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感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院感管理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生存与发展,是医德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 ⑴,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⑵。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永恒主题。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是每位院感管理者不断研究的问题,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⑶,结合我院几年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现将感控管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感染防控人人有责,防控知识人人知晓。随着近年来医院感染事件频频发生,给医院、给病人、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对院内感染管理尤为重要,管理的重点首先要让医院各级人员了解防感染知识,掌握防感染方法。
  2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医院感染工作琐碎事多、涉及面广,目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大都是护理人员出身转为感染管理者,所以必须成立由院长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院感科、科主任为临床感染控制小组组长的三级质控网络体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结合实际的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感染管理工作由章可循,有规可依。
  3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3.1 院感科要做好全院各科室感染质量检查、督导工作。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做到每周不定期检查、每月定期抽查、每季系统的检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整理考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要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口腔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专项专管,做到周有重点、日有安排,如对供应室的督查重点是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及消毒灭菌监测,对口腔科、产房、手术室严格按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督查,对不规范的行为与绩效考核挂钩,大大提高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3.2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为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的各种信息,评价控制措施效果。
  3.2.1我院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做到了对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可监测漏报数,计算出漏报率,为减少漏报提供数据说服;对运行病例进行前瞻性调查,可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为医院感染控制提出指导性建议、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3.2.2我院严格检测全院消毒灭菌效果,为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无菌操作意识。坚持每月进行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高压锅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监测,同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并及时反馈科室。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使医院感染工作更具有可行性,有的放矢。使监测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2.3重视手卫生监测。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法和六部洗手法每季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手进行全部监测,使每位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做到人人洗手合格,阻断手污染、阻断手传播疾病。
  3.3做好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的管理。严格履行对消毒器械、防护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质量检查与审核职责,并对其储存、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对过期和无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坚决禁止,定期检查器械科、药剂科、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等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
  3.4做好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收集医疗废物工作流程,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配置医疗废物回收车,专人回收管理。要求全院科室使用统一规范的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做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运送车辆、储存容器进行清洁消毒。对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品,进行职业暴露知识培训。严格履行科室与暂存处、暂存处与医疗垃圾外转交接登记手续,严禁买卖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⑷。对我院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存放、专人、专线收集、规范处置,从未发生医疗垃圾泄露事件。
  4重视全院培訓,做到人人参与
  医院感染涉及全院多个部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我院加强了各级各类人员培训,重视全院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各级各类人员进修有重点,有针对性,多形式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能力。
  5做好部门间工作协调,争取全院支持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单靠感染科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搞好部门间的协调,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医院感染管理必须取得各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要争取到临床医技科室的协同配合,才能在人少事多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强,张颖,何多多.医院感染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48.
  [2]朱士俊.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医院,2004,8(1):8-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7,6.
  [4]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552.
其他文献
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区的震源参数和环境剪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内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值为12.7×105Pa,并据此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建立并探讨了环境剪应力与震级ML、地震矩M0、矩震级MW的关系,讨论了环境剪应力与震源深度间的关系。
基于遥感提取地震灾情信息,需要处理高分辨率的大数据量遥感影像。采用数据库的方式,对系统处理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图像文件、典型震害样本文件、系统特征模型库文件、GIS文件以及以往地震处理实例等文件进行管理,将系统各种资源融为一体,将提高地震应急震害遥感评估的效率,提高应急的速度。文中针对IDL在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利用IDL与VB联合开发遥感图像数据库的解决方案,并具体介绍了图像数据库的实现方式
南北地震带中段断裂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本中研究区域为东昆仑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带的交接区,该区断裂从遥感影像上分析主要有NW向、NE向、SN向三组,包围着岷山隆起近似成三角形。交接区内构造复杂,曾发生1879年武都8级地震、1933年叠溪7.5级地震、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等强震。通过遥感资料对该区断裂进行构造解译,确定该区构造活动型式及地震构造特征。
地壳应变场研究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领域, 以往文献的探索大多集中在地壳形变的测量和研究上, 包括大面积水准测量和GPS观测等。文中利用多种地震学参数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变场, 利用哈佛CMT目录和现代中国地震目录得到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面波震级与标量地震矩的统计关系, 进而采用中国大陆历史地震资料研究中国大陆地壳应变场, 给出地震最大剪切应变率场的分布。研究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最
【摘要】 抗生素是临床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物。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品种不断面世,并投入临床使用。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致病菌也发生变化。抗生素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体内病原菌的药物,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的疾病,如何做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并尽量减少或防止毒副作用或耐药性的发生,是非常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临床中抗生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开挖探槽剖面揭露了断层的基本性质,初步展示了西宁市北川河东岸断裂、南川河断裂和湟水河断裂的地表特征.结合前人的阶地测定年代结果初步
进行了我国大陆80多个震例(1987~1999年)的前兆异常项数统计,研究了强震前流体、形变和电磁三大观测类别的前兆异常项的时空变化属性和综合特征。着重讨论这3类前兆异常从中期向短临过渡的标记、可能的场、源兆、前兆变化的相关性、分布的不均匀性及与地震活动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判定指标并用概率增益的方法对我国大陆强震预测作了一定的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掌握,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医院方方面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起到了民众监督的促进作用。如今,医疗纠纷案件频频出现,而部分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