有呼叫中心外包业务进入中国,但是发展一直鲜见波澜。究其原因,就是当时多数企业对客服相对不重视,即便是重视但尚未接受外包的概念。然而,信息产业部呼叫中心标准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赵溪指出,市场不成熟也意味着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一些数据表明.从1998年——2004年,中国的呼叫中心市场规模逐渐递增,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2010年预测仍然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增幅也将逐年递增,到2008年将达到17%,呼叫中心的春天将会在未来几年中到来。目前,在上海从事呼叫中心外包的总人数超过1万人。尽管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发展前景依旧十分广阔。从国际层面来看,由于人力成本等因素,发达国家的呼叫中心等客服外包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印度、菲律宾等国已经从离岸外包中收益不少。由于中国高质量的劳动力,在呼叫中心外包的某些领域前景将优于印度。
从全国范围来看,深圳已经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一起成为呼叫中心外包的集中地。深圳毗邻港澳,因此很多港、澳企业(包括大学等社会机构)把呼叫业务外包给深圳,华强北一带就驻有不少承接香 港呼叫业务的深圳企业,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增强。而北京和上海则主要是靠“总部效应”而承接了大量跨国公司的呼叫外包业务。此外。呼叫外包在大连发展得也不错,承接了大量当地日韩企业的发包。
方兴未艾的金融外包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将其公司业务运营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的企业服务及操作中间环节,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金融外包服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降低成本。外包的最初目的就是出于成本管理的需要,把自己做不好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性公司去做。同时,专业性公司也从中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从而达到双赢;其次是集中精力做核心业务。在过去的金融业并购浪潮中,管理层常被指责不顾股东利益,为做大而做大。金融机构实施外包战略可以有效瘦身,突出核心竞争力;第三是能够转移风险。金融机构和外包服务的第三方提供者是战略合作伙伴,是风险共同体,金融机构外包业务的同时也把一些风险转移给了对方。 金融研究和服务公司TowerGroup调查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金融服务外包浪潮。在所有行业中,金融业的外包规模仅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金融外包的范围覆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主要发包市场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服务企业将扩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金额也将从2004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4%。有机构预测,在未来5年里,美国金融业价值3560亿美元、占整个行业成本15%的业务将被离岸外包。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金融外包业务,可以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上百万个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高薪职位,创造增量的优质GDP,对发展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如今,中国已经迈开了向全球金融外包中心前进的步伐。2005年7月,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正式挂牌,从而标志着国内首家金融外包业务示范基地成立。而该示范基地的启动建设,有利于将跨国公司的金融外包逐渐吸引到上海,逐步把上海建成国际跨国金融外包服务的后台基地。
发展迅猛的研发外包
研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研发的整个过程中,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优势,没有几家公司是全能公司。而与其他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分工合作,研发外包无疑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以最为流行的药物研发外包为例。据有关数据统计,2003年全球制药公司新药研究工作的外部采办业务价值高达20多亿美元,业务的承包商主要是一些美国的专业技术公司。到2007年,这部分业务的价值预计将达到6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包括诺华、施贵宝、礼来等开始将自己的部分研发工作外包给东欧诸国、印度和中国。
近期的各种动态表明,在新兴的研发外包浪潮当中,中国的医药产业正在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机遇。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选择把研发工作外包给中国是因为中国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而他们的薪金待遇只是西方同行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中国的生物科技产业也在欣欣向荣地快速发展。这些全球制药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向中国的做法也会提高中国的研发实力。
罗氏在上海郊区的研发中心开始投入使用。该研发中心将雇佣40名中国科研人员。另外,辉瑞将斥资在上海兴建地区总部,负责监管地区内现有的制造及营销业务。而诺华制药近期也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上海的科研人员将从传统中药中筛选出可能有助于诺华制药科学家开发新药有帮助的化合物。
