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中的陈道明,在影视作品中大多扮演正面人物或帝王之类角色,当然,他也塑造过很多小人物。但是我发现其实最接近他的,是电影《归来》中的陆焉识,严肃的外表下,透着一股宽容、厚重的坚强。
“我就是个普通人,是这个职业让我似乎很光鲜”
——被众人关注的目光包围时,你是不是还能保持自我
了解陈道明的人,都知道他进入演艺界其实是一件阴差阳错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误入其行”。我想:如果命运不是如此安排,如今的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答案也许有千万种吧。
陈道明老师身上具有的文人气质,究其根源,可能与他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1955年,陈道明出生于天津,父母皆是知识分子。70年代初,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很多青年学生不得不响应号召,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读中学的陈道明原本也不会例外。恰逢当时,从部队到地方的很多团体都在扩展新的文艺力量,他们经常到各个学校选拔苗子,在老师的推荐下,陈道明考入天津人艺,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演员。
“我跑了七年龙套。”陈道明这么概括自己初入道时的演出生活。比如排工农兵戏剧,有时他第一幕演匪兵,第二幕演民兵,第三幕演解放军,到第四幕演群众,一场戏下来,几乎没有台词。有时整整一幕戏中,他的任务只是从幕左跑到幕右,仅能露半边脸,陈道明便只化半边脸妆,为此挨了一通批评。虽然时有这样的“闹剧”发生,年轻的陈道明的“龙套生活”倒也有滋有味。
1978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两年后,因主演电视剧《末代皇帝》,他一举成名。“那时候电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还是一个稀罕物呢,一部电视剧,即使不好,也会让一个演员全国共晓之。”多年以后,谈起自己的成名作,陈道明这样轻描淡写,甚至有些自我菲薄。
1989年,在导演的游说下,陈道明出演《围城》中的方鸿渐,并因此结识了一代学者钱钟书。当时的陈道明已是小有名气,这种境况难免让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心性浮躁。几次登门拜访钱老夫妇之后,两位老人的从容淡泊,与世无争的那种安宁,令他心生感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而自己只是在演文化人而已。与老人谈话,他们没有“掉书袋”,没有故作高深的姿态,有的只是最平实不过的聊天。这种潜在的教化,使得陈道明开始反思自己:“被众人关注的目光包围时,你是不是还能保持自我?”
可以说,结识钱钟书是陈道明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加之生于书香门第,他开始领悟父辈和钱老身上那种文人的从容。
“非常怀念那个曾经单纯干净的时代”
——在欲望中挣扎而不得时,人必定会变形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摸爬滚打惯了,跟你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谈起成长环境,陈道明依旧不改真实本色,非常怀念那个曾经单纯干净的时代:我们小时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比现在好。那时,机动车极少,连自行车都不多见,在路程不远的情况下,人们大多徒步出行。社会安静,人心从容,相互之间不攀比,更没有现在的不安定感。那时的孩子,没有游戏机,也没有电视,他们玩泥巴、捉虫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两三个班级里,偶有一个近视者,定会被伙伴们给予“小眼镜”的外号。而如今,物质条件空前丰富,整个社会却好像动力不足的汽车,不计里程,永不停歇,超负荷地奔跑着。
“想起那个年代,制服、自行车,吃的是大锅饭,我庆幸经历过它。尽管经过‘文革’各种运动,包括物质生活的贫乏,但那种单纯带来的美好,始终不能忘却。我经常会想念上世纪60年代的那种纯朴、70年代的上进、80年代的创新和无畏。到了90年代,商业消费时代来了,到现在愈演愈烈,都是以商业目的为成功的标准。”陈道明老师感慨道。
他的世界,想必繁华尽览,然而在他看来,心灵才能真正引领生活,在欲望中挣扎而不得时,人必定会变形。而他的女儿陈格,就是在他这样的观念下被引导的吧。她10岁被送至英国读书,21岁归来,身上没有追逐大牌、爱慕虚荣的习气。当被问及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时,陈道明只说了一句话:“家长要做的,只是扶持孩子成长,而非纠正他成长。”或许这就是他对女儿最重要的言传身教,而世人大概也能从中得到些许思考。
“社会一天到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了独处的美德”
——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
众人眼中的陈道明,总与外界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每拍一部戏,他都要休养一段时间,深居简出,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面对不计其数的摄像机,他常常不讲情面,语出惊人……不爱接受采访的他,甚至被媒体解读为“社交恐惧症者”。淡出公众视野的时候,陈道明喜欢待在家里:“家一定得干净利索,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我就一定要扶正。我喜欢收拾家,这是一种心境,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我觉得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他把时尚与家联系在了一起,将“躲进小楼成一统”这句话赋予了新的注解:家,为自己独处、自我净化、自我调教,提供了合适的场所与情境;人,也许在“家”这个身体与心灵的港湾中,才能脱下戏服,卸下盔甲,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而安安静静地思考、充电、蓄能……所以,不必问询没有作品时他都在做什么,陈道明会这样告诉你,我在生活,尽量追求坦然和自在。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盛传您的文章:《做点无用的事》,您独处时,是不是都做这些?”我们问道。“那篇文章不是我写的,里面所描述的,是一个自恋的陈道明,不是我。”陈道明说,“不过,我确实认为独处是一种美德。”独处是重要的,它使人清醒,还可以带来创造性。没有独处能力的人,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辨别外界复杂信息的可靠性,这样的人是懦弱的,因为他不愿面对自己、审视自己。从这个角度而言,陈道明无疑是一位强者。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叔本华的话:“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陈道明,应该正是这样一个追求自在的人吧!
