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爱,是高尚师德的灵魂。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群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的孩子,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只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只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徐徐地吹开学生的心扉,像春雨那样细细地滋润学生的灵魂。
爱学生,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毅然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常说,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我逐渐领悟到先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要从点滴小事入手关心他們。记得上学期,我班的廖××同学因为不小心撞伤了腿,当她来到班内,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主动到她的桌前交谈,她上厕所时,孩子们也主动搀扶着她;这学期我班转来一个叫王××的小姑娘,她父母都在外省打工,有一天晚上她给我发信息说她的心情很不好,让我陪她聊聊天。于是,我花了将近一小时陪她。后来小姑娘说:“老师,我现在好多了,我去学习了!”我想,这孩子可能是思念远在千里的妈妈了,学生想念妈妈时来找我,这不是莫大的幸福吗?孩子们是一棵棵幼苗,有了爱的雨露的滋润,他们会更加茁壮地成长。
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才是平等的。尊重学生,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只有真正把儿童看做儿童,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和他们心心相印相处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班里有个小姑娘,叫××,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孩子们都说说家人对自己的爱,很多学生都说自己的家是个温暖幸福的家,家人都很爱他们。可是,××小朋友却伤心地哭了,原来是父母长期吵架,不喜欢回家,所以她觉得家人不爱她。听了她的话,我心里酸溜溜的,不禁为她担忧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心理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压力呢?随后我又为前几天她上课没注意听讲而草率批评她而感到惭愧和后悔。想到这里,我急忙对她说:“老师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如果你有了困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你在心里可以把老师当作你的妈妈。”从那以后,我经常和她交流,知道了她喜欢画画,喜欢捏泥人。我鼓励她只要坚持,将来一定能当上雕塑家。现在,她经常捏一些惟妙惟肖的小泥人送给小伙伴,还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了奖呢。课堂上也没有心不在焉的情形,不再因为父母的事而影响学习了;缺乏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在班集体中,学生有了错误是难免的,就要看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我觉得要在工作中善于亲近学生、细心观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就一定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对此,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出陶行知先生告诫师范生的一席话:“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油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我们班有一个男孩钱××,是有名的调皮大王。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爸爸嗜酒如命,因此他内心很自卑,很孤独。于是故意在班上捣乱,跟老师、同学作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仔细观察,他非常聪明,反应快,敢于发言,很多生活中同学们不知道的事,他都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我抓住他反应快、爱发言的优点,经常夸奖他,找他谈心,他的单元测试及格了,我就买文具、本子、棒棒糖等奖励他。如今,他变了!变得充满自信,变得喜欢看课外书,变得讲卫生,变得会说文明语言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实践证明,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问题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
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只要我们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就能激发出他们无限的潜能。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希望,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希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我想,当这些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了,就会变成最绚丽的花朵。师爱无边!它似春雨,能滋润万物;它似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称号,使它永远镀着金色的光环。
编辑 孙玲娟
爱学生,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毅然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常说,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我逐渐领悟到先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爱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要从点滴小事入手关心他們。记得上学期,我班的廖××同学因为不小心撞伤了腿,当她来到班内,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主动到她的桌前交谈,她上厕所时,孩子们也主动搀扶着她;这学期我班转来一个叫王××的小姑娘,她父母都在外省打工,有一天晚上她给我发信息说她的心情很不好,让我陪她聊聊天。于是,我花了将近一小时陪她。后来小姑娘说:“老师,我现在好多了,我去学习了!”我想,这孩子可能是思念远在千里的妈妈了,学生想念妈妈时来找我,这不是莫大的幸福吗?孩子们是一棵棵幼苗,有了爱的雨露的滋润,他们会更加茁壮地成长。
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有了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才是平等的。尊重学生,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只有真正把儿童看做儿童,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和他们心心相印相处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班里有个小姑娘,叫××,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孩子们都说说家人对自己的爱,很多学生都说自己的家是个温暖幸福的家,家人都很爱他们。可是,××小朋友却伤心地哭了,原来是父母长期吵架,不喜欢回家,所以她觉得家人不爱她。听了她的话,我心里酸溜溜的,不禁为她担忧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心理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压力呢?随后我又为前几天她上课没注意听讲而草率批评她而感到惭愧和后悔。想到这里,我急忙对她说:“老师愿意做你的知心朋友,如果你有了困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你在心里可以把老师当作你的妈妈。”从那以后,我经常和她交流,知道了她喜欢画画,喜欢捏泥人。我鼓励她只要坚持,将来一定能当上雕塑家。现在,她经常捏一些惟妙惟肖的小泥人送给小伙伴,还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了奖呢。课堂上也没有心不在焉的情形,不再因为父母的事而影响学习了;缺乏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在班集体中,学生有了错误是难免的,就要看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我觉得要在工作中善于亲近学生、细心观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理解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就一定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对此,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出陶行知先生告诫师范生的一席话:“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油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我们班有一个男孩钱××,是有名的调皮大王。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爸爸嗜酒如命,因此他内心很自卑,很孤独。于是故意在班上捣乱,跟老师、同学作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仔细观察,他非常聪明,反应快,敢于发言,很多生活中同学们不知道的事,他都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我抓住他反应快、爱发言的优点,经常夸奖他,找他谈心,他的单元测试及格了,我就买文具、本子、棒棒糖等奖励他。如今,他变了!变得充满自信,变得喜欢看课外书,变得讲卫生,变得会说文明语言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实践证明,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问题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
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只要我们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就能激发出他们无限的潜能。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希望,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希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我想,当这些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了,就会变成最绚丽的花朵。师爱无边!它似春雨,能滋润万物;它似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称号,使它永远镀着金色的光环。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