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90例)与辛伐他汀组(9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降压常规治疗 ,辛伐他汀组加服辛伐他汀胶囊20mg/ d。并随访 1 年 , 观察两组患者血壓控制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 1 年后 ,辛伐他汀组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 (P <0.05)结论: 加用辛伐他汀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 ,并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血压;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82-01
  前 言
  最近几年的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不仅有降脂作用, 而且有重要的非降脂作用和直接血管效应, 其除能更稳定控制高血压之外,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 且其作用不依赖于降血脂效应。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80 例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90例)及常规治疗组 (90 例)。其中男性 96 例 , 女性84 例。平均年龄(60.25 ±13.56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血脂水平、体重等方面具有均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联合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辛伐他汀胶囊20mg , 1 次/ 晚, 以治疗 18个月为观察终点 , 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脏彩超示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 ) 表示, 两组间的比较采用 t 检验 , P<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 果
  讨 论
  大量临床试验已证明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胆固醇可以降低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总死亡率。近来有学者研究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也有效, 用其治疗高血脂患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下降8/5mmHg, 其降压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减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肥大、增殖,减少纤维素沉积和胶原蛋白的交叉粘连,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浓度和活性,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此外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可通过有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型受体的密度、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心肌细胞中的AngⅡ的表达,从而阻断心肌肥厚发展进程,进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即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病率,防止发生高血压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胶囊,可明显减少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其机制主要来源于其非降脂效应: 即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心肌肥厚、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引发心血管急性事件, 因此长期给予他汀类治疗有可能更有效控制血压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
  参考文献:
  [1] Ridker PM, Cannon CP, Morrow D,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outcomes after statin therapy [J]. N Engl J Med,2005,352(1):20-28.
  [2] Kao PN. Simvastatin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An observational case series [J].Chest,2005,127(4):446-1452.
  [3] 李呐,邓海,夏小杰. 他汀类药物与高血压 [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1303-1305.
  [4] 赵水平.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研究现状 [J].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2004,21(1):1-2.
其他文献
期刊
糖尿病是21世纪最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而糖尿病患者并发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视觉质量的首要因素。及时行白内障手术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视觉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白内障手术本身对DR的进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普遍认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会加速DR进展。而无并发症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是否加速DR进展,在学术界存在不同观
【关键词】妇产科;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81-01  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自 1941 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又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有 200余种应用于临床。几十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虽然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为维护人类的健康立下了不朽的
期刊
期刊
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目前主流的后房型晶状体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的广泛开展。ICL植入术为内眼前段手术,增加了眼前节系统结构的解剖构成。对眼前节相关参数进行定量观察,以确保其安全性,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