“养生不可过分重视物质,最重要的养生是精神的排毒”
——心里搁太多垃圾,怎么可能不焦虑
聊起健康、养生话题时,陈道明老师惜字如金,一语回答道:“我不养生,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您已经六十了,仍然显得精力充沛,看上去至少要年轻十多岁。”我们不甘心,继续追问。“如果一定要讲什么对身体最重要的话,就是‘精神排毒’。”
他说,我们每天从起床开始,人便开始了漫长的“中毒”过程,在办公室、在餐桌上、在公共场所……一天到晚在饭桌上跟人吃饭说话——说的话跟自己毫无关系,说的都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好消息、坏消息、真消息、假消息都得搁进去——你就是垃圾桶,你盛也得盛,不盛也得盛。搁这么多垃圾,怎么可能不焦虑呢?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因此,与如厕的重要性一样,人同样需要经常给自己做精神上的排毒,这种“毒”就是不良情绪、负面信息。
他以医生为例,分析了这一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每天所见都是伤口、疾病、痛苦、甚至是死亡,接触的皆是负面信息,大病小病全部堆积在诊室,蜂拥至眼前脑海;此外,人们又普遍要求这一行业保持微笑服务,不能有个性,更遑论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医患关系的紧张、职业的残酷与无奈让医生们压力山大,“中毒”颇深。诚然,社会上确有一些医生失职无德,但以此扩展至对整个行业的批判,未免有失偏颇,也许我们应该宽容一些,让医生也有“排毒”的出口。“我一直觉得,世上最伟大的职业是农民和医生。农民确保人的基本生存,而医生减少人身体上的痛苦。”
陈道明老师的一席话,入木三分。那么,具体而言,怎么排毒呢?陈道明说,每天睡觉前,都要反省: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接收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消极而无意义的?然后试着放空大脑,放松身心。坚持下来,人的精神及身体状态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对于时下流行的“体育锻炼养生热”,陈道明说,人们互相推荐体育运动项目,当然是好事,不过,养生最重要的还是我前面提到的精神排毒后的心情顺达,在此基础上,去追求机体的健全。“我说的不养生,是没有太多养生态度,但会起到养生效果。比如,我喜欢打篮球、高尔夫,都是从爱好出发。”他说,物质是辅助手段,体育锻炼是对机体的训练,二者结合,方能有效。
我想,在陈道明老师身上,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养生法,也许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喜欢安静、独处。在喧闹的娱乐圈,他可进可退,进则塑造经典,退则独善其身,思考个人、他人以及身处的社会,这种沉淀令他思维冷静、心态平和,难道不也是养生之道吗?