然而,对于大型制药商来说,把研发工作全面转移到中国还需要数年的时间。制药界管理人士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令他们感到不安,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另外,科学家还需在西方接受培训才能对最尖端的科技和设备有所了解。诺华制药曾在公司总部巴塞尔培训中国的科研人员,然后把他们送回中国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不过,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在研发标准及知识储备方面正在和西方企业迅速看齐。中国企业的迎头赶上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除了药品研发外包在中国不断兴起.电子行业的研发外包也开始崭露头角。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缩减其在欧洲和北美的研发规模,将研发项目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在电子产业研发外包发展最快的中国,大学数量的增长,大学的大幅扩招,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带来了大量具有专业水平的毕业生。并使得毕业生的平均薪资逐年下降。这对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无疑是个好消息。同时,大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也促进更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将研发外包给大学,包括众多IT业巨头如微软、英特尔、IBM和日立。
正在崛起的动漫外包
经过50多年努力,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第六大产业。近年来,随着日本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业务国际外包的扩大,日本动漫产业外包给中国、韩国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对于谋求崛起的中国动漫行业而言,日本动漫的外包无疑是难得的机遇。
在日本,尽管动画制作已采用数字技术,但仍需要庞大的绘画工作。为削减成本,日本国内的动画制作大公司开始实施国际分工体制。将描线上色等工序外包。数字显示,日本动画绘制工作90%已依赖海外。而中国的动画绘制人才素质较高。而且低廉的人工费的确让日本动漫产业惊喜不已。一位日本动漫行业人士介绍,因为在日本制作一页漫画成本比中国高得多,所以很多漫画社都采用外包形式,将制作转移到中国。
目前,中国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动漫制作企业已经在承揽日本的外包业务,拥有一大批年轻的动画制作人才。著名的手 卡通制作公司14年前在北京设立了制片厂。日本NHK电视台的《火鸟》,其制作工作就是由日本 玉县新座市制片厂的8名工作人员和北京制片厂的120名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该公司还投入资金对北京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发展动漫外包产业也有相当的优势和潜力。深圳有大量高科技公司和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以及较强的财政支持。近年来,通过深港合作,把西方国家的动漫产业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引入深圳,不仅增加了就业,培育了人才,还可以促进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程度。而在西部城市成都,更是以承接动漫外包打开了一条发展新思路。目前,成都动漫产业对外加工主要集中在游戏领域。发包企业集中法国、韩国和新加坡。韩国的盛大公司在成都有工作室,欧洲最大的手机游戏公司法国智乐也落户此地,连英特尔公司也在这里建成了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此外,EA(电子艺界)、育碧等国际知名数字娱乐企业相继相中成都。
对于中国而言,在迎接动漫外包这一难得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营造良好的动漫产业投資环境。加紧培养编创、制作及经营人才,在赢得就业机会的同时,不忘培育原创。
目前,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同时,随着服务外包的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也在逐步增大。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IT、人力资源、金融、客户服务的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态势尤其突出。
如火如荼的软件外包
所谓软件外包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IT公司将他们的一些非核心的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众所周知,软件开发成本中70%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有效地降低IT开发的成本。目前,软件外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软件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全球软件的销售额为6000亿美元,而其中软件外包的销售额即达到500~600亿美元。
软件外包的大幅度增长为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软件外包为中国软件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业务机会。还有先进的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的软件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发展软件外包产业。我国的软件产业将逐渐告别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时代,进入工程化、规模化的开发领域。
目前在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国外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如惠普、IBM、AT&T、MCSB)和国内新兴的专业外包服务商所组成的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就区域而言。软件外包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大连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为例,有40%的软件企业参与外包项目,软件行业60%~70%的营业额来自外包。在上海和北京,一个软件外包工程师的月薪达到7000~10000元人民币,而同样能力的软件工程师在武汉只需要3000~4000千元人民币。资本的特征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动,所以,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大量的东部软件公司準备迁移到中西部地区,目前首选的地区主要是武汉和西安。
分析预测,内需增长正在推动中国IT外包市场的发展。2006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市场,2015年则会跃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主要面向韩国和日本提供IT外包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而精通英语和IT技术的人才越来越多,这为扩大外包项目流入国内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一直高速增长,但截至目前,软件外包服务的用户群还相当狭小。就外包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方式而言,还主要局限于基础架构层面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桌面设备的支持与维护。据预测,随着发包商和服务商不断尝试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服务将由低端走向高端,产业利润也得到提升,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整体市场将呈现“发包市场结构集中化”、“区域市场结构分散化”的趋势。
