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应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协调同步,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倡导包容性增长对引导各级政府抛弃GDP崇拜,保障和改善民生,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等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完善民生政策,落实民生目标,化解民生难题。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GDP崇拜 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受到世界各国的交口称赞。但近年来,社会领域所凸显的一系列矛盾又使我们必须现实地考量30多年来的发展理念。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方向。2010年9月,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公开倡导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我们破解当下社会矛盾,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产生及其当下意蕴
“包容性增长”是亚洲开发银行基于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与社会二者负向发展而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术语。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11.65%;“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这样辉煌的经济成就却愈加反衬出资源、环境、分配等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当下社会各界尤其关注经济发展成果能否惠及以及如何惠及普通群众。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前瞻性认识,亚洲开发银行于2005年赞助林毅夫、樊纲等学者展开针对中国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课题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问题,提出了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主张。由于这项课题主张各社会阶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将“共享式增长”意译成英文“Inclusive Growth”。由于“Inclusive”的本意是包含、包容之意,所以在将“Inclusive Growth”再译为汉语时又直译为“包容性增长”。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目标来看,包容性增长意指中国当下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和谐、可持续、科学的增长,因而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社会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协调同步,力争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胡锦涛将包容性增长理念引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使之更具有中国国情的当下意蕴。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包容性增长”理念应该包含以下要义:包容性增长的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包容性增长的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包容性增长的原则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权益;包容性增长的着力点是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我们破解当下社会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必将引领中国走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推进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数量增长,即GDP的增长;二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通过基尼系数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不断跃升,2010年已经突破人均4000美元大关。但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也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误读了GDP,在党政官员中产生了片面的GDP崇拜,忽视了社会公平正义,陷入了非包容性经济增长模式的误区。
自从1953年联合国发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后,GDP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总量的核心指标。1993年,国家统计局开始采用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推行,GDP成为衡量我国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快慢的“硬指标”,并转化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评价指标,导致了地方官员的“GDP崇拜”。GDP指标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失衡、差距拉大、公正缺失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已使中国逐步堕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顺利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与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国发展前途,并在反躬自省中深入追问GDP增长与人民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GDP是充满穷人的富裕。”许宪春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反映就业状况,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因而,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许多学者又指出,单纯的GDP虽然存在各种缺陷,但是不可全面否定GDP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这说明,GDP虽非万能,但对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没有GDP却万万不能。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GDP。梁小民认为,我们对GDP的反思,只需要把“唯GDP”中的“唯”字去掉,因为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没有了GDP基础,其他任何发展都谈不上。其实,在学术界反思GDP的同时,官方也开始了对“唯GDP”发展理念的反思。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就包涵着引导各级政府抛弃“唯GDP”的发展理念。
关于当下中国GDP的论争,实质就是在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即人民群众如何从经济增长中提高生活幸福感,如何在GDP的快速增长中构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2006年,胡锦涛在访美演说中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的发展,要更加“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并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将未来五年的GDP增速设定为7%,比“十一五”期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探索以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导向的新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所有这一切表明,党和政府在引导我们抛弃GDP崇拜,把改善民生、缔造幸福中国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正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内在要求。
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路径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增长,缔造幸福中国已成为各级党政和人民的共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勾勒出了现实路径,描绘了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新格局,吹响了以幸福生活为导向的发展号角。
完善民生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民生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完善和理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市场关系。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各级政府要督促企业执行劳资工资协商机制,依法处理劳动纠纷,维护劳资双方的平等关系,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二是有效执行就业促进法。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执行“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就业工作指示,建立平等的就业机制。当前,各级政府要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制度,保证人人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各级政府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使劳动者能够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政府要完善再分配政策,帮助落后地区劳动者充分就业并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四是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落实民生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实现包容性增长、缔造幸福中国的发展取向。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政府已经提出了措施扎实、指标清晰的“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为人民群众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幸福生活愿景图。这些计划涉及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和医疗保险、个税改革、保障性住房等方面。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这些详实的数据反映出中央政府对民生问题的严重关切。
化解民生难题。包容性增长理念是针对当下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政府必须以民生为出发点,破解发展中的一系列困境,才能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从当下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方面来看,政府应该着力化解以下难点。一是控制通货膨胀。政府要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二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政府要逐步建立最低工资递增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控制行业收入差距,整顿分配秩序,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化趋势,最终实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三是尽快扼制商品房价格非正常上涨的趋势。住房问题已影响到了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央正努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问题。