结语:
戏里戏外,陈道明都是一位真正的男人,而褪去明星光环,坐在我们面前的陈道明老师,真实直率,毫无世故与做作。同去的90后编辑说:“我喜欢这样的人!”能够拜访一个你所敬重的人,原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更遑论真正了解他,而国学家陈寅恪所说的“了解之同情”,怕是更难以做到了。在他看似冷漠的外表之下,实则蕴藏着热爱生活、济世诲人的赤子情怀。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血有肉有思想,迷失于虚妄的欲望之中的大多数人,是否该反思一下: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适合怎样的人生?……
“我就是个普通人,是这个职业让我似乎很光鲜”
——被众人关注的目光包围时,你是不是还能保持自我
了解陈道明的人,都知道他进入演艺界其实是一件阴差阳错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误入其行”。我想:如果命运不是如此安排,如今的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答案也许有千万种吧。
陈道明老师身上具有的文人气质,究其根源,可能与他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1955年,陈道明出生于天津,父母皆是知识分子。70年代初,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很多青年学生不得不响应号召,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读中学的陈道明原本也不会例外。恰逢当时,从部队到地方的很多团体都在扩展新的文艺力量,他们经常到各个学校选拔苗子,在老师的推荐下,陈道明考入天津人艺,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演员。
“我跑了七年龙套。”陈道明这么概括自己初入道时的演出生活。比如排工农兵戏剧,有时他第一幕演匪兵,第二幕演民兵,第三幕演解放军,到第四幕演群众,一场戏下来,几乎没有台词。有时整整一幕戏中,他的任务只是从幕左跑到幕右,仅能露半边脸,陈道明便只化半边脸妆,为此挨了一通批评。虽然时有这样的“闹剧”发生,年轻的陈道明的“龙套生活”倒也有滋有味。
1978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两年后,因主演电视剧《末代皇帝》,他一举成名。“那时候电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还是一个稀罕物呢,一部电视剧,即使不好,也会让一个演员全国共晓之。”多年以后,谈起自己的成名作,陈道明这样轻描淡写,甚至有些自我菲薄。
1989年,在导演的游说下,陈道明出演《围城》中的方鸿渐,并因此结识了一代学者钱钟书。当时的陈道明已是小有名气,这种境况难免让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心性浮躁。几次登门拜访钱老夫妇之后,两位老人的从容淡泊,与世无争的那种安宁,令他心生感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而自己只是在演文化人而已。与老人谈话,他们没有“掉书袋”,没有故作高深的姿态,有的只是最平实不过的聊天。这种潜在的教化,使得陈道明开始反思自己:“被众人关注的目光包围时,你是不是还能保持自我?”
可以说,结识钱钟书是陈道明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加之生于书香门第,他开始领悟父辈和钱老身上那种文人的从容。
“非常怀念那个曾经单纯干净的时代”
——在欲望中挣扎而不得时,人必定会变形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摸爬滚打惯了,跟你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谈起成长环境,陈道明依旧不改真实本色,非常怀念那个曾经单纯干净的时代:我们小时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比现在好。那时,机动车极少,连自行车都不多见,在路程不远的情况下,人们大多徒步出行。社会安静,人心从容,相互之间不攀比,更没有现在的不安定感。那时的孩子,没有游戏机,也没有电视,他们玩泥巴、捉虫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两三个班级里,偶有一个近视者,定会被伙伴们给予“小眼镜”的外号。而如今,物质条件空前丰富,整个社会却好像动力不足的汽车,不计里程,永不停歇,超负荷地奔跑着。
“想起那个年代,制服、自行车,吃的是大锅饭,我庆幸经历过它。尽管经过‘文革’各种运动,包括物质生活的贫乏,但那种单纯带来的美好,始终不能忘却。我经常会想念上世纪60年代的那种纯朴、70年代的上进、80年代的创新和无畏。到了90年代,商业消费时代来了,到现在愈演愈烈,都是以商业目的为成功的标准。”陈道明老师感慨道。
他的世界,想必繁华尽览,然而在他看来,心灵才能真正引领生活,在欲望中挣扎而不得时,人必定会变形。而他的女儿陈格,就是在他这样的观念下被引导的吧。她10岁被送至英国读书,21岁归来,身上没有追逐大牌、爱慕虚荣的习气。当被问及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时,陈道明只说了一句话:“家长要做的,只是扶持孩子成长,而非纠正他成长。”或许这就是他对女儿最重要的言传身教,而世人大概也能从中得到些许思考。
“社会一天到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了独处的美德”
——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
众人眼中的陈道明,总与外界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每拍一部戏,他都要休养一段时间,深居简出,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面对不计其数的摄像机,他常常不讲情面,语出惊人……不爱接受采访的他,甚至被媒体解读为“社交恐惧症者”。淡出公众视野的时候,陈道明喜欢待在家里:“家一定得干净利索,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我就一定要扶正。我喜欢收拾家,这是一种心境,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我觉得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他把时尚与家联系在了一起,将“躲进小楼成一统”这句话赋予了新的注解:家,为自己独处、自我净化、自我调教,提供了合适的场所与情境;人,也许在“家”这个身体与心灵的港湾中,才能脱下戏服,卸下盔甲,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从而安安静静地思考、充电、蓄能……所以,不必问询没有作品时他都在做什么,陈道明会这样告诉你,我在生活,尽量追求坦然和自在。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盛传您的文章:《做点无用的事》,您独处时,是不是都做这些?”我们问道。“那篇文章不是我写的,里面所描述的,是一个自恋的陈道明,不是我。”陈道明说,“不过,我确实认为独处是一种美德。”独处是重要的,它使人清醒,还可以带来创造性。没有独处能力的人,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辨别外界复杂信息的可靠性,这样的人是懦弱的,因为他不愿面对自己、审视自己。从这个角度而言,陈道明无疑是一位强者。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叔本华的话:“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陈道明,应该正是这样一个追求自在的人吧!