“发包市场结构集中化”,即来自欧美和日本的业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将继续提高。计世资讯研究发现,随着欧美发包企业更多的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以及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欧美发包市场的比例将继续提高;另一方面,日本发包市场规模仍将稳步上升,其上升步伐和2005年一样,但继续低于欧美发包市场。
“区域市场结构分散化”,即外包业务将逐步向国内二线城市转移,区域市场结构逐步分散,以大连、北京、上海为中心的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区域市场的比例将下降。计世资讯研究发现,2004年。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区域市场合计的比例高达87.6%,2005年下降到75%左右。随着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剧,引起人力成本的提高。而外包产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力成本。为此,国内外包企业将尝试在华中、西部等区域的城市开设分公司。一方面,解决企业人才缺口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些二线城市。软件人才成本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要低40%左右,这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尚待开发的客服外包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客户就是财富,客户就是资产,客户就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企业在核心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客服管理日益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自身对服务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催化下,呼叫中心外包就产生了。
对于专注于核心业务的企业而言,呼叫外包无疑是具有许多好处的:节省大量的初期软件、硬件投资费用;外包型呼叫中心长期积累起来的管理优势,能为企业降低大量的日常管理费用,可充分发挥人员使用效率,节省人员成本;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呼叫服务。
呼叫外包在全球的发展是十分快速的。根据IDC等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有300万个呼叫中心坐席,其中有10%为外包,到2009年外包的比例将达到15%。此外,目前印度有15万人从事呼叫中心外包业务,到2009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2万人。菲律宾有15000人从事呼叫中心外包,到2009年将扩展到10万人。
事实上,在全球迅猛发展的背后,呼叫中心外包在中国却曾有一段发展停滞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有呼叫中心外包业务进入中国,但是发展一直鲜见波澜。究其原因,就是当时多数企业对客服相对不重视,即便是重视但尚未接受外包的概念。然而,信息产业部呼叫中心标准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赵溪指出,市场不成熟也意味着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一些数据表明.从1998年——2004年,中国的呼叫中心市场规模逐渐递增,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2010年预测仍然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增幅也将逐年递增,到2008年将达到17%,呼叫中心的春天将会在未来几年中到来。目前,在上海从事呼叫中心外包的总人数超过1万人。尽管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发展前景依旧十分广阔。从国际层面来看,由于人力成本等因素,发达国家的呼叫中心等客服外包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印度、菲律宾等国已经从离岸外包中收益不少。由于中国高质量的劳动力,在呼叫中心外包的某些领域前景将优于印度。
从全国范围来看,深圳已经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一起成为呼叫中心外包的集中地。深圳毗邻港澳,因此很多港、澳企业(包括大学等社会机构)把呼叫业务外包给深圳,华强北一带就驻有不少承接香 港呼叫业务的深圳企业,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增强。而北京和上海则主要是靠“总部效应”而承接了大量跨国公司的呼叫外包业务。此外。呼叫外包在大连发展得也不错,承接了大量当地日韩企业的发包。
方兴未艾的金融外包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将其公司业务运营过程中耗费大量人力的企业服务及操作中间环节,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金融外包服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降低成本。外包的最初目的就是出于成本管理的需要,把自己做不好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性公司去做。同时,专业性公司也从中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从而达到双赢;其次是集中精力做核心业务。在过去的金融业并购浪潮中,管理层常被指责不顾股东利益,为做大而做大。金融机构实施外包战略可以有效瘦身,突出核心竞争力;第三是能够转移风险。金融机构和外包服务的第三方提供者是战略合作伙伴,是风险共同体,金融机构外包业务的同时也把一些风险转移给了对方。 金融研究和服务公司TowerGroup调查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金融服务外包浪潮。在所有行业中,金融业的外包规模仅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金融外包的范围覆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主要发包市场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服务企业将扩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金额也将从2004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4%。有机构预测,在未来5年里,美国金融业价值3560亿美元、占整个行业成本15%的业务将被离岸外包。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金融外包业务,可以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上百万个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高薪职位,创造增量的优质GDP,对发展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如今,中国已经迈开了向全球金融外包中心前进的步伐。2005年7月,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正式挂牌,从而标志着国内首家金融外包业务示范基地成立。而该示范基地的启动建设,有利于将跨国公司的金融外包逐渐吸引到上海,逐步把上海建成国际跨国金融外包服务的后台基地。
