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为抗清死难者平反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66年夏天,乾隆突然颁布谕旨下达了两个指示:第一,官方史书今后在叙述南明诸王及他们的几个“小朝廷”时,不再需要冠以“伪”的前缀;第二,对于抗清的明朝大臣,也不应因为他们的反清政治立场而视他们为“叛逆”。
  将南明政权及其抗清臣子分别视为伪政权与叛逆乃大清立国以来的一贯立场,乾隆此次政治表态意味着公告天下,正式结束官方对南明史长达100年的否定立场。但由于所涉领域过于敏感,直到1775年年底乾隆才再有大动作——宣布表彰南明殉国者的忠节。数月之后,清廷正式宣布纂修(《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并于九个月之后成书。
  乾隆在文化政策上向来不开明,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次政治突破的主角?
  这是因为,清政权的性质已发生了深刻转变。顺治与康熙时代的清政权可能更具有“革命”色彩,清帝也被“革命者”的自我定位所捆绑和限制。而到了乾隆时代,清帝的政治角色已完全转向“执政者”的定位,必然也会逐渐与父祖时代的“革命思维”切割,对历史的观感与评价,也会更多地从“利于本朝”而不是“防范前朝”的立场出发。对于此时的乾隆来说,他更需要的是强烈的忠君观念。只有褒奖忠臣,宣扬忠君价值观,大清方才具备了与后世鼎革者斗法的理论储备与政治基础。
  这样的思维自然也不是乾隆独创的。朱元璋上台后似乎遗忘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反元口号,转而感恩戴德地說:“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同时,他不断强调自己参加起义军反抗朝廷是被裹挟所致。
  不得不说,乾隆的理论转换升级比朱元璋高明多了。在褒奖忠臣价值观的同时,乾隆还埋下了两根暗线,以免褒奖过火,伤及清政权的鼎革合法性。
  首先,乾隆下令扩大表彰前明忠臣的范围,在书中不仅加入了明初“靖难之变”的殉难者,还收录了大量死于“不敢从贼”者,也就是对李自成起义军进行抵抗的殉难者。由此,乾隆既肯定了南明抗清者的忠节,又淡化了《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的抗清色彩,让这本书成为一本“宣扬忠臣价值观”更为集中的健康读物。
  其次,乾隆在大肆表彰明末殉國忠臣的同时,继续查禁反清文字,大多数受褒奖的反清忠臣的文集都没有逃脱被查禁的厄运。
  有了以上举措的保驾护航,乾隆在理论战线上的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了起来。很快他又出手了,下令开馆编纂《贰臣传》,重新评价那些投降者。
  在《贰臣传》中,乾隆将这些降臣分为两类。对那些投降后对大清朝兢兢业业的降臣,乾隆只是在道德上将他们打入另册,而对那些品行不端,特别是降清后对大清没有全心全意,甚至仍与前朝不清不楚的人,乾隆就没那么客气了。
  七年后,乾隆又下旨编纂《逆臣传》,收录的都是如吴三桂这样的“降而复叛”者。在乾隆试图宣扬的忠君逻辑中,投降一次的“贰臣”已很不堪,投降两次的自然更是大逆不道了。
  就这样,“历史学家”乾隆冒着否定父祖的政治风险,通过三本书实现了大清朝最为“惊险”的理论革新,彻底完成了从“鼎革者”到“执政者”的角色转换。
其他文献
《史记》中载,侯生和卢生本要为秦始皇求长生不死药,但因觉得秦始皇太贪恋权势,就偷偷跑了。秦始皇认为他们不仅背叛了自己,还在背后说自己的是非,简直死不足惜,一怒之下,下令把人坑的坑、流放的流放。  这个故事充满漏洞。侯生、卢生逃跑的理由有三:秦法严苛、秦始皇太過勤政、秦始皇重法不重儒。其他都好说,但为什么突然乱入了儒生?是因为侯生、卢生为儒生抱不平,所以被牵连了?然而并没有。秦始皇后面抱怨的全是骗他
1501年,医学家吉罗拉莫-卡尔达诺出生在意大利,因为是私生子,在当时备受歧视,所幸父亲对他非常疼爱。父亲是位律师,精通法学,还对古典文学颇有研究。在父亲的指导下,卡尔达诺从小便开始学习古典文学、数学等知识。  按照父亲的想法,卡尔达诺应该学习法律,长大后也当一名律师。然而,卡尔达诺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报考大学时执意学医,于是,父子俩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僵持了一段时间后,父亲决定对儿子实行
