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是为了不教”初为人师时曾对这句话产生过莫大的疑问,这矛盾留给我的只有疑惑!而今,在漫漫的从教路上,我愈发认同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成为我们从教者的重要目标之一!有一天,我在内心树立了这新的理念,自此,我的教学实践中从此增添的是许多生机、惊喜、感动!
愿和大家分享我的几点体验。
一、从教者——学习促进者
“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我常站在更长远的高度来思索我的教学,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我们教师必须担负的职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这一学习促进者的定位应该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全过程。我想:这才是实现当今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阅读——受益终身的习惯与能力
从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是我为每节课的四十分钟所定下的基本目标。
课内阅读:课前预习——课上思考——课下积累
课前预习:在学完一课后,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按照我所指导的内容完成下一课的预习作业(了解课文内容、预习生字、查不理解词语、提出质疑问题等)。习惯成自然,他们至少在学习之前去思考了新一课的文章,实质上也是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已形成这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其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课堂思考:在备课时只要能够树立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有效的课堂,我坚信这一点!在课堂上我常抛一个问题引出大家更为精彩的思考与发问,我转变教为引,转引为学生自主发问、自己理解,在自读自悟中其乐融融,我倡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用笔头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留下他们思考的印迹。课堂上读、悟、批注、讨论、争辩……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发展。
课下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对课内阅读消化和巩固的过程,可以积累下课堂上新学的词语,也在脑海中积累下课文的写作方法,精彩之处布置学生采用背诵的形式得以积累。当积累到一定得量,就一定会引发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质”的飞跃。
课外阅读:引导——积累——反馈
引导:激发阅读兴趣、创造阅读环境、给出阅读时间,这都是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上个学期,我们还在班里开展了大家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一本《爱的教育》着实在班里掀起了一阵风,实际上,大家对这本书的追捧是在学了《争吵》一文之后:课堂上我引出了文章的出处——《爱的教育》,并对这本书做了介绍。这无形的引导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
积累:每天必有的一项家庭作业——课外阅读半小时,建立积累本,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在这个专用的积累本上,或记或背,以达到积累的量,期待体现在说话写作上质的提升。
反馈:积累本每周批阅一次、评议一次、班内交流一次;每周我总要挤出两节课作为阅读课或者阅读体验分享课,在这样的特定时间里,学生在了解他人阅读量、阅读进度、读物内容的基础上,会更易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同时对于读物内容的引导已在阅读分享的氛围中得以实现。使读书真正地成为了学生自觉自愿、不可分离的生活习惯。
三、写作——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内:(1)在课堂教学中找准每篇课文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此时,学生已不是为文而作,而是有感而发,在饶有兴趣中,他们在笔下流淌出自己的感悟与丰富的想象。比如:《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的续写、《泊船瓜洲》的诗改文等;(2)在单元作文训练中的修改与自我修改中提升学生写作与评价能力,在每学期的单元作文训练中,我会酌情抽出一篇来在组内、班内进行一次“批改”活动,让学生在美滋滋地享受小老师的特权时,已经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拜读了优秀的文笔、学会了检查、看到了长处与不足,在修改思考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与提升。
课外:(1)形成记日记的习惯,“有话多表情,无话短而精!”不刻意的硬性要求使学生在轻松的心理条件下,去观察日常生活、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以达到积累素材的过程即可,在观察思考中对生活有了认识,他们才会有话想说、有话会说甚至是有话说好。“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日记正实现了作文的第一步——观察。(2)读书笔记记感悟,读过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本书,在读书笔记中记下自己的感悟、对自己生活的思索、或者由文章所想到的,无论长短,有感即可,这实际上也是学生对作品进行反思的一种能力,应该算是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生存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们生存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阶段算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如何在大班额的现实中,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个体展现?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好书推荐活动、夸夸身边的同学活动、组织规划读书标语活动……)中使学生接受口语交际的知识和直接的体验,力求创造生活中多之又多的机会,形成学生口语实际的表达能力。
阅读课中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训练融于阅读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相互间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我常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把握时机进行补充、理解、表演、采访,用类似的方式增强口语交际的训练强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单一的读课文、理解课文向多元的学习方式过渡,更好地使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习作中的口语交际:把每次习作课的习作指导暗藏于说与议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说的过程,正是指导学生想得过程,在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兴奋,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无形中又一次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事半功倍,润物无声!
口语交际课上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口语交往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际相关的良好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我力求在口语交际课上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以踏实、高效地锻炼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知识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
若能对于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归纳,这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我想:从小学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与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会产生莫大的帮助。于是,孩子们的手里多了听写纠错本、单元知识归纳复习本、好词好句积累本,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稳固了,同时也愈来愈会自己学习、自己安排和获取有效信息了,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又起到了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总之,教学中只有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才能变“学会”为“会学”,真正的实现“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能,才能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让我们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培养学生受益一生的学习能力而继续前行!