“养生不可过分重视物质,最重要的养生是精神的排毒”
——心里搁太多垃圾,怎么可能不焦虑
聊起健康、养生话题时,陈道明老师惜字如金,一语回答道:“我不养生,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您已经六十了,仍然显得精力充沛,看上去至少要年轻十多岁。”我们不甘心,继续追问。“如果一定要讲什么对身体最重要的话,就是‘精神排毒’。”
他说,我们每天从起床开始,人便开始了漫长的“中毒”过程,在办公室、在餐桌上、在公共场所……一天到晚在饭桌上跟人吃饭说话——说的话跟自己毫无关系,说的都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好消息、坏消息、真消息、假消息都得搁进去——你就是垃圾桶,你盛也得盛,不盛也得盛。搁这么多垃圾,怎么可能不焦虑呢?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因此,与如厕的重要性一样,人同样需要经常给自己做精神上的排毒,这种“毒”就是不良情绪、负面信息。
他以医生为例,分析了这一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每天所见都是伤口、疾病、痛苦、甚至是死亡,接触的皆是负面信息,大病小病全部堆积在诊室,蜂拥至眼前脑海;此外,人们又普遍要求这一行业保持微笑服务,不能有个性,更遑论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医患关系的紧张、职业的残酷与无奈让医生们压力山大,“中毒”颇深。诚然,社会上确有一些医生失职无德,但以此扩展至对整个行业的批判,未免有失偏颇,也许我们应该宽容一些,让医生也有“排毒”的出口。“我一直觉得,世上最伟大的职业是农民和医生。农民确保人的基本生存,而医生减少人身体上的痛苦。”
陈道明老师的一席话,入木三分。那么,具体而言,怎么排毒呢?陈道明说,每天睡觉前,都要反省: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接收了哪些信息,哪些是消极而无意义的?然后试着放空大脑,放松身心。坚持下来,人的精神及身体状态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对于时下流行的“体育锻炼养生热”,陈道明说,人们互相推荐体育运动项目,当然是好事,不过,养生最重要的还是我前面提到的精神排毒后的心情顺达,在此基础上,去追求机体的健全。“我说的不养生,是没有太多养生态度,但会起到养生效果。比如,我喜欢打篮球、高尔夫,都是从爱好出发。”他说,物质是辅助手段,体育锻炼是对机体的训练,二者结合,方能有效。
我想,在陈道明老师身上,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养生法,也许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喜欢安静、独处。在喧闹的娱乐圈,他可进可退,进则塑造经典,退则独善其身,思考个人、他人以及身处的社会,这种沉淀令他思维冷静、心态平和,难道不也是养生之道吗?
结语:
戏里戏外,陈道明都是一位真正的男人,而褪去明星光环,坐在我们面前的陈道明老师,真实直率,毫无世故与做作。同去的90后编辑说:“我喜欢这样的人!”能够拜访一个你所敬重的人,原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更遑论真正了解他,而国学家陈寅恪所说的“了解之同情”,怕是更难以做到了。在他看似冷漠的外表之下,实则蕴藏着热爱生活、济世诲人的赤子情怀。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血有肉有思想,迷失于虚妄的欲望之中的大多数人,是否该反思一下: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适合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