民国文坛流传一句趣话:“嫁君要选梁实秋,娶妻先看凌淑华。”梁实秋有才、有趣、有长情,当属好老公的绝佳人选;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凌叔华,有才、有貌、有家世,追求者自然趋之若鹜。  据说,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在儿子离婚后,最中意的儿媳妇就是凌淑华。连诗坛泰斗泰戈尔也在撮合徐志摩和林徽因无果后,强力将凌淑华安利给了徐志摩。徐父差点得偿所愿,徐志摩确实也有点动心,做足了追求的架势。若不是后来陆小曼插了一竿
“禁酒令”这个词在中国常上新闻,说的是公务活动上不许喝酒。但美国的禁酒令可不一样,它是让全国上下都不许沾酒,而且写进了宪法,史称《宪法第十八号修正案》。  400年前,一群被排挤的“清教徒”逃到北美大陆,他们被称为美国人的祖先。由于清教徒讨厌放纵享乐,所以把酒视为万恶之源,他们的子孙自然也被这种观念洗脑了。  20世纪初,美国已成世界一流强国,自然吸引了不少移民。而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优越感爆表,看不
1281年初的一天早晨,金殿的寂静被元世祖忽必烈愤怒的声音打破:“朕的几十万雄师早已枕戈待旦,军需已备齐。卿却不识时务来劝谏朕,说什么此去如能取胜并不会彰显我朝武功之盛,万一不胜则损害我大元国威!卿分明是动摇军心,别有用意,罪不容赦!”  惨遭忽必烈怒斥的老臣王磐毫无惧色,坦然应答:“微臣正因赤心为国,才敢直言劝谏。如果微臣别有用心,当初又何必冒奇险来投奔陛下?何况微臣年已八十,膝下无子无女,假设
如今追星族越来越多,“动静”也越来越大,粉丝常为爱豆互掐,内部也有不少“斗争”,谁都不服谁。那究竟哪种追星行为更值得肯定呢?  因为热爱.所以伤害  要说这几年哪个皇帝最火,非乾隆莫属。乾隆是否喜欢“网红”这个身份不得而知,但他对另一个身份——追星男孩却乐在其中。  乾隆的爱豆都是大大有名的艺术家,他常运用职权搜罗爱豆的真迹。但他有个坏习惯,总喜欢在爱豆面前狂刷存在感,主要方式就是没完没了地题字、
在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南边,一座充满梦幻般童话色彩的宫殿矗立在一座小山峰上。这座宫殿名叫新天鹅堡,它不仅是德国著名的景点之一,还成为许多现代童话城堡的创作源泉,比如著名的迪斯尼城堡的原型就是它。然而,造就这座梦幻城堡的却是一位失意的国王——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长子路德维希二世。  路德维希二世从小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生活的高天鹅堡里,随处可见反映着中世纪传说的壁画,特别是天鹅骑士大
自古以来,人才的重要性,无人不知。春秋战国,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亡,几乎成为一种规律。然而,进入帝制时代后,只有在争天下时,人主才礼贤下士,一旦做了皇帝,这个热情基本消失了。  这个缘故其实很简单,因为形势变了。对皇帝来说,天下的人才要想出人头地,非通过他不可。经商可以致富,但不仅得不到做官拜爵的尊贵,连人身财产都不太能保住。做学问,如果没有一官半职,学问也不太能够被社会认可。做隐士,如果做不出名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从她上任第一天起,她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关系就受到了公众的密切关注。照理说,撒切尔夫人与女王是同辈人,且同为女性,两人应该有更多的良性互动,但事实上,两人的关系一开始并不友好。首先,两人的性情截然不同。伊丽莎白二世性情随和,不失幽默,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则一向特立独行,甚至有些高冷。其次,二人的家庭背景差异巨大,造成了二人不同的处世观。伊丽莎白二世生来
据《西湖游览志余》载,南宋宁宗年间,作为首善之区的临安府也出过一位类似“燕子李三”的“义盗”,只偷富豪,不扰百姓,且作案后有留名的怪癖——每干完一票,必在人家的大门或墙上留下“我来也”三个醒目的大字。慢慢地,“我来也”就成了他的专属,每一出现,必然道路流布,很让官府头痛,高官巨贾也心惊肉跳。  在上级的催逼之下,时任临安府尹的赵师睾急得火烧火燎,对捕快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限期破案。重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