愿和大家分享我的几点体验。
一、从教者——学习促进者
“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我常站在更长远的高度来思索我的教学,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我们教师必须担负的职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法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这一学习促进者的定位应该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全过程。我想:这才是实现当今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阅读——受益终身的习惯与能力
从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是我为每节课的四十分钟所定下的基本目标。
课内阅读:课前预习——课上思考——课下积累
课前预习:在学完一课后,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按照我所指导的内容完成下一课的预习作业(了解课文内容、预习生字、查不理解词语、提出质疑问题等)。习惯成自然,他们至少在学习之前去思考了新一课的文章,实质上也是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已形成这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其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课堂思考:在备课时只要能够树立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有效的课堂,我坚信这一点!在课堂上我常抛一个问题引出大家更为精彩的思考与发问,我转变教为引,转引为学生自主发问、自己理解,在自读自悟中其乐融融,我倡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用笔头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留下他们思考的印迹。课堂上读、悟、批注、讨论、争辩……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发展。
课下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对课内阅读消化和巩固的过程,可以积累下课堂上新学的词语,也在脑海中积累下课文的写作方法,精彩之处布置学生采用背诵的形式得以积累。当积累到一定得量,就一定会引发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质”的飞跃。
课外阅读:引导——积累——反馈
引导:激发阅读兴趣、创造阅读环境、给出阅读时间,这都是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上个学期,我们还在班里开展了大家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一本《爱的教育》着实在班里掀起了一阵风,实际上,大家对这本书的追捧是在学了《争吵》一文之后:课堂上我引出了文章的出处——《爱的教育》,并对这本书做了介绍。这无形的引导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
积累:每天必有的一项家庭作业——课外阅读半小时,建立积累本,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在这个专用的积累本上,或记或背,以达到积累的量,期待体现在说话写作上质的提升。
反馈:积累本每周批阅一次、评议一次、班内交流一次;每周我总要挤出两节课作为阅读课或者阅读体验分享课,在这样的特定时间里,学生在了解他人阅读量、阅读进度、读物内容的基础上,会更易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同时对于读物内容的引导已在阅读分享的氛围中得以实现。使读书真正地成为了学生自觉自愿、不可分离的生活习惯。
三、写作——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内:(1)在课堂教学中找准每篇课文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此时,学生已不是为文而作,而是有感而发,在饶有兴趣中,他们在笔下流淌出自己的感悟与丰富的想象。比如:《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的续写、《泊船瓜洲》的诗改文等;(2)在单元作文训练中的修改与自我修改中提升学生写作与评价能力,在每学期的单元作文训练中,我会酌情抽出一篇来在组内、班内进行一次“批改”活动,让学生在美滋滋地享受小老师的特权时,已经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拜读了优秀的文笔、学会了检查、看到了长处与不足,在修改思考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与提升。
课外:(1)形成记日记的习惯,“有话多表情,无话短而精!”不刻意的硬性要求使学生在轻松的心理条件下,去观察日常生活、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以达到积累素材的过程即可,在观察思考中对生活有了认识,他们才会有话想说、有话会说甚至是有话说好。“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日记正实现了作文的第一步——观察。(2)读书笔记记感悟,读过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本书,在读书笔记中记下自己的感悟、对自己生活的思索、或者由文章所想到的,无论长短,有感即可,这实际上也是学生对作品进行反思的一种能力,应该算是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生存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们生存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阶段算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如何在大班额的现实中,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个体展现?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好书推荐活动、夸夸身边的同学活动、组织规划读书标语活动……)中使学生接受口语交际的知识和直接的体验,力求创造生活中多之又多的机会,形成学生口语实际的表达能力。
阅读课中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训练融于阅读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相互间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我常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把握时机进行补充、理解、表演、采访,用类似的方式增强口语交际的训练强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单一的读课文、理解课文向多元的学习方式过渡,更好地使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习作中的口语交际:把每次习作课的习作指导暗藏于说与议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说的过程,正是指导学生想得过程,在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兴奋,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无形中又一次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事半功倍,润物无声!
口语交际课上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口语交往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际相关的良好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我力求在口语交际课上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把学生各种时间、空间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以踏实、高效地锻炼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知识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
若能对于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归纳,这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我想:从小学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与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会产生莫大的帮助。于是,孩子们的手里多了听写纠错本、单元知识归纳复习本、好词好句积累本,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稳固了,同时也愈来愈会自己学习、自己安排和获取有效信息了,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又起到了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总之,教学中只有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才能变“学会”为“会学”,真正的实现“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能,才能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让我们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培养学生受益一生的学习能力而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