胡锦涛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我们破解当下社会发展困境提供了思路。只要我们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发展民生经济,化解民生难题,就一定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幸福的中国。(作者单位分别为:宜宾学院教务处;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GDP崇拜 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受到世界各国的交口称赞。但近年来,社会领域所凸显的一系列矛盾又使我们必须现实地考量30多年来的发展理念。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方向。2010年9月,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公开倡导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我们破解当下社会矛盾,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思路。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产生及其当下意蕴
“包容性增长”是亚洲开发银行基于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与社会二者负向发展而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术语。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11.65%;“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这样辉煌的经济成就却愈加反衬出资源、环境、分配等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当下社会各界尤其关注经济发展成果能否惠及以及如何惠及普通群众。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前瞻性认识,亚洲开发银行于2005年赞助林毅夫、樊纲等学者展开针对中国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课题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问题,提出了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主张。由于这项课题主张各社会阶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将“共享式增长”意译成英文“Inclusive Growth”。由于“Inclusive”的本意是包含、包容之意,所以在将“Inclusive Growth”再译为汉语时又直译为“包容性增长”。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目标来看,包容性增长意指中国当下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和谐、可持续、科学的增长,因而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社会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协调同步,力争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胡锦涛将包容性增长理念引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使之更具有中国国情的当下意蕴。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包容性增长”理念应该包含以下要义:包容性增长的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包容性增长的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包容性增长的原则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权益;包容性增长的着力点是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我们破解当下社会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必将引领中国走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推进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性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数量增长,即GDP的增长;二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通过基尼系数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不断跃升,2010年已经突破人均4000美元大关。但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也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误读了GDP,在党政官员中产生了片面的GDP崇拜,忽视了社会公平正义,陷入了非包容性经济增长模式的误区。
自从1953年联合国发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后,GDP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总量的核心指标。1993年,国家统计局开始采用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推行,GDP成为衡量我国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快慢的“硬指标”,并转化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评价指标,导致了地方官员的“GDP崇拜”。GDP指标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失衡、差距拉大、公正缺失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已使中国逐步堕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顺利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与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国发展前途,并在反躬自省中深入追问GDP增长与人民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GDP是充满穷人的富裕。”许宪春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反映就业状况,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因而,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许多学者又指出,单纯的GDP虽然存在各种缺陷,但是不可全面否定GDP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这说明,GDP虽非万能,但对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没有GDP却万万不能。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GDP。梁小民认为,我们对GDP的反思,只需要把“唯GDP”中的“唯”字去掉,因为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没有了GDP基础,其他任何发展都谈不上。其实,在学术界反思GDP的同时,官方也开始了对“唯GDP”发展理念的反思。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就包涵着引导各级政府抛弃“唯GDP”的发展理念。
关于当下中国GDP的论争,实质就是在蛋糕做大之后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即人民群众如何从经济增长中提高生活幸福感,如何在GDP的快速增长中构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2006年,胡锦涛在访美演说中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的发展,要更加“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温家宝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并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将未来五年的GDP增速设定为7%,比“十一五”期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探索以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导向的新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所有这一切表明,党和政府在引导我们抛弃GDP崇拜,把改善民生、缔造幸福中国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正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内在要求。
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路径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增长,缔造幸福中国已成为各级党政和人民的共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勾勒出了现实路径,描绘了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新格局,吹响了以幸福生活为导向的发展号角。
完善民生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民生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完善和理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市场关系。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各级政府要督促企业执行劳资工资协商机制,依法处理劳动纠纷,维护劳资双方的平等关系,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二是有效执行就业促进法。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执行“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就业工作指示,建立平等的就业机制。当前,各级政府要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制度,保证人人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各级政府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使劳动者能够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政府要完善再分配政策,帮助落后地区劳动者充分就业并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四是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落实民生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实现包容性增长、缔造幸福中国的发展取向。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政府已经提出了措施扎实、指标清晰的“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为人民群众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幸福生活愿景图。这些计划涉及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和医疗保险、个税改革、保障性住房等方面。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这些详实的数据反映出中央政府对民生问题的严重关切。
化解民生难题。包容性增长理念是针对当下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政府必须以民生为出发点,破解发展中的一系列困境,才能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从当下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方面来看,政府应该着力化解以下难点。一是控制通货膨胀。政府要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二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政府要逐步建立最低工资递增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控制行业收入差距,整顿分配秩序,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化趋势,最终实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三是尽快扼制商品房价格非正常上涨的趋势。住房问题已影响到了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央正努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问题。
胡锦涛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我们破解当下社会发展困境提供了思路。只要我们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发展民生经济,化解民生难题,就一定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幸福的中国。(作者单位分别为:宜宾学院教务处;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