发展迅猛的研发外包
研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研发的整个过程中,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优势,没有几家公司是全能公司。而与其他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分工合作,研发外包无疑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以最为流行的药物研发外包为例。据有关数据统计,2003年全球制药公司新药研究工作的外部采办业务价值高达20多亿美元,业务的承包商主要是一些美国的专业技术公司。到2007年,这部分业务的价值预计将达到6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包括诺华、施贵宝、礼来等开始将自己的部分研发工作外包给东欧诸国、印度和中国。
近期的各种动态表明,在新兴的研发外包浪潮当中,中国的医药产业正在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机遇。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选择把研发工作外包给中国是因为中国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而他们的薪金待遇只是西方同行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中国的生物科技产业也在欣欣向荣地快速发展。这些全球制药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向中国的做法也会提高中国的研发实力。
罗氏在上海郊区的研发中心开始投入使用。该研发中心将雇佣40名中国科研人员。另外,辉瑞将斥资在上海兴建地区总部,负责监管地区内现有的制造及营销业务。而诺华制药近期也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上海的科研人员将从传统中药中筛选出可能有助于诺华制药科学家开发新药有帮助的化合物。
然而,对于大型制药商来说,把研发工作全面转移到中国还需要数年的时间。制药界管理人士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令他们感到不安,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另外,科学家还需在西方接受培训才能对最尖端的科技和设备有所了解。诺华制药曾在公司总部巴塞尔培训中国的科研人员,然后把他们送回中国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不过,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在研发标准及知识储备方面正在和西方企业迅速看齐。中国企业的迎头赶上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除了药品研发外包在中国不断兴起.电子行业的研发外包也开始崭露头角。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缩减其在欧洲和北美的研发规模,将研发项目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在电子产业研发外包发展最快的中国,大学数量的增长,大学的大幅扩招,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带来了大量具有专业水平的毕业生。并使得毕业生的平均薪资逐年下降。这对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无疑是个好消息。同时,大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也促进更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将研发外包给大学,包括众多IT业巨头如微软、英特尔、IBM和日立。
正在崛起的动漫外包
经过50多年努力,动漫产业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第六大产业。近年来,随着日本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业务国际外包的扩大,日本动漫产业外包给中国、韩国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对于谋求崛起的中国动漫行业而言,日本动漫的外包无疑是难得的机遇。
在日本,尽管动画制作已采用数字技术,但仍需要庞大的绘画工作。为削减成本,日本国内的动画制作大公司开始实施国际分工体制。将描线上色等工序外包。数字显示,日本动画绘制工作90%已依赖海外。而中国的动画绘制人才素质较高。而且低廉的人工费的确让日本动漫产业惊喜不已。一位日本动漫行业人士介绍,因为在日本制作一页漫画成本比中国高得多,所以很多漫画社都采用外包形式,将制作转移到中国。
目前,中国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动漫制作企业已经在承揽日本的外包业务,拥有一大批年轻的动画制作人才。著名的手 卡通制作公司14年前在北京设立了制片厂。日本NHK电视台的《火鸟》,其制作工作就是由日本 玉县新座市制片厂的8名工作人员和北京制片厂的120名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该公司还投入资金对北京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发展动漫外包产业也有相当的优势和潜力。深圳有大量高科技公司和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以及较强的财政支持。近年来,通过深港合作,把西方国家的动漫产业生产环节的一部分引入深圳,不仅增加了就业,培育了人才,还可以促进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程度。而在西部城市成都,更是以承接动漫外包打开了一条发展新思路。目前,成都动漫产业对外加工主要集中在游戏领域。发包企业集中法国、韩国和新加坡。韩国的盛大公司在成都有工作室,欧洲最大的手机游戏公司法国智乐也落户此地,连英特尔公司也在这里建成了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此外,EA(电子艺界)、育碧等国际知名数字娱乐企业相继相中成都。
对于中国而言,在迎接动漫外包这一难得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营造良好的动漫产业投資环境。加紧培养编创、制作及经营人才,在赢得就业机会的同时,不忘培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